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杜泽逊教授讲演录
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杜泽逊教授讲演录
杜泽逊著
¥15.54
作为著作等身的文献学家、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领域的杰出成果有目共睹。本书收录他的35篇讲演,分为四个部分:1.给青年学子们,有自身的求学之路,经验分享,更有给同学们如何治学、如何做人的真诚建议。2.给教师们的话,思考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做好学科建设,亦有切实的行动记录。3.学术主题发言,包括《清人著述总目》《十三经注疏汇校》《日本藏中国古籍总目》等大型学术项目的成果汇报和经验总结,均是杜泽逊教授*负盛名的领域。4.其他。在其他学术会议的发言,亦有较大的信息量。
每满80减40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著 王素整理
¥15.60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湘、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每满80减40 旧制度与大革命--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旧制度与大革命--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法)托克维尔
¥15.60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作者托克维尔从社会结构、宗教权力、政治制度、革命形势、世界势力格局、政治家倾向等方面深刻探讨了在大革命背后蕴藏的诸多矛盾及问题,全面展示了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产生的巨大效应。
每满80减40 王水照说苏东坡
王水照说苏东坡
王水照
¥15.60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英中,为炫目、有人格魅力的一位。他既是超逸绝尘、“与造物者游”的诗人,又是与社会底层和日常生活“接地气”的智者。在众多轶事与传说的背后,真实的苏东坡到底是怎样的?《王水照说苏东坡》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宋代文学专家王水照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授课的讲稿。作者将四十多年深入研究苏东坡的心得,用为通俗凝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希望让所有人都能读懂和走近苏东坡。
每满80减40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英汉对照)(图文版)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英汉对照)(图文版)
汪荣祖
¥15.70
“南疆痛史话从头,碧海鲸波震九州。漫道圆明劫后火,且凭记忆写琼楼。”字里行间重现这座业已消逝的宫苑,意在还原一幕荣辱交织的历史。本书从宏观上呈现圆明园布局、扩建、焚毁、修复的漫长变迁,亦于细节处勾勒园林建筑、生活起居与日常运行的点滴,回溯“万园之园”曾经的苦难与辉煌。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座圆明园。圆明园的冲天大火永无止息地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唤起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愫,由此而生的伤悼、自省、图强等话题也一直未曾消歇。且让我们随汪荣祖先生的如椽大笔,去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每满80减40 罗曼诺夫王朝衰亡史
罗曼诺夫王朝衰亡史
赵恺
¥15.70
《罗曼诺夫王朝衰亡史》穿透历史迷雾, 梳理了罗曼诺夫王朝衰亡的原因, 还原了诸多坊间传闻的真实面目, 演示了沙俄帝国崩坏、倒塌的悲壮史诗, 是了解沙俄帝国*后二十年不可多得的案头图书!
每满80减40 掌故003:趣味一战史
掌故003:趣味一战史
杨亮
¥15.70
本书主要讲述*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从萨拉热窝事件王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被杀引发的连锁反应,到大战爆发各参战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再到“速战速决的攻战”如何发展成“把各参战国搞得焦头烂额”的堑壕战,以及这场美其名曰“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如何成为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
每满80减40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陈正宏著
¥15.75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读中国历史,不可不读《史记》。本书按照《史记》的内容顺序,详细介绍了说帝王故事的《本纪》、穿越时空呈现历史的《表》和记录古代各项制度的《书》,分三部分讲故事、说文化。作者以幽默的文风和三十年从教的经验,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切话题:什么叫改朝换代,为什么分分合合总是需要一个王,史上为何大王轮流做,分封与为官的背后又有哪些可说与不可说? 因为《史记》中《表》和《书》文化的深度和难度,即使学者也不容易梳理清晰,而本书作者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以研究《史记》三十年的深厚功力,以读者立场深浅出的呈现能力,“治大国如烹小鲜”,轻松讲解、故事带后,令读者豁然朗。 《史记》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要读懂读通《史记》,需要一部提纲挈领、细致微的导览书,不止讲故事,还应对内容行分析考辨,“知其所以然”。“陈正宏讲史记系列”正是这样一套面向大众立体、全面讲解《史记》的导读书,共分四种:《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血缘:〈史记〉的世家》《众生:〈史记〉的列传》《绝唱:〈史记〉的史记》。本书是该系列*种。
每满80减40 丝路小史:被世界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丝路小史:被世界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郭晔旻
¥15.99
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替。 谁是见证者?又是谁借此成为东方的*大港? 海商?海盗? 还是向海而生的先驱者? 白银的流,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漂洋过海而来的神奇物种,如何拯救中国? 我们因此而被世界改变, 但自那时起,我们也改变着世界。? 近百幅精美图片全彩印刷,世界各大博物馆丝路展品汇集。 没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没有艰深的史实考证。 生动有趣的故事背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知名作者,十数家媒体联袂推荐。?
