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周子通书
周子通书
(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
¥8.00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北宋周敦颐字茂叔,人称濂溪先生。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圣人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道德的*境界。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59元6本 辛弃疾词选评
辛弃疾词选评
施议对撰
¥13.00
      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而终生不被重用,发为歌词,悲壮激越。本书以生平叙述统领名篇注释评析,见解独特。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59元6本 唐代铨选与文学(精)
唐代铨选与文学(精)
王勋成著
¥40.80
诠选,一方面指对未仕者的甄录,另一方面是对六品以下官员政绩的考核。本书是较早全面论述这一庞杂、繁琐的选官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专著,并且从整个唐代选举体系的角度考察了铨选与文学的关系。尤其对于“守选”制的研究,发学界积年之覆,堪称填补空白之作。其以史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详细而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士人在求仕途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历程,把唐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和唐代官制史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59元6本 做自己的CEO:一个职场发展心理顾问的工作手记
做自己的CEO:一个职场发展心理顾问的工作手记
张静
¥29.99
张静为资深人才管理和发展顾问,工作经验丰富,本书为其近三年的职业辅导精选案例,写法上采取案例 解析的方式,真实地还原了书中每一位学员的咨询场景,每个案例后又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非常实用。本书将职业发展阶段分为炼体篇——成长与探索期、炼筋篇——定位与发展期,以及炼神篇——自省与实现期,炼体篇针对的是职场小白,炼筋篇针对的是已经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场老手,炼神篇则是针对那些已经处于职业发展金字塔靠近位置的金领阶层,从而为处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人提供了系统、实用的职场发展指南。
59元6本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邱畅
¥19.20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将目光聚焦于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叙事策略、语言特点等,从而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六个主要章节,分为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语言艺术。
59元6本 一百年,那些热血沸腾的青春
一百年,那些热血沸腾的青春
长江
¥54.40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现的先典型、英雄模范为写作对象,讲述了12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在青年时期坚定信仰,青春向党,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积极作为,无怨无悔,终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与光辉事业的青春奋斗故事。本书围绕“青年奋斗者”的角度,以个体的青春奋斗经历为主线,将历史的百年时空与个体的人生经历、事业选择、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巨大的时间跨度和丰富的人物群像中,展现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与先锋力量。百年巨变,大浪淘沙,他们是筑起中国脊梁的青春之基,他们是美逆行者的青年力量;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59元6本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撰;王更生译
¥59.80
     《文心雕龙》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全书由五十篇文论组成,分别论述文章写作的总原则、各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并评鉴了自先秦至南朝宋、齐间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版《文心雕龙》由台湾师范大学已故教授王更生全文翻译。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创意写作书系)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创意写作书系)
雪莉·艾利斯
¥21.00
本书收集了一些当代知名作家的个人写作练习。在这些备受好评、屡获大奖、成功而多产的作家们的写作生涯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神助抑或是天赋异稟? 当我们为写出句话而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之时,这些作家已经写出一篇又一篇佳作了! 尽管这些佳作看似写来都不费吹灰之力、一挥而就,但其背后都有一个思路简单的秘诀:写作练习! 本书中,有八十七位美国一流作家向您呈现其新颖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这些练习都是作家们极力推荐的,简单易懂,可立即使用。通过展现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和古根海姆奖等获奖者的写作技巧,《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鼓励那些渴望在写作方面一展风采的人们:始写吧!
