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及时开始,果断结束
及时开始,果断结束
安子
¥9.00
    及时始,始一段新的历程,就能获得一段理想的生活;始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就能争取到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果断结束,结束自己无法承载的过去,就是一种简单的释放;结束一个错误的过程,就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始。
49元5本 团体心理治疗中的社会潜意识
团体心理治疗中的社会潜意识
(美)厄尔·霍珀(Earl Hopper);(以)哈伊姆·温伯格(Haim Weinberg)
¥58.50
社会潜意识对于理解个人和团体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家庭到社会,从团体到组织,从小型、中型到大型治疗团体,以及*的临床工作,都有社会潜意识的身影。本书收录的文章来源于国际知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家、团体分析师等,他们借鉴了弗洛伊德、克莱茵、荣格、比昂、福克斯和莫雷诺的经典思想,以及当代关系视角、自体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观点。本书主要涉及社会潜意识的理论,包括社会性、社会性大脑、身份、基础矩阵、集体潜意识的原型和社会性做梦等。
49元5本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
丛非从
¥12.99
  人存在于世上,有三种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与和情境的关系。世间的痛苦,都与关系中爱和爱的缺失有关。而爱不能流动,都与不能懂得有关。所有的关于情绪化、拖延、迷茫、无助、敏感、否定、看不惯、防御心、指责、直言直语、虚伪、争吵、恋爱困难、感情失谐、绝望,都是因为不懂得。我们不懂自己,所以痛苦却难以改变。我们不懂他人,所以想爱却孤独无力。   如果说什么有可以让我们走向快乐幸福,那就是懂得。懂得他人,得以和谐关系。懂得自己,得以充满力量。   本书通过对事物、情感行专业、深的剖析,深简出地使读者明白:改变,从懂自己、懂他人始。有了懂得,爱就能在我们身边流动起来、传递下去。
49元5本 爱与秩序:海灵格人生智慧箴言
爱与秩序:海灵格人生智慧箴言
(德)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
¥51.35
小小的行动往往带来大大的结果。      这句话不仅对个人成长有用,而且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天的行为。现在,你手中的这本书,你正在读的这本书,也是每天一个小行动的结果。海灵格学校(中国)每天从伯特·海灵格的智慧中精挑细选一句话,在配上图片之后,制作成“海灵格每日一句”海报在社交媒体上发送出去。许多人是在读到某一天的“海灵格每日一句”并感觉自己被打动之后,才*次知道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多,每天都送出一句海灵格智慧箴言。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李欣玮发现了这个作品,然后我们达成出版协议,也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实例,呈现了一个小小的行动可以带来什么结果。
49元5本 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利用“执行技能训练”提升孩子学习力和专注力
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利用“执行技能训练”提升孩子学习力和专注力
(美)佩格·道森(Peg Dawson);(美)理查德·奎尔(Richard Guare)
¥51.35
本书从强化执行力、管理情绪等多个方面为父母养育聪明却混乱的孩子提供详细的育儿指导,让父母能够更好地陪伴聪明却混乱的孩子成长。      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展示,许多孩子的脑力和心力都足够完善,但在关键的执行技能方面有所缺失——这是一种思维的基本习惯,要求有组织性,保持专注,控制冲动和情绪。本书提供大量易操作、易形成习惯的方法,帮助父母分辨孩子的优势和不足,依据经科学研究证实的规律,帮助父母在教育聪明却混乱的孩子方面游刃有余,让孩子形成特定的执行技能,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49元5本 热锅上的家庭: 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樊登读书会收听量破2000万。豆瓣8.7高分力推!重新定义心理治疗,颠覆对家庭的认识!后浪出品)
热锅上的家庭: 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樊登读书会收听量破2000万。豆瓣8.7高分力推!重新定义心理治疗,颠覆对家庭的认识!后浪出品)
奥古斯都•纳皮尔,卡尔•惠特克
¥32.65
以往,我们把心理问题归咎于个人、创伤和原生家庭,试图站在个人的角度突破创伤性经历和童年问题。 可这本书告诉我们,家庭就像一个小宇宙,自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出现时,人不必也不应孤军奋战,要和每一位家人一起解决问题。 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布莱斯一家是如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找对方向,化解家庭危机的。借由书中家庭所面临的危机,作者带我们揭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本书自1978年成书以来,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是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掌控注意力——打败分心与焦虑
