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阅读1302
¥9.90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先锋人物,汇集了梁晓声、贾平凹、余秋雨、梁小民、张鸣、许开祯、纪连海、孙睿、卢庚戌、赵丽华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艺术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通用电器公司复兴记
¥2.90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真实生动的企业传记,讲述了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杰克·韦尔奇上任以来,是如何对其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公司起死回生的。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商业受到日本产品的严峻威胁,然而,到了80年代,美国的商业领袖仍然不愿正视这种威胁,惟有韦尔奇严肃地认识到: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其鼎盛时期行将结束,如果回避现实,就会把70年代获得的利润消耗殆尽,他决定发动一次革命。韦尔奇以买卖企业、削减管理层次和解雇员工来革新整个管理结构,以倡导新的管理观念、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企业文化来改变公司的本质和面貌。韦尔奇以他超人的勇气、顽强的精神、有效的领导,以及先进的管理辟出一条成功之路,使通用电气公司度过艰难的时期,在90年代初成为美国利润*的一个企业,成为全世界竞争力强的公司。


文心雕龙札记
¥16.80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黄侃对《文心雕龙》进行了细致人微的剖析,从文本的深入解读着手,将前人的创见与自身治学的体悟结合,融汇古今,见识高超,正因为如此,本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作为现代学科确立的标志。


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
¥25.20
本书所选论文,包括“文学社会学”“德国‘接受理论’”“文学形象学”“国际汉学研究”四个部分,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亦有个案研究,另有观点质疑。在理论和个案阐释中,作者具有明晰的问题意识,注重深入的历史考证,将“历史性”视为做学问的任务和视角。重考据而外,“历史意识”更在于强调理论及其认识的历史之维,即理论的生成、发展、变化和创新的历史关联,以及解读理论时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此乃理论的历史性与理解的历史性。

世界文学名著
¥8.94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内容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每一项活动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可以说,人生时时皆经济,生活处处皆经济。人们也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掌握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为了帮助20几岁的年轻读者轻松、愉快、高效地了解经济学知识,我们特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经济学通俗读物《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全书共分为五篇,从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宏观调控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学术语,而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从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规律这些基本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世界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常识,为人们在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
¥15.00
本书通过若干专题的研究,勾勒了八百年来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的大致历史,尤其对近代百余年陆诗阅读习惯、审美经验以及陆游文化形象的变迁作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全书依照时间顺序分为上、下两编。上下编之间以清末为时间界限,分别从传播、编选、阅读、批评等角度对陆游诗歌的流传进行研究。


跨学科视域中的比较文学
¥27.00
本书集中体现了作者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佛教与中国文学美学思想、宗教艺术、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电影研究方面的成果。作者从跨学科角度与文化的视野,较早地涉及佛教对中国文学美学思想影响的研究,着重探讨了佛教自魏晋南北朝通过翻译进入中土以后影响到中国文学的思想观念、文体、风格以及叙事方式等。作者还采用艺术人类学、叙述学、主题学、形象学等研究方法,对宗教艺术进行了跨界研究,为文学艺术研究开拓了一片新的疆域。本书通过研究个案与研究实例,表达了作者对比较文学研究理念与方法的认识,充分体现出了一位比较文学学者宽广的学术视野、扎实而又灵动的研究路径以及深蕴的文化情怀。


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
¥16.80
哈建军编著的《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社科系列 》从纪实小说在当代文化市场的形态、纪实小说在当 代兴盛的资源背景、创作论、文体论角度论析了纪实 小说的文体特征。书中对“纪实小说”“实文化”“ 本事”“原型”“真实”等概念进行了创新赋义,论 析了实文化、侵权案例、社会事件等对纪实创作的影 响,论述了纪实小说与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纪实 散文等文学形式之间的异同,以及纪实小说“记真事 ”“笃真实”的艺术旨归,在比较视野中“深描”了 纪实小说的时代特色、文体属性,并展望了纪实小说 的未来图景。


