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40.29
杨志著的《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的目的是具体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理有据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真诚的坚持,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的创新。 本书力图在《资本论》的基础上,揭示资本的二重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终发挥公有资本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终建立以公有资本为逻辑主体的理论体系,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


胡适经典合集:《胡适四十自述》+《胡适谈哲学与人生》+《容忍与自由》套装共三册
¥30.99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胡适从母亲的订婚开始,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以及他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官费留美,到“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皆是胡适难以忘记的人生历程,也是造就胡适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舆论领袖的成因。同时,本书也是胡适与自己心灵的一次对谈。本书讲的不仅是胡适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建树,更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社会的风貌。他人生所到的每一处都有描述,比如他的家乡、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任职时所在的北京等等。通过这些不仅可以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等领域的状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的轨迹内容。在本书后,还附有精选的几篇胡适文章和胡适家族的世系表,通过阅读他的文章,也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的思想信念,这些都对读者大有裨益。不仅如此,还可感受到胡适儒雅、睿智的文人风范,了解一个鲜活的胡适。《胡适谈哲学与人生》精选了胡适关于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的文章,选录的均为胡适一生有代表性的文字,并结合多个版本进行了校对,力求呈现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本书探讨了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从过去到未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现当代哲学,以及人生的观念。接受过新思想的胡适,其观念与当时的众多人迥然不同,一些人生观到现在读来仍让人觉得醍醐灌顶。《容忍与自由》一书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容忍与自由”,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41.88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不可分。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没有马克思就没有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又不能等同。马克思是具体的个人,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像所有人一样会逝世,而马克思主义却依然存在和发展。我们对马克思的评价是历史的,像评价所有杰出人物一样,着眼于他的历史贡献;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应该是当代的,像对待所有思想体系一样,着眼于它的当代价值和适用性。当代西方有些学者蓄意在这两者间制造混乱。他们或者把两者完全等同,以马克思逝世已有120年之久为理由,着力于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者着力于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故意孤立地抬高马克思以贬低马克思主义,宣扬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的歪曲和篡解。这两种思潮都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被肢解的马克思
¥33.34
某种学说创立者的形象的变换,在文化史上并不罕见,但像马克思这样引起广泛的、持久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分歧如同冰炭,是少见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离马克思自己的时代越远,对马克思认识的分歧越大。正如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因此,当我们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前提,这就是必须了解和恢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伟大使命。


康德宗教哲学文集(注释版)(康德文集注释版)
¥46.80
本书收康德宗教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证明上帝存在的惟一可能的证据》、《一位视灵者的梦》等著作和《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哲学学科与神学学科的争执》等文章、论著摘编,书中所收的著作、文章均由译者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译者注。


为中国哲学立法——西方哲学视域中先秦哲学合法性研究(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第3辑))
¥46.80
在西方哲学视域中,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何在?这是中国哲学界讨论了多年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中国哲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本书从荀子、《周易》、墨子和列维纳斯四个主题手,展示国际中国哲学研究为中国哲学立法所做的艰辛努力。如何借用本质主义和心灵哲学来诠释荀子,如何借用西方哲学的思想资源如海德格尔等西方形而上学思想来诠释《周易》哲学,如何借用西方的政治思想来讨论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如何在列维纳斯和中国哲学之间建构一座理解的桥梁,这些都是西方哲学界关注和探索的重要主题。本书是在西方哲学视域中努力为中国哲学立法的力作,有助于国内学界了解国际中国哲学研究的状况,更加全面深地理解西方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经典再现:平民的哲学(套装共五册)
¥30.99
《重读经典》系列包括《孟子:平民议政》、《庄子:平民的生活心态》、《论语:平民正心修身》、《大学:平民的修养》、《中庸:平民处世哲学》五部经典佳作。作者从一位普通百姓的视角,重新注析解读了《孟子》、《庄子》、《论语》、《大学》、《中庸》,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激发读者的思考,使经典的内容可以更深入人心。


