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大历史·科学和技术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47.60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养读物,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套书在韩国上市以来,不仅市场反响较好,而且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期刊推荐图书、晨读推荐图书等。 你听说过“模因”吗? 如果我们将人类科学模因的诞生和科学技术的模因慢慢联系起来,就能看到人类科学文明加速化的始。 在这个过程中,对模因产生好奇心的我们也会和沉迷于此的科学家行思想上的碰撞,寻找“模因到底是什么”以及“模因如何为科学化做出贡献”的答案。科学对人类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反过来,人类社会又对科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我们也会一并探寻。 人类把自己的精神和知识融合起来行再生产、再创造,去探寻整个宇宙、自然界的原理,这一伟大的旅程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社会企业的政策创新与扩散
¥54.40
本书分别从国内外社会企业发展现状、我国社会企业政策创新与扩散现状、我国社会企业政策创新与扩散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我国社会企业的营商环境评价等方面行了深研究。书中通过对社会企业的社会性、市场化两大特征的深分析探讨,为社会企业身份识别提供了新思路,为社会企业政策创新与传播扩散提供了新路径。此外,本书建立了社会企业市场营商环境评价分析体系,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慈善环境等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为社会企业在地方的扩散认定提供新的参


信睿周报·第18辑(第103-108辑)
¥35.40
《信睿周报第 103期》内容简介:本期对文化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了回顾,并展望了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在内的新技术如何重塑人们感知和使用地表空间的方式。 《信睿周报第 104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来自媒介研究、艺术策展、天象观测、科普领域的作者,从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出发,来阐发天气/气候研究的这一趋势及其他前沿讨论。 《信睿周报第 105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的几位学者分别从老年学、衰老生物学、老年心理学、照护等角度给出了对老年研究的新思考。 《信睿周报第 106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首先*反思了为期十年的欧盟人脑计划,对其作为“大科学”代表工程的功过是非进行剖析. 《信睿周报第 107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当代艺术、博物学、哲学等角度来重新理解人-非人、人-自然、自然-技术等关系的思考和叙述。 《信睿周报第 108期》内容简介: 围绕聚焦中国东北边疆的个展“微光渐暗”展开的论述,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对东亚的多面理解和跨学科思考。


伟大的共存:改变人类历史的8个动物伙伴
¥48.30
狗、马、牛、猪、驴、山羊、绵羊、骆驼,这8种动物对我们来说都并不陌生,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以及各种作品中,甚至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但你可知道,它们不仅仅是人类的食物、工具和萌宠,还对整个人类历史有着深远影响。没有它们,人类就不是现在的样子!没有它们,就没有人类文明! 大约公元前15000年,一些经常在人类聚落周围捡食剩饭的狼深度融人类社会,变成了头一种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狗。随后的1万多年里,猪、山羊、绵羊、牛、驴、马和骆驼先后人类社会。 狗与人类合伙猎,引发了狩猎革命,帮助智人在与其他人族的竞争中胜出。 猪、山羊、绵羊的驯化使人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定居生活成为可能。财产权和继承权随之出现,拥有动物的多寡成了财富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标志。社会分化始了。 牛是农业经济的引擎,没有它,农耕文明将无法发展。牛还是权力的象征和重要的祭品,在政治生活中起着特殊作用。 驴和骆驼堪称“历史的皮卡车”,它们奔走在丝绸之路和欧亚非三洲的其他商路上,运输商品,传播文化,默默地启了早期全球化。 马不但是豪华版“皮卡车”,更是战争机器。马拉战车和骑兵的出现改变了战场形势。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不断袭扰牛蹄下的农耕社会。马缔造帝国,马又推翻帝国。 在上万年的时间里,这8种动物不断塑造着人类历史。但到了工业社会,一切都变了。除了狗继续被人类宠爱外,驴和骆驼早已被人遗忘,马在小众体育运动中苟延残喘,猪、牛、羊只是被当成规模化生产的肉食。鲜活的生物变成了冰冷的数字,曾经的亲密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唯利是图、麻木不仁。这难道是历史的注定结果?未来的人兽关系将何去何从? 本书综合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气候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破人类中心主义叙事,展现了一幅“人类驯化动物,动物又改变人类”的宏大历史画卷,疾呼善待这些人类历史的功臣、构建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的算法
¥25.20
● 是什么让人类如此与众不同?人类是*拥有文化的物种吗?我们如何具备了心智能力?语言文化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我们选择了一夫一妻制?社群如何给我们带来集体感和归属感?……这些问题将带你重新认识自己,揭秘人类卓尔不群的6大特质。 ●《人类的算法》是“邓巴数”提出者、著名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经典著作,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罗宾·邓巴“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邓巴教授通过化、心智、伴侣关系、语言本能、高级文化、群体意识6个角度展现了人类卓尔不群的特质,从社群的底层逻辑——“人”始讲起,并揭示了遥远的过去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现在,人类又如何在社群和未来的商业社会中发挥作用。带你深度理解社群,理解人类,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8-2021)
¥129.99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作者裴娣娜教授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并广泛地吸取了我国和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又广泛地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还将数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科研,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又反映出教育研究方法的时代特。


