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脾胃病临证精要
¥62.50
许二平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伤寒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方剂配伍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及仲景方药的现代研究,临床擅长中医脾胃病及其他内科杂病的诊治。本书结合许二平教授多年的临证验案,系统论述了其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精华“临证五法”,即以和为本、以通为用、祛湿为要、寒热并用、疏调气机。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脾胃病辨治总则,下篇为脾胃病各论,每种病证包括病机特、辨证精要、分型论治、常用药对、医案选录等内容。本书的出版,可为中医脾胃病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


实用中医适宜技术
¥52.00
主要内容 该书主要内容除中医外治发展史、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临床常用辨证方法,重对30余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从概念、分类、辩证、评估、适应症、禁忌症、作用、物品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常用穴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三个方面,行详细的阐述。 该书还包括根据作者40年的临床经验,对常见病症,遵循君臣佐使的配穴原则的穴位配方;人体穴位折页图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相关部分。 特色 该书是一部临床实用、规范中医操作技术的中医专业高级科普图书,10余万字的内容让读者了解中医外治发展沿革和基本的中医理论,通过对辨证、作用、适应症、禁忌症等的论述,能够指导读者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技术操作一读就明白,一学就会用,照做就规范,人体穴位折页更加方便读者查询经络与穴位。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
¥52.00
卒中的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本书在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传统中医针灸的优势,将现代康复知识和传统针灸有机结合,在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提高脑卒中康复疗效的方法,并整理成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希望能够对提高针灸治疗脑卒中康复的疗效有所裨益。本书为第二版,既可以作为中医针灸医师学习康复治疗的门书,也可以作为神经康复医师了解针灸的窗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中医疫病防治史略
¥59.50
在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先秦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医疫病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疫病及相关概念的内涵,系统地疏理了中医疫病防治理论的学术源流,阐释了各历史时期中医对疫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预防等的基本认识,阐明了重要医家、医著的学术贡献,尝试把握中医防治疫病的基本规律,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医防治疫病的历史脉络。本书适合中医药科研人员、中医临床医师、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阅读,也适合于期望对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有所了解的各界人士。


百病中成药辨证论治
¥41.00
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知识的普及、社会竟争的激烈、药源性疾病的增多和药物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中医药日益受到人们的喜欢,它以方法简单、疗效确实、药力集中、副作用少而被人们受。中成药疗法,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通过中成药内服或外用或合用手法等作用于局部,通过口服或局部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或手法等,对局部俞穴及经络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应用方便、疗效确实,无痛苦,副作用少,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虽然中成药治疗效方很多,但散见于各种医籍之中,查找使用不便,且目前尚无一本中成药治疗方法专辑。有感于此,作者经广泛收集资料,斟酌筛选,编著成这本《百病中成药辨证疗法》。


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增补版
¥43.50
本书是“方证药证”学说临床家叶橘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叶橘泉先生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等职。叶橘泉的学术体系主要包括“医话三书”“方证三书”“药证三书”,其中“医话三书”包括《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临症直觉诊断学》《叶橘泉滴经验回忆录》;“方证三书”包括《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叶橘泉临证实用方剂》;“药证三书”包括《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叶橘泉食物中药与便方》。叶橘泉先生十分重视“方证学”的研究。《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是关于“方证学”研究的论著。


玉机辨症
¥54.50
《玉机辨症》系清代医家柯琴、改斋氏纂,全书 分上、下两部分。本次整理选择明代医家刘纯《玉机 微义》五十卷中的内科杂症和妇科杂病的内容,分为 滞下、疟、中风、伤风、疠风、风痫、破伤风、内伤 、痰饮、头眩、吐酸(吞酸附)、痞满、咳逆、痉、泄 泻、损伤、寒、署、湿、燥、火、热(发热附)、痹、 厥、头痛、心痛、腰痛、腹痛、淋、小便不禁、小便 不通、脚气、疝、经闭、经水不调、血崩、带下、胎 产诸证等38种疾病,分别阐述其病因、病机、脉、治 法、治则、证型、方药等,取其精华,归纳整理,以 便于临床医家应用。本次整理以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 馆藏传抄本为底本。


