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第三册)蕞邑惊鸿
¥24.99
《秦始皇》套书共分四部,分别是《诈坑长平》《函谷决死》《蕞邑惊鸿》《五帝祭天》。该书从长平之战引发秦国朝中一系列变动始写起,展了一幅秦始皇从即位为秦王到灭掉六国一统中国的历史长卷,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第1部《诈坑长平》:白起长平之战谎报战功,赵胜要报赵武灵王杀父之仇,子楚邯郸被追杀,秦始皇出生,白起范睢将相斗死,宣太后借燕军杀秦武王帮儿子篡位,一切皆有勾连。 ——白起长平之战谎报战功 ——嬴政出生,白起范睢将相斗死 ——秦宣太后阴助其子篡位 ……种种阴谋,皆有勾连! 第2部《函谷决死》:韩王用郑国修渠疲秦,秦公叔借郑国挑拨秦庄王要除掉商贾相国吕不韦,蒙骜河内大败,魏无忌追至函谷关猛攻,秦庄王一吓山崩,小儿秦王政13岁即位,秦国四年死了三个王,亡国在即。 ——秦公叔欲除相国吕不韦 ——魏无忌猛攻秦函谷关 ——秦庄王山崩,13岁幼子政即位 ……秦国危机重重,亡国在即! 第3部《蕞邑惊鸿》: 秦王政殿殴燕太子群臣震恐,公叔傒借机策划谋杀秦王政,太后赵姬孤儿寡母使美人计拉拢吕不韦,吕不韦嫌老爱嫩献嫪毐脱身,魏无忌再度出山,赵魏联军到蕞邑,就是后来鸿门宴处,离咸阳只七十里。 ——秦王政殿殴燕太子 ——公叔傒欲谋杀少年秦王 ——太后献身拉拢吕不韦,吕不韦献嫪毐埋祸 ——魏无忌再攻蕞邑,离咸阳只七十里 ……重压之下,少年秦王如何回转乾坤! 第4部《五帝祭天》:嫪毐挟太后驱宫中死党谋反要杀秦王政,成蟜恃秦王弟谋反上党称王要杀王翦夺兵权,公叔傒以楚相黄歇逆子楚王悍不当为楚王为名,怂恿连襟项燕攻秦以迎郎中令启返楚即位,吕不韦要秦王政死好立吃奶的孩儿秦子婴,四面皆敌秦王政惊险脱身,祭天亲政,由此成就灭六国一统江山的丰功伟业。 ——嫪毐谋反雍城;成蟜谋反上党 ——公叔傒怂恿项燕迎熊启返楚即位 ——吕不韦欲立秦子婴 ……四面皆敌,秦王政惊险脱身祭天亲政!
孔子的故事
¥24.99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古往今来一代代中国人。李长之从《论语》《左传》和《史记》中追本潮源,在孔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探寻孔子之所以为孔子的原因,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深浅出地分析孔子的思想,挖掘中国的民族特性与文化根底。
史学巨子范晔
促销价:¥12.00|¥48.00
本书记述了朝北朝史学家范晔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出身士家,才华横溢,早年作官,突然被贬,立志著书,逆境中写出不朽之著《后汉书》, 使自己名垂千古。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梅
¥24.00
本书搜集大量珍贵资料,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对一代曲学大师吴梅的生平事迹及成就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和介绍。叙述言之有据,评论客观公允,对一些疑难或带有争议性的问题行认真辨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书后附有《吴梅生平年表》、《吴梅著述刊行年表》和《吴梅研究资料目录》,为更为深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人生有解苏东坡:人生如果不快乐,不妨读读苏东坡
¥24.00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磨难。每一次能让他受伤、跌倒,但是每一次他都能挣扎着站起来。在苦难逼迫下,他找到了铠甲——既有儒家的刚健有为,道家的自然潇洒,又有佛家大彻大悟,从而让他成为了“苏东坡”。跟着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如何从苏轼蜕变成了苏东坡;如何用“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情来消现实闲厄;如何用一颗通透旷达心,做一个认真的世人。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黄公望
¥24.00
本书是一部艺术家评传,以文学兼学术的笔法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立传。黄公望既是江苏文化名人,也是中国文化名人。位列“元四家”之一,在中国文人画上承前启后,具有宗立派的巨大影响,元明的“松江画派”和“虞山画派”都承他的余绪。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他也是中国有影响的山水画家之一。本书在介绍他个人经历的同时,注重介绍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兼及中古时的民族史、绘画史等。现存的黄公望史料不全,学界多有争论,甚至对他的籍贯、隐居地、作品数量以及真伪都有不同的说法,作者对此行了周密的采访和考据,广征博引,多方求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中国文人画的演变和知识行了介绍。
朱元璋:九字定江山
¥23.99
本书为朱元璋传记,元朝末年,朝廷腐败如斯,天灾人祸踵而来,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乱世中,出身穷农之家的朱元璋家破人亡后,毅然加了义军的革命潮流之中。从小兵干起,忍常人不能忍,朱元璋娶马皇后为妻,长期挂靠在“扶不起的阿斗”小明王的帐下,三顾茅庐请刘基出山,天下谋士尽他彀中。诛陈友谅、灭张士诚、扫荡元军,朱元璋扫平天下,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江山——大明王朝。而为了坐稳江山,让子孙万代传承下去,他举起了手中三尺利剑,砍向了麾下的功臣们。本书描写了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的一面,也讲了他醉心权术、工于心计的另一面,全面讲述一位帝王的双面人生。