历史的灵魂(爱智书系)
¥12.00
从喜欢听故事、喜欢追问故事的结局开始,总有一天你会蛮有兴趣地追询人类过去的时光,感受到思接千载、探幽搜奇的无上喜悦。尽管你不一定选择历史研究作为职业生涯,但是你可能也会对历史本身感到惊奇或迷惑: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对历史学家应该怀疑还是相信?……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是对“讲故事”本身提出的疑问,我将在这本小书里和朋友们讨论这些问题。


美是幸福的时刻(爱智书系)
¥8.00
当我们为一种美而屏住呼吸,或尖叫、或落泪的时刻,那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在万物表面呈现给我们的样子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真实?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美、离不艺术的滋养?这本小书带给你的不单是美学的知识和常识,还有美的享受。从作者心泉泊泊流溢的文字 清新、蕴藉、隽永,带领你认识美、领略美、咏叹美,并在感受到美的那一刻体验到幸福!

《老子》64个人生智慧
¥3.60
本书对《老子》一书在原文解释的章句今译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当前社会的现实“请”老子直走上讲坛,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发言,与我们行面对面的“对话”,这也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延伸。本书为使哲学走出哲学家的殿堂,走向大众,加深人们作为民族文化源泉的中华古文化的认识,弘扬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方面作出了努力。?


中信国学大典:诸子百家(上册)(套装共7册)
¥59.99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为了宣扬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曾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战乱纷繁,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根本没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故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子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在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之后,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理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观点。 孟子主张仁义,并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文章长于说理辩论,语言生动,气势磅礴,比喻深刻,论证有力,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中信国学大典:诸子百家(下册)(套装共7册)
¥69.99
刘桂标、方世豪、饶宗颐、赵善轩、李安竹、李山、何志华、陈秉才编写的《诸子百家(共14册)》(精)》主要囊括“中信国学大典”诸子思想学说的14册图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兵法》《韩非子》《大学?中庸》《荀子》《管子》《列子》《鬼谷子》《商君书》《吕氏春秋》。套书精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先秦学术的重要经典,进行编选、译注、导读,带领读者聆听“轴心时代”的不错音,感受思想的碰撞和启迪。


中信国学大典:哲学宗教(上册)(套装共6册)
¥84.90
《中信国学大典:哲学宗教(上册)(套装共6册)》主要收录了中国宗教哲学方面的六本国学经典著作:《周易》《礼记·孝经》《净土三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传习录》。通过对这些浓缩中国智慧的宗教哲学方面的中国经典的阅读,可使读者读善其身,澄心澈智。 《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保留了好些商、周的史实,盛载大量的上古文化遗存。“ 《净土三经》即:《佛说阿弥陀经》重在引导世人对西方极乐净土生起信心。《佛说无量寿经》侧重于如何发愿,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重在如何修观,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西方极乐国土。三经相辅相成,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向人们完整地展示了净土修行法门的总纲:信、愿、行、果。 《六祖坛经》是禅门的根本宝典,其中“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促使佛教中国化的基石;“心性”学说对宋明两代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影响巨大;通俗易懂的宣教方式使《六祖坛经》成为中国部白话文学作品。西方人瓦茨氏(Alan Watts)因而将《六祖坛经》看成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杰作”,而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六祖坛经》遂成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其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思维方式,对当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礼记》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今本《礼记》共四十九篇,其中《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因篇幅较长而分上下篇,实际为四十六篇,阐释礼经意涵,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孝道,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而《孝经》一书,涉及孝道,说到了一些行孝的具体事项,其核心是以“孝”劝“忠”。一些内容在今天,仍是新社会的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哲学(试读本)
免费
全文摘要

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试读本)
免费
本书的目的是要致力于理解道德义务的本质及其动机基础。只有通过把这个问题置于一个广泛的背景下,才能充分地理解它的重要性和严重性。首先,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其次,只有以“道德义务”这个概念兴起和演化为历史背景,才能充分认识到当代对“道德义务”这个问题的争论的实质和含义。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道德义务与现代道德哲学;道德动机与道德判断;理性、信念与休谟的自然主义;伦理自然主义与道德客观性;怀疑论、理性与政治学等。

