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点穴实践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荣钟杏林五十载
¥64.00
本书主要总结国家级非遗穴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荣钟从医50年临床经验,书中所载诊疗技术来源于民间师承,经过长期检验,疗效可靠,图文并茂,易学易懂,对促非遗穴疗法稳定传承有较大意义。书中所载诊疗技术特色突出,如用“穴治瘫十法”“治瘫重治节”“牙签理论”治疗颈椎病;用“地基理论”及“弓箭复位法”治疗腰突症;用“唇睑刺激法”“网络透穴针刺法”治顽固性面瘫;用“醒脑窍穴法”“以惊治惊训练法”治疗小儿脑瘫;用“脏腑穴调气法”治疗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咳嗽、月经不调、小儿消化不良等。本书适宜中医专业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使用。


花卉食疗学
¥43.50
本书收录二百余种可食用的花卉植物,其食用部分有的是植物体的花,有的是植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有的作为菜肴和水果食用,有的泡水或制汤饮用,有的食用其提取物或加工成分,也有的以口服的方式药用,还有其他食用方法。对每一种植物均有全面、简洁的文字文字论述,介绍其别名、拉丁名、科属、形态、习性、分布、食用部位,以及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气、预防或治疗体各种疾患等方面的作用。


六经辨证医案医话
¥78.50
作者是《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的第一执笔人,传承范中林六经辨证学术体系。本书从六经辨证、反复辨析、越变越明的角度,阐释了六经辨证的界定、用法及案例分析,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范中林是蜀中现代名医,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深受火神郑钦安思想影响。在掌握六经辩证规律治疗若干外感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的疗效尤为显著。70年代末由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编写了《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部分医案曾以《范中林老中医六经辩证医案选》在1979年第十期的<中医杂志>p25--30上发表,后来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发行,选编了范氏应用六经辩证诊疗的69个病例,其中有以麻黄汤治愈三年低热的太阳证发热案,有以四逆汤治愈严重前列腺炎的少阴证淋病案,还有以理中汤辈治愈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失血性贫血案。


高健生学术思想及眼科临证精华
¥52.00
高健生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首任院长,国内知名眼科专家。本书集结高教授毕生学术精华,书分两篇,上篇高屋建瓴地从中国古代哲学讲起,从中医源流始,循序渐,引出中医眼科发展脉络,对中医眼科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典籍、经验技术等做了翔实介绍;下篇结合中医眼科与现代医学精华,对常见眼病及部分疑难眼科疾病行剖析,论理与医案结合,生动灵活,古今互参,使人印象深刻,卷有益。相信本书之出版,对人类眼科医学的发展必有抛砖引玉之功。


免疫性疾病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
¥45.00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汇集多位名老中医治疗免疫性疾病的经验荟萃,展现不同名老中医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学术思想,诊疗特等风采。本书分别从医家介绍、学术观、临床特色、病案精选四方面对7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行整理和分析。医家简介部分重介绍医家基本信息和主要成就,从传统的客观化、数据化的角度综合简要地介绍医家情况。学术观部分力求全方位的展现医家独特的学术观,及其学术观形成的渊源及延展。


诊家枢要
¥20.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图话《道德经》
¥55.50
本系列是为中医人在中医四大经典之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希望能为读者成为优秀中医提供直的传统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道德经》作为道家经典,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的著作之一。本书正文句读、分段参考、综合各家,除个别难读字词注音外,无过多注解。


紫癜辨治心悟
¥34.50
李达教授认为紫癜辨治,当分清缓急轻重,衷中参西,确保安全基础上,发挥中医辨治优势。临床基于ITP之调肝扶脾,促和血而血归于经,不至溢于脉外,收获止血并升血(板)之效,重在治“血”;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各类紫癜病证的临床特,分别梳理出不同特与治法,如过敏性紫癜,针对其临床紫癜之易于反复,变化多端,符合中医风之“善行数变”特性,重在治“风”而祛风和血消癜;色素性紫癜一类,基本局限在皮肤,或局限或下肢泛发,一旦紫癜,大多淤滞,轻易不除,重在治“淤”而活血化淤消癜;老年性紫癜一类,大多上肢前臂暴露皮肤,无创或轻创而易于紫癜,反复呈现,乃脾肾亏虚而失于肌肤失养难以固摄所致,重在治“虚”,健脾补肾消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类,临床并不少见,甚至相当部分呈现“急危重症”态势,需要积极血浆置换等对症处理,除了皮肤紫癜之外,常呈贫血,发热,肾损等,乃瘀毒内蕴而阻滞血脉,诱发紫癜,重在治“瘀”,解毒祛瘀消癜;恶性肿瘤化疗后紫癜从“毒伤”论治,扶正补虚同时,解毒活血养血,促造血恢复。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集要
¥62.50
本书主要是根据1978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我们收集到的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的录音资料中有三种情况,即全文讲解、分段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限于录音资料,本书收录了《素问》25篇的全文讲解(在章名后标注*)、大部分文献的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对没有录音资料的部分,依据任应秋主编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行整理。全书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的篇章顺序行合编,任应秋讲解引用的原文亦以此为准,整理中未对引用原文用字行修改。具体到每篇,均设有【篇解】,即篇章结构解析,及根据录音资料设置【讲解】和【答疑】,有的篇章录音资料是部分提要式讲解,故与篇章结构解析不一致,望读者周知,书末还附对6个问题的学习答疑。阅读此书,希望读者能在全面了解《内经》知识结构和要的同时,重温任应秋先生对《内经》的理解和认识。


