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南美洲的恶魔和商品拜物教
南美洲的恶魔和商品拜物教
迈克尔·陶西格
¥68.80
本书是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陶西格教授的成名之作,在本书中,他主要探索了当代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恶魔的社会意义。陶西格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概念,他发现,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正是南美原住民社会在与资本主义及世界市场扩张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文化回应。
信睿周报·第21辑(第121-126辑)
信睿周报·第21辑(第121-126辑)
刘柳;彭馨妍;白玛丽;黄盈盈;江晖;黄剑波
¥35.40
《信睿周报第 121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来自人类学、社会学、古典学等领域的学者及舞者,从多个角度围绕舞蹈及其文化含义展开探讨,通过身体的律动重新理解时间、力量和空间。 《信睿周报第 122期》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时代发展迅速,社会科学学科也随之不断调适自身的精密度。本期“起点”通过对一位人类学家和一位社会学家的专访,从他们的学术经历出发,重新观照既定的学科概念,以及他们的研究与东西方社会的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全球化的一些有趣联结。 《信睿周报第 123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科学史、医学史和医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学者,从多角度探讨了置于全球医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医学史,并试图剖析传统医学的当代处境。 《信睿周报第 124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性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深入探讨了爱与性在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一窥社会变革视野下爱与性的多重面貌。 《信睿周报第 125期》内容简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学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更在伦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维度引发了深刻思考和激烈讨论。本期“起点”从恐惑谷假设的提出、实验验证、对策乃至应用切入,深入挖掘了这一主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窗口。 《信睿周报第 126期》内容简介:本期“起点”从汉语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具体个案的调查笔记及民族志书写中,尝试发现人类学的世界研究的可能性,在中国人类学者的域外研究作品中反思其知识生产的语境和问题意识。
生命的边界
生命的边界
[美]卡尔·齐默
¥47.60
何谓生命?怎样就算“活着”?这或许是生命科学领域复杂、z具哲学性的问题之一。尽管人类对生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生命的边界在哪里?”这个问题仍然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如果你把这些问题抛出给一名生物学家,谈话有时就会变得相当“尴尬”。病毒算有生命吗?一个处于高度昏迷状态,已经不可能再恢复意识的人还算活着吗?科学家用一个细胞创造出来的,有神经活动的迷你版大脑呢? 除了生死之间的模糊地带,生命的边界还体现在另外两个维度: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将其生存能力拓展到了怎样的极限?火山口等环境中,甚至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吗? 在《生命的边界》中,科学作家卡尔·齐默用诗意的语言,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往到当代,从日常现象到前沿科学,引领读者多角度地探寻生命的边界和极限:走科学实验室,目睹科学家创造出人造的大脑并把它们送上太空;与巨蟒亲密触,探索它们的新陈代谢有哪些秘密,使它们能灵活应对饥一顿饱一顿的生存挑战;见证交配之后就“踹掉”雄鱼DNA的性寄生鱼的神奇繁殖方式;自己动手,通过演化来改造细菌,尝试治疗严重的疾病;以火山口作为实验室,研究外星生命出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作者也从科学、哲学、伦理等领域的角度深地审视了生命的另一极——死亡。
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
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
于赓哲
¥61.60
《凌烟功臣——唐代风云人物启示录》是一本以人物为主线索,讲述缔造大唐历史基业的数十位凌烟阁功臣的通俗历史叙事作品。 凌烟阁是唐代长安城太极宫的一座阁楼,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将二十四位在建国和玄武门事变中建立卓著功勋的功臣画像悬挂在阁中,用以标榜功劳,激励后。所以,在后世的文学语言中,“凌烟阁”成了“建功立业”的代名词。唐代先后有四位皇帝陆续将功臣添补到凌烟阁中,如郭子仪、李光弼、张九龄、马遂等赫赫有名的功臣,总数终达到了一百人以上。 于老师以“凌烟阁”为核心,从唐代300年的历史中精挑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四位文臣武将,从影响大唐历史发展的这一超群绝伦的群体手,通过对每个功臣的人物性格、社会交游、显赫功勋,乃至其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行细致剖析,我们既能看到这些风云人物是如何影响了唐代300年波谲云诡的历史,同时也在整个历史大变局中看到了个体命运的发展轨迹。 作者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在剖析人性,透过那些参差百态的人物性格与跌宕起伏的个体命运,看清个体与时代同频共振下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看懂个体与时代的博弈与交锋,而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抉择,明白人生的际遇与机缘。 本书文本结构清晰,讲述通透晓畅,时间脉络贯穿整个唐代历史。阅读本书,就是阅读群星闪烁的大唐300年的风云历史,感受文臣与名将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大丈夫豪气干云的气概。为理政兴邦、为人处世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样本。
生产的政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下的工厂政体
生产的政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下的工厂政体
[英] 麦克·布洛维
¥79.00