新科学史:科幻研究
¥11.56
《新科学史--科幻研究(精)》是两位作者江晓原和穆蕴秋开拓学术研究新领域的zui新成果。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文本形式,展开对历史上zhu名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这种研究为本书作者所z著,特点是将以往从未被科学史界关注过的幻想作品纳入科学史的研究范畴。这种研究不仅为科学史揭开了全新的一页,展示了科学幻想与科学前沿之间出人意表的密切互动关系,同时也为*深入理解科学幻想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提供了一系列鲜活的个案。在此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新观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科学幻想视为科学活动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转基因神话及其破产 机关枪的社会史 ?核潜艇闻警出动 湍鉴 当科学遇见电影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天学外史 新科学史:科幻研究 回天 — 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 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 老猫的书房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源远流长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35.18
陈代国祚三十三年,时间短暂,学者们通常把它只看作南朝文学的末尾,一直缺乏专门研究。《南朝陈代文学研究》是系统性研究陈代文学的**部成果,作者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注重把握陈代文学的整体性原则,着力突显陈代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文学特性和历史地位。 本书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将陈代文学放在南朝文学、南北朝隋唐文学发展的全局中系统考察,这种在明确的文学史意识的主导下,既立足本体又不忘外围切入,总揽全局又不乏个案讨论的研究,客观确认陈代文学在南北朝文学向隋唐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推动和深化对南北朝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研究。 在具体研究中,作者突破以个案作家、体裁分类的传统研究方法,抓住对当时文学发展**影响的因素:侯景之乱、陈代文会活动、南北聘问等,采用专题论述方式,辩证分析陈代文学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因此而准确地提示了陈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原因。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侯景之乱与陈代文学关系进行深入综合研究,全面探究侯景之乱对陈初社会风尚、士人心态、文化特征等的具体影响,从而深刻揭示这一历史事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同时,对不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复杂背景下的多种文化形态的交流碰撞进行深入探究,显示出作者对文化史观念的深入思考与熟练应用,从而保证了学术探讨的高度和深度。 此外,作者还首次从学术群体视角对以智顗法师为中心的佛学群体、以周弘正为中心的玄学群体的交游、学术活动及学术影响等进行系统考察,探究学术群体在注疏经典、聚众讲学、展开论辩等方面对陈代文人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解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65.00
《解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为莎士比亚著名的剧作《哈姆雷特》的汉译,也是汉语世界迄今详尽的译注本。译本序言和前言详论莎学源流、剧作版本、各国评论家数百年来对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的评介、各欧译本的得失等,是莎士比亚研究的综论兼专论;剧作翻译精确传神,既可上演,也可细读;汉译注释详尽,就莎士比亚的剧艺、语言、意象、人物、舞台演出等均有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此书为国内莎士比亚研究、莎剧演出、翻译学研究及英汉翻译实践等方面带来全新的开拓与提升。 《解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适合有志莎学研究的学者、英国文学学者、翻译学学者、比较文学学者及莎剧导演、演员等研读;对莎士比亚及莎剧感兴趣的读者也可通过此书一窥莎剧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

红楼梦论稿(试读本)
免费
蒋和森: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称《红楼梦》为“宇宙之大著述”。《红楼梦》确是一部长留天地之间的大书,但它所以“大”,并不仅是因为表现了王氏所说的“生活之欲”,而是表现了更为广阔的人生。大就大在这“人生”二字。

新文学档案:1978-2008(试读本)
免费
本书以青年人的视角、通俗生动的散文化语言描摹了1978年至1008年这三十年中国文坛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及其演变,是本用民间语汇与草根精神撰写的新时期文学史。 书中有翔实丰富的史料与图片,观新颖,对当代文坛行述评,给人以文学的启迪与历史的反思。可以说是对当代文坛三十余年得失的一种独特总结。

