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牧交错带新型农牧业一体化经营主体研究
¥17.36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研究目标是探讨特殊区域培育新型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主体的具体方向,并提出对策建议。本书应用历史回顾与实地调查相结合、计量经济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各种主体对比分析与先进经验借鉴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区域资源特征与农牧业产业特征、农牧业纵横一体化主体经营结构、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主体行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主体经营绩效、国外农牧业纵横一体化主体经营经验借鉴,以及该区域农牧业一体化经营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机遇等。得出的结论与主要观点为: 该区域应当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深层次的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拓宽农牧业横向联合渠道,延长农牧业纵向产业链条,即农牧业一体化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的新型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企业与农牧业专业合作社。
经济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新思路
¥34.72
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科研成果的汇集,包括农研院设立的首席专家课题、重大课题、重点研究课题、青年课题等21项。这些课题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主持承担,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土地问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农村金融、农业环境治理、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为经济新常态下破解我国“三农”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在京外资企业产业布局及其效应研究
¥16.99
在京外资企业产业布局及其效应研究丰富了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是一部理论性较强的著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外资在北京的产业布局状况、外资与北京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关系、外资对北京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在京外资的产业效率评价等内容。 本书在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DEA模型对在京外资企业产业布局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科学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可以供经济管理专业的人士学习和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发展研究
¥20.74
本书是关于民族特需用品发展状况、评价标准及营销策略的研究成果。书中从11大类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民族特需用品的发展状况,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民族特需品的评价规范与标准化生产,以及民族特需品的营销策略。 本书对民族特需品的评价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可以得出待评价产品的综合指数,将该指数与参照标准产品的综合指数相对比,可以衡量出该产品是否达到了民族特需品的要求,并可以根据指标权重与方案之间的差异,给出产品的改进方向。将该方法用于民族特需品的评价与生产标准的制定,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高原天路:康藏公路建成通车
¥5.22
本书分为中央决策与规划、公路踏勘与测量、修路架桥与施工、全线通车运营四部分,内容包括:*说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小分队踏勘小北路等。
大国重器(全彩)(不提供光盘内容)
¥22.00
由工信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我国部大型高清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于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在央视财经频道成功播出后,立即引起了中央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反响! 为进一步总结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以及立体化记录和传播为实 现中国梦、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及事迹,我们在纪录片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同名图书《大国重器》。 本书共分为7章,前6章以《大国重器》6集纪录片为主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把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和普通的产业工人生动地展现在书中,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为与纪录片互补,书中对18位企业家典型做了深度访谈,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同时也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第七章全面展示了纪录片历时两年多的策划制作过程,把我们带入《大国重器》创作时,那一幕幕、一桩桩鲜为人知的往事。
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荣获“2017中国好书”)
¥6.00
《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尽管同属新兴领域,普遍具有颠覆性和应用前景广的特点,但现阶段,新科技在产业化程度、未来的市场潜力、资本接入方式、政府政策跟进等方面参差不齐,仍存在较大差异。面对纷繁的未知世界,本书可以肯定的结论是,尽管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在解放人类头脑的同时,也对人类的智能和体能甚至是情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人才是决定“创新”这场生死之战的“奇点”,未来的全球竞争始终是人的竞争。科技和制度作为人类智慧的延展,其意义和复杂程度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具有现实性和战略性。而且颠覆性创新从来只是“少数派”的“游戏”,本书涉及的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无一不是大国深度布局、巨头激烈角力的“重竞技场”,它们既是新竞赛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又是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在这一结论之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对于从事行业研究的机构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意欲进入相关领域的投资者来说,本书提供的较为系统的信息和前瞻性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既严谨又轻快的文风,着意体现新科技、新产业、新市场特有的活力,力图激发普通读者与作者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兴致,并带给他们更多阅读乐趣。
突破:中国TOC工业制造业企业实战宝典
¥24.39
《突破 中国制造业TOC实战宝典》第1、2章侧重从理论角度分享有关TOC理论的定义和基本介绍;第3章为读者演绎TOC理论在工业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技巧;第四章站在人性角度和企业战略高度探讨TOC理论在工业制造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经营决策等领域的价值,并总结出TOC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规律,做到大道至简;第五章为读者分析TOC在社会组织的应用案例,以及TOC中国化的道路需要如何面对,力争为我国工业制造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模型与参考价值。《突破 中国制造业TOC实战宝典》适合企业家、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经理、工业工程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车间主管等阅读与学习。
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创新成果集锦(2017-2018)
¥25.30
本书是由15个应用于能源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创新成果组成的集锦,内容涵盖生产管理、发电调度、备件联储、远程综合测量、用电信息采集、仓储管理和矿山建设等领域,既有单一项目的创新,也有系统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充实、文图并茂、通俗易懂,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对能源领域的管理者和从业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需要多少铁路和公路?
