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边界
¥47.60
何谓生命?怎样就算“活着”?这或许是生命科学领域复杂、z具哲学性的问题之一。尽管人类对生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生命的边界在哪里?”这个问题仍然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如果你把这些问题抛出给一名生物学家,谈话有时就会变得相当“尴尬”。病毒算有生命吗?一个处于高度昏迷状态,已经不可能再恢复意识的人还算活着吗?科学家用一个细胞创造出来的,有神经活动的迷你版大脑呢? 除了生死之间的模糊地带,生命的边界还体现在另外两个维度: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将其生存能力拓展到了怎样的极限?火山口等环境中,甚至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吗? 在《生命的边界》中,科学作家卡尔·齐默用诗意的语言,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往到当代,从日常现象到前沿科学,引领读者多角度地探寻生命的边界和极限:走科学实验室,目睹科学家创造出人造的大脑并把它们送上太空;与巨蟒亲密触,探索它们的新陈代谢有哪些秘密,使它们能灵活应对饥一顿饱一顿的生存挑战;见证交配之后就“踹掉”雄鱼DNA的性寄生鱼的神奇繁殖方式;自己动手,通过演化来改造细菌,尝试治疗严重的疾病;以火山口作为实验室,研究外星生命出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作者也从科学、哲学、伦理等领域的角度深地审视了生命的另一极——死亡。
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
¥61.60
《凌烟功臣——唐代风云人物启示录》是一本以人物为主线索,讲述缔造大唐历史基业的数十位凌烟阁功臣的通俗历史叙事作品。 凌烟阁是唐代长安城太极宫的一座阁楼,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将二十四位在建国和玄武门事变中建立卓著功勋的功臣画像悬挂在阁中,用以标榜功劳,激励后。所以,在后世的文学语言中,“凌烟阁”成了“建功立业”的代名词。唐代先后有四位皇帝陆续将功臣添补到凌烟阁中,如郭子仪、李光弼、张九龄、马遂等赫赫有名的功臣,总数终达到了一百人以上。 于老师以“凌烟阁”为核心,从唐代300年的历史中精挑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四位文臣武将,从影响大唐历史发展的这一超群绝伦的群体手,通过对每个功臣的人物性格、社会交游、显赫功勋,乃至其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行细致剖析,我们既能看到这些风云人物是如何影响了唐代300年波谲云诡的历史,同时也在整个历史大变局中看到了个体命运的发展轨迹。 作者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在剖析人性,透过那些参差百态的人物性格与跌宕起伏的个体命运,看清个体与时代同频共振下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看懂个体与时代的博弈与交锋,而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抉择,明白人生的际遇与机缘。 本书文本结构清晰,讲述通透晓畅,时间脉络贯穿整个唐代历史。阅读本书,就是阅读群星闪烁的大唐300年的风云历史,感受文臣与名将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大丈夫豪气干云的气概。为理政兴邦、为人处世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样本。
信睿周报·第21辑(第121-126辑)
¥35.40
《信睿周报第 121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来自人类学、社会学、古典学等领域的学者及舞者,从多个角度围绕舞蹈及其文化含义展开探讨,通过身体的律动重新理解时间、力量和空间。 《信睿周报第 122期》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时代发展迅速,社会科学学科也随之不断调适自身的精密度。本期“起点”通过对一位人类学家和一位社会学家的专访,从他们的学术经历出发,重新观照既定的学科概念,以及他们的研究与东西方社会的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全球化的一些有趣联结。 《信睿周报第 123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科学史、医学史和医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学者,从多角度探讨了置于全球医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医学史,并试图剖析传统医学的当代处境。 《信睿周报第 124期》内容简介: 本期“起点”邀请性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深入探讨了爱与性在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一窥社会变革视野下爱与性的多重面貌。 《信睿周报第 125期》内容简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学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更在伦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维度引发了深刻思考和激烈讨论。本期“起点”从恐惑谷假设的提出、实验验证、对策乃至应用切入,深入挖掘了这一主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窗口。 《信睿周报第 126期》内容简介:本期“起点”从汉语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具体个案的调查笔记及民族志书写中,尝试发现人类学的世界研究的可能性,在中国人类学者的域外研究作品中反思其知识生产的语境和问题意识。
南美洲的恶魔和商品拜物教
¥68.80
本书是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陶西格教授的成名之作,在本书中,他主要探索了当代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恶魔的社会意义。陶西格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概念,他发现,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正是南美原住民社会在与资本主义及世界市场扩张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文化回应。
千面女神
¥28.80
谨以本书献给那些引我们向上的神圣女性。 《千面英雄》作者坎贝尔致敬女性之作!看女性如何孕育整个人类的精神家园。 坎贝尔始终坚信,大女神是全世界神话zui早的核心神圣形象,大女神是神话文化之根。没有人类对大女神的崇拜,人类的幻象发展之旅就不可能展。可以说,是女性孕育了整个人类的精神家园。 通过神话考古可以认定:没有女神,就没有神话。大女神是世界神话崇拜的母题与根源,看坎贝尔如何带人类溯源神灵崇拜,追寻神话意义与价值,探讨女性的未来之路。 本书是坎贝尔对女神的缘起、发展、远遁与归返的系统性概述。神话以文化为本,以文明发展为根基。女神崇拜的发展,同样围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父权社会,女神被男神所压制,成为男神的附庸,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女性主义的崛起,同样带来了女神的归返。人类已21世纪第三个10年,社会文明的发展会将女神崇拜带向何处?这是坎贝尔与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超150张高清史料图片,带你跨越数万年人类文明史,看女神的诞生与归返。 书中使用了超过150张图片,来自全球各地的考古发现与文明遗迹,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数万年人类的文明史,从数万年前的维纳斯雕塑到充满隐喻意义的神像与壁画,坎贝尔如同一位“传奇级”导游,带你从书中穿越,穿行于历史之间,寻找探寻故去文明的乐趣。 美国知名作家,影响世界的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大文豪乔伊斯为他引路,心理学家荣格的忘年之交,乔治·卢卡斯的精神导师,史蒂夫·乔布斯的灵感之源。 湛庐文化出品。