南国有佳人:庄姜
¥23.99
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 本书收集庄姜诗作赏析及其注释译文,易于读者理解。庄姜的诗作丰富多元,描绘了劳动与爱情、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方方面面,乃是反映春秋时代爱情生活的一面镜子。
故画远山长:李清照
¥23.99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她的《漱玉词》男性亦为之惊叹。本书收录了她大量完整的诗词作品,包括词集、诗选、文选·词论、佚句等原文、详细注释和译文,独家附录李清照小传,可供读者完全了解她的生平经历和诗词风格。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冰心在玉壶:朱淑真、沈宜修
¥23.99
本书收录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断肠诗词集》与明代才女沈宜修的《鹂吹集》,独家附录朱淑真和沈宜修小传。二人皆家境优裕,聪颖警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不同的是朱淑真婚后生活并不如意,抑郁而终,而沈宜修则家庭美满幸福,更有丈夫叶绍袁将她和子女的作品编成《午梦堂集》,流芳后世。二人境遇对比看来不觉让人唏嘘。在词作风格上,朱淑真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被称为“红艳诗人”,而沈宜修词风老练典雅,成为午梦堂词人群的中坚与领袖。
报于桃花开:吴藻、沈祖棻
¥23.99
本书收录作品作者为清代才女吴藻的诗词精选《香雪庐词》与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的才女沈祖棻的诗词精选《涉江词》,独家附录吴藻小传和沈祖棻小传二人在那个时代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沈祖芬,有“当代李清照”的美誉。二人都常将自己爱情故事写成诗词,词名远振大江南北,成就甚众。 吴藻,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苹香,自号玉岑子。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尝写饮酒读骚图。自制乐府,名曰乔影,吴中好事者被之管弦,一时传唱。后移家南湖,颜其室曰香南雪北庐,自画小影作男子装,托名名谢絮才,殆不无天坏王郎之感。其父与夫皆业贾,两家无一读书人,而独呈翘秀。卒年六十四。 沈氏名祖棻,字子苾,别署紫曼,笔名绛燕,有“当代李清照”美誉。海盐人,自上世徙居苏州,因家焉。一九四二年以诗律教授,历主金陵大学、华西大学、江苏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讲席,垂三十载,成就甚众。一九七六年休致,翌年六月二十七日,觏逢车祸,逝世武昌,逾月,葬于石门峰公墓。
转身是天涯:萧红
¥23.99
萧红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独树一帜,她的作品刻下了坎坷三十年人生的斑驳辙迹,深厚,质朴,然而细致,柔弱如水,却又富有火的热情和骨骼的硬度。以无限的深情,形成人道主义的“弱势文学”。表现手段上惯于运用象征、隐喻,营造氛围同业软件和他如何而热火如合肥电话哈特和我投入和,形成萧红式的诗性风格。本书将萧红生前文字以编年方式整理,收录萧红的散文、小说、来信等文章,独家附录萧红完整年表,听萧红如何追忆自己绚烂的一生。
绝世而独立:武则天
¥23.99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曾召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有《垂拱集》100卷、《金轮集》10卷,今已佚。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46首,如《如意娘》、《曳鼎歌》、《唐享昊天乐》(至第十二)等。 本书择取武则天所著《臣轨》(卷上、下),完全展露出武则天在文学造诣上的锋芒,独家附录武则天小传,是不得不读的一部佳作。
千秋无绝色:庐隐
¥23.99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星般一闪而过的作家,她与林徽因、冰心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茅盾曾说:“‘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能够注目在革命性的社会题材的,不能不推庐隐是人。”庐隐的文笔优美、叙事从容,剧作家阿英曾说:“庐隐的创作内容,大都是她自己生活(也可以说是一个女性的生活)的叙述,是一个女性自身的抒情的作品。”其独特的审美风格,令人赞叹不已。 本书主要精选民国才女作家庐隐的散文、小说、书信等经典作品,包括海滨故人、云鸥情书、一个著名作家等,且独家附录庐隐生平年表。庐隐的抒情风格,清浅直切,又不失隽丽潇洒,缠绵悱恻与慷慨悲歌间有,笔锋常带感情;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风格感伤,基调悲戚,可与同时期的郁达夫媲美。可以说在艺术风格上,庐隐是颇具个性的。 庐隐,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女作家在现代中国》之中,与萧红、石评梅等人并列为18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之一。
松下问童子:柳如是
¥23.99
