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王明珂
¥40.00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美式英语简史(每个美式英语单词,都有一段让人连连惊叹的历史!销量超的《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力作!)
美式英语简史(每个美式英语单词,都有一段让人连连惊叹的历史!销量超的《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力作!)
[英] 比尔•布莱森
¥79.90
在美洲这块新发现的大陆上,早期的殖民者总能碰到各种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逼得他们几乎从天始就在修补自己的词汇库,从mosquito(蚊子)、persimmon(柿子)到swamp(沼泽)……他们或是借用印第安语言的词汇,或是组合拼凑已有的英语单词,自创了不计其数的美式新词。 全书涵盖从食物、电影、游戏、广告、物等21个领域的新词,作者用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而有趣的历史故事,揭晓了成千上万美式英语单词、短语的真正起源。 亚美利哥在仅有的3次新世界远航中始终毫无成就,但后为何美洲大陆(America)因他而得名? 一个既没有树林(wood)也没有冬青(holly)的尘土飞扬的沙漠小村庄如何成为好莱坞(Hollywood)? 翻本书,发现美式英语单词背后的奇闻逸事!
49元5本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马骅
¥11.99
本书选择中国历史上经济*富庶、政治*明、“*具幸福感”的朝代——宋朝为文本对象,形成一部“漂”在宋朝的全新生活指南,一部启宋朝穿越之旅的完全攻略。作者以近100万字的史料阅读查证为依托,以通俗幽默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宋朝的整个社会风貌。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职场奋斗,精英文化,婚姻家庭,时尚娱乐……每份史实,皆有出处,绝无乱造。 《假装生活在宋朝 : 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读者便是这本书的主角,以一个宋朝人的身份,原汁原味地体验宋朝的民俗民风、社会生活,使读者获得历史知识的滋养的同时,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
49元5本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
¥58.00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作者吴思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的人。什么是潜规则?作者在书中有详尽的阐述。简单地说,就是在我们的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着的另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尤其是官僚权势集团)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联。《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作者说,“潜规则”是他杜撰的词。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作者的目的是想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不再重蹈从秦汉到明清的历代王朝的覆辙。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可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并且古已有之,今日更发扬光大,可以叫作“潜规则”。本书便是作者读中国史书时,有关“潜规则”的心得。
49元5本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杨宽
¥20.61
本书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发展演变 , 其中多所创见。作者认为先秦到唐代是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又一次更大的变化,即由封闭式变成了放式。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本书对中国古代都城都作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资说明。
49元5本 清代汉学家族研究
清代汉学家族研究
罗检秋著
¥59.40
目前清代学术家族的研究偏重于江南文学群体,而对清代学术主流——汉学的研究仍囿于吴、皖分派思路,涉及汉学家族的论著非常薄弱。全稿以二十多个汉学家族为基本素材,围绕清代汉学的家学传衍、家法内涵、学术方法、汉宋关系和学术精神等问题行了深的梳理、考辨。作者不仅阅览了清代学者的大量经史论著、文集和传记资料,而且搜集、使用了以往研究者忽略的汉学家书札和族谱资料。比如后者,作者曾在北京、上海、湖南、江苏、安徽、福建等地收集汉学家的族谱资料二十多部。基于翔实的史料,书稿就清代汉学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论述详尽,文字简炼。 本稿是作者继《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和《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列国家清史编委会研究丛刊)之后,十余年来研究清代学术文化的重要成果,代表了目前有关清代汉学及家族文化研究的z新展。 这项研究于2012年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名称为“18—19世纪学术家族之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S049)。课题的部分心得曾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江海学刊》《安徽史学》《安徽大学学报》等刊以论文发表,共有十多篇,二十余万字,但撰为书稿时已再加研究,内容有增补、修改。
汉字的世界(“最后的硕学”白川静先生代表作,追溯汉字的起源,追寻先民的思想世界!套装共2册。)(白川静作品系列)
汉字的世界(“最后的硕学”白川静先生代表作,追溯汉字的起源,追寻先民的思想世界!套装共2册。)(白川静作品系列)
白川静
¥54.00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通过对甲骨文、金文资料的缜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汉字体系及汉学文化系统,在文字研究领域影响巨大。 全书按照神话、诅咒、战争、宗教、歌舞等主题,系统解读汉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学功力,深度追踪古人的思想观念,生动描绘汉字的诞生过程,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文化价值。
49元5本 先秦文献探源(精)
先秦文献探源(精)
郭沂著
¥52.80