59元6本 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
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
李可亭
¥21.50
一个城 市对古城区的重视与保护、继承与发展的程度,直接反映出该城市 的整体风貌与文化品位。
59元6本 梅边吹笛染词尘——宋词中的杭州四时盛景
梅边吹笛染词尘——宋词中的杭州四时盛景
吴悦
¥24.00
在编写该读本时,本书为“杭州四时咏叹调”课题研究成果,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作四个专题,收录了两宋词人词作24篇。当两宋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时,杭州成为了人间天堂的至乐温床。词人们流连于杭州四时美景,徜徉其间,留下了大量描写杭州城市风光的词作。词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描写了不同的杭州景观,多角度地对展示杭州的“天堂名片”的本我属性。词人们或实写或虚写,或铺陈或拣择景观,通过各自不同的审美体验,为杭州城市风貌注入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个性,杭州的物质山水景观具有了人文山水意蕴,人间天堂的标签更添文化气质。天地有大美杭州四时美景咏叹调天地有大美杭州四时美景咏叹调
59元6本 刹那:大唐群星闪耀时
刹那:大唐群星闪耀时
周眠
¥19.20
本书是作者周眠以当下的视角、现代人的眼光,对若干唐诗与部分唐代诗人的品读文章结集。他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千百次唐诗,通过文本细读,尝试呈现唐朝诗人生命中被文字留存的刹那。 这些刹那亦可视为一种“召唤”,唤醒历史,也唤醒旧日的生命。 当它们与当下今人的生活和生命产生呼应,对盛唐气度和家国情怀的想象便得以苏醒。
揭秘福尔摩斯:名侦探背后的虚构与真实世界(以小说为资料还原侦探大师的编年史,深度挖掘小说背后的真实事件,带你走进柯南?道尔的非凡时代!后浪出品)
揭秘福尔摩斯:名侦探背后的虚构与真实世界(以小说为资料还原侦探大师的编年史,深度挖掘小说背后的真实事件,带你走进柯南?道尔的非凡时代!后浪出品)
马丁•菲多
¥52.80
享誉世界的福尔摩斯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柯南·道尔在故事中投射了哪些他真实的人生经历? 本书结合柯南·道尔的生平,深分析福尔摩斯故事的创作背景与故事演变,兼及该系列作品对侦探小说的巨大影响,衍生的影视作品、地标建筑等,辅以大量原著插图、影视剧照等,探寻小说内外的福尔摩斯!
文学理论九讲
文学理论九讲
王一川
¥54.40
本书是著名教授王一川的文学理论课堂实录,所涉主题包括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的含义与属性、当代中国文学语言状况、当代中国审美精神的演变、小说作品的影片改编案例分析、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大海形象与海的跨文化对话、文学批评、怎样读书等,凡九讲,使读者如同置身现场,聆听别有洞天的师生对话,一探文学理论的究竟,体会学习的苦乐酸甜。 本书适合文学理论初学者阅读,也可供其他文学爱好者参考。
周作人“偶遇”张爱玲
周作人“偶遇”张爱玲
张爱玲,余斌
¥54.40
张爱玲和周作人是作者喜欢的作家,也是作者早年花力气写过研究文章和传记的传主,在1990年代知堂热和张爱玲热时期,作者的书曾畅销一时。本集收录作者关于周作人和张爱玲的长短文章,虽然是积文不多,各自都不足以成集的无奈之举,却被他借“偶遇”说事,合于一集,上下分编,读来倒也颇多新意,既不是炒冷饭,更不是人云亦云,对关注周作人和张爱玲的读者、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不失为轻松休闲的文化读物。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
钱理群
¥51.60
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现代文学。 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一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实质上就是一部“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它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精选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与原,回归文学本身——无论“新编”还是“新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从1910年代《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经启蒙、建构、纵深发展,薪火不息,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冯至、萧红、张爱玲、艾青、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穆旦、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研究问题,输学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说,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价值”。他还说,教育没有文学,人的生命中没有文学,就失了“魂”,会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
一周特价4.7-4.20 如海鸥与波涛相遇:三十九位中国作家
如海鸥与波涛相遇:三十九位中国作家
文学报 主编
促销价:¥8.89|¥58.00
这本书是文学报40周年庆典用书,内容集结莫言、铁凝、迟子建等国内一线作家的写作观,可以说是中国文坛力量的集中展现。这是一条宽阔河流,源远流长。这也是一片辽远星空,每一颗星星自有其光华,璀璨交辉,汇属于中华文化的星辰大海。《文学报》创刊至今的40年,这些来自前辈名家为我们所撰写的文章中,有坦率的写作经验,更有赤诚的文学感受,从中你不难听出某种共性:时光荏苒,但写作者向着文学应有的质地、品格和精神高度的持续努力,从未更改。在文学的灿烂星河中,这些声音相互激荡、回响,不断阐释和生发新的意蕴,为有志于写作的后来者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59元6本 明代文学史料要略
明代文学史料要略
余来明著
¥58.80
本书为明代文学相关文献的总体性概述,涉及的文体包括诗文、小说、戏曲、词、散曲、辞赋、民歌、八股文等,同时对于各体文学相关的批评文献,以及与之相关的史籍、地理书、地方志、石刻史料、子部笔记、年谱与家谱、儒学文献、佛教文献、道教文献、艺术文献、民间文献、书目、索引、工具书以及数据库和在线资源等行系统梳理和概说,以此为明代文学研究提供全面的文献支撑。一方面,在目前学界尚缺少对明代文学文献系统性和整体性梳理的前提下,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展现明代文学相关文献的总体面貌,另一方面,在当前明代文学尤其是诗文、辞赋、词等研究尚缺少各种评论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背景下,本课题成果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诸多研究资料搜集、整理的线索和路径,是展明代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司炳月,于洋欢
