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秘书学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秘书学
孟庆荣
¥10.80
本教材为分上编(秘书理论)和下编(秘书实务)。秘书理论部分包括:秘书学概述、秘书机构、秘书人员、秘书工作等。秘书实务部分包括:会议管理、事务管理、文书拟写与处理、办公自动化等。 本教材依托国家人力资源部2014年新出台的《秘书国家标准》编排核心内容;与时俱进,加进近年秘书新理论以及"信息整合与秘书办公自动化"内容; 加进当下政府与高等院校如何规范培养秘书专业人才的举措的介绍。
49元5本 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上、下)
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上、下)
梁福军
¥41.59
本书以科技语体为对象,将科技与语言相融合,基于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语法(现代汉语为主,英语语法为辅)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建立了全景式科技语体修辞体系。系统阐述了科技语体的概念、特点、分类,基础语法、标准规范,以及词汇、句式、辞格修辞。按逻辑有序展开,结构清晰合理,内容深浅适宜,论述与实例相结合,还辅以大量实例(例句、插图、表格、式子等),并引用较多名家名言,对语用及表达效果的提高具有战略启发性和战术指导性。 全书共分 9章,上、下册,上册 4章,下册 5章,从语用的角度展现了科技语体的全貌。上册包括:语言基础知识;科技语体概论;科技语体语法;科技语体标准;下册包括:科技语体规范;科技语体词汇修辞、句式修辞、辞格修辞;科技语体语病。内容全面,材料详实,实例引自语言文字学、名家大家著作,各类科技文献、文体,同行或相关文章、作品,以及作者长期求知探索的研究创新和心得积累,实用性强,参考价值高。 本书适于科研、技术、科普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适于科技期刊、图书、网媒、数字出版等的编辑参考,还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的论文写作教材和自学用书,以及科技写作、编辑的培训教材和学习材料。可作为对传统语言学之类著作的一种补充,对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教学、学习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也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49元5本 南方传媒绿皮书·年度音视频经典案例选粹(2015年)
南方传媒绿皮书·年度音视频经典案例选粹(2015年)
谢毅
¥17.43
《年度音视频经典案例选粹(2015年)》既探析了媒体融合视角下广播节目发展新途径与“APEC蓝”背后的媒体建构分析,又对年度音视频经典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例如“冰桶挑战”: 玩转微博公益的新实践、芒果TV独播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新格局、1从《TFboys偶像手记》看中国“造星”新气象、“网络自制剧的优质时代要来了?——以《匆匆那年》为例探究”、“《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综艺电影试水市场,获口碑、市场双丰收”、“中国电影文艺大片的回归之路——以电影《归来》为例”、“《后会无期》——韩式公路电影的社会营销解读”等。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创新研究—基于境外电视跨国传播之启示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创新研究—基于境外电视跨国传播之启示
谢毅等
¥9.25
电视媒体作为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全球传播时代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对于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营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内国际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取得电视对外传播效果突破性的提升,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媒体结构、传播渠道、目标定位、运作方式、节目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寻求可操作的创新策略。 本书在对国外电视的跨国传播策略和对我国对外电视传播现状与不足做出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创新提出见解。力争做到既借鉴国外经验,又符合中国实际,为中国真正“走出去”提供参照。
49元5本 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
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
曾繁旭,戴佳
¥15.26
  媒介在风险社会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关注。曾繁旭、戴佳编著的《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传播研究工作坊)》不仅在各章系统地介绍风险传播领域的主要理论,更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描述风险传播不同主体在中国语境下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与现有理论对话,尝试归纳中国式风险传播的特有逻辑,探讨良性沟通的可能。   本书可为媒介、公众、专家、政府、企业的风险沟通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启发。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面向本科高年级与研究生的教材,启发学生如何进行规范且具有问题意识的实证研究。
49元5本 “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出版研究
“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出版研究
张文红、刘銮娇
¥13.95
“十七年”时期出版的长篇小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本书以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原始版本和相关研究文献,在系统介绍其出版环境与出版概况基础上,对该时期长篇小说的出版、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从题材类型、情节模式和人物形象出发,阐述其内容情况;从图案设计、色彩设计和版式设计角度探讨其出版形式特点;本书还对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编辑角色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版本比较阅读基础上阐述了“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版本的修改情况与修改原因。
49元5本 全球传媒评论(Ⅸ)
全球传媒评论(Ⅸ)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6.57
  郭镇之主编的《全球传媒评论(Ⅸ)》包含16篇文章,分为八个部分。   在“传媒经济与财经新闻报道”中,张志、孙璐的《广播影视内容及其生产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一篇长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广播电视生产的经济特征;文钊则总结了《经济观察报》近年来在新常态下对财经报道创新进行的探索。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徐佳的论文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多元叙事趋势,概括出主体身份由官方机构转向民间机构、叙事视角由精英转向平民、受众由地标场所的*受众转向互联网上的友善受众、媒介由中文文字转向新型视频和形象从文化、社会形象延伸到政治形象等五大变化趋势;马思的实证研究则从一个案例人手,对公众关心的一个对象(*集团)和一个过程(中国公司崛起)所引发的代表性西方舆论反应进行了测试,发现《华尔街日报》的六大报道框架随着*的崛起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在“影像传播”中,梁君健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从新闻生产研究的宏观角度回顾了数字时代前后图片生产者的地位由从属到自主进而被淹没的转变过程;杨慧和雷建军则对实验影像《翻山》进行了个案分析,总结出“碎片化”叙事方式和用到**的长镜头等视听语言的设计特点,并重点考察了热心观众对这些实验性视听语言的接受——似乎效果还不错。   