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枕秘
¥13.08
《喉科枕秘》,又名《焦氏喉科枕秘》,喉科专著,清代焦氏(佚名)原撰,清代金德鉴编校。全书共二卷,卷一论述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七十二喉症之针药秘传等内容,并载喉证图形;对喉科疾病的病因、症状论述周详;治法注重内外结合,特别是外用吹喉之术、刀针之法,极具特色。卷二列应用良方、秘方吹药,末附诸穴图、灸刺各法及附方等,选方切于实用,对喉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该书图文并茂,歌诀朗朗上口,是一部学习与研究喉科的佳作。?
中医传承思辨录
¥13.30
本书是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学医暨临证四十年手记,是中医传承的一个生动文本,是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与临证的思辨实录。全书共分仲景学术专题探讨、医论医话拾零和经络腧穴探讨三部分。其中,仲景学术专题探讨为本书重点部分,作者立足临床,文字强于思辨,针对仲景学说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如用大量篇幅将《伤寒论》中的时空辨证格局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探讨;对百合病与肺藏魄关系的规范与定位;对大青龙汤条文难点的剖析与论证;结合临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深层内涵剖析;师承“辨证知机论”破解《伤寒论》第181条等。学术视角新颖,颇具原创性与可读性。书中还对肝硬化腹水结合临床提出中医论治四法;从精神情志上对孙思邈与十三鬼穴做了专题探讨与诠释;本医道同源,明确提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对丰富治疗思路很有价值;此外,针对运气学说中“十干化运”问题,结合古代天文背景做了详细推导与论证,风格别开生面。
《伤寒论》诵读随身卡
¥13.50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家赵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美本。赵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美本为《宋本伤寒论》。赵美本今存五部。《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宋本伤寒论》(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伤寒论》(明·赵美)《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日本)《桂林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残卷)等版本。
《金匮要略》诵读随身卡
¥13.50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另一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 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 《伤寒杂病论》历经传抄失真失散,伤寒部分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形成《伤寒论》一书,当时杂病部分失传。 《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于翰林院书库,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为方便读者诵读《金匮要略》,本书对原文中的条文(省略具体方药)采用随身卡形式出版,以当前教材通行的赵美复刻宋版本为蓝本。读者可以在心无旁骛、反复诵读之中,悟仲景医圣的“字外之义”。本套随身卡适合广大中医学子、经方临床者、研究者阅读使用。
药品化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3.50
《药品化义》,明末贾所学原著,清代李延昰补订。共十四卷,实际载药152种,附药15种。卷分为李延星增补的内容,卷一至卷十三为贾所学撰著。卷一为“药母订例”“辨药八法”,阐述了重要的“药母”理论。卷二至卷十三依次为气药、血药、肝药、心药、脾药、肺药、肾药、痰药、火药、燥药、风药、湿药、寒药,对每味药从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八个方面进行发挥。本次整理以康熙十九年(1680)木刻本为底本。
金匮方歌括
¥13.50
。《金匮方歌括》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全书共分6卷,歌括166首。每方先摘录《金匮要略》有关原文,次为歌括,殿之方解。对“前贤名言精论,千古不磨者,本集或于歌中,或于注中,采集不遗”,并间附己见或治验。正可谓言近
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脑病治疗名方验方
¥13.60
秦东风主编的《脑病治疗名方验方》主要介绍了 治疗脑出血、脑梗死、枕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 麻痹、帕金森病、不安腿综合征、痴呆、头痛、睡眠 障碍性疾病(包括:失眠、发作性睡病、嗜睡、梦游 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症肌无力、雷 诺病、焦虑症、脑瘤、梅尼埃病等15种脑病的名方验 方;附录记述了古今度量衡比较和中药处方中的有关 附注及中药煎服方法。 书中简要概述了该病的辨病、辨证要,重介 绍了治疗该病的名方验方,其中包括古医籍方、国医 大师方、当代名医方、单方验方、秘方、外治方、食 疗方、保健方等,以供读者辨证选方。 本书既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也适合医药工作者参 考。
黄疸医案专辑
¥13.60
本书系常见病症古代名家医案选评丛书之一。本书以黄疸为纲,先对黄疸作简要概述,继将名家医案分类归纳,并注明出处,末加"评议"。评议内容客观准确,且融以作者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着力阐发辨证施治要点,辨异同,明常变,有分析,有归纳,使人一目了然,从中得到启发。本书体例新颖、内容丰富、评议精当、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
孙达武医案精华
¥13.60
孙达武教授系*名老中医、湖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具有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临床证治经验和学术造诣。 由孙绍裘、董克芳主编的《孙达武医案精华》分名医传记、医案精选两部分。名医传记主要介绍了孙达武教授成才之路及学术思想等内容。医案精选主要收集孙达武教授医案87则,基本覆盖了骨伤科各种病症的治疗经验,集中反映了孙达武教授的临证思辨特和用方用药经验。 本书内容丰富,论理清晰,对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基层社区医师、全科医师、医学等参考使用。 ?