本书依据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对先秦文献与相关史实行了别生面的探索,试图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作者积30余年之功的倾心之作。 全书共二十三章,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方向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论,二是诸如老子其人其书、孔子与《周易》、儒家八派、思孟关系等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著名公案,三是《尚书》《论语》《孝经》《易传》《礼记》《大学》《中庸》《乐记》等中华核心经典的成书、作者与时代,四是儒道两家出土文献五是其他先秦文献与相关史实考证。
49元5本 寻秦记
寻秦记
聂作平著
¥40.60
秦人原本是生活在“西垂”的弱小部落,经过数百年的曲折历程,逐渐在西部壮大、崛起,成为西方霸主,而统一六国。秦人曾八次迁都,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首都秦邑到最后的国都咸阳,行了获取空间、东向争霸、战略取的艰苦努力。作者沿着秦人的迁徙轨迹,寻找留存在地面上的秦人线索,发现民间风俗和文化中残留的秦人踪迹,在对地理的寻访、考察、辨析中,发现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统一六国的偶然与必然。
49元5本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著
¥58.80
 呈现在读者手中的这部《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论著是在张健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作者利用清代档案、方志、文集中有关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和灾害的大量信息建立旱涝灾害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中的信息,作者对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等级、降雨量变化序列行了重建,并分析其变化特征、演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将之与太阳活动变化、树轮序列等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引起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变化与波动的原因。不仅如此,作者还选取有代表性的气候事件行个案分析,以复原其形成的气候背景,探讨它们对区域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应对方式。这一研究的目标,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讲,是立足于较高分辨率的历史文献,试图复原中小空间尺度上的历史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由于作者用力甚勤,写作认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其研究,出色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读者通过研读《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也很容易从中领悟其研究的精妙与扎实。在此我不必赘言,仅举一例以见研究者对待学问的严肃态度及其扎实的史料处理功底。
49元5本 宋明哲学的本质
宋明哲学的本质
(日)冈田武彦
¥49.99
《宋明哲学的本质》是冈田武彦毕生研究宋明哲学的总结性著作。儒学经战国到宋初约一千五百年的发展,终于诞生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从宋学的唯理思想,到明学的唯心思想,再到复古学的唯气思想,宋明理学六百多年的展,不仅是一场儒学变革,更是一场深刻的时代精神变革。 冈田武彦指出,宋明时代精神从唐代的外观、包容、感性一转而变为内观、知思、抒情,在哲学、诗歌、书法、绘画、陶瓷等领域呈现出内观、格物、简素、古拙、藏五种特征。特别是揭晓事物根本存在和价值意义的理学,破了汉唐经学的桎梏,超克了佛、老的虚弊,奠定了宋明时代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本书融合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为理解宋明理学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本质,辟了广阔的视野。
49元5本 瘟疫与人
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26.10
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 1520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 1870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两万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 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一代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而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重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瘟疫与人》是威廉?麦克尼尔备受欢迎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佳作。《纽约书评》称“此书从此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纽约客》则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奖得主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盛赞它提出了“富有创新也具有挑战性的历史概念,影响深远”,而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有言:“看待历史的崭新观点,我从《瘟疫与人》中受益匪浅。”
49元5本 资治通鉴启示录(全二册)
资治通鉴启示录(全二册)
张国刚著
¥40.80
《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生前读了十七遍,赞叹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张国刚教授反复研读《资治通鉴》,深得其精髓,对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沉浮、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深挖掘其中有关修身养性、治国理政、为人处世、选人用人、家风家教等方面的历史智慧和现代启示,而成《资治通鉴启示录》。 《资治通鉴启示录》,不仅系统呈现秦汉、隋唐两段大一统的辉煌,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段分裂混乱的曲折,而且深刻剖析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人生职场上的与退、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驾驭部属时的宽与严、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是人生成长各个阶段的书。 全书分“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八个部分,每部分下分若干章节。作者还将文中有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等的启发性语句提炼出来,共计122条,并以灰色底框的形式置于页面右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资治通鉴》的现代价值。