¥27.50
在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中,铁路和公路的投资规模、资源占用*,对国土空间的发作用也十分显著。《中国需要多少铁路和公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研究》分析的核心问题是“未来我国究竟需要多少公里的铁路和公路?” 确定合理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的现实意义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避免过度超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我国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落后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训均较为深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过大和速度太快,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负担,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不允许交通基础设施过度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片面强调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存在贪大求高、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等问题。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限于合理规模之内,适度超前建设中要防止出现投资和债务风险,要防止出现资源不可逆的大规模浪费。 根据运输经济理论分析和美国等国家大规模拆除废弃铁路的历史实证经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存在一个稳定的远景规模(《中国需要多少铁路和公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研究》将之定义为国家交通基本网),之后对于任何运输需求波动的应对都将是在这一基本网络的基础上行调节和完善,而不会行大规模的拆除、建设或调整。 《中国需要多少铁路和公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研究》从运输需求对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要求的角度,结合经济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综合分析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和人口规模等发展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路网发展经验,考虑优先发展资源集约型交通方式,采用目标导向网络分析法和国际类比分析法,通过设定不同层次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目标,通过数理模型测算网络规模,对我国公路网和铁路网远景规模行分析和测算。 根据测算,我国铁路远景规模为19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铁路为4万公里;公路远景规模为59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15万公里,普通国道网规模为26.5万公里。2040年前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将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从运输能力供给的角度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应该适度超前发展。因此,在各种约束条件许可下,我国应在2035年左右建成国家交通基本网,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此后,交通基础设施总规模应该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只是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行局部的微调,而交通运输更多地是通过基础设施扩能改造、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管理水平等技术步手段来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中国需要多少铁路和公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研究》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课题,对各省市制定“十三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和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8—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
¥68.60
本书系统地剖析了全球和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展望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全书共涵盖综合篇、行业篇、企业篇、政策篇、展望篇共五个部分。 综合篇,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推动手段与取得成效,并对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基础、特与问题行了梳理和探讨。 行业篇,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工业级无人机、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导航及应用行业领域的全球、中国市场发展概况等行了分析,对行业重大事件行了梳理,并提出各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企业篇,以汇川技术、和利时、东方国信、上海汽车、海尔集团、华中数控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概况,总结其实施经验和启示。 政策篇,深分析我国智能制造的政策环境,包括《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任务揭榜工作方案》、《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展望篇,提出了对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判断,各行业未来市场发展走势以及投资热。
社区管理与服务操作手册
¥38.50
随着城市化程的不断加快,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和社区队伍建设,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提高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对于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壮大基层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管理与服务操作手册》以满足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需求为导向,论述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应急管理、智慧社区管理等主要内容,涵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社区青少年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推垃圾分类、智慧社区构建、智慧社区应用场景等三十多个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关键。《社区管理与服务操作手册》内容扎实,包含大量的图表、案例、提示,读者可以拿来即用。 《社区管理与服务操作手册》适合基层政府部门、社区、街道办事处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院校行政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和使用。
中国道路——从工业化到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52.99
《中国道路——从工业化到世界先制造业集群》从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探索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尤其是改革放40年来,中国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成功的原因,对比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独特的优势。全书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为指导,跨越近现代、国内外,史料翔实,数据丰富,观独特,理论深刻,既可作为国情、历史教材,又可作为党史读物,还是工业化普及读本。
风正帆悬两岸阔———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与高质量发展探索
¥40.00
暂无
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
¥40.80
这本书讲述的是我国工业制造领域23个核心产业的故事,既包括粮食、石油这样的基础产业,也包括电动汽车、工程机械、光刻机、航天发动机这样的高端制造产业。书中从历史源头出发,厘清每个产业背后的历史脉络和发展逻辑,分析我们在哪个环节被“卡脖子”、在哪个环节已经领先,梳理在全球背景下我国各产业所处的位置及处境,并寻找出路、提出对策和建议。在23个产业的故事中,既有从一穷二白到全球领先的骄傲,也有仍然在被“卡脖子”的焦灼,本书生动讲述这些细节。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细节、关键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我国拼实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帮助每一位关心中国经济的读者理解中国制造从大到强的真相,具有长久的阅读和传播价值。