¥30.80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以白之(2002)、汪榕培(2000)和张光前(2001)的三部《牡丹亭》英译本为分析对象,对《牡丹亭》英译中的互文指涉行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用典的翻译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典故的本质、意义以及用典的作用,即符号学本质、□□文化内涵、“故事”形式、互文创作机制。基于此,该书提出了用典翻译的两条原则:一,立足对典故的“识别”,“阐释”其在文本中的新义;二,再现原典故的寓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要获得上述效果,用典翻译的译法为以典译典,其次为以文释典。 针对戏拟的翻译,笔者认为,互文性视角下的戏拟具有反射性、反神学功能以及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基于“识别”和“阐释”戏拟的基础,该书提出了两条翻译原则:一,再现戏拟的戏谑效果和隐含之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二,再现戏拟的表现方式,即“谐音”与“仿作”,引起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欲获得上述效果,戏拟翻译的译法为在体现戏拟表现方式的同时,再现其中的戏谑效果和隐含之意,当二者不可兼得时以再现戏谑效果和隐含之意为先。 通过比较和分析三位译者对两种互文指涉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发现,白之倾向于采取阐释性翻译,注重再现互文指涉的□□文化内涵和隐含之意,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汪榕培和张光前倾向于采取非阐释性翻译,注重再现互文指涉的形式和风格。结合前人对互文指涉的翻译研究以及书中对用典和戏拟英译的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互文指涉的翻译应包含“重合”和“创造”两个部分,而且二者的重要性占比不同。同时,译者对互文指涉的表达应分为从“宏观到微观”的阐释性翻译策略和从“微观到宏观”的非阐释性翻译策略。该书还对《牡丹亭》英文全译本在美国部分图书馆中的收藏和借阅流通状况行了考察,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不同译本在域外所产生的影响。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既从认识论和方□□上提出了互文性视角下用典和戏拟的翻译原则和具体译法,又从理论的维度对互文指涉的翻译研究提出了较新的观,还从受的角度考察了《牡丹亭》英文全译本的收藏和借阅流通状况,以期推动《牡丹亭》英译研究的全面发展。
59元6本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
鲁枢元
¥39.99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 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文学语言是如何在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心中产生并呈现出来的?诗性的语言如何在人性中扎根生长?当诗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时,文学艺术如何再度达成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这些问题往往被正统的语言学家忽略。 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可能性。 《超越语言》首次提出“次语言”“常语言”“超语言”“言语流”“言语场”“裸语言”等理论概念并被学术界沿用至今。在本书中,作者力图从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存在中寻找艺术超越常规、文学超越语言的脉络线索。由此,读者将会看到,一个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如何将东方的老子、刘勰、司空图、王士祯、鲁迅,与西方的洪堡特、索绪尔、杜夫海纳、布勒东糅合在一起。 《超越语言》1990年首次出版,旋即在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超越语言》是“一本超拔的书”;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侵欧美。在这个时代,能用心魂与血性来创造学问的实在不多。”《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次重新出版,鲁枢元对书稿作了修订,并根据时代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为全书各章悉心增写了补记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宋颉
¥39.00
本书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行分析。作者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译本、徐英才译本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首先,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等层面深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其次,从词语、句子和语篇等层面比较张译本、徐译本和卜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写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此外,将三个英译本与原创散文的风格行比较,分析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操控理论的角度揭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后,对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行思考,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
家庭革命
家庭革命
读书堂
¥2.90
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家庭的意义不尽相同,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普遍的社会制度在相应的社会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家庭的状况、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家庭的安危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的变迁必然影响家庭,家庭的变化同样影响社会。家庭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从血缘家庭到普那路亚家庭,再到对偶家庭,后到一夫一妻制家庭。从此,家庭进入了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可以说,直至20世纪50年代家庭变动还是比较缓和的。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