拯救视力图解指南
¥40.60
随着智能手机、在线学习、花粉症、糖尿病等造成的各种视力问题的出现,现代大多数人深受眼部疾病或视力下降的困扰。本书主要针视力问题,通过趣味漫画、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作者30年临床,20万台手术的经验总结,让读者了解眼球结构和疾病预防、治疗、手术等方面科学有效的信息,并提供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预防、缓解视力问题的科学方法,对已经出现用眼过度、眼疲劳、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视力问题的人群给予专业指导。


万物大历史·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40.60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养读物,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套书在韩国上市以来,不仅市场反响较好,而且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期刊推荐图书、晨读推荐图书等。 1万年前,人类始农耕生活 以农耕为代表的人类文明持续行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农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农耕意味着家畜化和作物化,也意味着工具与技术的发 随着农耕始,剩余产品出现,新阶层诞生,社会膨胀也始加速…… 农耕对人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本书将一一为你解答。


万物大历史·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40.60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养读物,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套书在韩国上市以来,不仅市场反响较好,而且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期刊推荐图书、晨读推荐图书等。 从初的城市到帝国城市、商业城市、贸易城市、工业城市,再到今天的现代城市 城市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化、发展 城市与国家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城市在人与财富的聚集、知识与商品的频繁交换中发展起来。新的职业人群与阶层,使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形成了维持城市发展的法律、制度与文化。通过集体学习,我们实现了知识体系与技术的革新,城市也成为呈现人类文明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场所。这本书将带你了解我们生长的地方是如何繁荣起来的。


血液传奇
¥48.30
血糖、血压、血常规……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你可能内心毫无波澜。 但是,不管是量血压,还是做其他检查,或者是心肺机、心脏插管等手术,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人们对血液循环建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然而,我们现在觉得理所当然的血液循环概念花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形成。这本书讲述的正是这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曲折历程。 受到《荷马史诗》里关于“深酒色海洋”的描述启发,古希腊人认为血液像潮起潮落一样做往复运动。柏拉图说,心脏由血管汇聚而成,人的智力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热都从这里来。亚里士多德说,心脏有三个腔,是热量使得血液在心脏里面发酵,然后在血管里涌动。 到了古罗马时期,著名的盖伦医生认为心脏只有两个腔室,它们中间的间隔上有小孔,供血液通行;他觉得静脉发源于肝脏,负责输送肝脏中产生的富有营养的血液,动脉发源于心脏,负责输送血液和“生命灵气”——普纽玛。 在所有的古代西方科学作家中,除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天文学家托勒密,没有人比盖伦更有影响力。正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著作分别是科学和哲学的基础一样,盖伦的大量著作成为了医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他对心脏的错误认识延续了1500年,直到19世纪都在医学方面享有近乎神圣的权 威,这种权 威极 大地阻碍了人们理解血液的真实运行机制。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绘制了人类和牛的心脏及血管系统解剖结构图例,正确地将心脏分为四个腔室,指出动脉和静脉都源于心脏。年轻的人体解剖学家维萨里从多个方面公开质疑盖伦的学说,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对心脏、肺和血管系统的描述非常详细、准确。17世纪初,英国医生威廉·哈维指出了血液循环的正确方式。他使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的标志,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但在这个过程中,哈维经历了医学界有史以来*伟大的一次冒险,直面人性的光辉和暗面。 在这本书中,全球近三千年的历史与生理学、医学重大发现交织在一起,有悲剧性的失败,更有在此基础上实现的非凡进步。


清代武科考试研究
¥100.80
本书分为三卷:上卷“武科选士总论”循时代线索,探讨武科考试研究之旨趣及其路,以及历代“以武选士”制度之衍变;中卷“各级武科分论”循层级线索,逐层考述清代武科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之设置,侧重解析其制度变迁、中额变化及群体分布;下卷“武科主题专论”循专题线索,依次考论清代武科士群体之人数与分布,武科出身之授职与迁转,以及武科考试之弊情与革废;后综论清代武科设计之理想、现实与功效,藉此略见清代抡才及行政体制中文武之分与旗民之别。


