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齐鲁戏曲与齐鲁文化精神(精)
齐鲁戏曲与齐鲁文化精神(精)
陈公水著
¥68.60
本书梳理了齐鲁古典戏曲和近现代地方戏曲文献资料,挖掘其美学特,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对齐鲁戏曲如何体现齐鲁文化精神,行了文化解读,辟了齐鲁文化深研究的新路径,为齐鲁戏曲的振兴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南宁通史·古代卷(试读本)
南宁通史·古代卷(试读本)
南宁通史编纂委员会编 廖国一主编
免费
《南宁通史》全书共3卷,由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本书详细记录了南宁地区的发展历史,内容丰富、资料*,对南宁市的产生、演化、成长的历史作了比较*的阐述,给人予明晰的概念,为读者*的了解南宁的历史以及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满3件5折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精)全二册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精)全二册
袁志伟著
¥131.60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套装上下册)》在10-14世纪中国民族融合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辽夏金元等政权及其主要宗教思想,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通贯性研究。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文化行了整体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该时期各王朝的主体宗教思想与中原汉族之间文化认同的细节、路径与特;从宗教学和历史学视角,系统考察了这一时期各主流宗教思想文化的具体内涵和理论特,探讨了各种宗教形态、思想与辽夏金元社会的互动,及其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力图展现这一时期中国思想史、宗教史、民族史的全貌,揭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满3件5折 王又旦年谱(精)--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王又旦年谱(精)--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王作良著
¥68.60
王又旦(1636—1686),明末清初陕西合阳籍诗人,字幼华,号黄湄,著有《黄湄诗选》十卷,另有零星诗、词、文存于清人编选诗词总集、诗文别集、方志等文献中。又有《黄湄奏议》一卷,见《(雍正)陕西通志》卷七十五著录,已佚。         王又旦的诗歌创作,受到当时诗坛领袖王士禛的高度评价,其晚年时,在京师与王士禛有“二王”之称。王士禛在编选《十子诗略》时,其《黄湄诗选》即名列其中。除了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王又旦在治行方面也多有可圈可之处。任湖北潜江县令时,地方水灾频仍,治理水灾,王又旦可谓呕心沥血。修筑河堤,始终坚守一线,与百姓同甘共苦。另外,在兴办地方文教方面,也不遗余力,热心提携年轻俊彦、落魄书生。居官给事时,直言敢谏,不避权贵。虽仕宦多年,依然家境贫寒,生活朴素,其德行受到友朋的交口称赞。王又旦交游广泛,大凡当时文坛政坛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大多都有往来。         本年谱以《黄湄诗选》及其他散佚作品为经,广搜同时代与王又旦有交游唱和的作家作品,旁及地方志、碑刻等资料记载,对其一生行踪、交游情况行了严谨而细致的勾勒,对其现存作品行具体微地系时系地探究,以期对清初文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满3件5折 修身之道: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
修身之道: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
唐浩明
¥68.00
曾国藩作品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读起来难度很大,因其卷帙浩繁,内容庞杂,文字也不是今天的白话文。为了让今天的大众读者以一种平易的方式走近曾国藩,唐浩明写作出版了“唐浩明评曾国藩”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家书、奏折、日记、诗文、书信和语录。每册中,唐浩明精选出来一部分文字行翻译和评,帮助读者从近处了解曾国藩,了解晚晴时代,也由此感悟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修身之道:唐浩明评曾国藩日记》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的日记自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终,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在150余万的文字当中,详细记录了曾国藩每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展现了这位大人物从壮年到老年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日记涉及修身、养性、读书、治学、治家、为官之道、处事之方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当今读者有一定借鉴意义。日记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环伺,曾国藩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执行者.他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正因为曾氏的日记内涵丰厚、容量广博,“评曾国藩”系列不能没有日记的评。本书作者从中挑选出二百余篇,分为悟道、修身、国事、家事、读书、写字、品鉴、梦境八大类。为保持一天日记的完整性,所挑选的日记整篇照录,不再删节。原文之前加以评,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以便对该篇日记有更好的理解。在每大类之前,作者也有一篇总评,意在为读者充当引导。
满3件5折 情性之咏: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
情性之咏: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
