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通览(精)全二册
¥100.80
关于“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论述,他指出:“要推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本书立足中华文明的高度,着眼于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域文化,深探索黄河文化的整体性、历史性、多样性、时代性。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对黄河文化作历史性考察,下编对黄河文化分门别类作重论述,以期深细致地阐明黄河文化的整体面貌。上编共包含10章,主要对黄河文化的孕育、形成、发展行历史回顾,并围绕黄河文化发展史中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现象、历史事件展论述。下编共包含12章,涉及黄河流域的区域文化、历史名人、文学艺术、科技教育、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间艺术、民族服饰等方面的情况。
笔下流金:西方文字书写史
¥84.00
这是一部与书写相关的工艺史,重介绍了罗马字母书写的发展过程,内容围绕书写和印刷字体,以及纸质和数字文件这两个大的方面展,另外还考察了文本材料和文本表现方式。书写不单是语言的记录,它是一种关于形式和内容的生态,在文明发展和传承、个人自我表达和修养,以及人与世界的交流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今天,新的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不断涌现,文字书写正处于重要的转折。在西方历史中,这种转折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发生在古代晚期,犊皮纸书取代了古本手卷;另一次发生在15世纪晚期,古腾堡印刷术改变了欧洲图书制作技术。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书写的前世今生,以自由塑造人与书写的关系,推动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书中,作者梳理了书写史上变化和发展的每一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包括:字母表的发明;罗马晚期纸莎草纸卷改为手抄本;中世纪读书和书写的传统;各种书体的演变与发展;古腾堡印刷术的发展;印刷工业化;现代主义如何影响书写;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文本数字化;等等。 本书取材广博,为读者呈现了一段跨越许多领域、内容相互关联的历史。书写史如满天繁星,不可尽拾,但有一条金色的线索贯穿始终。这条线索串起了西方文字字形发展中所有重要的事件,我们今天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文字,也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节。这便是西方文字书写史的闪光特质。 文字书写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
¥34.14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西夏、元代、明代和清代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史料种类、来源、内容等,对各个时期重要的史料及其使用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在体例结构上与原有版本一致,并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些年新发现、整理的史料成果,修订了原书中的不妥之处,学术价值极高。
大节落落 高文炳炳——刘浦江教授纪念文集
¥35.88
大节落落,高文炳炳》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发起,收集七十余篇学者、师友追怀刘浦江教授生平、治学的纪念性文字,辅以刘浦江先生学术自述(摘自其日记、书信等)、论著目录及挽联等相关文字,以缅怀、纪念刘浦江先生的学术业绩,弘扬其学术精神。
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丛书: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
¥9.00
《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对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的史学作品及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小施莱辛格的历史学研究涉及许多在美国有重大争论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他从学界到政界,又从政界隐退回到学术界的经历在独具特色的美国知识分子议政、谋政、参政现象中也极具代表性。了解这样一位史学家的学术研究、思想路径和治学、从政的经历,有助于从多角度观察和理解美国史学史、政治思想史及当代社会文化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对理解美国知识界和政界的密切关系的根源、历史和现状,了解美国学者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也不无裨益。
霸主崛起
¥29.99
在“春秋”系列作品中,作者小马连环用风趣、通俗而又精道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一部春秋历史。作者所写春秋故事能够深史料,探寻人物内心,再用幽默的笔调,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令人拍案叫绝,曾被赞《明朝那些事儿》后值得一读的长篇历史白话文本,“近30年好看的长篇白话春秋通俗读本”。作者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联系现实解读历史,让读者能更清楚地厘清各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同时对于当今读者在职场、商场中的纵横捭阖,也给出了重要的启迪,是一部趣味性十足又通俗易懂的历史普及读物。
历代经典文丛——观人学
¥1.99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从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中考察人,从人的内、外两方面考察人,一种动态考察法。更多的《观人学》知识你想了解吗?翻阅此书吧!