每满80减40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15.99
1991年,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校史研究室开始选辑出版《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1] 1948),至1994年4月共出版了四卷六册,即汇编了清华大学建校至解放前历史时期的有关校史资料。这段时间的史料,按清华大学经历的四个时期各辑一卷,其中:清华学校时期(191] 1928) 一卷一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卷两册,抗曰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37—1946) —卷两册.解放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46—1948) —卷一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受到广大校友和关心清华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许,认为“该书为了解清华、研究清华,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史料”。
每满80减40 元代白莲教研究(杨讷史学著作四种)
元代白莲教研究(杨讷史学著作四种)
杨讷
¥15.99
本书对白莲教的产生、渊源和教义、传播和演变、被禁和复教,以及与明教的关系,与弥勒净土信仰的关系,与元末农民战争天完红巾军、大宋红巾军的关系,与大明国号的关系等问题皆作了清辟的分析,并对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元璋传》、《读史札记》中的相关观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本书论从史出,视野阔,逻辑严密,文字洗炼,实为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专著。作者的前期研究论文已引得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小川贯戈的重视,此次以专著形式推出,必将受到海内外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此次全新推出,增补了一份重要的元代白莲教的相关文献。
每满80减40 中外史学丛书(套装共11册)
中外史学丛书(套装共11册)
张明 于井尧 编著
¥15.99
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每满80减40 药商视阈下的宁波帮研究
药商视阈下的宁波帮研究
陈厥祥, 卢美芬, 陈梓涛著
¥15.99
这是一本以药商为切入口的研究宁波帮的史料文集。全书共分八章,概述宁波药商作为宁波帮研究新视阈的缘由,论述宁波药商作为宁波帮源头在北京发轫、发展的心路历程,用宁波药商留下的历史足迹还原宁波帮之源。后通过揭示宁波药商的人文精神,阐明宁波药商作为人文药商的典型特性,从而建构出宁波药商文化传承机制的框架体系,昭示出在建设健康中国、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中开展宁波药商研究的当代价值。本书在宁波药商的全新视阈下,通过对医药业领域宁波商帮专题的考量,初步揭示了宁波帮形成的时代要义,完整揭示了宁波药商在宁波帮流变中的清晰脉络,深刻揭示了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宁波药商的执著坚韧精神,生动揭示了诸多历史遗存背后的鲜活故事,系统揭示了宁波帮的儒商特征及其人文品性。
每满80减40 大清钱王1:草根的进阶
大清钱王1:草根的进阶
萧盛
¥15.99
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却没有一人可与他相比,他被李鸿章誉为是清廷的国库,被老百姓称为钱王,被《时代周刊》列为19世纪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他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一品红顶商人——王炽。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做起,而后在乱世中组织马帮,在中国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用他的机智和勇敢,于川滇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对待政商关系上他坚持“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法则,在生意场中他又秉承“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理念,虽逢乱世,却如鱼得水,涉足各行各业,吃遍政商两界。终成一代“钱王”。
每满80减40 刘基事迹考(杨讷史学著作四种)
刘基事迹考(杨讷史学著作四种)
杨讷
¥15.99
对刘基的生平事迹行了全面而简要的考证叙述,囊括了*重要的史料,说明了刘基的人生轨迹及重大事件。
每满80减40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杨智友
¥16.00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 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 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