唐浩明
¥68.00
曾国藩作品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读起来难度很大,因其卷帙浩繁,内容庞杂,文字也不是今天的白话文。为了让今天的大众读者以一种平易的方式走近曾国藩,唐浩明写作出版了“唐浩明评曾国藩”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家书、奏折、日记、诗文、书信和语录。每册中,唐浩明精选出来一部分文字行翻译和评,帮助读者从近处了解曾国藩,了解晚晴时代,也由此感悟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性之咏:唐浩明评曾国藩之文》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和湘军首领,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在文学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他的诗词和名句,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也体现了清代文学的特和风格。他为后人留下三百二十余首诗、一百四十余篇文章、一百七十余副联语,其诗作被称为拓了晚清的宋诗运动。他的文章,被公认为代表晚清桐城文派的最高成就,他本人则成为湘乡文派的宗立派者。 作者从新版曾氏全集中选取诗一百三十五首、词两阕、联语四十四副、文章四十七篇,着重在写作背景与作者自身理解两个方面,给读者一些评,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曾氏诗文的阅读与欣赏。
满3件5折 文景·未央(套装共10册)
文景·未央(套装共10册)
张向荣,李硕,吴政纬,吴峥强 等
¥599.00
★《祥瑞》   搁置定论,厘清王莽真容,揭示两汉皇权真相;丰厚细节,再现政途跌宕,叩问儒家使命得失;  ★《三国前夜》   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终赢家?   ★《历史的游荡者》   李硕的勇气之作,12段学术游荡,3000年时空穿梭。本书视野广阔,兼顾政治史、社会史、法律史、思想史诸多领域。史料梳理与故事构建之外,更洞察人心,努力还原时间深处鲜为人知的幽微与真相。    ★《孔子大历史》   写孔子的成长和转型,写孔子的执著与妥协;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还原孔子生平真相,发千载未发之隐覆;品味贵族时代风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贵族社会为何渐行渐远,世袭寡头政治有何顽疾,历史出路又在何方?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的质朴与洪荒,文明滥觞期的脉动与嬗变。    ★《南北战争三百年》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李硕写兵种、战术之细节,补正史、古籍之缺失,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从汉城到燕京》   从元代到清末,从汉城到燕京,从倾慕到鄙夷,无数燕行使穿梭于贡道,越过高山与深河,传递*新的情报和中国观察。中国确曾居于朝鲜人世界观的中心,明亡清盛却成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以“小中华”自居的他们,一边咀嚼着明朝灭亡的悲伤,一边在思索该何去何从……   ★《官家的心事》   一次谎言需要一千次谎言来掩盖,著名宋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吴铮强在史料中侦破史实,追踪皇帝、皇太后、太上皇、权相的政治斗争,重述正史遮盖下的大宋三百年。   ★《德意志贵族》   深度透视贵族制度的体系机制;解析复杂精密的贵族头衔,厘清源远流长的家族世系;全新把脉欧洲历史的发展走向;揭示盘根错节的血脉姻亲,勾勒波云诡谲的政体变迁。   ★《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   一部别开生面的北宋政治史,探寻兴衰背后的“天命”与“人力”,李零、虞云国、姚念慈、李开元、曹家齐等多位历史学家诚挚推荐。   ★《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   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制度、人事、案件交织,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国法、人情、利益错综,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传神写照技术型刑部官员,刻画法律精英们的精神侧影;细致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部门及地方官员的往来博弈。
三朝辽事实录--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试读本)
三朝辽事实录--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试读本)
[明]王在晋著 李东枭点校
免费
明王在晋撰《三朝辽事实录》是一部著名的明代军事著作,成书于崇祯十一年(1638),共十七卷,卷首另有总略一卷。本书在总略部分概述辽东的分野、区划、战略形势,以及辽东周边各民族的历史及与明朝的关系,作为明金战争的背景;正文部分按年月编排,历叙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努尔哈赤计袭抚顺至天启七年十二月明金战争相关事件,包括战守要略、朝廷决策、筹饷运饷、军队管理、方略争议等内容,引用了大量当时有关辽事的奏疏、邸抄等。本书还载录作者关于辽事的奏疏,借以表明对辽事的主张和建议。 《三朝辽事实录》在清乾隆年间被禁,版本源流相对单一,本次整理以现存最早的明崇祯刻本为底本做标整理,对于底本中影响文意的疑误,利用他书出注论证而不改动原文。
满3件5折 经典三论:战争论+君主论+国富论(套装共3册)
经典三论:战争论+君主论+国富论(套装共3册)
¥29.99