近现代名中医未刊著作精品集·刘耕尧医案百例
¥13.60
刘耕尧先生是辽宁中医学院建院早期的著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理论方面颇多建树,名重一方。本书为辽宁中医学院油印本,收录了先生宝贵的医案,方药详明,按语精当,学术特色鲜明,反映了其重要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及疗效确切的经验方,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任开益医案精华
¥13.60
本次名医医案整理,每册医案由名医传记和医案精选两部分组成。名医传记主要介绍名医的成才之路及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医案精选真实记录名医的临证医案,有比较完整的病历资料,有清晰的辨证思路和理、法、方、药诊疗步骤,系名医的临证精华,体现了名老中医的诊断和治疗特色,每则医案均有名医亲自评或编者评。 经过三年多的收集整理,《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辑(10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4年2月出版,第二辑(10本)现又即将出版。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已付梓出版的名医医案中,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内容都有涉及,内容广泛;既有*名中医,也有省级名中医,还有农村名中医,名医具有代表性;医案内容翔实,理、法、方、药俱备,评精当,很有启发性,便于读者学习借鉴。我们坚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为湖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沈绍功女科临证精要
¥13.60
韩学杰、沈宁主编的《沈绍功女科临证精要(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临证精要)》通过“医论医话”“方药心悟”“验案举隅”三部分从理论、用药、临床三个方面介绍了沈氏女科治疗疾病的经验。另外,沈氏女科倡导不孕症的治疗应当注意男女同调,男性不育现在也已经成为夫妻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本书第四、第五部分专列男性不育的理论及医案与大家探讨。
国医大师徐景藩临证百案按
¥13.60
徐景藩(1927.12一),男,汉族,江苏吴江人。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终身教授,江苏省名中医,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 国首届国医大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 医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 学会理事及副会长、江苏省中医科技委员会委员、《 江苏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江苏省药品审评委中医 药组组长、江苏省“333”工程人才(省跨世纪人才) 培选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高级卫技人员评审委员 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 药学会终身理事。 徐丹华、陆为民、罗斐和主编的《国医大师徐景 藩临证百案按》共分3篇。篇为国医之路,介绍了 徐景藩学医、行医经历,其成才之路可供学医从医者 借鉴。第二篇为学术思想,分别从脾胃生理病理论, 脾胃病诊法论,脾胃病治法论,胃腑体用失常论,脾 阴虚与胃阴虚论,荣木疏土、益养调和论等六个方面 总结了其脾胃学术思想。第三篇为本书的重,精选 徐景藩历年来临床诊治脾胃病及其他内科疑难病证验 案100余则,逐一行详加分析,介绍其临证辨治思路 、用药经验及特色,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好的启迪 作用。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和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工 作者参考。
跟师医案医话存珍
¥13.60
本书系统整理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建校初期著名专家金寿山、沈济苍、殷品之、叶怡庭、张震夏、蔡中慧、陈学勤、夏德馨等八先生的医案医话,每人一卷,共分八卷,均为已故先生生前所临证的真实记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和学术传承价值。
中医膏方临床应用指南
¥13.80
《中医膏方临床应用指南》内容有解热退烧浸膏、麻杏膏(又名宁嗽膏)、黄连解毒膏、葛根黄芩黄连膏、复方鳖甲膏、青蒿鳖甲膏、地骨皮膏、养阴退热膏、当归六黄膏、百合地黄膏、润燥膏方、薏苡附子败酱膏、黄连解毒膏、凉膈膏、五味消毒膏、四妙勇安膏、三黄膏、黄连膏、新制柴连膏、栀子金花膏等。
零基础学中医(第二版)
¥13.80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能轻松阅读的中医门书。 本书将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人体生病的原因(六淫、五邪、饮食、情志……),中医的治病手段(中药、方剂、艾灸……),以20堂课的形式呈现,每课只讲1个主题,讲透讲明白,让零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懂。学会这20课,你就能掌握数千年的中医诊疗智慧,正确地自我测病治病,真正地从零基础爱好者成为中医高手。 书中插了听课笔记、插画、图示、案例等,把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有趣。200多条听课笔记,帮助读者理解、扩展知识;生动有趣的简笔画和案例,把重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妙趣横生,让读者一看就懂。 本书还设有中医必背栏目,选取中医经典医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原文,让读者感受中医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面。 如果能够把本书从头到尾地仔细阅读,边读边做笔记,你会发现,中医的大门,已经悄悄为你。
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证候诊断和治疗指南
¥13.95
《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证候诊断和治疗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提出。
上火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13.95
上火是中医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部分患者因长期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上火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编写目的在于规范上火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调摄,为临床医生提供上火中医规范化处理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中医诊治上火的临床疗效,减少上火的发生。
论脉积与血管疾病防治
¥13.99
脉积是中医病(证)名称,指因气血凝聚、息积于脉而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使脏腑、肢体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一种病证。本书分为中医学对脉积病(证)的认识、脉积与血管疾病两大部分。*部分,对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脉积的认识行了系统整理,考镜“脉积”的学术源流,行了诸如“脉积”“脉胀”“脉痹”“血积”“血瘀”“血痹”“瘀血”等概念的理论辨析。第二部分,论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静脉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中西医防治措施。
李兴培
¥13.99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兴培》系“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李兴培,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是我国中医院校首届毕业生,学成毕业后投身新疆医疗事业,矢志不渝,行医至今五十余载,潜心临床科研,屡有创获,擅长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对多种常见疾病见解独到。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兴培》包括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四部分,详细介绍了李兴培的临证经验及其验案分析。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兴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读性强,可供广大中医从业者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中医学基础
¥13.99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中医护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心理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本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机理、疾病的诊察方法与辨证、疾病的防治与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