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28.37
出于迷信占验和科学研究的双重目的,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天象观测极为重视,在历代官方史书中留下大量系统的实时天象记录。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精)(仅适用PC阅读)
¥17.39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讨论热烈。饶宗颐先生费时五年,深入研究,穷其原委,成就鸿篇。本书分为通论、资料两大部分。通论部分包括十三章,大体上按照时间先后细致梳理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形式的正统之论。资料部分包括三部分,按时间先后,列举历代论述正统论的文字。编纂形式独具一格,既是史学专著,又是史料汇编,两者有机结合。本书一九七七年香港龙门书店初版后,即引起学界关注,是饶宗颐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动乱与融合
¥12.99
魏晋风度,故名士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 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 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 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不容青史尽成灰:动乱与融合》将带你近距离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真相。
国史讲话: 宋蒙三百年
¥20.00
中宣部、中央电视台“2015中国好书”《国史讲话·春秋》同系列作品 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大师倾力撰写的国民读物 繁华绝世、武力显赫的宋朝,为何总是受到异族的压制?或者也可以反过来一问,总是受到异族侵迫的宋朝,为何还能繁华绝世? 从杯酒释兵权、机关算尽的赵匡胤,到凭两千人起事、气吞万里的阿骨,从一统八部、摧枯拉朽的阿保机,到东征西讨、天下臣服的铁木真,宋辽夏金元如何轮番征战天下?他们的崛起、壮大与衰落之路有何异同?为何中国各族的争存,会在这三百年达到一个高潮? 钱穆的伯乐,教出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侯仁之、白寿彝、胡厚宣等众多史学大师的传奇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头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带着满腔诚意轻松讲。原来,历史的发展趋势虽属必然,却充满了巧合与无奈……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72.66
“刻书家”是古籍编撰出版传播上的重要环节,但一向被研究者所忽略。本书广泛利用正史、地方志、家(族)谱以及摩崖、碑刻等史料,挖掘由宋至清福建八百多位刻书家的事迹,不仅为古籍编撰出版的传播补上“刻书家”这一环节,也为纠正以往古籍鉴定中所出现的误判提供更多的文献佐证。书中提出,应以是否受官私方的委托刻书作为判定“刻书中心”的重要标准;判断古籍版本,不宜仅凭刻书家的籍贯,而应以刻书地为主。
岁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记
¥24.31
本书是夏衍自述文字系列之一。收录夏衍各时期日记,有《日本日记》、《新加坡日记》、《北行日记》、《赴京日记》、《苏行杂记》、《旅德杂记》、《“四清”日记》、《1967年初春笔记 》、《“文革”日记 》等,时间从1925年开始至1969 年止,涉及夏衍留学日本、参加开国大典、访问苏德以及到山西介休参加农村“四清”运动、在大红门卫戍区某联队和交通干校接受“文革”专案组调查时等方面经历,是了解夏衍一生和认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化的手资料,弥足珍贵。
元代白莲教研究(杨讷史学著作四种)
¥15.99
本书对白莲教的产生、渊源和教义、传播和演变、被禁和复教,以及与明教的关系,与弥勒净土信仰的关系,与元末农民战争天完红巾军、大宋红巾军的关系,与大明国号的关系等问题皆作了清辟的分析,并对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元璋传》、《读史札记》中的相关观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本书论从史出,视野阔,逻辑严密,文字洗炼,实为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专著。作者的前期研究论文已引得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小川贯戈的重视,此次以专著形式推出,必将受到海内外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此次全新推出,增补了一份重要的元代白莲教的相关文献。
隋唐五代文化史(精)--孙昌武文集
¥45.60
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由“中世”过渡到“近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思想、文化全面繁荣的鼎盛时期。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全面阐述了隋唐五代时期文化发展状况、特征及其规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时期教育与科举、学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边疆诸族文化及其与内地的交流、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等诸领域的成就,议论精辟,资料翔实,新见迭出,表述明晰,可资历史研究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研究与学习参考,也是一部可读性强的历史文化读物。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
¥22.80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一书共分为六章,主要探讨1905—1937年间平汉铁路的营运状况,及其对华北地区商业、农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本书曾由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87年出版,列该所专刊第55号。此次出版作者增撰《穿越界限——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一文。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下)
¥0.99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国中古史研究里程碑式杰作,呈现数百年来宏大的历史布局。】
¥27.20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抗日时期撰写 而成的,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陈寅恪在梳理、考证、重新诠释史料的基础上,为我们搭建了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政治和历史研究蓝图。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是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式著作。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73.25
本书是201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的“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集之一,参会学者多为该领域权威专家,这些论文在会议召之后,陆续发表于各种权威学术期刊,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现在按专题结集出版,以纪念此次盛会,并为今后的汉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份宝贵的文献材料。这是所有与会学者共同的心愿,也包含了他们对学术发展的热情期待。本书体系清晰,学术价值突出,涉及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多个方面,关系到文学、音乐、政治、思想、宗教等各个领域,创获丰厚,对新世纪的汉代文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衡文存
¥32.67