掌控注意力——打败分心与焦虑
【美】露西·乔·帕拉迪诺
¥41.40
本书是一本帮助读者掌控注意力,败分心和焦虑的极佳指南。 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无所事事、烦躁不安,要么注意力过度集中,感觉紧张焦虑、疲劳过度。这样的状态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降低工作和生活质量。如何才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过度疲劳的泥潭,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本书给出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找到更好的状态,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成人之美:明说叙事疗法
成人之美:明说叙事疗法
李明
¥59.40
鉴于叙事疗法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李明博士从2002始一直致力于叙事疗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本书是其19年来大量的引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结晶。本书从叙事理念层面对叙事疗法做了深地讲述,并从理念及技术层面对叙事疗法与西方各流派咨询技术做了对比,并附有作者就相关内容的解答。此外,本书增加了大量的案例材料和对话讨论,这也使得可读性增加了不少。
49元5本 沙发上的心理学
沙发上的心理学
[英]菲利帕·佩里
¥16.99
“我猜你会问我的童年。那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童年什么都不缺。”——来访者 “你能举一个童年经历的例子吗?”——心理咨询师 想知道心理咨询师的诊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你是否有必要去和心理咨询师谈谈? 在沙发上相对而坐的面谈,是如何始,如何展,又如何结束的? 面谈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究竟在想些什么? 被倾听和被纳,具有什么样的神奇力量? 詹姆斯,伦敦中产,一位体面光鲜的出庭律师,却有着难以启齿、无法自控的不良癖好。 他下决心改变这样的局面,终于有一天,他鼓足勇气敲了心理咨询师帕特的门。 他们的治疗过程长达一年,本书从43次面谈中选取了11次,涵盖心理治疗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每页的图像部分记录了两人之间的谈话,以及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将表、里同步呈现;下方的文字部分是客观角度的分析,以及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介绍。 这是一次发人深省的治疗之旅,它让我们明白:痛苦没有等级,一个人大大小小的痛苦,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非常棒!心理治疗与漫画相结合实在太有趣了。 ——临床心理学家,作家,主持人 ?奥利弗·詹姆斯 “我爱不释手。它让我笑了又笑,还让我频频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心理治疗师,作家,教授 ?苏茜·奥巴赫 在深浅出地阐明心理治疗的复杂性方面,菲利帕?佩里做得相当成功。 ——伦敦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高级临床研究员,英国罗汉普顿大学荣誉客座教授 ?布瑞特·卡赫 作为一部迷人又轻松的作品,它非常具有冲力。图画与内容实现了结合 ——美国自体心理学培训与研究中心(TRISP)联合创始人,训练督导分析师 多丽丝·布拉泽斯博士
49元5本 认知神经科学家萨宾娜的大脑使用说明书:超强大脑的七个习惯
认知神经科学家萨宾娜的大脑使用说明书:超强大脑的七个习惯
(爱尔兰)萨宾娜·布伦南
¥23.95
    这是一本介绍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及如何增强大脑韧性和神经可塑性的科普书。作者实施了一个年轻大脑100天计划,在这个100天计划中,你会完成一系列自我测评,清晰地认识到目前的大脑健康状况,明白自己有哪些习惯有利于大脑健康,而哪些生活方式需要改正。                    那么,重振大脑活力、提高大脑韧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研究发现,只要从珍惜睡眠、减轻压力、积极社交、勤于动脑、爱护心脏、锻炼身体、调整心态这七个习惯手,我们就可以增强记忆力,促大脑健康,甚至增强大脑韧性,让大脑能够应对或弥补衰老、损伤和疾病(包括痴呆症)带来的影响。这本书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指引你做出有利于大脑健康的选择,为你提供可以日常运用的实用建议,帮助你重振和优化大脑表现,建立储备,增强可塑性,降低痴呆症风险。
49元5本 社交恐惧心理学:“社恐”患者的自救指南
社交恐惧心理学:“社恐”患者的自救指南
黎瑞芳
¥14.99
