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
¥12.80
本书介绍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韦伯思想的传布与研究,理出了韦伯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期间研究范式的变化。作者将韦伯思想视为现代思想的重要资源,将韦伯研究放在现代性的背景之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韦伯思想与现代各种思潮的关系。本书澄清了韦伯研究中的理论误区与思想盲,还原了韦伯学说本有的奥妙和魅力。本书的长处在于资料详实、梳理脉络清晰,对中国的韦伯研究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外国哲学(第三十辑)
¥12.74
《外国哲学》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本期设有“中世纪哲学研究”、“近代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研究”、“哲学问题”、“青年之窗”。收录了徐龙飞:“论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中时间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杜丽燕:“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伯纳德·威廉姆斯:“笛卡尔与哲学的历史书写”、汤姆·洛克莫尔:“柏拉图和康德建构主义”、李伟教授:“西欧启蒙时代形而上学的普遍危机”、龚重林:“德勒兹‘三本伦理学’之释义”、韩林合:“郭象自我观剖析——当代形而上学视野”、李?:“解释排斥与因果排斥能否同时成立”、施璇:“心灵、广延与位置——笛卡尔关于心灵的说法所蕴含的困难及其解释”、温雪:“萨特的意向性概念——萨特在《形象意识》中对胡塞尔意向性结构的批评”。这些论文的作者既有国外著名学者,如伯纳德·威廉姆斯,国内著名学者,如韩林合,也有年轻学者,如李?、施璇、温雪。国外学者对康德,笛卡尔的解读颇见功底,而国内年轻学者的论文也显示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如李?对金在权解释理论的批评,施璇对哲学界关于笛卡尔心灵学说的论证,以及温雪对萨特意向性概念的深讨论。

左传-1
¥7.78
《春秋左氏传》(或称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左传-2
¥6.99
《春秋左氏传》(或称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左传-5
¥6.99
《春秋左氏传》(或称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17.90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梁冬说庄子·齐物论)
¥21.91
继解读《梁冬说庄子·人间世》《梁冬说庄子·养生主》“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如何用小代价解决人生大难题”两大主题之后,《梁冬说庄子·齐物论》又为你揭示“好的人生,就是把抱怨活成玩笑”的生命智慧,教你用达观的全息视角来看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你洞悉人生的真相——其实,我们都是“二货”,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活在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里面,因此,我们在世间的种种不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被自己的“成见”所蒙蔽。


看,这是哲学II(哲学通识的极佳入门读物,用400幅原创手绘插图,深入浅出梳理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
¥34.80
本书是作者执教哲学导论课程三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用轻松活泼的文风和四百余幅原创手绘插图,以“中心是否保持不变”为引导,对哲学中的“大问题”行了深浅出的梳理。作者严肃地对待哲学,却又不那么郑重其事,用风趣幽默减轻了哲学难以承受之重,让读者真正获得思考的快乐。作为哲学通识读物,无论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有所受益并获得乐趣。

高维度思考法(跳出思考边框,创造全新视角,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9.99
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知”,就能获得打破“常识之墙”的创意。现阶段,我们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围内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然而,“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我们该努力的课题,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书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来做比喻,分析“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长解决既有问题的人并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但是这二者在企业中同时存在,掌握发现问题的思考方式,自觉认识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优势,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是*关键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在未知领域中发现问题,书中还介绍了三种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让大家更好地发现问题,正确定义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的问题解决。

为中国哲学立法——西方哲学视域中先秦哲学合法性研究(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第3辑))
¥46.80
在西方哲学视域中,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何在?这是中国哲学界讨论了多年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中国哲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本书从荀子、《周易》、墨子和列维纳斯四个主题手,展示国际中国哲学研究为中国哲学立法所做的艰辛努力。如何借用本质主义和心灵哲学来诠释荀子,如何借用西方哲学的思想资源如海德格尔等西方形而上学思想来诠释《周易》哲学,如何借用西方的政治思想来讨论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如何在列维纳斯和中国哲学之间建构一座理解的桥梁,这些都是西方哲学界关注和探索的重要主题。本书是在西方哲学视域中努力为中国哲学立法的力作,有助于国内学界了解国际中国哲学研究的状况,更加全面深地理解西方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辑)
¥39.00
《道家文化研究》第30辑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纪念特稿”,收有汤一介、李学勤、杜维明、安乐哲、施舟人、艾帝、王中江、丁四新等学者的文章,以纪念本刊创立二十五周年;二是“道教心性学专题”,收录郑、张广保、杨维中等学者文章七篇,展现了学界对道教心性学研究的新认识;三是“黄老学专题”,收录冯达文、陈丽桂、曹峰等学者论文九篇,期望藉助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比对研究,多向度地呈现黄老学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示教千则
¥27.47
《示教千则》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韵文篇,后一部分为散文篇。在韵文篇中,商羯罗比较集中地讲述了他的哲学观,可以把这一部分看作是他所写成的哲学教科书。在韵文篇中,商羯罗以激烈的语句来对包括顺世论、佛教、数论等其他派别加以批判和排斥,可见他哲学的原则性是非常强。散文篇中,商羯罗采用的是温和的平易近人的师生对话的形式,以导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回答弟子的提问。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55.4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详细阐述了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任务,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对道德需要、道德评价、道德境界、道德人格等伦理学问题的探索都具有创性。书中还讨论了应用伦理学、伦理学的学科发展等问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52.8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放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背景,尤其是伦理思想领域的矛盾与冲突,系统梳理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观和主要内容,客观分析评价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本书对于正确把握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客观状况,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功能与作用,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孝经》的人伦与政治(经学研究 第三辑)
¥27.09
当今之世,时在文景,学如晚明。经学不兴,大道不彰。我们相信,没有建立在自己伟大传统基础之上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全的民族,没有建立在自己伟大传统基础之上的思想,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思想。而重视并阐发传统思想资源,重要的就是经学的资源。因此,一步强调经学研究,成为这个时代学术研究迫切的任务。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启经学研究,反思今天学科建制的不足,为分裂的学科寻找共同的灵魂;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启经学研究,续华夏二千年来文明的主流,为往圣先贤的学问,探求现代转化的方式;我们更希望,通过重新启经学研究,重新回到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好的生活方式等人类永恒面对的根本性问题的关切,为生活方式的构建寻找新资源,为国族的未来探索新方向。经学的重新展,意味着重回古典,再造文明,在这样的时刻,一个治古典经史之学的学者,背后都站立着这个族群数千年的文明史,以及她叵测的未来。