每满80减40 中国人应知的古代科技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古代科技常识
陈丹阳编著
¥16.10
中国古代科技光彩夺目,在数学、天文、农学、医药等各个学科领域都有许多辉煌的发明和创造。本书以具体的科技问题与现象为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矿冶、军事、交通、水利、建筑、农学、医药等。深浅出,图文并茂,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通俗百科全书。
每满80减40 西潮与新潮(精)--国民阅读经典
西潮与新潮(精)--国民阅读经典
蒋梦麟
¥16.20
  《西潮与新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像自传,有像回忆录,也有像近代史”;二是《新潮》,主要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但因作者病逝而未能深展论述。本书的价值正如著名学者王德照所说:“他(蒋梦麟)所希望于读者的,要多少能从著者所记叙的身边琐事中,发现重大史实的意义,以正视展在面前的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
每满80减40 文庙释奠礼仪研究
文庙释奠礼仪研究
刘续兵
¥16.31
  中国人习称的“孔庙”,实际上应当称之为“文庙”。文庙用来祭祀孔子及历代儒家圣贤。文庙祭祀时所采用的礼仪称之为“释奠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国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孔子去世那年(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此后,它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至今仍在海外盛行,堪称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时至今日,文庙释奠礼依然在全球华人中有着广泛影响。本书分六个部分,详细梳理了文庙释奠礼的萌芽、形成、发展过程,明清两代举行释奠礼的基本情形,以及对世界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内容具有独创性,是一部颇具普适性文化价值的学术专著。
每满80减40 学术与时势:民国的边疆研究
学术与时势:民国的边疆研究
段金生著
¥16.80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由来已久,但近代意义的研究却始于清末民初,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边疆民族危机及学理的内在发展逻辑诸维因素的影响,边疆研究广为国人关注,“边疆”“边政”等词见诸报端,学科意义上的“边疆学”“边政学”概念也相继被提出,边疆研究的嬗变集学科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形态与学术思想变化的内在紧密关系,亦可为当代边疆学的建设提供启示。  本书是近年来关于民国“边疆学”构建的一部力作,由中国社科院汪朝光、李大龙二位先生作序推荐。作者在学术史整体视野下对清末及民国时期的边疆研究行考察,紧紧抓住近代边疆史研究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学术与时势之间相互交织”这一突出特,阐述了近代边疆研究的内涵变化,并按照时间之发展顺序,以及区域性的特色,对民国边疆研究在学术与时势之间呈现的整体面相及不同侧面行了论述。此外,作者还分专章讨论吴其昌的边政研究思想与路径,以展现时势变化对人物学术思想之重要影响。可以说,本书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将民国边疆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面相,以动态的、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每满80减40 蜀道难(附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
蜀道难(附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
罗常培著 俞国林整理
¥16.80
1941年5月,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常培三人,先后从昆明飞重庆,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蜀学术文化考察,“三个多月困难的旅途,拖泥带水,戴月披风,逢山路,过水搭桥,还仓皇地逃了好几次警报,历尽了抗战期中旅行的苦楚”,中途“研究了学术,赏玩了风景,采访了民俗,慰问了朋友”。罗常培将这一路的经历写成了具有日记性质的游记——《蜀道难》,是对抗战中期蜀道上某时某地的旅途实情、学术状况、人物动态的真实记录。梅贻琦、郑天挺、罗常培三人此行,本来都写有日记,今唯有梅贻琦的日记保存下来;而作为此行财务总管的郑天挺,也留下来一份账目清单,详细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交通、住宿、餐饮、听戏等物价。现将梅贻琦这部分日记及郑天挺账单附《蜀道难》相关章节之后,三人资料对读,展现出一幅鲜活的画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