社交媒介是近年来的热门现象,也是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的兴趣点。在“社交媒体研究”中,刘滢尝试从新闻生产、新闻价值、新闻模态等方面对2014年国外社交媒体研究的结果及其表现出的趋势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介绍了国内学者尚不熟悉的“受众参与3.0 ”“互惠新闻学”等新概念和新理论;而身在美国的郑珮研究了美国传统媒体社交网络平台的党派倾向,在这几家重要的新型社交媒体对2012年美国总统辩论的评论和报道中,研究者发现了与传统媒体较为一致的表现。   新媒介的兴起进一步带来了受众的变化。在“受众与文化”中,张磊进行了一些理论归纳,提出了受众是虚构的、受众是被建构的,以及“受众”这一词语可能会消失等观点;何威则通过许多有趣的案例,对漫画、动画等“平面化”虚拟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现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描述了作为亚文化群体的青年受众在文本、语言和意义这三个层面接受并认同“二次元”世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周玮、胡翼青和黄佩映对哥伦比亚学派的专题讨论属于新闻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在“观点”中,他们通过对早期传播学的一个研究案例——伊利研究和对一个重量级传播理论学者——默顿的重新阐释,提出了几个带有根本性的研究话题:学术作为工业的产生和传播学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冲突及自我协商。   近一两年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作为“一国两制” 试点代表,以不同的表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澳门大学进行的一次座谈会上,学者对澳门地区的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探讨。反映在“访谈”中的,是一种对中国制度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切。   在*后一个“调查报告”中,宋毅和章晓英等研究者通过1200多份英文问卷和60名双语志愿者的劳动,完成了对《北京文化的国际传播》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外国人在京的经历越愉快,对进一步了解北京文化的兴趣就越大;北京文化的传播效果是通过静态的知识传播和动态的文化体验活动共同产生的,从而提示了今后城市从事国际文化传播的一些改进方向;赵丽芳等研究者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媒介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调查研究,力求理解西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受众对媒介的需求、使用与认知,并对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在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发挥的功能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研究发现,母语媒介是少数民族受众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母语媒介的内容存在自我特殊化、窄化和他者化的问题。 ?
语用学学人文库·社会用语的语用心理分析
语用学学人文库·社会用语的语用心理分析
陈新仁
¥6.99
语用学(pragmatics)作为一门学科,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日新月异。语用学的学术视角从早的语言哲学扩展到语言学,逐渐触及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各类与语用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对翻译学、外语教学、词典编撰、跨文化交际、人工智能、文学批评、心理学等许多相关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用学现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显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语用学的学习、教学和研究。
49元5本 中国新闻学的筚路蓝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中国新闻学的筚路蓝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邓绍根
¥34.00
  邓绍根编*的这本《中国新闻学的筚路蓝缕(北 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阐述了: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徐宝璜 教授和邵飘萍先生,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 创了中国新闻史上“四个**”:它是中国**个系 统讲授新闻课程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新闻学术团体; 出版的会刊《新闻周刊》是中国历史上**份新闻学 刊物;出版的*作《新闻学》是中国国人自撰的** 本新闻学*作;促使“新闻学”课程走进了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的殿堂,成为中国开设的**门新闻学大学 课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反映出北京大学新闻 学研究会在中国新闻教育开端和中国新闻学兴起过程 中的历史地位。
49元5本 多情的莎士比亚
多情的莎士比亚
全凤霞
¥25.50
400多年前,当威廉在家乡圆月的辉映下,沿着家乡的埃文河一路诗意地走到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城时,在他心中澎湃着的不仅有对未来戏剧人生的向往,更有着对家乡的眷恋。那一刻,家乡熟悉的情和景在他心中激情地喷涌,埃文河的流水和儿时伙伴的欢笑在他的耳畔回荡,合成动人的交响,化作笔下灵动多情的笔墨。于是,威廉笔下情趣十足的手工艺人、憨厚朴实的草场牧民甚至流氓无赖和小偷也都凝聚着他对家乡那永久的记忆和怀念之情。
49元5本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蔡婧宇,李雪娇
¥23.20
  人类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 确外延的模糊概念,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作 品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及艺术性等特点,这便决 定了作品中必然会承载一些模糊信息,也势必会运用 模糊语言。可以说,文学作品不失为模糊语言*典型 的载体。往往为了勾勒某个场景、描述某种心理、展 示某个人物形象或是表达某种蕴涵的意义,文学作品 中的模糊语言通常都承载着特定的目的。在翻译过程 中,为了*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研 究显得尤为重要。   蔡婧宇、李雪娇编*的这本《文学作品中模糊语 言的翻译研究》从模糊语言和文学翻译的介绍入手, 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 言的翻译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译模糊、以 模糊译**等。   内容涵盖: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文学翻译概述 、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文学与模糊、文学作品中 的模糊语言、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英语文学作品中 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等。
49元5本 公文写作一本通(案例评析版)
公文写作一本通(案例评析版)
赵凤山
¥12.29
《公文写作一本通(案例评析版)》一书囊括法定的15种党政公文和11种常用事务文书。主要写作特点是追求四新:新的规范文种,新的标准格式,新的实用范例,新的佐证评析。书中摒弃了一文种一范例的传统写法,所引范例多达122个,多角度、多侧面对文种进行全面诠释,并重在对范例进行评析,有的是对单个范例评析,有的是对几个范例对比评析,这些评析是公文写作书籍的创新。全书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实用性、新闻性、资料性、档案性;实用性对应的是写作技巧,新闻性是贴近现实接地气,资料性和档案性具有查阅保存价值,以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迪和帮助?