温病学名著(用耳朵学中医系列丛书)
¥13.50
用耳朵学中医经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诵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读全文,以小64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频文件,让读者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 本套丛书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册,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册。本次再版将原来的光盘改成以二维码扫码收听音频的形式。灵兰中医署名并行推广。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
¥11.99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是一部全面解析《本草纲目》及中医诊疗养生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医的医药理论,到各种药材的药性、功效、服药宜忌,再到日常的食疗养生——将博大精深的养生知识以1000个问题的形式清晰呈现。既是医学工作者及热爱中医人士的参考书,更是人们生活中的自我保健、自我诊疗的家用手册。更全面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囊括了《本草纲目》中所有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内容,从流传千年、功效显著的中药材,到人们熟悉的各种饮食、蔬菜、水果,再到百病的治疗方法,还包括5000多首简单易操作的药方,本书无不淋漓尽现。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
¥9.33
生活即养生,养生即养性。你想了解中国古代士大夫别具一格的精致生活吗?你想感受一年十二个月风趣活泼的民俗风情吗?每月宜忌,导引吐纳,逸事幽赏……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去杏花烟雨的江南领略一番“生活即养生,养生即养性”的真谛吧!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第二版)
¥34.00
本书为学习中医的门助学读物,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初学者和中医爱好者使用。作者将学习中医的过程分解为十站旅行,按照中医基础、中药、药方、病机、治法、医理、临床、医案的顺序介绍了中医药知识。 书中以十站旅行的形式分解学习中医的必经之路,形象而有亲和力,书中以旅行提示的形式与读者互动,提出问题,并推荐读者行相关内容的扩展阅读,帮助读者将学习过程深下去。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这样图形化的学习工具帮助读者更为形象直观地理解中医理论,介绍中药时根据某一脏腑疾病用何药来分类等,处处紧扣临床实用,使读者更容易学以致用。 全书以口语化的行文,使用了大量比喻、类比等手法把深奥的医理尽可能阐述得简单同时有趣,并穿插了作者的临床验案,可读性较强。


平脉辨证治专病(第2版)
¥96.00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对各类专病的具体诊疗做了深生动地阐释和解析。 本书所论述的专病,包括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汗证、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本书以“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思想贯彻其中,尤其突出三: 一、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 二、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三、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 其中,本书在论述治疗常见专病的过程中,尤其突出体现了“以脉诊为中心”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中医研究者及中医医学生阅读。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对各类专病的具体诊疗做了深生动地阐释和解析。 本书所论述的专病,包括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汗证、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本书以“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思想贯彻其中,尤其突出三: 一、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二、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三、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其中,本书在论述治疗常见专病的过程中,尤其突出体现了“以脉诊为中心”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中医研究者及中医医学生阅读。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
¥43.50
系统地介绍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呼吸衰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变应性鼻炎15个中医肺系病学科的优势病种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其中治疗中的中成药用药方案一项总括了同一疾病中不同证型的辨证要、治法、中成药,然后对每个具体证型行详细描述,重强调同一证型不同中成药选用的区别;对于每一种中成药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行了详细阐述,使临床医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全书内容详实,实用性强。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妇科讲记
¥45.00
为了让当代中医从业者能够更好地受“师承教育”,灵活运用张锡纯中医辨证思维与用药,出版社邀请中医临床家李静先生,将其对张锡纯医学的临床应用与思辨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案例“精细微、苦口婆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讲解,“全面还原”诊断的过程、细节、思考!乃至犹豫、失误、反复!并附上诸多学生和老师的互动答疑。 本书是“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系列丛书之妇科讲记,主要介绍了妇科疾病的四诊要,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九章内容。


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
¥55.50
中医思维,是中医人从事诊疗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对于中医思维的研究虽然刚始,但已经显示出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本书收录广东省中医院中医思维研究室举办的13场中医思维系列讲座。涉及哲学、医学、系统论等不同领域13位名家对于中医思维的解读。 全书分为13章节,即13位名家的中医思维主题讲座。其中包括?P国维、王琦、梅国强3位国医大师,从理论角度研究中医思维方法学。且有全国知名伤寒学者,诸如傅延龄、李心机、姚梅龄、黄仕沛、刘方柏、冯世纶、许家栋、刘力红等名家,从临床角度探索中医经典思维体系。更有刘长林研究员从中国传统经籍出发,思考中国思想的原与认知取向;祝世讷教授从现代系统论出发,思考中医思维的先性。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中医思维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医海漫游记
¥21.00
本书作者行医数十年,汇通中西,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中医经方诊治疑难杂症的优势有了很深体会,深刻领悟到经方运用的诀窍,书中所载四十多个医案,基本都是他医久治无效甚至医院已下病危通知的疑难杂症,但在经方调治下,往往数剂即愈,令人大为叹服。现集结成书,乃作者毕生临证心血,以献读者。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
¥94.50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旁征博引,是陈老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成果,现经陈老的儿子陈大启先生及其门生整理出版。书中部分观与现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不同,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陈慎吾伤寒论讲义》也是伤寒学爱好者值得收藏的精品书之一。 [1]


诸病源候论发微
¥47.50
本书对《诸病源候论》一书行了深的分析和总结。首先从文献角度对其行了论述,介绍了它在各方面做出的贡献。着对书中痰饮病、眼病、皮肤病、痹病等二十余种疾病行了总结。*后介绍了《诸病源候论》的释词、释义。


学中医 用本草
¥39.50
本书由庆余阁阁主马纯阳(原名邓杨春)日常文章汇集提炼而成,主要讲述常用中药的使用窍门,杂而不散,多而不乱,百草性味,信手拈来,中医经典贯穿其中,如绳串珠,汇成此书。展卷细读,虽不能使人速成明医,但对中医之精妙,也可领会一二,令日后深杏林有径可循。本书是《学中医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以后还会陆续推出其他内容,旨在传承岐黄精髓,弘扬中医文化,造福人民,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