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会好吗
¥23.40
乌托邦时代,为了未来否定现在;功利主义时代,为了现在舍弃未来。当中国从一种*滑向另一种*的时候,熊培云以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唤回人们对理性的信心与热情。 这个社会会好吗?既是疑问,也是期许。本书通古今中外,不仅着重探讨了革命与改良、自由与责任、暴力与宽恕、道德与法律等关键议题,而且从“以己任为天下”的角度,诠释了个体之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上海卫生:中国保健之注意事项
¥23.40
本书是19世纪上海生活保健指南,呈现了来华西医知识谱系全景图,反映了外国侨民的东方文化适应与偏见,对于近代上海卫生史、城市史以及医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雅各曾负责主持上海仁济医院的工作,对精确的医学科学的到来始终葆有殷切的希望。本书以19世纪的卫生科学和道德准则为经纬,从食物、饮料、运动、衣物、沐浴、排汗、痱子、肝脏、睡眠和热情等各方面讲述具有地域特色的卫生保健之道,批判外国侨民奢靡放纵的生活,倡导个人承担起维护城市卫生空间的道义责任。
城市治理立法研究
¥23.40
本著作以四个城市为例介绍了我国城市治理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外城市治理立法实践为借鉴,展开对城市治理立法的思考,总结推进立法的主导因素,强调从“治”而非“管”入手,推进城市治理在理念、思路和方式上的转变,从而为法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23.52
作为20世纪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马林诺夫斯基生前的日记在1967年出版后,引发了持续近二十年的争议: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山祖师式人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特罗布里恩岛考察期间,所记日记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在日记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人的鄙夷和痛恨(甚至有种族歧视的嫌疑),而且他还不断怀疑自己和工作的意义,并饱受情感、健康的困扰。 本书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1915年间和1917-1918年间的两本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各种经历,作为一本从未打算发表的私人日记,他的记录简单明了,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窥到新几内亚土著在当时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马林诺夫斯基作为普通人较为阴暗的一面和他对于个人人生、事业和感情的思考。 现在,这本日记已经被广泛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的伴侣读物,因为它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类学家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困惑与坚持,更将人类学家中的“人”回归到了其原原本本的含义,将人生的这种困惑与坚持扩大到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心有戚戚焉的层面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23.70
本书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对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现实状况,党和政府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同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某些扶贫无效的问题而应当做出的一步探索等做出了考察分析,主旨在于引起人们对扶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一步思考,以期探寻精准扶贫的更有效途径。
日本历代都城小史
¥23.70
本书原名《帝都》,记述了日本历代都城的沿革,作者亲自前往遗址勘察,以期为读者讲述实际面貌。不仅介绍有记载的史实经过和地理考察,同时力图探寻其内在的因果关系,将古代的研究内容公之于世。
文化视域中的马来班顿研究
¥23.77
《文化视域中的马来班顿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系列·当代外语研究论丛》首先从源头上阐述了班顿的马来民族属性。然后,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分析了班顿所折射的马来民族审美观,如“以小为美”“以委婉含蓄为美”“以均衡和谐为美”等。之后分析了班顿与马来民族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密切联系,揭示了班顿鲜明的马来民族特色。班顿的意象和母题集中反映了马来世界自然、社会和文化的种种特征。作者试图结合马来文化的若干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班顿进行具体的研究,揭示班顿与马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中探询、勾画出马来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生活、精神信仰、民族精神的综合面貌。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23.80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关于人类未来 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关于技术创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 关于投资机会 “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 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遵循他给出的计划,这个目标定会实现。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6——家教与家庭家风建设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3.87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系列年度报告之一, 本书对中国道德年度发展状况行了系统的调研,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3.88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
¥23.88
《社会学前沿论丛: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终期成果,全书包括导论和11章内容,共计25万字。《社会学前沿论丛: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导论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社会学理性选择研究的历史演化线索、重要流派和主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也对感性选择研究的缘起、基本观点、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了概括性论述。章至第五章是对社会学理性选择研究的主要理论,即交换行为理论、网络结构中的选择行为理论和宏观系统中的选择行为分析理论,做出了理论观点和方法原则的评析。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经济学向社会学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和社会选择理论做出的评析,这两章的内容可以看作在理性选择研究上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野融合,是学科交叉性成果。第八章至第十章是本项研究具有更明确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扩展研究,即把理性选择理论的评析扩展到对感性选择研究的考察。感性选择研究是理性选择研究进一步深化必然提出的重大课题。第十一章对哈耶克关于人类感性行为与感性秩序的理论做出了深入评析,可以看作以对哈耶克的思想理论评析为例,把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的研究同人类社会秩序的生成或建构联系起来的一种考察评析。
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华人与马来人关系研究
¥23.88
本书并不打算面面俱到地研究马来西亚马华两大族群之间的所有关系,根据已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本书将着重探讨马来西亚的华人与马来人两大族群关系的发展变化及矛盾与症结。
成为母亲的选择
¥23.90