医林口谱六治秘书
¥55.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伤寒简论:从圆运动中解伤寒
¥39.50
本书为枣庄市十大名医之一的刘翔主任医师讲解伤寒论的整理稿。以商行轮原文为依据,将刘翔主任医师的认识贯穿始终。他认为,无论是阴气的运动,还是阳气的运动,于阳气来说, 就是一个升一个降,我们现在所说的圆运动就是一个阳气运动的模 式。阴气运动的模式,用升降就不太适合,我们要细分一下那就是出 ,所以说《内经》上讲升降出无器不有,而我们理解升降就是阳 气的运动,出就是阴气的运动,这样对六经就一目了然了,正好和 《黄帝内经》上太阳为,阳明为阖,三阴当中太阴主、厥阴主阖, 少阳、少阴为枢一致。


中医整骨手法图解
¥52.00
中医整骨,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广泛的流传在中国民间,为广大劳动人民大众解除了不少骨伤之痛苦。中医整骨取材简捷,使用方便,疗效明显,所以流传了数千年,经久不衰。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党的中医政策,发掘整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医院领导选派我与李宗民、韩志鸿三人,调往中医科学习中医。我有幸触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大内科、中医眼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按摩、正骨,各科,并参与了中医各科的诊断治疗的临床实践,勘称中医全科,由此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六十多年,对于“中医整骨”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应他人要求,曾经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医正骨手法》一书,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在这四十多年的变化过程中,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理论经验和治疗体会,在此基础上遂想起对“中医整骨”行加以整理和创作的思路,为发掘和传承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医整骨”尽份力量。 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做好老中医的经验总结整理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医学发展到原子医学的今天,再去宣扬那些“捏骨匠”的整骨手法,似乎不太符合当今时代之要求。但我认为中医治疗骨折,及其某些治疗原则和指导思想,确实有着他的独特之处,为此我虽然已耄耋之年,仍然在奋笔疾书,要把《中医整骨手法图解》的方法和经验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人去研究去应用,去发展。 在此次编写《中医整骨手法图解》一书的过程之中,回忆了四十年前编写的《中医正骨手法》,吸取其中的一些有用的精华,增加了一些重新积累起来的治疗经验和方法,行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并且保留了典型病案,其中含有经葛长海医生治疗过的以及学习班学员整复治疗的骨折病例。在附录中,收载了发表过的有关骨伤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和“颈肩腰痛防治导引功法”概略,以供大家参考。全书7章15万字400余幅图片。主要供基层骨伤科医生参考阅读。


傅晓骏肾脏病临床经验集萃
¥55.00
本书为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傅晓骏肾脏病临床经验汇集。全书分为丹心仁术的八婺中医、医理发挥、临床实践与研究三部分。第三部分又分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篇、继发性肾病篇、肾衰竭篇、验案选篇。该书全面概括了傅晓骏名中医肾脏疾病诊治临证特色和学术思想,既有较强的临床价值,又有较好的启迪作用,可为中医中药临床医生、基层医生、中医药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之用。


青年中医成长之路
¥38.50
如何让青年中医成才?如何让青年中医尽快地找到学习中医的感觉?尤其是如何让青年中医能够对这门古代创立起来的传统医学产生“信”呢? 本书生动展示了黄靖、赵江滨、左乔建三位青年中医从求学跟师、独立诊疗、学术研究、带教讲学等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中医成长经历,能够给全国的青年学子提供生动而亲近 的参考。 本书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探寻青年中医成长之路”的案例和范本,是该委员会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


眼科要旨
¥24.00
《眼科要旨》为清代道医张廷桂所著,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总论眼科疾病的基本理论及辨证诊治要,收载《详目源论》等十篇眼论;中卷首列《外障》《内障》病症,然后列《五脏分门治药》;下卷收录《伤寒愈后目疾》等眼科病症的单方、验方,以及摘录自《审视瑶函》的阳丹、阴丹、制炉甘石等眼科外用药物制备法。本书认为,眼睛的根本在于五脏之气血,气血是眼科的生理病理基础,故十分强调气血与五脏的辨证论治;注重发挥五轮学说,对于五脏配属论治,设置专篇行阐述,以五脏为纲,立法统方;强调内治治本,主张用药平和、发散、滋润,易治者用药须平和,难痊者用药应滋补;反对滥用药刀针,严格其适应证与禁忌证。此次整理,以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为底本行整理。