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
¥15.99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人们为什么有时候会积极参与像游行、示威、罢工这些公共活动,而有时候却把更多时间投到私人事务中?他发现了这个在私人参与和公共参与之间的循环,即人们有时候会将几乎全部时间投到私人事务中,有时候会拿出较多时间参与公共事务,并重对原因加以解释。他给出了一个看上去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解释:失望。赫希曼通过引失望概念解释了私人一公共一私人的循环。
凯恩斯文集第13卷
¥79.00
本书是1972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推出的“凯恩斯全集”的第28卷。全书共五章:*章,凯恩斯与金斯利?马丁的通信。该部分收录了凯恩斯与《新政治家》杂志的著名编辑金斯利?马丁的大量通信,时间跨度长达23年,涉及社会﹑政治和文学等各方面的问题。第二章,凯恩斯关于古代货币的著述。凯恩斯在1920至1926年这段时间,曾几次放下《货币论》的写作,而集中精力研究古代通货史,这部分收录的就是他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凯恩斯关于艺术的著述。凯恩斯为英国艺术贡献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他担任过国家画廊管理委员,为国家画廊收藏品,参与国际藏画拍卖;担任过一些重要艺术团体的财务总监、主席、经济担保人;这部分收录的是他为一些大型画展写的前言和为新闻媒介的艺术评论和文章。第四章,关于休谟的著述。1933年,凯恩斯作为一个藏书家,得到了一本书,题为《新书“人性论”摘要》,1740年在伦敦匿名出版,传统上一直认为,《摘要》一书的作者是青年亚当?斯密。经研究,凯恩斯对此提出了怀疑,在与剑桥大学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和藏书家皮耶罗?斯拉法讨论后,证实了自己的怀疑。他们两人确认,此书不是出自斯密之手,而是休谟本人撰写的。于是,他们于1938年重新出版了这本书,并共同写了一篇导言。第五章,杂著。这本书对于了解凯恩斯丰富多彩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疯狂与清醒:当顶级脑科学家成为精神病患者
¥23.92
芭芭拉?利普斯卡是全球*的脑科学家,长期专注于对精神疾病的研究,然而命运却和她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疯了。 ?? ?她脑中长出了18颗肿瘤,出现了妄想、幻觉等症状,一步步陷了疯狂的深渊。她变得没有同理心,举止怪异,而她却认为自己很正常。她正逐渐失去与现实世界及家人的连结,而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的个性和智慧,都从她身上被剥夺了。 ?? 然而神奇的是,就在她要向命运屈服时,她之前受的疗法始生效了,*终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场噩梦持续了8周,之后她恢复了正常。但她有一和其他人不一样: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疯狂时的想法和感受。 ?? ?在《疯狂与清醒》一书中,利普斯卡从病人的角度叙述了自己疯狂时的真实体验,也从脑科学家的角度对自己的症状行了精准的剖析。她阐释了精神疾病和脑损伤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性格、行为、认知和记忆。她希望借自身经历,让大众更了解精神疾病背后的脑科学原理,以及患者内心真实的世界。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
¥32.45
城市更新是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其制度建设是核心和难。当前我国少数先行城市已经建立起基本制度框架,而绝大多数城市仍在探索。如何破解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难题,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是各个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重大挑战。 本书选取走在城市更新制度改革前沿的广州、深圳、上海三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地城市更新的核心政策和实施路径;对比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体系建构、运作特、形成原因;展示三地在更新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规划编制、空间管控、政策配套上的异同;总结三地在功能引导、强度管控、公共设施配置和公共要素清单等方面的创新经验,揭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我国城市更新制度创新的未来走向和建议,从而为我国的城市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照。 本书视野阔、案例丰富、研究深,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发管理者而言,它是宝贵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指南,极具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想要把握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方向的读者来说,它又是不可或缺的深度读本。
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
¥19.20
从拿破仑皇帝到*次世界大战,漫长的19世纪戛然而止。自诩人类文明中心的欧洲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几千万鲜活的生命归于尘土。若干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很快会淹没在炼狱的血海里,灰飞烟灭。 这个正在经历剧变的世界,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从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周游列国,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后辉煌,奥匈帝国的摇摇欲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与自我救赎,精心描述与解读“万国竞争”之世,评列强治法之得失,为中国与世界探寻出路。 既然于此末世,皇纲解纽,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为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发人深省。但是,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从19到21世纪的中国道路,*有意义的恰恰是追问:康有为未能看到什么?历史正是从康有为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新的制度、秩序与文明。