49元5本 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翻译研究:从文本、语境到文化建构
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翻译研究:从文本、语境到文化建构
廖七一
¥12.34
  《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翻译研究:从文本、语境到文化建构》试图以描写研究的方法,聚焦于中国特有的翻译现象与翻译问题,探讨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翻译的特征、形态,以及与主流政治叙述的关系。翻译远非是语言转换,也不是简单的艺术品;翻译是积极的文化建构。我们对西方的译介、诠释和批评已成为改造固有国民性、形塑现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国在了解西方、翻译西方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49元5本 重写与归化:英语戏剧在现代中国的改译和演出
重写与归化:英语戏剧在现代中国的改译和演出
安凌
¥14.82
  英语戏剧改译是中国现代戏剧产生和发展重要的历史现象之一,此前研究由于英汉两种文本和演出资料的奇缺,多为根据一般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的推测和判断,本书首创根据文本和演出资料进行解读。安凌编著的《重写与归化(英语戏剧在现代中国的改译和演出1907-1949)》从现代戏剧演出史的基本语境梳理英语戏剧在现代中国的改译及其文化史、戏剧史和跨文化交流史的意义。内容包括十一章,涉及莎士比亚、萧伯纳、高尔斯华绥戏剧及芭蕾舞剧、抗战名剧等改译和演出。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竭宝峰
¥3.34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词汇速记手册:N5词汇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词汇速记手册:N5词汇
新东方日语考试研究中心
¥1.92
新东方日语考试研究中心为备战新日本语能力测试N5级别的考生精选823个高频词汇,按照词性进行分类,科学合理编排,更有助于考生记忆单词。词条内容由单词写法、声调、释义以及常考词组、近义词、反义词等拓展内容构成,重点明确,简洁、实用。每个词条均配有罗马字注音。拓展部分的日语汉字标有平假名发音,便于考生自学。书末附有常用数词的读法。
中华歇后语(第三卷)
中华歇后语(第三卷)
竭宝峰
¥3.34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多维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
多维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
刘畅
¥9.99
  《多维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是笔者常年思考问题的论文结集,它是一本以“第五种权力”和“社会心理新闻”为核心内容,以新媒体和社会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性成果,追求独创型、新颖性、前沿性。
经典新闻学译丛·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
经典新闻学译丛·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
汪英宾
¥5.99
  《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的原作是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本土新闻事业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和审视的域外研究成果。原作尽管完成很早,但其在当时西方产生的影响仍为今天的文化精品(包括学术精品)对外译介和对外传播带来很好的启示。在文化外译“热”犹胜往昔的今日,学界需要的是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如何切人和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阅读期待,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以实证的方式考察西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阅读空白乃至误读,并研究采用何种有效的翻译策略和传播模式,从战略高度有针对性地筛选一些满足阅读期待、更正误读的文化精品对外译介和传播。
媒介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图文版)
媒介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图文版)
苏林森
¥19.45
  本书从媒介消费的两个方面——受众消费和广告支出来研究媒介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先后检验了美国1929-2007年和中国1981-2007年媒介消费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对比研究了影响媒介消费的宏观经济变量,并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媒介消费和宏观经济关系的异同。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杨玲
¥31.26
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之间、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解,媒介融合的演进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的竞争基础、竞争方式及市场格局因此而改变,传统出版业面临着行业衰退甚至可能消亡的严峻局面,能否和如何适应环境的变革成为决定出版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动态能力理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旨在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该理论为出版企业应对媒介融合下的环境变革,不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分析框架。《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出版领域,以解决媒介融合变革下出版企业因出版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能力失效而竞争乏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出版竞争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前瞻性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