权力意志(上下卷)(试读本)
免费
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第12卷和第13卷包含尼采自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的全部残篇遗稿,此即考订版《尼采全集》第八部分的内容。这些残篇遗稿由22本手稿组成,其中有15个较厚的本子,3个小笔记本和4个文件夹。 我们出版尼采残篇遗稿所遵循的原则,已经在《尼采全集》第7卷前言中指明,可供查阅。 对于考订研究版第12卷和第13卷,我们还得作如下说明:这两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原因在于,它们完整地、以忠实于手稿的方式呈现了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初(其创作活动的结束)期间的全部残篇、计划、提纲和标题,因此为终解决关于所谓的尼采哲学主要著作一一以《权力意志》为书名一一的聚讼纷纭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以编年顺序排列的残篇,给出了一种准确的、近乎完备的对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之间的创作活动和文字意图的描绘。

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试读本)
免费
本书中收赫尔岑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所写的四篇辉煌的哲学论文。赫尔岑在这几篇论文中,尖锐地嘲笑了当时莫斯科知识分子在科学上只满足于一知半解,而不肯刻苦钻研的华而不实的作风,极其精辟地论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思潮在西欧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并且严厉地批判了当时俄国哲学界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恶习。他热烈地鼓吹哲学要同革命斗争联系起来,要为改造社会而服务。赫尔岑这几篇论文对于促俄罗斯思想中唯物主义传统的巩固和发展,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因而博得了别林斯基极高的好评。

尼各马可伦理学(试读本)
免费
本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堪称西方伦理学的山之作。在书中,作者系统地阐述了善、道德德性、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幸福等概念,其中不乏精辟的思想和精彩的论述。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全四册)(试读本)
免费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围绕着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现代他的关系展,对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行了一个初步的总结。作者从宏观上阐述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的主要论题——它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及其曲折历程、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晌、这个过程之所以曲折的根源以及从中应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展示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整体面貌。作者认为,西方哲学东渐是适应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版本采用酋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哲学》作者以宏观叙事与个案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与哲学流派、哲学思潮的西方哲学观作了系统的清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将20世纪中国哲学家对待西方哲学的心态分为六种类型——一全盘西化型、以中拒西型、以中摄西型、援西中型、西体中用型、中西会通型,分别阐述他们在理解与诠释西方哲学时的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作者认为,这种本土文化视野影响与决定了他们受西方哲学的态度与立场,同时也景,日向了他们对重建中国哲学的立场。本书版本采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分析哲学在中国》的重在于阐述1949年之前分析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撒代分析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三四十年代中国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作者认为,分析哲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传播和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现代的纯哲学的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的分析哲学家运用分析方法建立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体系,是试图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现代逻辑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为中国传统的人生境界论寻找现代方法论的基础。本书版本采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化主义在中国》阐述了化主义思潮从19世纪末由西方传教士带人中国以来,对中国的思想、社会产生的影响。作者从中国化主义的诞生,化主义与渐变法思想、与激革命思想、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等方面,展示中国化主义的发展历程,认为化主义从一始就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青睐,成为晚清以来中国知识界和思想文化领域强有力的精神符号之一;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国家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等等,都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胃口的理论依据。本书版本采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大学·中庸(试读本)
免费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对于现代人而言,《大学》和《中庸》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科举考试用书,它们已经成为承载中国传统人文修养的精华,其中的一言一行,在现代人看来,依然具有实际意义。

顺生论(试读本)
免费
《顺生论》是著名文史专家、文化老人张中行先生谈论人生哲学的著作。作者在书中易古人的“率性”为“顺生”,阐发自己关于“怎样活才好”的种种人生见解。近百岁高龄的文化老人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三个方面的六十个问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人眼界、启人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