习惯性地躲避别人的视线,害怕与人对视? 一当众发言就心慌脸红,担心别人会轻视自己? 与人交流时无法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总是哭笑不得? …… 种种迹象表明,你很可能步“社恐”的行列了。 《社交恐惧心理学》内容的编排,是先从认识社交恐惧症始,介绍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多种类型及形成原因,以及社交恐惧症与性格的关系;下来从正确认知自我、关注内在信念等方面帮助患者重置恐惧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后提出了克服社交恐惧的心理疗法与实践疗法,帮助患者走出恐惧后遗症,享受社交的乐趣。此外,书中每一章都有一个心理测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自己、理解自己。
当母亲慢慢变老——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指南
当母亲慢慢变老——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指南
丁宁
¥9.00
本书作者丁宁老师根据多年专业积淀,从自我认知、代际纠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养老问题等几个方面,以案例结合理论的方式分析,用从容、温暖的口吻娓娓道来,为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行疏导,提供了切合实际的解决之道。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心理学的入门读物)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心理学的入门读物)
卡尔·荣格
¥6.99
本书是分析心理学学派的创始人,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于1935年,在伦敦的塔维斯托克心理学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上所发表的系列演讲。内容在1968年首次出版成册,后被收录在荣格全集的第18卷:《象征界生命》之中。此次讲座的内容,涵盖了荣格大部分研究的知识概要,为荣格心理学入门的读物之一。其中一大亮点是荣格在本次研讨会上,预言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本书是1935年荣格于伦敦进行的一场系列演讲所留下的笔录,演讲发生的时间,正值其研究发生重大转向的阶段—由早期的心理类型理论,向晚期的集体无意识史料研究,所进行的转向。因此在这次演讲中,荣格将思路转变的因缘,表达了出来。由于荣格晚年的研究愈发陷入到中世纪宗教、炼金术等史料的研读之中,因此受到了大量批评。但在本次演讲中,荣格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此类批评的态度—一个临床医生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治愈病人,因此对于莫须有的批评,可以报以听之任之的态度。有趣的是,这样的态度也成为随后的数十年里,分析心理学追随者的特定“传统”。 从理论层面上说,演讲清晰地阐述了荣格从人类学范式(德国唯心主义),转向心理主义范式(经验主义)的整个思维过程。因此可以说,本书是阅读荣格著作的入门书。
49元5本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杨韶刚
¥47.00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理解我们内在的冰山
理解我们内在的冰山
李崇建
¥68.00
心理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创始人弗吉尼亚·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能被看见的只是外在的行为。我们在人际沟通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行为,因为复杂的感受、观、期待、渴望,都隐藏在水面之下——那是我们真正期待被看见的部分,也是深层次沟通发生的地方。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不但能用于自我探索,更是人际沟通的利器。沿着冰山脉络展对话,只需寥寥几句,就能带来惊人的神效。因为那是真正“直抵内心”的对话,是让彼此感觉被看见、被理解的沟通方式。 本书作者李崇建深耕萨提亚模式教学与咨询二十年,在这本书里,他诠释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并以中国读者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实例,教读者从外在的事件、行为、应对姿态手,一步步探索和走自己与他人的内心。阅读这本书,不但能够疗愈自己,也能学会和他人有效沟通,实现深刻而亲密的联结。 附赠笔记书《冰山练习曲》,提供数十个情境的对话练习,让读者通过对话和书写,见证自己内在的成长。
49元5本 变态心理学(彩色图解版)
变态心理学(彩色图解版)
罗伯特·F·伯恩斯坦(Robert F· Bornstein)等 主编
¥29.90
为什么人们会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交感到焦虑和恐惧?为什么经历创伤后,我们难以走出阴影?为什么有些人自恋而有些人自卑?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异常的体验,无论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还是家人朋友身上,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 作为“心理学轻松门小百科”系列中的一本,本书阐明了被认定为心理障碍的异常现象的数量和类型的演变,并分析了具体的心理障碍及其病因,最后探讨了心理障碍的诊疗方法。另外,书中还配有大量全彩图示和对知识的分拆讲解,有助于丰富读者的感官体验,帮助读者轻松了解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49元5本 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