“你会后悔没有生孩子!”2008年,当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始行一项名为“后悔当妈妈”的社会调查时,这句警告始终回荡在她的脑海里。 母性是天生的吗?成为母亲是女性的天职吗?在其后的五年,这些问题始终伴随着多纳特和她的调查,并终发展为《成为母亲的选择》一书。 在本书中,多纳特采访了二十三位以色列女性,无论其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她们都有一个共同,那就是已为人母。通过长期的跟踪采访,多纳特追溯了这些女性成为母亲的历程,分析她们在孩子诞生前后的情感世界,调查她们如何认知和化解生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成为母亲的选择》用女性自己的声音,展现了立体、复杂的母亲形象。
农村变迁史,记录土地上挣扎的灵魂?(套装2册)
¥23.99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刘丹桂惊险曲折的人生经历的描写,展示了当今城市和乡村,在新旧交替时期人的思想挣扎、迷惑、抗争的心理历程。作者以本人家乡刘家桥桂花坪作为文学地标,运用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着重描述了丹桂被生活厄运逼入城市求生存,又历经周折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新女性形象。《土地》以鄂南为背景,全景式地展现了从“土改”前夕至今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农民的浮沉命运。刻画了土地上挣扎的灵魂。以蚌壳岭为背景,以农民为视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大全景。以人称展示种田能手、长工徐土地,在历史进程中各个关键时段的多舛命运,及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主人公以极大的宽容对待历史的恩怨,历经磨难而顽强地生活着,展示他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及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反映了农民对土地自主权的渴盼和无奈。小说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绎时代变迁,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以蚌壳岭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勾勒我们民族历史的变迁,使之成为中国农民命运的一个缩微式表达。小说以现实主义笔触,把握住当代农村变革的律动,借农民与土地分分合合的曲折而又悲壮的故事,揭示一个颠沛不破的真理: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 《土地》可谓解放以来60年鄂南农村的编年史、风俗画。是一部纯然的关于“土地”的史诗,也是一部乡土题材的现实主义力作。
小组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
¥23.99
本书以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为前提,将团体社会工作视为社会工作实务系统的一个基本和独特的子系统来阐述和研究。全书分11章,介绍了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团体类型、系统要素、团体动力、工作历程以及团体社会工作的评估。 本书在理论阐述的同时辅以本土实例的详解,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可供从事社会工作、团体辅导与咨询的相关人员参阅,也可作为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教师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案例研究的艺术:好的故事、好的分析、好的报告 (案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斯塔克,确立社会科学案例研究分析框架的里程碑著作)
¥23.99
本书作者罗伯特·斯塔克是案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本书是案例研究理论分析方面的经典之作,借鉴自然主义、整体论、民族志、现象学和传记学研究方法,探索了质性的案例研究方法。 在本书中,斯塔克首先界定了何为案例,按照他的分类标准确定了案例的类型,阐述了案例选择并做出推论的问题;其次,对研究问题行了分类探讨,揭示了质性研究的本质;着阐述了收集、分析和解读资料的过程,区分了定性和定量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结论,界定了“自然推论”的概念,阐述了五种案例研究者的角色和行三角验证的目标和策略;后,作者分享了自己常用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作者还以哈珀学校案例研究报告为基础,讲解了案例研究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本书还在每个章节末尾设计了研讨班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新方法和新观念。 本书以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风格,成为确立社会科学案例研究分析框架的里程碑著作,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寻求更全面地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学者阅读。作者将中小学的真实案例用于大学和研究生案例研究方法课程,说明案例的选择、分析、阐释和报告撰写,对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都有借鉴意义。此外,因为案例研究日益成为评估战略的一部分,社会服务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也会从中受益。
黄历的前世今生
¥23.99
黄历,在中华民族中流传延续了两千年左右的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生活中凡遇有重大事项,如婚丧嫁娶、动土奠基、张挂牌、乔迁新居、出门旅行等,大多人都会查阅黄历。作者之所以要对“黄历择吉”这一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民俗做初步的研究和介绍,大约基于以下理由:黄历择吉是中华民族一种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民俗文化、民间信仰;黄历择吉作为中国术数文化之一,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传承两千年依然兴盛不衰,应有其赖以存在的合理性,即前文所提及的“哲学理论”基础;揭黄历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择吉的神秘面纱,普及中国传统五行文化知识,破除迷信,正面引导,是文化界值得去做的工作。 作者从黄历的历史、黄历择吉和中国传统术数文化、历史上构成择日的基本元素及择日方法、传统造葬择日简介、现状思考及展望五个方面简单又相对全面的介绍了中国的黄历文化。
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
¥23.99
《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27)、上海社科规划系列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探讨了上海建设现代化文化大都市的“短板”问题、上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问题、加强和提升上海国际传播的能力建设问题、提升上海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问题、推进上海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提升上海对外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繁荣发展上海互联网的产业问题、保护和传承上海城市历史文脉问题,以期对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可供政府工作人员、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23.99
南振中是我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是他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总结。30多年前本书第1版出版后,受到新闻学界和业界的好评,陆续被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学生书目或选读书目。根据读者的要求,增订本补充了原书引用的新闻作品,以便于读者将采访写作方法与实践成果对照浏览。
特朗普:从商人到超级网红
¥24.00
在这次的美国大选中,特朗普成为了后的赢家。 特朗普是个商人,他还写过书,演过电影,当过主持人,而现在他又有了新的职业——总统。 在这次大选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特朗普负面的新闻:与众多女性有染、不尊重女性、口出狂言…… “绯闻”、出格的言论,特朗普真是一个如此不堪的人吗?还是说其实有深层意义? 毋庸置疑的是,美国大选让他从一个美国的“网红”,变成了一个世界的“网红”,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特朗普的企业。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宝山实践
¥24.00
本书是上海市宝山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经验总结,探索建设优质教师队伍和优质课程的途径,利用资源共享的做法,带动薄弱学校的成长,总体带来了宝山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供教学研究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