感知力
¥41.30
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是客观的。我们看到、嗅到、听到、触碰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这使得我们将自己的心理体验投射到外部世界,误将这些体验当作物质世界的真相,而对感官系统、个人经历、目标与期望等因素的影响浑然不知。尽管我们天真地认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但事实并非如此。 真相是,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所感受的世界,根据每个人的经验而有所不同,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身高分别是4英尺7英寸和7英尺4英寸的人来说,高度为10英尺的篮球筐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美国篮球运动员库里曾说,当他发挥得好的时候,时间似乎都变慢了。我们的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减肥后,楼梯看起来就不那么陡峭了;你的棒球得越好,球在你眼里就越大:如果你身边有亲密的朋友陪伴,那你眼前的山看起来就不那么吓人了……你所看到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世界在你眼中的样子。 知觉研究表明,我们的思考、感受以及存在的方式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我们身体的影响。你眼中的世界和其他人眼中的世界并不一样,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密不可分。行动先于认知,路是走出来的,而身体指引着方向。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深刻理解我们的行为和生活。


打赢增长战:企业第一增长法
¥41.30
四大增长模型助力企业迈向 解决战略、产品、用户、团队的“”困境 本书从增长法这一角度切,讲述了企业通过四大增长模型为企业的业务注活力,并建立公司的未来增长战略,从而实现指数级增长。四大增长模型能帮助企业:(1)选择迈向的战略目标;(2)让产品成为用户的选择;(3)选择用户;(4)造一流战斗团队。 企业资源有限、人力有限、资金有限、时间有限,一定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抓关键动作,抓核心增长,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阅读本书,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可以看清增长的本质,找到增长关键动作,从而一一破。


民事诉讼法实务教程
促销价:¥19.90|¥49.00
本书对法律专业研究生不能马上适应法律实务工作的情况行写作设计,更加强调学习者对人民法院主导的民事诉讼程序实际情况的了解。本书分为十一章,分别为: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管辖制度、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据与证明、诉讼保障制度、调解制度、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非诉讼程序、执行程序。除*章涉及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外,其余十章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内容排序,逐章讲授,根据从一件民事纠纷的产生、提起诉讼、到民事诉讼的管辖、证明、调解与判决并*终执行的全过程,将民事诉讼程序的实际操作过程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


邻人之妻
促销价:¥35.00|¥75.00
1925年,纽约的落魄地下书商塞缪尔·罗思在自己创办的杂志上*早连载了《尤利西斯》,此后他还出版售卖了《欢场女子回忆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爱经》等书籍,频繁被定罪判刑; 1956年,“罗思诉美利坚合众国案”罗思败诉,狱五年,但该案判决书中对淫秽作品的定义解放了大批步罗思后尘的出版商、制作人; 1953年,退伍军人休·海夫纳在芝加哥自己的厨房桌上组稿、编辑,推出了《花花公子》创刊号,后来迅速成为美国销量增长*快的杂志; 1957年,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始用自制的“性交机器”来研究性满足的秘密; 1968年,约翰·威廉森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克拉默创办了自由性爱的砂岩俱乐部; 1973年,一位计划描绘美国性放和中产阶级色情消费主义盛行的作家盖伊·特立斯走了纽约住所附近的一家按摩院,花15美元“享受”了一次服务,并这样启了自己的性爱奥德赛…… 1981年首次出版,《邻人之妻》就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写实的描写而震慑了美国社会。特立斯以奇迹般的新闻勇气和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建基在新的道德基础上的新世界,带领我们领略了花花公子宅邸、*法院、按摩院的后院与温床,展现了色情产业、群交文化的兴起,相应的对抗淫秽色情的法律努力,以及普通人的性心理和性观念。虽然话题涉及下半身,但特立斯的写法并不轻佻,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中国与达尔文
¥22.50
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达尔文的化学说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化论是先对中国人造成冲的重要的西方学说之一,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获得真正立足以前,它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主义”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 美国学者浦嘉珉的这部著作详尽地研究了达尔文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受及其影响。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评价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达尔文学说的“正读”与“误读”,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使中国“适应”或“摆脱”那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而行的漫长努力。虽然达尔文的化学说受到各种各样的歪曲。但化学说的许多重要概念还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之中成为不证自明的“法则”,它们确实影响到中国维新派、共和派、无政府主义者和革命派的实际行动,并且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缀珍录
¥11.50
【内容简介】 有关中国妇女史的研究,在中国境外各地让刚刚起步,山中国女性的作品汇聚而成的宝库也还在等待着各国学者的开掘。本书仅仅粗浅地叙述了在一段短暂的历史时期中,这些女性的感受、信仰,以及实际所做的一切。作者利用的重要的史料均来自于女性作家的作品,主要是诗作。作者也使用了一些习见的、出自男性之手的史料:纪传碑铭、地方史志和官方文献。这些涉及到妇女及社会性别关系的文字既出现在男性的经世致用文章——官员们为管理地方事务拟就的一些有关政策的建议——之中,也见于男性以礼仪、艺术和文学为对象撰成的学术文章之中。将这些习见的、由男性书写的史料与妇女自身的作品相参照,便推开了一扇通向中国女性世界的崭新的窗口。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史料中,以传记表文为丰富。有关中国女性的传记,已经被刊刻的就不下数千种。我们可以在地方志中、在学者刊刻的文集中所收录的碑传铭殊、或是短篇打述中发现它们——文集的作者总会写到他热爱和钦佩的女性。在这些作品中备受推崇的女性大多数是作者本人的或者亲朋好友的祖母、母亲、诸姨姑婶和继母,还包括那些在西方或可以称之为圣徒的有德之人(女道土或女尼),还有一些以勇敢著称的女英雄(为父申冤、虎口救母等等)。到了帝国晚期,亦即…以宽泛地定义为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两朝的这个时期,所谓的列女传,事实上记述的已经全都是(因力拒强暴而死或自杀以拒辱的)烈女或拒不再婚守节终生的寡妇的事迹。