作者简介 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走上战场,之后进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后又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他一生参加了四次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1812年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在担任军官学校校长的12年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运用辩证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思想成果,就《战争论》一书。这本书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他在《君主论》一书中提出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和在《论李维》一书中提出的共和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政治、军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君主论》中,他认为共和政体是好的国家形式,但又认为共和制度无力消除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有建立拥有无限权力的君主政体才能使臣民服从,抵御强敌入侵。 亚当·斯密(AdamSmith),英国名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青年时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后转入牛津大学继续学习。毕业后,他先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及经济学课程;后来回到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同时还兼管学校的行政事务。在此期间,他首次公开发表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言论,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他在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领域颇有建树。《国富论》的出版被视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诞生的标志,其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内容简介 "《战争论》是一部军事理论作品。该书在战争的概括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精辟论述。书中“战争是政治的续”的理论至今仍是我们解读国际局势的指南。 《战争论》是世界上伟大的兵学名之一。书中所蕴含的谋略智慧已远远超过军事范畴,被广泛用于各领域,备受各国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的青睐。既可用于商业竞争的决策和参谋,又能为个人处世出谋划策,让人受益终生。" 《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后12章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 《国富论》,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经济学专,也是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该书的问世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满3件5折 蓬莱阁国学典藏丛书
蓬莱阁国学典藏丛书
¥143.00
国学丛书:在“整理国故”的号召下,清末民初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学著作,本部分丛书精选了其中八种近代国学研究的代表之作,一部分为传统学术思想史的系统研究著作,另一部分则为目录学的经典著述,读后能识传统文化典籍之大概,可知中国传统学术发展之脉络,诚为今人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目。
实业救国:唐君远先生与丽新、协新厂史料选编
实业救国:唐君远先生与丽新、协新厂史料选编
袁为鹏,牛浩,张祚元
¥63.70
本书重收录了著名爱国企业家唐君远先生与丽新、协新厂创立及经营的各类史料,共39条。这些史料主要来自民国时期报刊的相关报道和上海市档案馆、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无锡市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分为企业概况与发展、企业经营与管理、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职工、战争与企业等7类,并附录“唐君远先生文录”,共汇集了唐君远先生个人文章及讲话等史料。 本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企业史的参考资料,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外史(三册全)
科学外史(三册全)
江晓原
¥55.00
 科学很枯燥吗?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有趣。《科学外史》系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谈及司南传说、星占学家、“超级民科”、影响因子等科坛趣事。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作者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           《科学外史》系列出版后已获七项荣誉,包括首届年度“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
人类酷刑史:解密文明面具下的可怖人性【BBC纪录片底本,重印数次,享誉国际】
人类酷刑史:解密文明面具下的可怖人性【BBC纪录片底本,重印数次,享誉国际】
马克·P·唐纳利,丹尼尔·迪尔
¥2.99
  几千年以来,人类想出很多巧妙而残忍的方法来对同类施加痛苦。这一可悲但似乎普遍的特征腐蚀着人类所追求的文明。尽管我们如今似乎对酷刑深恶痛绝,但是3000多年以来,它一直是整个欧洲和远东的大部分法律的组成部分。   《人类酷刑史》探究了对各种各样惩罚、酷刑、逼迫和折磨方式的有计划使用。它带领读者走进古罗马的竞技场、中世纪地牢、宗教裁判所、宗教审判大会、女巫审判和糟糕的监狱。这是一次令人震惊和使人信服的研究,揭露了拷打者和刽子手可耻的手段和动机,以及古往今来他们所干的令人发指的勾当。
满3件5折 西方史学史(第三版)
西方史学史(第三版)
张广智
¥22.80