49元5本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精)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精)
张鲲著
¥34.80
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研究(15BZX092)结项成果。作者梳理了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基本形态,重点研究了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社会基础,主要包括农耕生活、天人关系、宗族社会、礼乐文明和政治权力等五个方面;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外部机制,主要包括祭司体系、仪式规范、情境熏染、榜样示范、重复固化等方面;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内部机制,主要包括文化心理、思维统合、情感共鸣、价值整合、人格导向等方面。此外,对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机制做了调查,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重大祭祀仪式,即黄帝陵祭典仪式、中国抗战胜利纪念仪式、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49元5本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美)杜赞奇,王福明 译
¥24.00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印裔美籍学者杜赞奇通过对资料: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1900—1942年华北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图景。作者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经纪”等概念,详细地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婚姻圈、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深乡村社会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又是如何作出回应的。
49元5本 甲骨文小字典(一本兼及知识介绍与查阅功能的实用甲骨文字典,解析甲骨文,呈现汉字的源流、嬗变。)
甲骨文小字典(一本兼及知识介绍与查阅功能的实用甲骨文字典,解析甲骨文,呈现汉字的源流、嬗变。)
落合淳思
¥28.00
本书中收录了基础汉字三百余字,著录其在甲骨文中的诸多原形,对它们的源头行构造分析、释义、例文解析。通过作者简洁明了的论述,读者可以直观思考汉字的源流、嬗变,理解每个由笔画、偏旁部首等构成的汉字在字形和字音、字义上的联系,体会汉字背后蕴含的实际的人事物、抽象的感官情绪,深由汉字组成的文字文化体系,感受古代中国的物质、观念、精神。
49元5本 史想录(精)
史想录(精)
傅国涌
¥31.26
《史想录》由知名学者傅国涌先生的系列演讲稿结集而成,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关键问题:辛亥革命、“五四”、知识分子及商人阶层、百年言论史和企业史等,重构了百年中国内在的历史脉络,为我们生动地呈现出历史的丰富面貌,对理解转型中的当下中国不无启迪。
49元5本 柳宗元传论(精)--孙昌武文集
柳宗元传论(精)--孙昌武文集
孙昌武著
¥45.60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代表有唐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之一。孙昌武先生所著《柳宗元传论》,30万字,在1982年初版的基础上,详核引文,认真修订,作为“孙昌武文集”丛书之一种,中华书局于2017年再版发行。本书在简单介绍柳宗元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以年代为序,详细论述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游历轨迹、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在文学上的创作和贡献。
49元5本 廉吏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廉吏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张仲裁译注
¥34.80
宋代费枢从历代史籍中辑录出上自春秋、下迄唐末共112位为官清正、有功于社稷、施仁政于百姓者的事迹,合编为《廉吏传》一书。明朝黄汝亨在费枢的基础上,增补了五代以前人物133人,续编宋、元两个朝代计64人。主要记述他们是如何砥砺操守,如何执政为民的。 黄汝亨将这些历史人物评定出上、中、下三等。他还在每位廉吏事迹的末尾加上自己的简短评语。以几个字、至多数十字,出人物为何值得效仿或何处显得偏狭不足为法。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代军戎服饰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代军戎服饰
黄强
¥7.84
有战争就有兵器。随着服饰的诞生,战争的频繁,于是有了用于保护战士身体的铠甲。铠甲既用来保护身体,也有视觉上的威慑作用。良好的盔甲,可以提高战斗力,而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与以往军戎服饰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不单纯写戎服,而是把戎服置于战争史中,结合兵制来分析、归纳。一册在手,千年中国铠甲史尽收眼底!
49元5本 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以太原王氏为中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以太原王氏为中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王洪军著
¥58.80
中古大族研究是中古社会史、政治史和文化史的重要命题,它始终是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古太原王氏是当时著名的名门望族之一,它与整个中古时期相始终。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它以太原王氏为中心,将其纳整个中古社会的大背景下而加以考察,注重对太原王氏与中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综合研究,特别注重其文化特色和优势的探讨。考镜源流,订补谱系,通过对这一家族的仕宦、婚姻、信仰、家风、教育状况、家族经济诸方面的具体分析与个案考察,对其近千年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古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给予了详细论述,而思考世家大族在中古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