《生产的政治》是国际社会学会前会长、国际知名社会学家布洛维的核心作品,国内首次翻译引。从对西方劳动过程研究经典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出发,布洛维叙述了四十年来深到不同国家的工厂中做工的见闻与经验。他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政体行历史比较研究,讨论不同国家和制度下的生产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生产体制的微观因素,以及国家与市场等宏观因素。终,布洛维希望寻找到社会主义实现的理想道路,以及工人阶级在实现这一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本书中,布洛维创造性地提出的“生产政治”与“工厂政体”概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劳工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他“返回到生产的中心性”和“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主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的回归,启发了当代劳工社会学的研究。
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
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
(美)艾伯特·O.赫希曼(Albert O.Hirschman)
¥15.99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人们为什么有时候会积极参与像游行、示威、罢工这些公共活动,而有时候却把更多时间投到私人事务中?他发现了这个在私人参与和公共参与之间的循环,即人们有时候会将几乎全部时间投到私人事务中,有时候会拿出较多时间参与公共事务,并重对原因加以解释。他给出了一个看上去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解释:失望。赫希曼通过引失望概念解释了私人一公共一私人的循环。
49元5本 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靳玉乐,张铭凯,郑鑫
¥14.40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品性和素质,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当前成长,而且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本书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与工具、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维度,语言运用、信息素养、自我理解、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参与、社会责任和国际理解九个关键要素对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行了探讨。 本书所构建的“三维度九要素”的核心素养理解框架和探索提出的相应培育路径,或许都还有待商榷,但人们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探究永远在路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于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这一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种人的一种探究,其旨趣在于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探寻某种理路。
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
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
章永乐
¥19.20
从拿破仑皇帝到*次世界大战,漫长的19世纪戛然而止。自诩人类文明中心的欧洲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几千万鲜活的生命归于尘土。若干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很快会淹没在炼狱的血海里,灰飞烟灭。 这个正在经历剧变的世界,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从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周游列国,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后辉煌,奥匈帝国的摇摇欲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与自我救赎,精心描述与解读“万国竞争”之世,评列强治法之得失,为中国与世界探寻出路。 既然于此末世,皇纲解纽,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为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发人深省。但是,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从19到21世纪的中国道路,*有意义的恰恰是追问:康有为未能看到什么?历史正是从康有为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新的制度、秩序与文明。
49元5本 我的“微言小义”
我的“微言小义”
卢昌海
¥21.06
卢昌海“微博体”的随笔作品,汇集了作者2013-2016 年间所发表的微博文字之中的精华部分,包括人生感悟、生活滴、读书心得、百字科普、微科学史、科学人物等部分。 作者继续精炼而极富文采的语言,对人生历练、世事沧桑的感慨,处处凸显人生的智慧、从容和豁达。对生活滴的记录和思考于普通中见奇景。融汇文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事件及人物展示了作者的独特视角。或考证、或记述、获八卦历史上大师们的“奇闻异事”,信手拈来,趣味十足。
49元5本 创新学习新思维:21世纪核心职业胜任力
创新学习新思维:21世纪核心职业胜任力
谢小庆
¥23.12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今天可能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那时可能已经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赶不上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以往,“知识就是力量”;未来,“思维才是力量”。以往,在职场中稳操胜券的是“有知识的人”;未来,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怎样保证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不会败于机器人?怎样帮助孩子获得职场优势?本书的回答是: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书中讨论了怎样提升思维品质。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
杨东,祝贺,唐燕
¥32.45