创新学习新思维:21世纪核心职业胜任力
¥23.12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今天可能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那时可能已经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赶不上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以往,“知识就是力量”;未来,“思维才是力量”。以往,在职场中稳操胜券的是“有知识的人”;未来,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怎样保证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不会败于机器人?怎样帮助孩子获得职场优势?本书的回答是: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书中讨论了怎样提升思维品质。
我的“微言小义”
¥21.06
卢昌海“微博体”的随笔作品,汇集了作者2013-2016 年间所发表的微博文字之中的精华部分,包括人生感悟、生活滴、读书心得、百字科普、微科学史、科学人物等部分。 作者继续精炼而极富文采的语言,对人生历练、世事沧桑的感慨,处处凸显人生的智慧、从容和豁达。对生活滴的记录和思考于普通中见奇景。融汇文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事件及人物展示了作者的独特视角。或考证、或记述、获八卦历史上大师们的“奇闻异事”,信手拈来,趣味十足。
1939最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
¥9.99
《1939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作者以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与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稿本为文本线索,于2003—2004年只身重探这条考察线路,拍摄图像万余帧,搜集到大量的古迹实地勘察资料。幸运的是,2005—2008年作者又对部分线路进行了补查,在四川“512”、“420"巨震之前,圆满完成了这些外古迹的全部考察。倾心精选的600余帧珍贵图片,倾力撰写的20余万字文稿——“后的乡愁”在1939年营造学社的艰难跋涉中悄然浮现,也在作者10年前的艰辛重探中得以再现。《1939后的乡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线》适合对营造学社、古建筑及其文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科技想要什么
¥18.99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凯利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 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规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 凯利令人吃惊地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14.40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品性和素质,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当前成长,而且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本书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与工具、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维度,语言运用、信息素养、自我理解、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参与、社会责任和国际理解九个关键要素对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行了探讨。 本书所构建的“三维度九要素”的核心素养理解框架和探索提出的相应培育路径,或许都还有待商榷,但人们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探究永远在路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于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这一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种人的一种探究,其旨趣在于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探寻某种理路。
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行动逻辑与规制策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6.80
冷战后的跨国社会运动呈现出运动范围的全球化、社会诉求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网络化、运动目标的非革命化和斗争方式的双重性等特征。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特殊行为体,抗争逻辑和治理逻辑是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行动逻辑。议题差异性和政体差异性的个案分析,以及武力镇压、谈判式管理和策略性瓦解等抗议规制模式的考察,表明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规制并不存在一种普遍或统一的模式,主权国家可以秉承慎用武力原则、非政治化原则和制度化原则,在强制、劝说和信息三种规制策略以及法律、物理和心理三种规制路径之中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并且将国内规制和国际规制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规制合作,推动跨国社会运动规制的制度化。
群体的疯狂
¥68.60
这本书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群体决策是如何失败的,以及当群体决策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在的情况下,不仅群体会疯狂,整个国家都会疯狂。《群体的疯狂》告诉我们,现在更应该探究狂热的根源是什么。 ·伊斯兰国为何崛起? ·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人的行为? ·是什么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 ·末日论与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有什么关系? ·为何一群人会时不时追逐某种价格高得离谱的投资?? ·比起数据和事实,为何人们更喜欢故事? ·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何再次令人们疯狂? 以上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知名历史学家和金融理论家威廉·J.伯恩斯坦,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行了新的阐释。从犹太人被征服始,到中东伊斯兰国的崛起为止。在这两者之间,这本书详述了人类历史3000年中所发生的各种金融和宗教狂热事件,以及相关的神经科学发展历程。伯恩斯坦对群体疯狂事件的编年史,既揭示了人性,又具有历史意义。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 梳理金融狂热历史脉络,理解基本经济周期与规律; 解读末日叙事对不同信仰群体的重要性及深刻含义; 在不确定的时代,用理性的思考去对抗群体的疯狂。
