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国科考船研发史
中国科考船研发史
曲宁宁,曹大秋,韩龙,虞民毅
¥119.90
本书是中国船舶研发史丛书之一,讲述了中国科考船的研发史。科考船是考察研究海洋活动的平台,也是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装备。本书介绍科考船的历史渊源,科考船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中国科考船的研发历程,及其研发团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争朝夕精神,赶超科考船研发建造世界先进水平取得的丰硕成果。本书集专业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可供研制科考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对海洋科学考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以激励广大读者奋发图强,投身到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49元5本 蓝色战略:南海篇
蓝色战略:南海篇
王伟
¥17.99
本书以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纷争背后的阴谋。作者王伟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从南海现状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说起,逐一讲述越南战争及其结果如何决定了现在的南海态势,以及我们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邻居的岛礁纷争的历史成因、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将越南、菲律宾总拿南海诟病中国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的政治危机一一道来,向我们厘清了纷繁复杂的南海问题。
49元5本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
张炎兴
¥31.85
因大禹传说而得名的会稽山,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本书通过对会稽山有关典籍的整理、摩崖碑刻的考释以及周边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大禹传说在会稽山上的两处标志性遗迹——北麓的窆石和南麓的飞来石,是如何逐渐演化成儒教的禹庙和道教的阳明洞天,并认为会稽山文化的儒道互补、以道补儒具有“儒显道隐”的特。*后讨论了会稽山儒道互补神圣意义的创造,是如何对一个地方的精神气质以及绍兴名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
49元5本 从马政到财政: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功能和影响(精)
从马政到财政: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功能和影响(精)
刘利平著
¥40.80
本书主要研究明代中后期太仆寺财政功能的产生及其对国家财政的影响问题。太仆寺历来是管理国家马政的中央行政机构,但自明代中后期始,在赋役折银化的大背景下,马政赋役也启了折银化的过程。两京太仆寺所管辖的南北直隶和河南、山东部分养马府州县的马户差役、牧马草场和马匹等,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太仆寺的白银收,太仆寺因之逐渐成为钱粮衙门,建常盈库专门管理白银的存放和收支。明中叶以降,随着皇室财政和国家财政的日益恶化,常盈库中盈余的大量白银被朝廷视为缓解各类财政危机的救命稻草,太仆寺因之被日益卷国家财政之中,成为中央财政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发挥出巨大的财政功能,并对明后期的财政管理及缓解财政危机产生重要影响。本书利用大量一手史料,收集数千个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书中观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结论明确而可靠,是迄今部以财政视角系统研究明代马政的专著。
六朝石刻丛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二册)(图像版)
六朝石刻丛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二册)(图像版)
梁春胜著
¥298.80
六朝石刻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其史学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而语言文字和文献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六朝石刻丛考》一书,主要从释录校正、字词考释、石刻辨伪等方面展工作,纠正前人释录方面的错误,考释疑难字词,鉴别伪刻和疑伪刻,从而为学界研究这一时期的石刻提供参考。全书共考释疑难字700余个,疑难词语和典故词语100余条,校正释录方面问题2000余条,鉴别伪刻70余方。尤其在疑难字考释方面,运用科学的文字考释方法,考释出一批前人不识或误释的字,是本书一大特色。
49元5本 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精)
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精)
王心扬著
¥34.80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援引丰富的汉晋资料,论证东晋当权士族既有限制皇权、维护士族统治的倾向,又有加强皇权、削弱士族的倾向。即:自东汉以降,士人与士族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甚至荣辱与共,因此士族的代表人物不能不致力于保护家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士族利益又与皇族利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49元5本 清朝经营海南黎族研究(精)
清朝经营海南黎族研究(精)
刘冬梅著
¥28.80