城市更新是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其制度建设是核心和难。当前我国少数先行城市已经建立起基本制度框架,而绝大多数城市仍在探索。如何破解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难题,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是各个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重大挑战。 本书选取走在城市更新制度改革前沿的广州、深圳、上海三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地城市更新的核心政策和实施路径;对比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体系建构、运作特、形成原因;展示三地在更新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规划编制、空间管控、政策配套上的异同;总结三地在功能引导、强度管控、公共设施配置和公共要素清单等方面的创新经验,揭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我国城市更新制度创新的未来走向和建议,从而为我国的城市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照。 本书视野阔、案例丰富、研究深,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发管理者而言,它是宝贵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指南,极具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想要把握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方向的读者来说,它又是不可或缺的深度读本。
1939最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
1939最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
肖伊绯
¥9.99
  《1939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作者以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与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稿本为文本线索,于2003—2004年只身重探这条考察线路,拍摄图像万余帧,搜集到大量的古迹实地勘察资料。幸运的是,2005—2008年作者又对部分线路进行了补查,在四川“512”、“420"巨震之前,圆满完成了这些外古迹的全部考察。倾心精选的600余帧珍贵图片,倾力撰写的20余万字文稿——“后的乡愁”在1939年营造学社的艰难跋涉中悄然浮现,也在作者10年前的艰辛重探中得以再现。《1939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适合对营造学社、古建筑及其文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科技想要什么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Kevin;Kelly$${0}({1} {2})
¥18.99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凯利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   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规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   凯利令人吃惊地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凯恩斯文集第13卷
凯恩斯文集第13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9.00
本书是1972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推出的“凯恩斯全集”的第28卷。全书共五章:*章,凯恩斯与金斯利?马丁的通信。该部分收录了凯恩斯与《新政治家》杂志的著名编辑金斯利?马丁的大量通信,时间跨度长达23年,涉及社会﹑政治和文学等各方面的问题。第二章,凯恩斯关于古代货币的著述。凯恩斯在1920至1926年这段时间,曾几次放下《货币论》的写作,而集中精力研究古代通货史,这部分收录的就是他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凯恩斯关于艺术的著述。凯恩斯为英国艺术贡献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他担任过国家画廊管理委员,为国家画廊收藏品,参与国际藏画拍卖;担任过一些重要艺术团体的财务总监、主席、经济担保人;这部分收录的是他为一些大型画展写的前言和为新闻媒介的艺术评论和文章。第四章,关于休谟的著述。1933年,凯恩斯作为一个藏书家,得到了一本书,题为《新书“人性论”摘要》,1740年在伦敦匿名出版,传统上一直认为,《摘要》一书的作者是青年亚当?斯密。经研究,凯恩斯对此提出了怀疑,在与剑桥大学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和藏书家皮耶罗?斯拉法讨论后,证实了自己的怀疑。他们两人确认,此书不是出自斯密之手,而是休谟本人撰写的。于是,他们于1938年重新出版了这本书,并共同写了一篇导言。第五章,杂著。这本书对于了解凯恩斯丰富多彩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疯狂与清醒:当顶级脑科学家成为精神病患者
疯狂与清醒:当顶级脑科学家成为精神病患者
(美)芭芭拉·利普斯卡(Barbara Lipska),(美)伊莱恩·麦卡德尔(Elaine McArdle)
¥23.92
芭芭拉?利普斯卡是全球*的脑科学家,长期专注于对精神疾病的研究,然而命运却和她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疯了。 ?? ?她脑中长出了18颗肿瘤,出现了妄想、幻觉等症状,一步步陷了疯狂的深渊。她变得没有同理心,举止怪异,而她却认为自己很正常。她正逐渐失去与现实世界及家人的连结,而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的个性和智慧,都从她身上被剥夺了。 ?? 然而神奇的是,就在她要向命运屈服时,她之前受的疗法始生效了,*终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场噩梦持续了8周,之后她恢复了正常。但她有一和其他人不一样: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疯狂时的想法和感受。 ?? ?在《疯狂与清醒》一书中,利普斯卡从病人的角度叙述了自己疯狂时的真实体验,也从脑科学家的角度对自己的症状行了精准的剖析。她阐释了精神疾病和脑损伤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性格、行为、认知和记忆。她希望借自身经历,让大众更了解精神疾病背后的脑科学原理,以及患者内心真实的世界。
群体的疯狂
群体的疯狂
[美]威廉·伯恩斯坦
¥68.60
