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
¥5.00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5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 5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


墙垣边的人类:从建筑艺术看人类文明
¥21.06
本书以人类各大文明中的精美建筑艺术为切,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一遍人类的故事:巨石阵中的迷离往事、金字塔畔的绚丽传奇、导致了语言变乱的巴比伦通天塔事件、引发了宗教改革的梵蒂冈圣彼得教堂风波……于是乎,一部人类文明史,“稍不留神”就写成了一本建筑故事书。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27.60
中国是关于瓷器的一切故事的起,千年来瓷器在这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成就,形成了伟大的传统。*陶瓷艺术家与畅销作家埃德蒙?德瓦尔从中国始,深探访“发明和再造”了瓷器的三座世界性的瓷都:中国景德镇、德国德累斯顿、英国普利茅斯,以贯穿中西的视角,结合了旅游札记、回忆录与历史讲述,追溯瓷器从中国传欧洲发展演变的辉煌历程,描画出一部数百年中西文明交流史的迷人面貌。 神秘的白瓷堪称促成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文物。1291年,马可?波罗将*件中国瓷器带回威尼斯,从此掀起了整个欧洲对瓷器的狂热。四百年间,西方无人破解瓷器的烧制配方,瓷器被称作“白金”,成为中国的不传之秘,而一条瓷路也在东西方之间逐渐形成。 德瓦尔仔细搜罗爬梳文史典籍与档案资料,白瓷之路上重要的时空坐标,被史剧般错综复杂而又引人胜的故事染标注,王侯贵族、传教士、炼金师、哲学家、商人和冒险家悉数登场,娓娓道出一幕幕掩埋在历史云烟里的瓷器故事。在本书中,作者对人性的关注与沉思贯穿始终:关于人类在一个速朽世界中追求恒久美好之物的雄心,并且不惜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年度*非虚构作品。


后沙:艺术
¥27.60
在这本书中,我们以“艺术”为题,分别从对西北的三种民间艺术的整理和考察、一个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手稿以及艺术评论文章展关于这两个话题的讨论。 我们通过文字和图片,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这两种艺术形态,让读者自行组织出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同时提供部分艺评家们对当下艺术环境的态度和观,作为参考。 当代艺术才是当下乃至未来艺术世界的主流。于是很多艺术工作者把画笔扔了,投身装置和行为艺术的洪流,以此来给自己贴个“当代艺术家”的标签。然后就诞生了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作品”,仿佛清末民初那些剪掉辫子的前朝遗老,样子怪得很,不中不西,说不清是传统还是现代。站在作品前咂摸许久都搞不明白“当代艺术家”想说什么。这些咂摸不出意思的观众就成了那些恨得牙痒的人中的一部分。另外一些,则是不服的,觉得当代艺术根本不是艺术——搞不清当代艺术是什么路数,那干脆就不把你看成是艺术了吧! ?


科学与艺术·交叉与融合——2010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8.40
本书是2010年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选。该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和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承办。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为大会写了贺信。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向大会递交了六十多篇论文,其中包含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与实践经验,内容涉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设计与建筑、新媒体等领域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相关论述,这些论文有助于推动科学与艺术进一步走向交叉与融合。

艺文私见
¥8.40
郁达夫(1896-1945)是五四时期性倩率真的小说家,其对西洋文学曾广泛涉猎,颇有见地,他的理论文字带着个人的才情又深具西方现代文学的知识背景。 本书所收三个文学专论,《小说论》1926年1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初版,《戏剧论》1926年7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文学概说》1927年8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虽然简略,但要言不烦,深得文学创作的要领。本书收取的作者其他单篇文章,取自作者不同时期的文集,可以看出作者的文艺见解,虽称“私见”,但不乏“公理”,均为研究新文学和郁达夫创作的重要资料。 为了尊重原作,除了个别标点及明显的排印错误外,本书的一些习惯用法及其措辞均依旧原文排印,其中个别不符合当下习惯者,请读者谅解。

世界艺术发展概况
¥0.99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了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排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的范畴。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的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历程。

世界艺术审美概况
¥0.99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世界艺术、增长艺术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世界美术发展概况
¥0.99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了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排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的范畴。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的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历程。