数字无锡 智创未来: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
¥64.00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当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战略抓手。无锡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推城市数字化转型,造数字化高地和数字产业强市,是无锡面向“十四五”构筑发展新优势、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根据无锡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全力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要求,为助推无锡数字经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组织编写了《数字无锡 智创未来: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这是部全面总结无锡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效的书籍,也是一部面向未来、探索擘画“十四五”无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研究性专著,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书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和案例篇三部分。总报告主要阐述与分析无锡数字经济发展历程、特,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专题篇重反映无锡数字经济具有行业特色和比较优势领域的探索实践与思考;案例篇集中展现了无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丰富多彩的实践案例和产业图谱。本书将成为无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见证、版图索引,为加速推“数字无锡”建设带来启迪和借鉴。
战时西部农业改造与发展
¥46.00
【内容简介】 本书概述了抗战前中国西部农业的基本情况,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和地方农业行政机构的调整,战时农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战时西部农村耕地、劳动力、生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抗战时期西部各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税收,农产品的外贸统制等,对战时西部农业的改造和发展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中国零售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40.80
中国零售业担负着商品流通和实现城乡居民消费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提供就业的主战场,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报告按照年度全面监测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特、脉络与问题等,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运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科研教学工作和零售消费管理等提供翔实的监测数据和高水平的产业分析。 每个专题包括监测与分析报告和数据附表两个部分。其中,监测与分析报告部分关注宏观经济、消费发展、零售产业、行业效率、地区发展、城乡零售、综合业态、专业业态、收兼并、高管变动、营销活动、技术运用、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政策法规、公共事务与海外概览等多个零售商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热问题,并通过对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追踪,实现对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脉络的监测与分析。各专题结构上包括基本情况、发展动向、重企业监控、问题与思考等内容。数据附表部分是根据专题行的统计,包括零售产业、业态数据分析表和零售公司动态监控数据分析表,以连续反映年度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全景。本报告数据附表已行了电子化处理,各位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照阅读。
碳中和倒计时丛书
¥83.76
编辑推荐: 梳理碳中和业务版图,解读碳中和实现路径,发掘碳中和时代财富密码,帮助你在碳中和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讲述碳中和故事、解读碳中和政策、计算碳中和账本、把握碳中和时代 作者简介: 汪军,四川成都人,留韩硕士,四川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作者。资深碳管理咨询师、培训师,韩国碳市场专家。2007年加入碳管理行业以来,曾在中韩气候变化领域相关政府、交易所、审定核查机构和咨询机构任职多年,曾任韩国三星、现代、浦项制铁等大型企业的低碳顾问。在从事碳管理的多年时间里,曾主导过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碳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及碳中和标准开发,参与了包括中国、韩国、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多个国家的碳资产项目开发,以及国内多个地区企业的碳核查。曾在英国Climate Policy、韩国农村规划学会、韩国能源气候变化协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科技与创新》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开设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著有碳中和原创文章近300篇,是碳中和领域具有非凡影响力的自媒体。 曹开虎,笔名瓦叔,曾任《财经日报》能源与环境领域资深记者,现任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见研究院副院长,长期研究能源与环境行业。粟 灵,笔名米小夏,曾任卫生部新闻中心研究实习员,《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现任能见研究院研究员,长期研究能源与环境行业。 内容简介: 碳中和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中,所有人的财富都将通过碳排放这个媒介进行重新分配,高碳企业的财富会流向低碳企业,增碳行业会流向减碳行业,这些企业的财富重新分配又会逐渐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本书从气候变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出发,详细讲述了碳中和提出的原因、现状,以及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如何实现碳中和。同时,本书详细介绍了碳中和带来的一个新兴金融市场——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及参与方法,以及一个新兴的行业——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内容及市场空间。后,本书以个人角度出发,讲述在碳中和时代下,个人应当如何从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和投资理财方面为碳中和做出自己的贡献。 碳中和是时下热门的话题,会对所有领域构成史无前例的影响,同时也必将催生众多新兴领域和商业模式。它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改变未来。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体,用真切而的写作手法描绘了碳中和的前因后果,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即将迎来的大变局,进而呈现一种波澜壮阔的画面。本书内容包括碳中和的投入、碳中和的机遇、碳中和时代的国际能源新秩序,以及个人在碳中和中的发展和机遇。 本书适合政府官员、企业人员,以及各类对碳中和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学者的情怀:我在南京农业大学60年
¥26.00
暂无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28.80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也了新阶段。如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将其与全面推乡村振兴有效地衔起来?如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哪些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领衔撰著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书聚焦上述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文化教育、乡村治理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行解读。一方面,系统分析中国农村发展的政策沿革,全面展示中国农村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深探讨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为全面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