这本书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群体决策是如何失败的,以及当群体决策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在的情况下,不仅群体会疯狂,整个国家都会疯狂。《群体的疯狂》告诉我们,现在更应该探究狂热的根源是什么。 ·伊斯兰国为何崛起? ·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人的行为? ·是什么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 ·末日论与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有什么关系? ·为何一群人会时不时追逐某种价格高得离谱的投资?? ·比起数据和事实,为何人们更喜欢故事? ·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何再次令人们疯狂? 以上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知名历史学家和金融理论家威廉·J.伯恩斯坦,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行了新的阐释。从犹太人被征服始,到中东伊斯兰国的崛起为止。在这两者之间,这本书详述了人类历史3000年中所发生的各种金融和宗教狂热事件,以及相关的神经科学发展历程。伯恩斯坦对群体疯狂事件的编年史,既揭示了人性,又具有历史意义。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 梳理金融狂热历史脉络,理解基本经济周期与规律; 解读末日叙事对不同信仰群体的重要性及深刻含义; 在不确定的时代,用理性的思考去对抗群体的疯狂。
历代释家别集叙录
历代释家别集叙录
李舜臣著
¥100.80
“释家别集”是指佛门释子所撰诗集、文集或词曲集,也是*能反映释子才情与辞章的书籍。自东晋迄清末,以稿本、抄本、刊本等形式面世的释家别集应在2300种以上,存世者约425种,但绝大多数仍尘封于各级图书馆。本书叙录了所经眼的325种历代释家别集,借鉴传统书志的优良传统,依时代先后,著录书名、撰者和卷数等要素,尤其突出以下四个方面:(1)撰者生平考证。(2)版本概貌和传播情况。(3)概述别集的基本内容,摘录各集的序、跋、目录、正文和附录。(4)撮述各书要旨,评价得失。目录提要是治学之门径,叙录释家别集,希望能为深入研究释家文学提供文献指引。
现实+:每个虚拟世界都是一个新的现实
现实+:每个虚拟世界都是一个新的现实
[美]大卫 · 查默斯
¥68.60
当你沉浸王者峡谷,拿着手机寻找精灵宝可梦,当你用视频软件组织工作会议,或用约会软件模拟与恋人的未来时,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对真实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 随着技术提升,虚拟现实头盔可能过渡为隐形眼镜,终变为视网膜或大脑植物,像《黑客帝国》一样,虚拟世界将与真实世界别无二致,你将在虚拟社会中度过大量时光,展工作,行社交和娱乐。 “移居”到虚拟社会的好处和坏处都是什么? 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才能在虚拟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有虚拟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被作者思考了个遍,读者将在书中邂逅过去千百年来的历史伟人,还会了解到近几十年来的当代人物和观。作者将涉足大量核心哲学话题,包括:知识、现实、心智、语言、价值、道德伦理、科学、宗教,等等。他将运用数百年来哲学家们设计的强大工具,来思考关于虚拟社会的话题。 这本关于人类命运的未来之书,将带你领悟虚拟世界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好地理解现实本身。
陌生人的力量
陌生人的力量
[美]乔·基奥恩
¥48.30
一说起陌生人,我们就感觉来者不善,若要与陌生人交流,就更觉得压力倍增。可我们时常忘记,我们的朋友、伴侣或同事也曾是陌生人。在恐惧与亲近的两极之间,我们与陌生人的关系不仅关乎个人,而且关乎整个社会。 纵观人类的社交演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社群化、贸易交往、语言发展,这些无不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相关。可以说,人类不仅因为化而社交,也因为擅长社交而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步,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似乎不再必要。我们更愿意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极力回避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与此同时,孤独、社交恐惧症、信任度低等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通过与陌生人交流重获人与人的联结,在这个变化世界中寻到归属感,这正是这本书要讨论的话题。 通过大量援引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这本书力证与陌生人交流会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通过交流,我们不仅能触新的视角,获得认同、喜爱与机会,还能因与陌生人彼此联结而增强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对社会的认同和信任,缓解快速变化的环境对自我认知的冲。既然获益颇丰,我们为什么不与陌生人交流呢?这本书认为,除了生态环境、文化规范、人口密度、效率等因素,我们还常因心理障碍和缺乏沟通技巧而不了口。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书中提供了诸多应对之法。 当孤独的个体走出个人世界,走向更宽广的人际天地时,便是瓦解整个社会的精神隔绝、社交恐惧、信任度低等困境的始。让我们一起破层层阻碍,试着与陌生人聊聊吧。
49元5本 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精)
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精)
吴方基著
¥48.00
近年刊布的里耶秦简等档案文书所载政务文书运行程式及其处理规程,为分析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提供了条件。从政务运行机制切,动态地考察制度综合运作及所体现的权力关系,成为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前沿话题。本书侧重日常县级政务运行,考察“关系”与“过程”交融运作的“活的制度史”;而从“制度性权力”分析视角揭示秦代法律制度与实际政务运行过程的互动机制“内生”的行政权力关系(主要是行政权力配置及其运行关系)的动态性与矛盾性,思考秦代“以法治国”理念下地方治理背后的制度性理论问题,拓展传统的地方制度史研究。
49元5本 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
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
董铁柱著
¥16.80
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从而获得声誉、地位、官阶等社会性利益,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世说新语》分为三十六门,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是名士们刻意表现的特质,目的是造一个个专属“人设”,塑造自己想要的社会形象,从而跻身所谓名士之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魏晋之际的这些大名士,哪位的演技更为高超吧。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