亚历山大与西方的大一统(经典与解释辑刊第55辑)
¥58.00
亚历山大大帝既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又是创者。他作为创者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他的历史实践为罗马的政治和军事征服提供了可见的历史楷模;同时,他的实践所蕴含的“和睦”或人类一统的理念,是西方历史上的首次,在西方思想史上意义非凡。 本辑的主题论文选择了五篇相关文献。《论亚历山大大帝与大一统》是塔恩的主题论文,详尽阐述了这一问题,而《普鲁塔克〈对比列传〉中的政治德性与哲学》则是对*早记载这一思想的普鲁塔克的相关思想研究。塔恩的研究在学界引起广泛争议,本辑选编了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塔恩以及亚历山大的理想》《再论亚历山大大帝与大一统》。另外,本辑还编译了沃格林关于世界帝国的讨论。 在“思想史发微”栏目收录了关于路德对世间统治的重塑的论文。“古典作品研究”则是关于歌德的维特形象在当时德国所引起的争议,有利于我们深理解启蒙的复杂性。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28.00
《转变的中国》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
对话商鞅―― 探寻商鞅变法背后的管理心理
¥4.60
本书以《史记》和《云梦秦简》为主要依据,用虚拟对话的方式,推导出商鞅变法的历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没有违背历史记载和历史常识。全书从商鞅被迫谋反讲起,阐述商鞅重农抑商、告奸连坐、焚烧诗书的意义,探寻史书记载中,诸如秦孝公让位给商鞅,商鞅擒获公子卬,公叔痤排挤吴起,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背后原因。
变动的城市
¥32.00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人类世界超大规模城市、大都市群的时代,在此背景之下,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始关注城市化程问题。他提出“变动的城市”理念,关注城市形成、发展、演变、爆炸性扩张的悠久历史。 在汤因比看来,城市是文明之外又一个研究历史的重要单位。如同文明有许多类型,城市可以分为城邦、都城、圣城、机械化城市、世界城市五个种类。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城市将会吞噬地球的陆地表面,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任重道远,而回顾城市形态的演变历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在大都市生存。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34.00
本书是英文世界*本对“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行全面考察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本书解释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期间“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不仅对主要海派作家的“现代主义”诉求行了细致的探讨,而且对主要京派作家的“现代主义”努力也作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分析。在有关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方面,本书则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日本与西方的现代主义的交叉之处,并且从多重殖民方式和文化相遇中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跨国路线图,而解构了比较文化研究中所习惯预设的“中心/边缘”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在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研究方面,本书指出了现代中国的“半殖民主义”特,认为后者是一套不同于正式殖民主义的文化政治与实践。
中国史学史
¥29.00
《中国史学史》是中国史学史在创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论述史官、史家、史籍的产生及官史、私史之区别;史学之重在撰史、论史两个方面;撰史途径中的两个转折;史料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35.00
《拉面》是一部以食物为切口探究日本社会变迁的研究性著作。醇厚、咸香、暖和的热汤拉面于19世纪末引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城市化发展而被视为具有阶级色彩的大众食物。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拉面已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日本饮食标签。本书将拉面的逐步流行归因于全球语境下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借助近年解密的战后美国政府档案,及电影、漫画、电视节目、流行文学等多样化的日本历史材料,索尔特揭示了地缘政治局势演变和经济发展、媒体舆论、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及饮食的密切影响。
世界现代历史那些事
¥8.00
本书包括二十世纪初的世界局势、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世界政治优势、欧洲的经济优势、欧洲的军事优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高潮、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8—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大起义等内容。
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补--民国掌故
¥15.40