刘茂才医论医案精粹
¥44.50
刘茂才,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本书是对刘老师六十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分为杏园漫谈、医理探微、临证心悟、医案撷英四章。前三章为医论部分,内容大多已在出版物上公发表,此次整理略有删减及修订,部分为刘老师会议讲稿或早期读书笔记等,内容涉及中医药发展的思考、脑病学科建设的构想、临床救治的困惑及思路,以及疑难病症的治疗心得。医案撷英共涉及中医病证30种,其中脑病相关疑难危重疾患医案超过一半,不仅展示出刘老师经常强调的“基于内科(脑病),兼顾多学科”的临床诊治思维方式,还可看到其治法用药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是其数十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充分体现。每一案后附有按语,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对老师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和衡之法:全国名中医凌湘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集萃
¥43.00
凌湘力(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博士后导师,首届贵州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凌湘力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医师承博士后导师。凌老先后担任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等社团职务。 凌湘力教授痴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经典,学习各家学术思想,传承湖湘名医欧阳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思维方法,据经典之旨,博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经过40多年的临床积淀,形成了注重“和衡之法”的鲜明学术思想,临证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主线,注重整体调节、重视培补后天,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病,尤其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老年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凌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传承发展意义。 为更好的传承凌老“和衡之法”学术思想,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本书主要从医事传略、和衡之法学术思想解析、用药经验、方剂心得、临证心悟、医案举偶等六个方面阐述。第一篇章主要介绍凌老成长经历,求学和思想形成过程。第二篇章主要解析和阐述“和衡之法”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师承流派、和衡之法学术思想内涵,临证运用;第三、第四篇章主要阐述凌老临床药用及常用方剂特。第五篇章主要阐述部分凌老及部分门人弟子运用“和衡之法的临床体会;第六篇章通过收集整理凌老的部分临证医案,领悟凌老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守方与变方等思想的娴熟运用,感悟凌老临床“和衡之法”辨证思维及用方之匠心。


施氏针灸的传承
¥19.90
施氏针灸是一种源自清朝嘉庆年间的传统中医针灸疗法,拥有200年的历史和七代人的传承。该疗法以针、灸、药并重为特点,强调因人而施的个性化治疗,特别擅长运用温针灸。施氏针灸不仅在中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深受患者和同行的信任与认可。施延庆作为施氏针灸的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并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施氏针灸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医针灸领域的重要流派。施孝文继承了父亲的医术,继续发扬施氏针灸的精髓,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医学瑰宝做出了贡献。

对话名老中医.东部篇
¥69.50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采自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全景式地呈现名老中医的群体鲜活形象。本书记录了22位名中医的访谈录,分为名医简介、名医寄语和名医访谈三部分


针灸学
¥49.90
绪论概述了针灸学的概念和范畴,全面阐述了针灸学的发展史、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归纳了针灸学的学科特和学习方法;上篇为针灸理论,主要论述了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介绍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操作等;中篇为针灸技法,主要论述了刺法、灸法的起源发展与应用原则,重介绍了以毫针、艾灸为主题的各种针灸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等;下篇为针灸治疗,主要论述了针灸治疗原则、作用和治病特、针灸诊治规律、针灸处方等,重介绍了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以适应临床需要;附篇介绍了针灸研究展,解释了古代人体部位名称,以适用现代针灸的编写思路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子午流注、灵龟飞腾八法,选录了针灸歌诀,介绍了针灸病历书写格式与要求,并附彩图。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
¥39.99
宋坪、杨志波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是在2012年发布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新展,对皮肤科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行深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皮肤科临床疗效、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本书可作为中医皮肤科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常见病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32.20
穴位埋线属于针灸疗法,具有“一次操作,长时针效”的特,随着新工具和材料的广泛应用,穴位埋线的技术操作难度已大大降低。除传统的胃病、呼吸道疾病等埋线疗法优势病种外,目前埋线疗法还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征等各类疾病。本书以提高临床疗效为要,系统总结众多医家的经验。分基础篇和临床篇两大部分,基础篇图文并茂,介绍了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器具、取穴方法、操作程序等内容,以便读者从零始掌握埋线疗法。临床篇详细介绍了六十种疾病的埋线疗法具体操作步骤。穴位埋线疗法在临床应用中一般需要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本书介绍了配合其他疗法的内容,以更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师、针灸师、美容师使用。


医学心悟
¥31.00
《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五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一总术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二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治;卷三-五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每证分别记述病原、病状、诊断和治法。全书语言精练,分类清楚,论述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有人自拟经验效方,在临床医学门径书中很有影响。程国彭,字钟龄,天都(今安徽歙县)人。自幼学医,博采众长,后积三十年临床经验著成此书。本书共分五卷,末附"外科十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