陌生人的力量
¥48.30
一说起陌生人,我们就感觉来者不善,若要与陌生人交流,就更觉得压力倍增。可我们时常忘记,我们的朋友、伴侣或同事也曾是陌生人。在恐惧与亲近的两极之间,我们与陌生人的关系不仅关乎个人,而且关乎整个社会。 纵观人类的社交演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社群化、贸易交往、语言发展,这些无不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相关。可以说,人类不仅因为化而社交,也因为擅长社交而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步,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似乎不再必要。我们更愿意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极力回避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与此同时,孤独、社交恐惧症、信任度低等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通过与陌生人交流重获人与人的联结,在这个变化世界中寻到归属感,这正是这本书要讨论的话题。 通过大量援引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这本书力证与陌生人交流会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通过交流,我们不仅能触新的视角,获得认同、喜爱与机会,还能因与陌生人彼此联结而增强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对社会的认同和信任,缓解快速变化的环境对自我认知的冲。既然获益颇丰,我们为什么不与陌生人交流呢?这本书认为,除了生态环境、文化规范、人口密度、效率等因素,我们还常因心理障碍和缺乏沟通技巧而不了口。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书中提供了诸多应对之法。 当孤独的个体走出个人世界,走向更宽广的人际天地时,便是瓦解整个社会的精神隔绝、社交恐惧、信任度低等困境的始。让我们一起破层层阻碍,试着与陌生人聊聊吧。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
¥40.60
因新技术而加速的全球化程,正在“去远”文化空间,由此产生的“切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实践和表达形式。全球化程起到了积累和集聚的作用,异质的文化内容簇拥到一起。不同文化空间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时间同样失去边界。簇拥起来的林林总总,不仅让不同地域,也让不同时段失去了遥远性。更准确地反映当今文化之空间性的,不是感知上的跨、间、多,而是超。文化发生了内爆,也就是说,文化被去除了遥远性,成为超文化。 超文化性产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者。超文化旅行者去往的不是反世界,也不是彼处,实际上,他居住在此处与彼处成对称关系的空间里,他就在这儿,“内在空间就是他的家”。在景观的超空间里冲浪或浏览,与朝圣者以及浪漫主义的旅行者的行方式都截然不同。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 超文化旅行者在向文化观光敞大门的事件的超空间中旅行,因此,超文化旅行者对文化(Kultur)的体验就是文化—旅行(Kul-Tour)。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3月即将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3月即将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5月即将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大地颂歌:园艺之旅》(2023年5月即将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5月即将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tigkeit. 《时间的香气:逗留的艺术》(2023年5月即将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高效抗焦虑手册
¥41.30
本书是一本青春期快速解压工具包。抛繁复的理论,抛长期的心理探究,用简单、快捷的方法直改善心理情绪,缓解压力,重塑大脑状态,用超短路径解决青春期心理困扰。 在当下社会,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患有焦虑及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且出现愈发低龄化的态势。尤其在青春期,是生理状态和应对能力的冲突集中爆发时期,焦虑、惊恐、抑郁等症状正在扰乱孩子们的生活。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还要跟上社交媒体的步伐,维持和他人的友谊……大量需要应对的学习及生活问题,引发了他们情绪上的波动,他们会手足无措,甚至会主动逃避。 作为家长,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孩子们快速应对内在的焦虑,缓解其生理及心理的不适? 作为青少年,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压力,又陷于学业紧迫,他们又该如何快速自救? 本书作者雷吉娜·加兰蒂(Regine Galanti)博士是一位心理执业师,多年来专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焦虑症、强迫症和其他相关问题。她基于科学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正念技巧,通过短期简单而有效的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改变认知模式及行为习惯,消除他们的内在焦虑与压力模式,帮助他们走出焦虑的螺旋压力,勇敢地面对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回归正常生活的轨道,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缓解青少年焦虑功能: ?通过测验和自我评估来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焦虑和情绪,并发现它们各自的触发因素。 ?基于正念认知疗法来管理焦虑,给出处理挑战性情绪的实际策略,如愤怒和悲伤。 ?正念练习,通过观想、呼吸、冥想等多种练习来重塑大脑应激状态,应对当前焦虑,并解决长期焦虑行为。
科学思维的八堂课
¥41.30
今天的世界不可预测,充满了矛盾,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并试图做出明智的决定远非易事。本书所讲的科学思维,是一种思考与理解世界的方式,希望书里的八堂小课能帮你知道如何解困惑、轻松思考,用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生活。 著名物理学家吉姆·艾尔-哈利利邀请大家像科学家那样与世界互动,用科学方法探寻事物的真实面目,指导科学研究的核心原则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阅读本书,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会让你更客观地思考,穿透原本笼罩在你信念之上的迷雾,过上更充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