技是指利用身体、器械行搏斗的技巧。 《技余闻》是林纾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每篇文字短小精悍,着力描摹一个擅长技的人物,故事性与文学性兼具。这些人物来自三教九流,个性分明。《技余闻》创了近代“技”系列小说的风潮。1910年以后有多位撰者为其作续或补。钱基博《技余闻补》发表较早,1914年始在《小说月报》连载。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19.99
中国思想史上,并非全是王权主义,也有过思想共和。 公元1世纪到公元17世纪,是思想共和的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思想共和以三次文化相会为标志,出三个新的历史时期。第yi次是孔子与老子的相会,带来了诸子百家兴起,形成了中国传统;第二次是西域思想中土,与中国传统融合,而玄佛合流,庄禅相融,儒释道合一,在此基础上,有了朱熹、陆九渊、陆九龄之约,使中国思想第二个发展周期;第三次是东方的徐光启与西方的利玛窦互动,中国思想触及西学根底,启了中西会通的转机。 中国思想史上的这三次相会,是三座里程碑,为古代中国带来了文化转型和历史转折。孔子和老子的相会,将中国思想导文明的轴心期;西域思想东渐之后,中国、古希腊、古印度三大轴心期文明一体化,具有世界性的思想诞生;徐光启与利玛窦在中国握手,为中国近代史创了中西会通的科学范式。 ------------- 《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辑12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品: 第yi辑:文化中国的起源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 文化的江山03:中国风雅颂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第二辑:走出王朝的中国史 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历史的国度 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 第三辑: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国影响 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与东洋夹的天下 文化的江山11:告别晚清的中国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国里的新文化运动
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杜泽逊教授讲演录
¥15.54
作为著作等身的文献学家、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领域的杰出成果有目共睹。本书收录他的35篇讲演,分为四个部分:1.给青年学子们,有自身的求学之路,经验分享,更有给同学们如何治学、如何做人的真诚建议。2.给教师们的话,思考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做好学科建设,亦有切实的行动记录。3.学术主题发言,包括《清人著述总目》《十三经注疏汇校》《日本藏中国古籍总目》等大型学术项目的成果汇报和经验总结,均是杜泽逊教授*负盛名的领域。4.其他。在其他学术会议的发言,亦有较大的信息量。
学术与时势:民国的边疆研究
¥16.80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由来已久,但近代意义的研究却始于清末民初,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边疆民族危机及学理的内在发展逻辑诸维因素的影响,边疆研究广为国人关注,“边疆”“边政”等词见诸报端,学科意义上的“边疆学”“边政学”概念也相继被提出,边疆研究的嬗变集学科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形态与学术思想变化的内在紧密关系,亦可为当代边疆学的建设提供启示。 本书是近年来关于民国“边疆学”构建的一部力作,由中国社科院汪朝光、李大龙二位先生作序推荐。作者在学术史整体视野下对清末及民国时期的边疆研究行考察,紧紧抓住近代边疆史研究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学术与时势之间相互交织”这一突出特,阐述了近代边疆研究的内涵变化,并按照时间之发展顺序,以及区域性的特色,对民国边疆研究在学术与时势之间呈现的整体面相及不同侧面行了论述。此外,作者还分专章讨论吴其昌的边政研究思想与路径,以展现时势变化对人物学术思想之重要影响。可以说,本书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将民国边疆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面相,以动态的、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15.75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读中国历史,不可不读《史记》。本书按照《史记》的内容顺序,详细介绍了说帝王故事的《本纪》、穿越时空呈现历史的《表》和记录古代各项制度的《书》,分三部分讲故事、说文化。作者以幽默的文风和三十年从教的经验,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切话题:什么叫改朝换代,为什么分分合合总是需要一个王,史上为何大王轮流做,分封与为官的背后又有哪些可说与不可说? 因为《史记》中《表》和《书》文化的深度和难度,即使学者也不容易梳理清晰,而本书作者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以研究《史记》三十年的深厚功力,以读者立场深浅出的呈现能力,“治大国如烹小鲜”,轻松讲解、故事带后,令读者豁然朗。 《史记》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要读懂读通《史记》,需要一部提纲挈领、细致微的导览书,不止讲故事,还应对内容行分析考辨,“知其所以然”。“陈正宏讲史记系列”正是这样一套面向大众立体、全面讲解《史记》的导读书,共分四种:《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血缘:〈史记〉的世家》《众生:〈史记〉的列传》《绝唱:〈史记〉的史记》。本书是该系列*种。
中国通史
¥30.00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两部通史”之一。全书分两部分,上册分专题叙述了社会经济、历史制度及学术文化的发展情况,下册则按历史顺序讲述了政治史的变革。体例较为特殊,与先生其他通史类著作明显有别。该书*初由明书店在1940-1944年出版,短短几年内多次重印,在当时受到普遍欢迎。今天,吕著《中国通史》多被书商改名,以“文化史”为名出版,销量很好。其与《白话本国史》可并称吕先生*重要的通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