咀华集 咀华二集(试读本)
免费
李健吾(1906—1982),笔名刘西渭,其一生于小说、散文、文学批评、戏剧、翻译及法国文学研究均有卓越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批评家和翻译家。生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咀华集》出版于1936年,《咀华二集》出版于1942年,这两本书容纳的文字不多,看上去还是一棵稚嫩的小树,然而它已经具有了长成参天大树所必需的种种素质。李健吾认为,批评是独立的,不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批评者有阐释的自由。维护批评的尊严并不以贬低创作的地位为代价,批评者与创作者是平等的,但更是谦逊的,取对话的态度。然而,批评者的谦逊并非意味着批评主体的丧失,恰恰相反,批评主体的确立不表现为教训、裁断甚至冰冷的判决,而是在与创作主体的交流融会中得到丰富和加强。批评也是表现,因此可以是美的。李健吾是中国迄今为止*文学性的批评家,西方的“寻美的批评”和中国的诗文评传统,这两条线的交汇造就了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的体味和观照,这就是李健吾的批评,一种自由的批评,一种明智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 本书所收文章以初版《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为准,删去了被批评者的答辩文章。 为了尊重原作,除了个别标及明显的排印错误外,本书的一些习惯用法及其措辞均依旧原文排印,其中个别不符合当下习惯者,请读者谅解。


周作人自编集: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3.99
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解鲁迅的人之一。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看题目似是一部探讨鲁迅小说艺术的评论集,其实却与《鲁迅的故家》为一路,所着重处仍在“写园及其周围”,“写两部小说里的人物时地”,也即“记述而不造作”。书中所讨论的小说限于《呐喊》《彷徨》,加上一部被归类为散文集的《朝花夕拾》,对其中出场的各色人物行原型索引,背景事迹考证,但绝不落冬烘的实证派。表面上是索引考证,实则着意染风俗,介绍有趣的土物方言,又围绕诗与真实的关系等小说艺术问题,偶于一二处略作评,见解精辟,常能一语道出别人未见之鲁迅小说的佳妙处。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18.00
这本书的启发点就是所谓的“身体转向”。该书不仅较完整且非常清楚地总结了20世纪与“身体转向”有关的一些主要概念,而且也对当代中国文学、文化以及政治所包含的身体话语跟身体概念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此书十分详细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对身体与政治的不同理解。


两宋理学家文道观念及其诗学实践研究
¥22.50
本书重考察理学家文道观念在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学家文道观的类型及其特质以及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理学家文道观的核心话语——“载道”方式对于理学诗的诗境构建、诗意表达等产生的作用等研究课题。


文学研究(第1卷1)
¥18.00
本书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力求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21.00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对古代文论命题之性质、特点、功能及其与范畴之区别做了详细阐释。古代诗歌本体论、创作论、功能论、审美论及鉴赏批评方法论等理论层面都有大量命题,《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从这几个方面阐释了命题与古代诗学理论建构之关系。书中对“发愤著书”说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这两个古代文论和古代画论的经典命题展开了详细解读,意在藉此展示古代文论与古代画论命题的一般特点;对《文心雕龙》主要篇目中的理论命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韩愈的文论命题、苏轼的诗文书画理论命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并通过对《老子》《周易》哲学命题之文论意义的分析,阐释了儒、道两家哲学对古代文论的深刻影响。后,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影响较大的当代文学理论著作对古代文论命题吸收与运用的基本情况,并对当代文论家研究古代文论命题的典型范例进行了评述。


文化产业研究 18
¥29.00
《文化产业研究(18)》关注的重点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从学术前沿、市场消费、产业创新、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版权经济、博士论坛七个栏目展开论述,论文内容涉及经济、管理、艺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选题注重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前沿性,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17.99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按照11个专题分为11堂课。这11堂课详细地介绍了叙语、泛论、诗部类说、楚辞余音、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早的传疑文人、贾谊、儒林、五言诗之起源等知识。对中国上古至近代时期的文学史作了断代研究,论及诗、史、文、论,对某些专题还行了深的探讨,并在宏观上涉及文学史研究之方法论。本书系傅斯年生平代表作之一,对中国上古至近代时期的文学史作断代研究,颇具启发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