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马一浮之记
马一浮之记
马一浮
¥19.99
马一浮(1883~1967),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马一浮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英文版的中华*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 “新儒家三圣”。 其为学,在古代哲学、理学、文学、佛学方面造诣精深,儒释道会通一气,为一代儒宗。哲学上,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在于“发明自心之义理”。理学上,他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深刻研究和体验,是时人所公认的。“义理名相论”则是马一浮独自发明的可以施之于教的对“六艺”义理的阐扬与发明,称之为新义理学说。 其为书,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儒家气象、道骨仙风、禅心佛理融会一炉,为书法大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 本书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作记辑录。
49元5本 新唯识论(删定本,一九五三年)卷中
新唯识论(删定本,一九五三年)卷中
熊十力
¥19.99
本书系作者于一九五一年底至一九五二年删节《新唯识论》语体文本而成,一九五三年印出。此据一九五三年印本整理。作者在是书中坚持了他一贯的“体用不二”思想。本书为中卷。
49元5本 体用论(一九五八年)
体用论(一九五八年)
熊十力
¥19.99
《体用论》共9万字,含明变、佛法上、佛法下、成物四章,明心章有目无文。全书环绕“实体”“本体”范筹而展开,集中表达了作者“体用不二”的学说。
49元5本 存斋随笔(一九六三年)
存斋随笔(一九六三年)
熊十力
¥19.99
《存斋随笔》写于一九六三年。本书主要是解释佛教的十二缘生,同时又批评了佛家的性相、体用割裂之说,*后又论列佛家戒定慧三学,发挥己意。
49元5本 十力论学语辑略(一九三五年)
十力论学语辑略(一九三五年)
熊十力
¥19.99
《十力论学语辑略》是熊十力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五年间论学语录、书札的汇集,于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日由北京出版社印刷、发行。
49元5本 佛家名相通释(一九三七年)
佛家名相通释(一九三七年)
熊十力
¥19.99
《佛家名相通释》是熊十力诠释佛学名相的著作。上卷据世亲《大乘五蕴论》、安慧《大乘广蕴论》,综述法相思想体系,讲说五位百法。下卷据《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及窥基《述记》,综述唯识思想体系,解释唯识诸名相。全书渗透了作者《新唯识论》的思想。
49元5本 中国历史讲话(一九三八年)
中国历史讲话(一九三八年)
熊十力
¥19.99
一九三八年春,熊十力避寇入川,给学生讲民族精神、种原及中国通史,“发扬民族精神,莫切于史。”!*二十七年整理出《中国历史讲话》,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石印行世。
49元5本 韩非子评论(一九四九年)
韩非子评论(一九四九年)
熊十力
¥19.99
《摧惑显宗记》即是《初续》中之长文《新论平章儒佛诸大问题之申述》的扩大。是文乃是对印顺法师一九四八年夏发表的《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的反批评,与三十年代的《破破新唯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本书扩大的部分,一是在书前增写的一万字,对《新唯识论》体系作了概要性叙述;二是在书后附录了熊氏《与诸生谈新唯识论》大要和《为诸生授新唯识论开讲词》两文,相当于《新唯识论》的一个提纲,所以显得格外重要。作者于一九五〇年在北京改写出版了本书。
49元5本 马一浮之传
马一浮之传
马一浮
¥19.99
马一浮(1883~1967),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马一浮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英文版的中华*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 “新儒家三圣”。 其为学,在古代哲学、理学、文学、佛学方面造诣精深,儒释道会通一气,为一代儒宗。哲学上,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在于“发明自心之义理”。理学上,他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深刻研究和体验,是时人所公认的。“义理名相论”则是马一浮独自发明的可以施之于教的对“六艺”义理的阐扬与发明,称之为新义理学说。 其为书,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儒家气象、道骨仙风、禅心佛理融会一炉,为书法大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 本书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作传辑录。
49元5本 当大明遇上大清(全二册)
当大明遇上大清(全二册)
宿巍
¥19.99
《当大明遇上大清》系列全面再现1618-1662年发生在大明与大清之间的战争,带你重回明清鼎革之际,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开被刻意隐藏的战争真相。 战争从偷袭抚顺开始,努尔哈赤喜欢不宣而战、里应外合,常常能集中兵力以多胜少。对迅速崛起的后金,而明朝起初显然低估了对手。从抚顺到萨尔浒,从沈阳、辽阳再到广宁,努尔哈赤一次次得胜。明清两军对抗十余年后,明朝派出洪承畴为主帅的强阵容,明军在辽东的主力关宁铁骑以及九边重镇精锐尽数出战。清军也尽起倾国之兵,重病缠身的皇太极更亲自到前线指挥。双方拼尽全力,明军元气大伤,来自明朝内部的农民军摧垮了这个帝国。 1644年,崇祯皇帝自杀殉国并不意味着明清战争的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山海关之战,清兵入关杀败农民军入主北京。明朝南迁,史称为南明,但无论是南京弘光政权还是福建隆武朝廷,在清军的攻击下,均土崩瓦解。随后,南明形成以李定国部、郑成功部为主力的西南、东南两大抗清力量。1662年,南明在叹息声中终结,明朝与清廷的战争也正式宣告结束。 当大明遇上大清,是火器与弓箭的对抗,农耕文明与渔猎民族的碰撞。一衰与一兴之间,留给后人的思考却很多很多。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并不那么简单。
49元5本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套装共两册)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套装共两册)
郁达夫
¥19.99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套装共两册)
49元5本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合集(共10册)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合集(共10册)
庄士敦;E.A.罗斯;【英】麦高温;阿瑟·史密斯;何天爵;约翰·本杰明·鲍威尔;德龄;阿绮波德·立德;哈雷特·阿班;司徒雷登