走近当代艺术
¥8.72
《走近当代艺术》鲜血淋漓的玩具士兵、镀金的超市购物车,还有用乐高积木拼成的集中营:当代艺术似乎是一个如野草般自由生长和蔓延的领域。艺术家们不断地打破各种禁忌,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观者眼中,这些作品也许艰深晦涩引人苦苦思索,也许琐屑无聊令人大跌眼镜。然而,在惊叹之余,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当代艺术是否真的**自由?它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当代艺术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艺术世界又是由什么来推动运转的?读了这本小书,或许你会对当代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精)
¥63.66
费泳编著的《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通过对佛教律典及古代文献中有关佛衣及僧衣规制的考证,明确佛像衣着的种类、形制、披着方式等要素。同时联系古代印度佛像衣着,对中土出现的多种佛衣样式,予以基本样的确立,进而发掘其风格成因、传播方式、演变脉络及不同样式间的相互影响,以期系统揭示出各种佛衣样式的风格流变和兴衰,使中土佛像复杂的着衣形态有脉可寻。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
¥2.80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听傅雷讲艺术
¥9.90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清无累,真正解脱。 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一个人往往对存在手头的东西,或是机会,或是环境,或是任何可贵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 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的美或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美,因为是上乘的人生哲理、生活艺术。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试读本)
免费
该书为知名青年撰稿人傅尔得近年关于影像文字的梳理。书稿包含多位海内外摄影师的介绍、评论、访谈等,还有作者游走世界采访摄影师、观看视觉媒介等遭遇的故事和感想等,名为“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智识、精神、见解等各方面的养成过程。它比单谈外界的影像,更具情感性和“另辟蹊径”性。里面有包含一些个人的体悟,当然,大多谈影像为主。


立论中国影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
¥57.74
本书意在为中国影视立论,选取了作者近20年来关于中国影视的内容生产、行业发展、文化建设、基础理论、宏观视野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对于近20年间中国影视快速崛起、发展的理念、思潮与风云变幻的景观,做出了深入独到的观察描述与阐释解读。 本书秉持作者一贯倡导的本土化、人文化、专业化的价值理念,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国家需求等新的语境下,聚焦中国影视的核心问题,进行面向学术的理论研究、面向行业的实践观察、面向决策的宏观思考。

中华图像文化史·宋代卷 上(试读本)
免费
《中华图像文化史·宋代卷(上)》是“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的一卷,采用图像学的方法,对宋代图像的生产场域、构成场域和传播场域行了深分析,还以《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经典图像为例对宋代的绘画行了图像描述和图像研究。书中的图像史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描述和记载,它用“原样”加以呈现,用 “原图”加以分析,选录的图像不仅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同时触及了在过去的图像研究中备受忽视的广泛的“非艺术”领域,不仅展现了中华图像文化的广泛性和博大精深,更凸显了其文化史学价值。

房龙文集:人类的艺术
¥9.60
房龙以深厚的底蕴、独特的思想、睿智而又通俗的文风侃侃而谈,详略得当地介绍了人类的诸多艺术形式。从4000年前的古埃及到l9世纪的现代派,从建筑、雕塑、绘画到戏剧、文学、舞蹈、服饰兼及摄影、工艺美术、家具等等几乎所有艺术领域,其中既有对艺术的睿智阐释,也有对人生的深度剖析。房龙坚持将艺术放到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活动中加以探讨,体现出他一贯坚持的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叙述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读者也因而在全面而清晰地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程的同时,对艺术发展所赖以存在的人类社会也能得到洞见。 本书是一本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兼具,可读性很强的简明艺术史。在房龙的笔下,艺术不再高不可攀,他把深奥的艺术介绍给那些徘徊在艺术大门之外的普通人。《人类的艺术》自1937年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时至今日,依然是受人们欢迎的艺术普及读物。


科学与艺术创意论坛(2019第1卷)
¥27.00
《科学与艺术创意论坛(2019第1卷)》由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设计学”建设团队以及中国高校科学与艺术创意联盟专家团共同主编,分四大模块。艺术模块分为理论研究、经典作品分析两个栏目;技术模块分为前沿技术探索和技术问题研究两个栏目;教育模块分为创意教育管理和创意教学研究两个栏目;市场模块分为创意产业研究、市场案例分析和企业风采三个栏目。


淮剧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12.00
《淮剧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选取了十余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传承人,通过对传承人的采访、录音、录像,形成传承人口述史,对传承人的戏曲活动和传承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寻绎、探究,力求限度地接近和保存传承人戏曲活动史料,全面、系统、准确、深入地揭示戏曲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演艺生涯、学艺授艺心得以及戏曲传承过程,进而对于深刻揭示淮剧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困境,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淮剧当代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学研究:9
¥34.00
《艺术学研究(2015年刊 总第9卷)》汇集了30多篇专业论文。分为10个板块。收集了一年来国内各相关高校研究院所艺术学界专业研究者的新论文。涉及艺术学、艺术史学、艺术理念与方法、艺术教育、学位论文写作、及一些文史哲问题。作者都是全国各高校院所的各年龄梯队的业界学者,具有当下性。


布衣南渡: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迁
¥39.00
本书以新加坡为地理范围,以1819年开埠至今为时间跨度,把研究对象设定为在这个时空范围内传播的民间乐曲(包括过番歌、山歌、南音)、主要戏曲剧种(粤剧、潮剧、闽剧、京剧、琼剧、越剧、黄梅戏)、古代故事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