柳如是生于明代,是秦淮八艳之一,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本书辑录柳如是诗词歌赋中的精华作品,包括戊寅草、小令、柳如是赋、柳如是尺牍、柳如是诗、东山酬和集、柳如是诗拾遗,独家附录河东君小传,充分展现她个人的词作风格与艺术才华,就文学造诣上来说,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一万种痴心:陆小曼
¥23.99
陆小曼,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传奇流传至今。本书收录陆小曼生为经典的散文、诗歌、小说,以及悼念徐志摩的一些信笺,包括《哭摩》《爱眉小札》《皇家饭店》《泰戈尔来我家》等。重温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倾城之恋之间,感受陆小曼的文学才华和传奇人生。此外,本书独家收录陆小曼完整年表,以供读者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轨迹。 陆小曼,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 陆小曼一生浓墨重彩的部分是她的婚姻。1922年,陆小曼被父母许配给了军官王庚,但婚后没多久便发觉两人并无共同语言,感情慢慢出现危机。所以诗人徐志摩的出现,就像一道亮光照耀了陆小曼孤独的心房,两人迅速堕入爱河,然而陆小曼延续了一贯奢侈而放任的生活,徐志摩为了满足她的高额花销,不得不四处奔波忙于赚钱,在1931年飞往北京途中遭遇空难,不幸身亡。诗人的死亡给了陆小曼沉痛的打击,也彻底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
临水照花人:石评梅
¥23.99
本书主要收录石评梅的散文与小说,包括墓畔哀歌、涛语、偶然草等经典代表做。石评梅的作品不仅有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层面上也表现得脆弱和哀苦,通篇充满了“冷月、孤坟、落花、哀鸣、残叶”等冷艳的词汇,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然而她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反而使她能够从悲观主义的角度循着情感的悲哀逻辑进行思辨与觉悟,表现一种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充满着柔弱女性奋力挣扎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 石评梅,山西桃河畔平定县人氏,字波微,乳名“心珠”,取父母心上明珠之意。父亲石铭是清末老举人,但并不封建迂腐,相反开明并善于接受新思想。石铭后来任太原中学国文教员,也是高君宇的恩师。 石评梅的文章里曾这样写道:“我生平认为幸福的一件事,就是我有思想新颖的父亲。他今年七十二岁了,但他的时代思想革命精神都不减于我们青年人。所以我能得今日这样的生活,都是了解我认识我相信我的父亲之赏赐。” 石评梅幼时,父亲石铭翻遍辞书字典为之取学名“汝壁”。但自幼酷爱梅花的石评梅偏偏自号“评梅”。她自幼聪颖,博闻强识,琴棋书画,诗词文赋出众,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直待醉时休:吕碧城
¥23.99
本书精选吕碧城《晓珠集》中的经典篇目,相传吕碧城聪颖而早慧:“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她的词并非首首闺秀纤巧,而是烙印了时代的烽烟。手笔婉约,别见雄奇,敏感玲珑,却又暗蓄孤愤。被称为“近三百年来后一位女词人”、“凤毛麟角之才女”、“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我和慈禧太后(洋眼看中国)
¥23.99
这是美籍华人德龄以英文撰写的回忆录。书中采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亲历者的口吻,详细讲述了她贴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间所观察到的清宫生活实情,包括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乘火车巡游的经历等。所涉人物有光绪皇帝、隆裕皇后、李莲英、袁世凯及其他官员,并提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宫廷秘闻。本书既有文学趣味,又有史料价值
左宗棠与李鸿章
¥23.92
晚清处中国三千年来国运为翻覆跌宕,社会为摇摆不定的大变局时代,世界纷乱,人心迷茫。从左宗棠1852年出山任事,到李鸿章1901年去世,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剧变年代里,左、李同时肩任家国重任与时代使命,主导晚清大变局五十年。两人从出山到拜相封侯的生命轨迹,凝聚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在纷乱的时局中,左宗棠、李鸿章同时位极人臣,为将历史的航船驶出凶险莫测的三峡,全身投跌宕起伏的大变局洪流,但彼此观念对立,行为对撞,演绎出纵横交错的双面人生。两人硬气与柔气对冲,实干与权谋对撞,自强与苟安对立,道德与智术对面。读懂两人争与斗,足以读尽晚清五十年的概貌。 本书以左宗棠、李鸿章一生的交集故事为主线,以曾国藩、慈禧太后为参照,通过正史,还原纷纭时局里的斑驳现场;穿插轶史,丰富真实残漏的隐秘细节。以当代眼光全面深比较两人十大方面的不同之处,滴还原其中的合作与争斗,谋略与计算,复杂与诡异,无奈与挣扎,给到当代读者以历史的借鉴与现代的启迪。
李煜传
¥23.40
《李煜传》从李煜这种极其强烈的反差中,发掘出传主的个性亮色。利用正史、类书、方志、笔记、年谱、诗话、词话等丰富资料,审慎稽核,精心探研,以南唐兴亡为经,以李煜的家世、生平、诗词、轶闻为纬,交织再现这个集词宗与君主、天才与庸才、成功与失败于一身的人物全貌。 《李煜传》事有依据,语有来历,又运用文学笔法,夹叙夹议,生动活泼,既是传记又是信史,读来如品香茗,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