征服与文化
¥61.60
《征服与文化》是作者托马斯·索威尔15年研究和旅行的成果。索威尔曾两次环游世界,多次到访地中海、波罗的海和环太平洋地区。本书聚焦不列颠、非洲、斯拉夫人和印第安人这4个颇具重大历史意义的地域和民族,通过追溯征服的源头,展现了在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中,那些不曾被时间所湮没的鲜活事例。在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发展程的同时,作者还从征服对世界经济、军事、政治格局的改变,对民族命运和社会,甚至对人类生物学的改变做了详细阐释,并呈现了这些改变对文化的冲与再造,以及对人类生活的重塑。 以不列颠人为例,他们最早是从古罗马人那里获得了人力资本,后来又从诺曼人、伦巴第人、犹太人、胡格诺派和荷兰人等处引了不列颠群岛过去没有或少有的各类技能。在斯拉夫人那里,从创造民族语言文字,到发展较发达的农业、工业、科技、医药所需的知识,都来自欧美各个民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从零售商业到国际贸易网络,全是由印度人和黎巴嫩人引的,而他们的现代技术则主要来自欧洲。在西半球,人们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经典印象是骑马、挎枪和猎,然而这些生活方式的基础器物都是欧洲侵略者带到新大陆并教会当地人使用的。 索威尔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更多人了解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在今天和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种族文化在塑造各国人民和世界文明的经济和社会命运方面所起的作用,重新审视过去、当下和未来。


被放大的欲望
¥48.3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的消费观念已经完全不同于祖辈,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主动消费、随性消费、享乐消费、冲动消费等多种形式并存。在《被放大的欲望》一书中,兼具创业者、研究者和环保倡导者等多重身份的玛克辛·贝达特揭示了快时尚消费品——牛仔裤,从生产到消费,再到成为废品的真实过程。? 她参观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棉花农场,探寻不必使用污染地球的化肥也能让棉花种植业兴旺繁荣 的发展新路。她深中国的印染和纺织工厂,看到了中国工厂中的先设备和纺线、织布、印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她见证了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的纺织女工必须如机器般高效,并整日劳作,却只能挣到低于法定标准的微薄工资。回到美国,作者看到这些牛仔裤被亚马逊仓库的工作人员分装、拣选和发运,这些工人疲于应对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并面临随时可能被机器取代的风险。终,这些牛仔裤会被我们送到垃圾填埋场——或者,它们被我们“捐赠”,并跨越大半个地球运抵非洲,在那里被以极低的价格在二手市场出售,或是被埋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焚烧。? 这些时尚牛仔裤从采摘棉花、纺纱织布到洗染印色、裁剪缝纫、包装运输,再通过层层销售,才来到我们的手中。快时尚行业的运作极不透明,并正在不断恶化,掩盖了无数破坏环境和侵害劳工权益的行为。它集中体现了全球化经济的痼疾,以消费之名,确保我们不断更多商品,而越来越忽略其实际成本。?


民国时期的美术期刊与美术发展
¥40.80
在全面搜集整理国内现存的民国时期美术期刊珍稀史料的基础上,该书从美术史与出版史的视角,系统考察民国时期美术期刊的发展脉络,探讨民国时期美术期刊与美术发展的关系问题,总结美术期刊在美术发展程中扮演的角色、传播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对民国美术期刊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作用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羌族刺绣图像学(精)
¥58.80
本书基于田野调研工作,对羌族各村寨行走访与图像收集,归纳出羌绣区域性艺术特征与风格,运用图像学原理,综合考古学、文献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重学科知识,将羌绣的研究突破了仅仅从图案、工艺、寓意等方面的浅层研究,而深到每个图形图案、物件在羌民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语境、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深层内核之中,透过母题自然题材,找到图像背后的原型,揭示图像象征世界的内在意义。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针对羌绣如此深、系统的理论专著。同类书籍也缺乏将田野调查的大量珍贵图像资料、博物馆典藏的重要文献、史料等行实证的研究方法。本书是研究羌绣的科研工作者、设计者、高校教师等深了解羌绣的较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