本书稿将清朝各代皇帝经营黎族的背景、经过、主要举措、战略思考、历史作用与得失等作为研究内容,较全面、系统地勾画出清政权在征服与统治海南的过程中对海南黎族经营的全貌,弥补了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及不足之处,丰富与深化了海南民族研究与地方史研究,并可为当前管理与发展少数民族社会提供镜鉴。
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二册)精
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二册)精
邱江宁著
¥238.80
本书以元代文人群体的分布与文学格局研究为核心,从整体上讨论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演变,由绪言和正文、附录三个部分组成。*部分探讨蒙元时期文人群体的流向与分布,讨论了全真教以及世侯统治对于蒙元时期文人群体的流向和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从南北多族融合,渐趋平衡的现实背景出发讨论元代文学格局的形成过程,立足于文人群体的流动,从文人群体的流动来看元代文坛创作主体与文坛格局的变化。第三部分讨论元代文学格局的“变”与“衰”:“变”的一面着力于元代文学格局中的放与外来因素;“衰”的一面在于讨论元代文学走向末世衰变情形以及它与下一个朝代的关系。
49元5本 昭通简史
昭通简史
傅奠基 唐靖著
¥33.60
昭通简史:地方史
观朝追梦
观朝追梦
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62.30
这并非一本旅游攻略,而是探索这座城市文化秘境的指南。它能帮您了解每天走过的老街巷,每天擦肩的古建筑,流经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是千百年来的匠心造。 这并非一本历史书,却了过去的故事与今天的生活。今天的繁华都市、时尚街区、文创天地、人潮涌动都能从过去、从城市初的模样中找到基因的印证。 卡北京朝阳的文化密码,从本书穿越时空,勾连起过去与未来: 秦始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必经之路在这里 近代北方丝绸之路的起在这里 元明清三代漕运水系在这里 奠定朱棣定都北京的郑村坝之战发生在这里 成就新中国工业史的五大工业基地在这里 市场经济的端,改革放的个窗口在这里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里…… 本书能帮助读者重新了解这座城和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用眼睛和想象力去重新发现,那些就在我们身边却被一再忽略的历史文化珍贝,还原它们的本来面貌。
中国文论通史(修订版)
中国文论通史(修订版)
周兴陆
¥79.99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一般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界,此前的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此后的称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似乎发展到晚清就结束了,现代的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外国借来的。到底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是不是断裂的关系?“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理论是否完全是外来的?传统与近现代文论存在怎样的“通”与“变”的关系?本书以翔实的文献梳理、材料解读和理论阐释,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将自先秦至1949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古今贯通式的研究,阐释传统文论的发生、发展,以及向近现代的演变和新生。
49元5本 孟子性善论研究(再修订版)
孟子性善论研究(再修订版)
杨泽波
¥31.00
书稿通过对孔子心性之学的详细研究,阐述了孟子性善论的特,及其道德形而上学的结构,性善论对后学的影响,而完成了杨教授“伦理心境”理论的建立,证明孔孟心性之学之间存在重大分歧,重新探讨孟子的义利思想等三项工作。
唐长孺批注骨董琐记全编(精)
唐长孺批注骨董琐记全编(精)
邓之诚著 唐长孺批注
¥168.00
《骨董琐记全编》是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1887-1960)撰写的学术笔记、读史札记,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历史掌故、金石书画、衣着器物、里巷杂谈等等,尤详于明清典章制度、遗闻佚事,考订史实,钩稽索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料有趣,增广见闻,被誉为“天下弟一等闲书”。 古人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的羹,叫做骨董羹,后来比喻琐碎过时的事物,或陈旧迂腐的内容,又写作古董,所以邓之诚谦称自己琐碎的读书、读史札记为《骨董琐记》。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生于苏州平望,外家是南浔刘氏,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对明清掌故素所习闻。唐先生对《骨董琐记全编》的批注,有补证,有辩驳,有史源的探寻,亦有自己所见所闻及所收藏之品的补叙,不仅对阅读《骨董琐记全编》裨益甚大,也可见出魏晋隋唐史的专精之外,唐长孺先生的博雅与性情。 唐先生细书密字,批注在三联书店1955年版的天头和行间,此次全书影印,以飨读者。 三联书店1955年版末附“索引”,方便对《骨董琐记全编》的查阅利用。
汉书五行志校疏(试读本)
汉书五行志校疏(试读本)
梅军校疏
免费
《汉书》原本100卷,今本分为120卷,其中《五行志》有5卷,为“十志”中篇幅zui大的yi志。所谓“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不同的自然元素。班固受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五种自然元素之间,因相生相克产生各类自然现象,通过这些自然现象,可以获知政治制度、国家管理等方面之得失。班固自述其创作意图,在于通过揭示天人之道,梳理古今兴衰,用作治理国家的借鉴。 此次推出的《汉书五行志校疏》,延续了原志的分卷思路,并将颜师古注作为底本yi部分予以吸收,所据底本为《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刻递修本,校本有南宋建安刘元起家塾刻本等,除对《五行志》和颜师古注予以校勘外,还吸收了前贤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原书中不易理解的地方做了注释。