¥19.99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系列,以西方文化之眼 观中国社会之根 合集共10册: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紫禁城的黄昏》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多面中国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本色中国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的中国岁月》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在华五十年》 分集内容简介: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紫禁城的黄昏》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其时,中国媒体针对庄士敦本人和溥仪有诸多的责难,而庄士敦所关心的,显然只是他对那些年里所发生事件的记述,可以对那些责难作出一劳永逸的反驳。为了回应对他和皇上的批评,庄士敦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之,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得以对他们尽情褒贬点评。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人》英文版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前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中国人的体质与精神、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中国的环境、工业、禁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等。因其视角的专业性,使其将东西方文化冲突在当时的中国所引起的变化描写得鞭辟入里,并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有趣见解。其中对中国人口、环境以及禁烟等问题的讨论,极富预见性和史料价值。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多面中国人》根据作者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以朴实生动、十分口语化且极富现场性的讲述,为读者展现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模样。作者对中国的观察之细致,分析之精妙,褒扬时的真挚、诚恳,批判时的尖刻、犀利——尤其是对中国人传统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分析批判,既切中要害,让人难为情,又丝丝入理,令人动容。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是作者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合集。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将那个时代的中国观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是这方面本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述,对后世学人影响颇深,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地位。《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本色中国人》是十九世纪美国外交官何天爵根据他本人在中国居留16年的所见所闻和深入思考写成的,是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一幅全方位、大视角的生动画卷,其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状况、社会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宗教信仰、商业精神等各个方面,大体勾勒出了晚清社会的真实面貌。《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本色中国人》是近现代西方人中国观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对如今的中国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20世纪初,美国记者约翰?本杰明?鲍威尔来到中国上海,开启了他历时25年的东方传奇经历。他在中国转遍大江南北,游历前苏联、日本、菲律宾等国,因此对二三十年代远东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格外熟悉,并对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进行了深入报道。在中国,鲍威尔采访过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接触过深受战乱之苦的社会底层生活;他常是各国达官显贵的座上嘉宾,也曾在“蓝钢皮事件”中遭土匪绑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沦为日军的阶下囚;他深入中苏边境了解日苏在我国东北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也亲眼目睹了日军对上海和南京的大轰炸……中国现代史那段风云为激荡的岁月在这本书中都留下记忆的痕迹。作者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分析、感受与思索,对日军在华侵略罪行的体验与记录、揭露与批判,都以一种西方人的视角真实再现在我们眼前。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是美籍华人德龄以英文撰写的回忆录。书中采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亲历者的口吻,详细讲述了她贴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间所观察到的清廷生活实情,包括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乘火车巡游的经历等。所涉人物有光绪皇帝、皇后、李莲英、袁世凯及其他官员,并提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宫廷秘闻。既有文学趣味,又有史料价值。相较于当前流行的后宫小说与后宫影视剧,《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真实全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风云、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我们不难了解到,但具体到民间,到作为个体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就未必完全了然了。本书提供的正是手材料,有立德夫人租居中国民众之家观察到的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思想性格,有她游历各地见识到的田园风物、街巷状况以及西方生活方式渗入后中国民间的悄然变化,还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以及同中国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等。在他者之眼的审视下,彼时中国予我们的感觉固然有疏离和偏倚,但也呈现出一些新奇的方面,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是值得我们阅读和思索的。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的中国岁月》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在华五十年》这是美国外交家、教育家司徒雷登先生唯 一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反思与总结,以及他对自己理想的不懈追求。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事业的选择、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岁月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司徒雷登,还能了解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49元5本 现代散文名家梁遇春遗作:泪与笑(套装共2册)