论逻辑经验主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
¥18.56
这本由洪谦著的《论逻辑经验主义》收集了洪先生自1949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的大部分论文和讲稿。内容包括《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性问题》、《莫里兹石里克与现代经验论》、《逻辑经验主义概述》、《克拉夫特哲学简述》等。

人性论
¥28.02
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所提出的人性理论重新研究的结果。它运用“应该”只能通过“主体目的”而从“事实”推导出来的元理论方法,一方面论证人性事实如何之16种、6类型、6规律;另一方面则从中通过道德目的与道德终极标准,推导出人性应该如何之善恶6原则,一期破解两千多年人类一直争论不休的一系列人性难题。它以应该与事实的关系为轴心,融会古今中外人性理论,试图创立一种严密精确的、可以操作的、具有*限度包容性与放性的人性论科学体系。

笛卡尔哲学原理(汉译名著本)
¥7.20
《笛卡尔哲学原理》篇是阐述笛卡尔哲学一般形而上学原理,主要取材于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沉思》和《哲学原理》章“论人类知识原理”。 本书的结构正如书名所标出的,包括两个部分:《笛卡尔哲学原理》和附录《形而上学思想》。前者是采取几何学方式讲述笛卡尔哲学原理,后者是对一些重要形而上学问题和概念分析说明的札记。如果说前者是更多表明笛卡尔观,那么后者对他自己的哲学观却有更多的暗示。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7.55
这两篇论文是互相独立的,是由于外界因素而形成的,然而它们又相互补充成为一个关于伦理学基本真理的体系。但愿人们能在这一体系中看到已停滞了半个世纪的这一学科的步。当然,两篇论文中的任何一篇都不能以另一篇为前提,同样也不能以我以前的著作为前提;这是因为每一篇论文都是为不同的科学院而作,从而严格的匿名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条件。 在这种研究中,首先要阐明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关系。但是作者忽略了题目主要要求的东西,而且认为,题目是要求提出某种伦理学原则,因此,他把论文中讨论他提出的伦理学原则和他的形而上学的关系的那一部分只是放在附录之中,只是作为超出要求的部分”。难道在征文启事的引言由以出发的主要观中也并没有提到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吗?因为这一引言一始就作了经验的说明,并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的评价及类似的东西为基础的,然后它才问到,这一切终究竟是以什么为基础的。这一引言后把存在于意识当中的天赋的德行的理念作为一种可能的解释的例子提了出来,因此也就是说在它提出的例子中,它是企图把一种纯心理学的事实,而不是某种形而上学的原则看作为答案的,这是很成问题的。但是,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它要求用某种事实,无论是意识的或外界的事实,对道德加以证明,但是并不希望从某种形而上学的梦想中来导引出这种事实来;因此丹麦科学院有充分理由来拒绝用这样一种方式解答问题的论文。人们应该想到这一。

被肢解的马克思
¥33.34
某种学说创立者的形象的变换,在文化史上并不罕见,但像马克思这样引起广泛的、持久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分歧如同冰炭,是少见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离马克思自己的时代越远,对马克思认识的分歧越大。正如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因此,当我们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前提,这就是必须了解和恢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伟大使命。

历史的灵魂(爱智书系)
¥12.00
从喜欢听故事、喜欢追问故事的结局开始,总有一天你会蛮有兴趣地追询人类过去的时光,感受到思接千载、探幽搜奇的无上喜悦。尽管你不一定选择历史研究作为职业生涯,但是你可能也会对历史本身感到惊奇或迷惑: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对历史学家应该怀疑还是相信?……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是对“讲故事”本身提出的疑问,我将在这本小书里和朋友们讨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