康熙清远县志二种:点校本
康熙清远县志二种:点校本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清远市清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清远市清新区史志办公室 主编 (清)刘士骥 修 刘正刚 点校
¥213.99
本书包含一套两册,分别为清康熙元年纂修、康熙十一年增刻本以及康熙二十六年刻本《清远县志》之点校本。内容记述了从远古到各自修纂年代时清远县*方位的发展脉络。为方便读者阅读,点校本以通行的简化字整理,对书中个别晦涩难懂的字句进行适当的注释,对原书漫漶之处则通过其他版本尽力补充。本书整理点校工作由清远市史志办公室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广东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文件的有关规定,联合清远市清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清远市清新区史志办公室组织开展,并邀请暨南大学刘正刚教授点校,整理点校工作以尊重原著、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为原则。本书有助于研究者对康熙元年《清远县志》相关内容的阅读、整理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35.00
《历史:终结之前的终事》是克拉考尔晚年关于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比如“自己的未来是有关过去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历史本身(或者说历史现实)与历史学(历史叙事/阐释)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历史理论,其中,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历史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地位,第三章是对历史“当前趣味理论”行批判。第四章重强调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并讨论历史学家在何种程度克服其主观方法。第五章讨论一般历史与特殊历史之间的疑难。第六章探讨时序时间与赋形(shaped)时间的疑难。第七章处理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后一章讨论历史与哲学的关联,强调历史学的居间特性,哲学关心终极事物,历史学家忙碌于终极事物之前的那些事。作者更多地将历史视为“现实领域”,关注历史学家作品的艺术与科学特征,给读者提供了对于“历史”的不同见解。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美] 乔治·索尔特(George Solt)
¥35.00
《拉面》是一部以食物为切口探究日本社会变迁的研究性著作。醇厚、咸香、暖和的热汤拉面于19世纪末引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城市化发展而被视为具有阶级色彩的大众食物。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拉面已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日本饮食标签。本书将拉面的逐步流行归因于全球语境下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借助近年解密的战后美国政府档案,及电影、漫画、电视节目、流行文学等多样化的日本历史材料,索尔特揭示了地缘政治局势演变和经济发展、媒体舆论、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及饮食的密切影响。
49元5本 石学蠡探--山东大学中文专刊
石学蠡探--山东大学中文专刊
叶国良著
¥52.80
石学,即“金石学”之“石学”,是研究并运用石刻文献之学。叶国良先生秉屈万里之传,受孔德成之业,研治石学有年,多有建树。叶先生认为石学分为二支,一曰“括例”,总结碑志撰文通例,结合礼俗制度、碑版沿革等,为研治碑学之门径;二曰“考证”,运用石刻资料,补正经史,于治经读史、研究古代社会,裨益甚钜。二者互相为用,不可偏废。 本书为叶国良先生《石学蠡探》与《石学续探》的合编,深论述了东汉官宦冢墓碑额题写职官“题尊”之例,与唐宋以降“题终”不同;石本与传世刻本异文产生的原因、如何互校以及互校的用途;失姓碑志如何考证;韩愈碑志文与前人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对东汉至清代的诸多碑志逐一做了细致微的考证,兼涉经学、职官、典制、文学、传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又对元明清十二部总结石例的著述作了评议,具有学术史意义。全书考证精审,括例贯通,对初涉金石学和专门研究者定多启发。 另书中对历代碑志的具体考释,每篇均有提要,概述核心观,提纲挈领,极大提升了考证文章的可读性,写法亦值借鉴。
科学外史(三册全)
科学外史(三册全)
江晓原
¥55.00
 科学很枯燥吗?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有趣。《科学外史》系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谈及司南传说、星占学家、“超级民科”、影响因子等科坛趣事。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作者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           《科学外史》系列出版后已获七项荣誉,包括首届年度“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
李慕南
¥2.9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农业制度
农业制度
李慕南
¥2.9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