现代散文名家梁遇春遗作:泪与笑(套装共2册)
¥19.99
《泪与笑》是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的遗作,对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值得一看。 梁遇春的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 梁遇春倾心于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深受其影响,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从梁遇春散文的感伤色彩、夹叙夹议以及华美的词藻与丰富的想象,都可以看到兰姆的影子。 今天我们读他的散文,会为其中闪现的智慧灵动与强烈张力而惊诧、激动。 回顾梁遇春短暂的一生,可以发现他具备一名成功译者的一切素养。18岁进北大就读英文系,成为叶公超等一代英语名师的得意门生,广泛涉猎英美文学,沉浸于色彩斑斓的英语文学世界。毕业后留校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在专业上的出类拔萃。 他为人敏感,且具有诗人的情怀,其散文创作可以说是一种率性而为的青春写作。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早期的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后来的略带沉重,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如水,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49元5本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德)斯威布
¥19.99
《希腊神话》“众神的传说”“人类英雄”和“史诗故事”三个部分,作者引人胜而又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普罗米修斯、阿佛洛狄忒、阿伽门农、俄底修斯、阿喀琉斯的脚踵、帕里斯的苹果、木马计等故事。这些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49元5本 神盖记
神盖记
密克札忒
¥19.99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周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以温和、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寂寞与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著有《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余种。周作人在译作方面也有卓越贡献,他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翻译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日本现存*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等。
49元5本 瓜豆集
瓜豆集
周作人
¥19.99
《瓜豆集》收录周作人一九三六年五月至十二月的作品。一九三七年三月由上海宇宙风社初版。《题记》之外三十三篇本文,作于一九三六年五至十二月,基本上是《风雨谈》之后的作品。一九三六年六月起,作者在《宇宙风》上发表总题为“风雨后谈”的连续文章,即《瓜豆集》中所收之一部也。若论文章写法,《瓜豆集》与此前之《夜读抄》等数种或无太大差别,但是内容上有些新的成分。正如《题记》所说:“这三十篇小文重阅一过,自己不禁叹息道,太积极了!圣像破坏(eikonoklasma)与中庸(sophrosune)夹在一起,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使我们想起他讲的“两个鬼”即“绅士鬼”和“流氓鬼”来。写《雨天的书》时说:“我看自己一篇篇的文章,里边都含着道德的色彩与光芒,虽然外面是说着流氓似的土匪似的话。”其间有改变之处,也有不曾改变之处。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会使您回味无穷。周作人在作品里也提到本书成熟缘由,“这半年里所写的文章大小总有三十篇左右,趁有一半天的闲暇,把他整理一下,编成小册,定名曰《瓜豆集》。为什么叫作瓜豆的呢?善于做新八股的朋友可以作种种的推测。或曰,因为喜讲运命,所以这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或曰,因为爱谈鬼,所以用王渔洋的诗,豆棚瓜架雨如丝。或曰,鲍照《芜城赋》云,“竟瓜剖而豆分”,此盖伤时也。典故虽然都不差,实在却是一样不对。我这瓜豆就只是老老实实的瓜豆,如冬瓜长豇豆之类是也。“
49元5本 夜读抄
夜读抄
周作人
¥19.99
《夜读抄》周作人作,上海北新书局印行。写作日期是1928年1月3日于北京。全书除“小引”外,还收有文章39篇。“幼时读古文,见《秋声赋》*句云:“欧阳子方夜读书”,辄涉幻想,仿佛觉得有此一境,瓦屋纸窗,灯檠茗碗,室外有竹有棕榈,后来虽见“红袖添香夜读书”之句,觉得也有趣味,却总不能改变我当初的空想。先父在日,住故乡老屋中,隔窗望邻家竹园,常为言其志愿,欲得一小楼,清闲幽寂,可以读书,但先父侘傺不得意,如卜者所云,“性高于天命薄如纸”,才过本寿,遽以痼疾卒,病室乃更湫隘,窗外天井才及三尺,所云理想的书室仅留其影象于我的胸中而已。”
49元5本 药味集
药味集
周作人
¥19.99
从作者散文创作来看,本书与《夜读集》风格相近,曾于1941年由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单行本。药味之命,乃是因为书中所收文章,看似闲适,但是用心品茗却令人颇感苦闷,在苦味中希望能对他人有所裨益,故以此为名。痛,并快乐着,或许就是本书吸引读者的一大特点。
49元5本 知堂乙酉文编
知堂乙酉文编
周作人
¥19.99
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编》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编成后,久藏箧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见访,出以相示,承他带至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后来集印为一册,即《过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这一部分,他又为整理出板,就使用这《乙酉文编》的名称。曹先生的种种厚意,实在是很可感谢的。说起乙酉年来,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社会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骚已经失时效,这是要请读者原谅,而在作者却又很引为大幸的。讲到名物和民俗的几篇,在这里或者分量并不多,但是有读者偏爱这些,在解放后我也还写许多简短的,给报刊补白,今年挑选较成片段的,辑了一本《草叶集》,大约在三四月里也可以和读者见面了。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知堂记于北京。
49元5本 梁启超讲演录
梁启超讲演录
梁启超
¥19.99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20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秀的学者,中国历*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梁启超讲演录》收录了人权与女权、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北海谈话记(节选)、在中国公学之演说、梁任公与英报记者之谈话等共11篇精彩讲演稿。
49元5本 纪念文
纪念文
徐志摩
¥19.99
悼念志摩集作品之一,目录共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