本书通过发掘、梳理马衡的生平行事与学术成就,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示、表彰其人格学问、道德文章,也为今后的国学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知识材料与思想资源。 关于“清华国学书系” 20世纪初短暂存在过的清华国学院,已成为令后学仰视与神往的学术丰碑。而三年前本院浴火重生,继续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且更强调“中国主体”与“世界眼光”的平衡,亦广受海内外关注与首肯。 本院从复建之日起,即以“清华国学书系”为“院史工程”,亟欲缀集早期院友之研究成果,通过分册整理,真切展示昔年历程之艰辛与辉煌。现据手头之不完备资料,本套“书系”中分册出版文存四十九种,以整理下述前贤之著述: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吴宓、梁漱溟、钢和泰、马衡、林志钧、梁廷灿、赵万里、浦江清、杨时逢、蒋善国 、王力 、姜亮夫、高亨、徐中舒、陆侃如、刘盼遂、谢国桢、吴其昌 、刘节、罗根泽、蓝文徵、姚名达、朱芳圃、王静如、戴家祥、周传儒、蒋天枢、王庸、冯永轩、徐景贤、卫聚贤、吴金鼎、杨筠如、冯国瑞、杨鸿烈、黄淬伯 、裴学海、储皖峰、方壮猷、杜钢百、程憬、王耘庄、何士骥。 本“书系”拟另辟汇编本两册,收录章昭煌、余永梁、张昌圻、汪吟龙、黄绶、门启明 、刘纪泽、颜虚心、闻惕生、王竞、赵邦彦、王镜第、朱右白、陈守实等先贤之著述。 本“书系”已被列国家“十二五”重出版规划。 为使其中收的每部文存,皆成为有关该作者的“*一卷本”,除本院同仁将殚精竭虑外,亦深盼各界同好与贤达,不吝惠赐“书系”所涉之资料、线索,尤其是迄未付梓或散落民间的文字资料、照片、遗物等。此外,亦望有缘并有志之士,能够以各种灵活之形式,加人此项工程,主动承担某部文存的汇集与研究。如此,则不光是清华国学院之幸,更会是中国学术文化之幸。 惟望本“书系”能继先贤之绝学,传大师之薪火,为创造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收到守先待后之功。
M译丛套装06:日本为何成为日本?(温文尔雅后的复杂人性,套装共2本)
¥47.59
M译丛套装06包含《创造日本:1853—1964》从1853年马修·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39.99
《剧变》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制。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归历史,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 对个人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使一个国家解体,使一个时代终结。但在戴蒙德看来,二者并无差异,国家甚至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以实现自救。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脱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设的知识壁垒,重建自然状态与文明秩序相融的历史叙事线索,巡礼7个案例国家的危机应对历史。他以一位社会观察者的自谦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化生物学等多学科出发,给出了“危机应对12个步骤”。 1. 直面危机 2. 愿意承担责任 3. 明确问题的边界 4. 寻求帮助 5. 借鉴榜样 6. 自我力量/国家认同 7. 诚实自我评估 8. 应对危机的过往经验 9. 耐心 10. 自身灵活性 11. 核心价值观 12. 个人约束条件/国家地缘约束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机应对方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重塑危机意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行选择性变革。你做好准备了吗?这或许也是戴蒙德为我们设下的一个放性思考题。
儒林外史全鉴(珍藏版)
¥26.99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它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本书是对该名著的鉴赏、赏析。?
梁启超家书 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梁启超作品系列)
¥65.4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维新派领袖,著名学者,更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又各有所长,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满庭皆俊秀”。本书包括“梁启超家书”及近年公布的“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中的函札部分,是梁启超先生写给夫人李蕙仙、弟弟梁启勋等人,更多的是写给孩子们的书信合集。
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今探
¥35.00
本书通过对韦伯学术思想的深研究,提炼出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重构了他对中国儒学、印度种姓制度和古代以色列一神论的分析。作者还利用韦伯这一分析范式解剖了四个现当代案例:美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现代公民的文化基础,19世纪德国的文化悲观主义以及“工作”在当代德国社会的“位置”,展现了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理论的有效性、持久性和在今天的实用性。
历史的针脚:我们的衣着故事(第2版)
¥47.60
这是一本关于衣着历史的书。在书中,服装史学家露西·阿德灵顿通过丰富的历史描写,揭示了我们的衣着变化和衣着时尚的发展历史: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书中精美的插图,以及强有力的历史证据,充分展示了我们的穿着方式是如何与美学、性别、阶级,以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并为我们提供真正欣赏这些——我们常见的所有物——的品质的机会。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精)--《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46.80
“希腊化”一词,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在位时组织编译的希腊语sheng jing中,指非希腊人说希腊语,过希腊人的生活。希腊化世界是指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政治上以希腊—马其顿人为主导、文化上以希腊文化为主体、同时容纳东方当地文化因素的新世界。其范围东起地中海,西到中亚、印度河,北至北方草原,南至印度洋。存续时间,大致始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于公元前后。 希腊化世界是亚历山大东征留下的重要的遗产,在他死后,其部将三分天下,在广袤的区域内,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长期触,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而孕育了希腊化文明。丝绸之路的通,使希腊化文明遗产不仅在希腊化世界传播、受、改造,而且传了遥远的中原内地,终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洪流之中。从某方面来说,亚历山大在丝绸之路的通上,发挥了与张骞同样重要的作用。 以往研究丝绸之路的中文著作,多从中原视角出发,本书则围绕丝路的另一端——希腊化世界展论述。第1编共分3章,论证亚历山大东征、希腊化世界对于丝路通的作用;第2编是本书的重,共分5章,属于个案研究,分别论述希腊化文明遗产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受;第3编共3章,论述希腊化文明信息在中国的遗存与影响。各章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以全面、系统、立体地反映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本次出版,并附录5篇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的英文论文。
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69.30
本书基于科技发展的内在因素,从数学的步、科学的方法、文明的交融、思想的解放,多维度追溯西方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梳理近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展示文明融合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作用,呈现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照耀下的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辉煌画卷。 本书通过大量历史史料,明确地揭示了中华文明在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欧亚古文明的成果,填补了欧洲数学发展的断崖、促了欧洲思想解放、直和间地推动着近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再认识,对于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了解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理性思考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