本书系统阐述起自古希腊迄至现当代的西方史学,纵贯西方古典的、中世纪的、近代的和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古典部分,阐述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中世纪部分,阐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前的史学,并对其作出历史评价;近代部分,阐述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演变,涉及各种史学流派与思潮;现当代部分,阐述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主要是西方新史学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当代的新趋势。本书留意考察西方各个时期的史家、史著、史学思潮和流派等,以揭示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突出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本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叙述畅达,深入浅出,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可供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与相关系科教学使用,也可供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参考。 本书先后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十一五”*规划教材,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被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为“教材”。
满3件5折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15.99
1991年,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校史研究室开始选辑出版《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1] 1948),至1994年4月共出版了四卷六册,即汇编了清华大学建校至解放前历史时期的有关校史资料。这段时间的史料,按清华大学经历的四个时期各辑一卷,其中:清华学校时期(191] 1928) 一卷一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卷两册,抗曰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37—1946) —卷两册.解放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46—1948) —卷一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受到广大校友和关心清华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许,认为“该书为了解清华、研究清华,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史料”。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唐力行 主编
¥15.20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学者有关江南社会史的20余篇论文。其中著名史学家樊树志教授的《“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一文将其近来对王阳明的系列研究一步深化,唐力行教授的《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野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一文则以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关系,台湾明史学会理事长、史语所研究员王鸿泰则仍从其擅长的文化生活史角度手,在《商品·自我·身分──明清間的消費生活與流行文化》一文中阐述其对明朝社会文化的新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还原真相:1911年红十字会“舆论风波”——张竹君与沈敦和上海“龙虎斗”探源恐慌》一文则带读者回顾一起历史事件的幕后真相,文章极具现实意义。总之,本期收的20多篇学术论文精彩纷呈,有助于读者对近代以降的江南经济、江南文化、江南社会有新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意]贝内德托.克罗齐
¥10.00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共分八个部分:作为思想和作为行动的历史;历史主义及其历史;没有历史问题的历史学;历史的确定性与真实性;历史学与政治;历史学与道德;历史学前景以及结论。全书行文流畅、语言生动,见解精辟。
西方儿童史(下卷)
西方儿童史(下卷)
多米尼克·朱利亚
¥47.40
本书研究18世纪至今的儿童发展史。
满3件5折 柳青年谱
柳青年谱
邢小利 邢之美
¥8.40
柳青是新中国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长期深生活,深群众的创作方式极具代表意义。用这种方式创作的《创业史》是一部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作品。《柳青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柳青一生的生活、工作和思想情况。对于研究柳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团结抗战
团结抗战
太原市档案局(馆)
免费
   ?太原市档案局馆编姚晓蓉主编的《团结抗战/档 案中的山西抗战》是《档案中的山西抗战》丛书之一 。是一部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山西抗战的史料性画册。 全书分四部分:同仇敌忾、合作抗日、共赴国难、克 难坚持。对山西抗战从团结抗战的角度以大量档案图 片和文字的形式作了展现。
满3件5折 中国古城墙(第三卷)
中国古城墙(第三卷)
主编 杨国庆
¥150.00
本书是国内*部全面汇集中国古城墙的专业性文献,收录中国古城墙400余座,珍贵历史图片1000余幅,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它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本书编撰的出发是为鼎盛时期中国城墙首次行家底大盘,为社会提供一部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中国城墙图典,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保存科学研究史料的目的。它的出版将为城市学、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建筑学、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风水学等多门学科提供*手珍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