(英)伯特兰·罗素著;黄菡译
¥48.00
     《幸福之路》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经典生活哲理书。全书简明扼要地分为"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两大部分,不去讲高深的哲理和枯燥的说教,而是直反思生活中*常破坏幸福感的消极心理因素,如竞争、疲劳、嫉妒、罪恶感、受害妄想等,直给出获得和提升幸福感的具体生活建议,如通过兴致、情爱、家庭、工作、闲情逸致等。   作者给书中的每个观都提供了真实的人性经验的支撑,和清晰、坦率、真诚的剖析论证;他所列的药方,也都是亲历亲见,并且实践证明有效提升了他的幸福感,所以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无数感到苦闷而又不甘忍受的男男女女,完全能够借此明察自身的困境,而找到突围之路,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这本书是每个人在幸福追寻途中的指南。
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美)卡伦·霍妮(Karen Horney )
¥39.00
在《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中,霍妮指出人出现神经症的过程是人的成长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健康成长相对立的过程。她全面阐释了出现这一特殊状况的不同时期及表现,描述了病态自负、病态自卑、病态要求、病态依赖以及人际关系与工作中的神经症障碍,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书后提出了解决这些具体神经症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整部著作中,作者都在用深刻的洞察力去努力诠释人类自身拥有的为实现自己的潜力而奋斗的巨大潜力。  《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经典著作,也是精神分析流派*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有严格的理论支撑,更有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对于普通人的自我修复与自我成长也有很大的启示。 
49元5本 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
雷雳 等 著
¥29.90
为什么一上网就想怼人? 互联网会让人更易产生嫉妒与自恋吗? 造互联网人设能找到自我吗? 谣言为何疯传? 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暗藏什么心理? 为什么明明很累还是忍不住刷手机? 哪些语言和思维习惯被互联网悄然改变? 本书深剖析了互联网空间中的心理特性,从心理学角度深剖析了网络社会中的行为模式。从个体层面到人际关系、文化影响,一一揭示了互联网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塑造和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心理挑战。
49元5本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
(日)加藤谛三著
¥21.00
有些人的人际关系十分糟糕,他们总是在努力对别人好,结果却并没有得到好的反馈。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讨好别人,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会依据别人的评价来行自我评价,会迁就别人的喜好而牺牲自己的喜好……然而最终却因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而苦恼。 《社交焦虑》将帮助他们从心理学上分析,为何会努力回应别人,为何会期待别人的回报,又为何会因此感到焦虑。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烦恼,缓解焦虑。那些在人际关系上感觉很累、很辛苦的人,只需要转换视角,改变行为和动机,就能让生活变得轻松和愉快。
49元5本 内向者的力量:7招打造内向者的职场竞争力
内向者的力量:7招打造内向者的职场竞争力
(美)迈克·贝克特尔(Mike Bechtle)
¥36.00
作为一个内向者,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深思考、敏锐观察、专注倾 听和战略规划。在工作场所,当你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或是当职场中外向者得到认可和奖 励时,你是否曾有被忽视的感觉呢?事实上,你的无形技能对任何企业的成功都至关重 要!你个人成功的关键不是努力成为别人,而是要做 100% 的自己。 本书作者以多年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为背景,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 自信而真实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从内向者的觉醒到心理战再到自我对话,作者深 而透彻的阐述让内向者对于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反省。作者还提供了 7 招用以帮助内 向者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让内向者从内在到外在两方面得到意识与行为的升级。 从今天始,用书中提供的高效可行的方法改变你的工作与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