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中医:以气治气,以通为治
¥21.99
本书基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黄元御医书十三种》《医学求是》等医学经典,将其中的精华通过气化理论行讲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适合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师、对中医感兴趣且对中医有一定认识的人士阅读参考。
皮肤针治百病
¥21.99
本书介绍了皮肤针法、工具和持针,手法、力度和补泻,经络辨证和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禁忌等,详细讲解了内科杂症、痹证痛证、男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疾病、五官疾病等130种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取穴和治疗方法,并附有注意事项。可供针灸师、专业院校师生和基层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周晓燕中医临证实录
¥21.99
本书介绍了其中医临证经验,以医案为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分为学术思想、内科杂病医案选、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篇、《黄帝内针》临床应用篇、中医体质居家调理养生篇,充分反映了其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思路与经验,中医的简、便、验、廉特色在此书得到充分体现,对指导基层临床医生快速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马培之
¥22.00
马培之,名文植,字培之,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苏武进孟河人,清代著名医家,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著有《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等。马培之精通内、外、喉诸科,尤以外科见长。其在中医外科领域,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时吸收正宗、心得两派之精华而发明之;强调外症不能着眼于局部,主张内外兼治;在使用古代各种丸、散、膏、丹等从内而治之外,还结合刀针治疗,内外并举,故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本书内容包括马培之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陈修园
¥22.00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卒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集诸贤之大成,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其著作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内容,包括陈修园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长沙药解
¥22.00
黄元御撰的《长沙药解》,四卷,清代医家黄元御撰,成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是书选《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以药名药性为纲,以仲景某方用此药为目,逐一阐发。每药先述性味、归经、药性特:再引《伤寒》《金匮》方剂。分析该方主治、病机、证候:继释该药及其组成药物在此方中的功效意义、用药宜忌及制备方法等。释药与议方、论病相结合,源于经典又切于应用。使药效阐述不流于空泛。本次整理以《黄氏医书八种》道光十二年(1832)阳湖张琦宛邻书屋刻本为底本。
腹证奇览
¥22.00
稻叶克及其弟子和久田寅所著《腹证奇览》,为伤寒派腹诊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融了难经派腹诊的部分内容;图文并茂,互明腹诊之法;理术同论,详细阐述方证之规: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被日本汉方医家奉为圭臬。 《腹证奇览》颇得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赞赏。
国医大师阮士怡临证访谈拾粹
¥22.00
123 为了使阮教授的治学理念与临床经验得以传承,其弟子门生历时多年精心整理相关医案诊籍、影音资料,以访谈录的形式编撰成册,完整呈现了阮教授传道授业和临床诊疗的真实情境。
外科百效全书
¥22.0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百效全书》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龚居中所著,约成书于明崇祯三年(1630),全书共六卷,分脑颈、胸膜、背腰、臂腿、手足、遍身6部,论述了70余种外科病证,还收录了杂治、急救、中毒、误吞、虫兽伤等疾患的诊疗方法,书末附有《外科补遗秘授经验奇方》。书中插图近30幅,故又名为《图像外科百效全书》。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百效全书》内容主要源于《医学入门》《古今医鉴》《跌损妙方》等。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百效全书》以外科学术传承、方剂辑录为主要特点,重在收集治病诸方,新的学术阐释发挥不多,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十三年(1874)锄经园刻本为底本。
医悟
¥22.00
马冠群撰的《医悟》十二卷,综合性医书,成书于清代中后期。作者马冠群,晚清医家,清代孟河名医马培之的后裔。作者集临证和学习心得,择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证治准绳》《张氏医通》等医书的精要之处行评,指明精要,订正谬误,宣达奥旨,弥补了前人之不足,并切合实用,有较高临床价值和理论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为底本。
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
¥22.00
佚名*鲍健欣校注的《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简称《人镜经》。原书八卷, *者佚名。明代医家钱雷(字豫斋)得此书,在原书基础上增补附录二卷,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行。此后明代医家张俊英又作续录二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刊刻。该书以十一一经脉、表里脏腑为纲,图论相参,条分缕析,论洽结合,内容丰富,示人以规矩。对研究藏象、经络学说及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温陵洪启睿刻本为底本。
火热证治发微
¥22.00
本书为河北中医学院赵志国教授及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的高徒段晓东学术著作,是关于火热证的专著。 在复习历代诊治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火热证资料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及李士懋教授学术思想,梳理了火热证的辨证论治,本书从火热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辨证、药物、方剂、治疗规律行总结,并附名家及自己的医案,尤其在治法方面深阐发,强调调气机、郁闭,并对清热解毒的治法行了界定,对临床实践颇有裨益。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食宜忌
¥22.00
当患了某种疾病之后,饮食和用药上需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或药物吃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或加重病情;哪些食物吃了不利于患者所服药物疗效的发挥,甚至降低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需间隔一定时间用药;哪些药物与药物及食物间相互禁忌。这些都是患者、医者及患者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依据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主编杨宝发、张波组织医学、药学、营养学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博采众长,搜集中外,熔铸古今,编写了《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食宜忌》一书。本书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每病按概述(包括病因、诊断要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饮食宜忌(饮食原则与搭配、药膳食疗方及饮食禁忌)与药物宜忌(中西药治疗与禁忌)行了详细阐述。该书言简意赅,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实用性强。适合医护人员及各界人士阅读,也是家庭的科普读物。
喻昌
¥22.00
喻昌,字嘉言,晚年自号西昌老人,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南昌府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代表作为《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喻昌开创病历议病式,详论伤寒六经证治,力主《伤寒论》错简重订,阐发“三纲”学说,总结冬温、春温、伏气等病证诊治规律;创大气论、秋燥论等,多为后世推崇。本书内容,包括喻昌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朱丹溪
¥22.00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生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卒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镇人。元代著名医家,滋阴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其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称“金元四大家”。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等。朱丹溪援理入医,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将“气、血、痰、郁”作为临床辨证的纲领。朱丹溪之后受众者甚广,其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不仅对明清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日本江户时代汉医后世派的形成与发展。本书内容,包括朱丹溪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后世影响等。
王旭高
¥22.00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王旭高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部分,生平概述包括王旭高生存的时代背景和从医经历等;第二部分对其主要著作的学术价值作了简要的概述;第三部分对王旭高学术思想的源流和学术特色作乐详尽的介绍;第四部分为临证经验,从内科、外科阐释了王旭高的临证经验,并分科列举王旭高经典医案;第五部分从历代评价和学派传承介绍王旭高对后世的影响。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阅读,对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草约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2.00
《本草约言》四卷,明代薛己辑,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本次整理以日本万治三年庚子(1600)田原二左卫门刻本为底本。
子和醫集-易
¥22.00
本书是金代著名医药学家张子和一生著述的辑集校本。张子和,名从正,号戴人,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超群脱俗的杰出人物,为金元时代医学发展与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张氏一生著述颇丰,今可见者,不下十种,经考证,这些著作虽不完全出自张氏之手,但均为张氏之谕,为张氏草创,门人润色而成。今将张氏医著《儒门事亲》及《心镜别集》整理校,编成一册,名曰《子和医集》以飨读者。
饲鹤亭集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2.24
清·凌奂(1822—1893),撰《饲鹤亭集方》,收录方剂453首,分为补益虚损、脾胃泄泻、痰饮咳嗽、饮食气滞、伤寒诸风、诸火暑湿、眼科、女科、幼科、外科、胶酒等11个门类。本书是凌奂第四子凌绶曾随诊饲鹤亭时,按照《眉寿堂丸散膏丹集》的原有分类,增入方药辑成。汇辑了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幼科、眼科,以及补益类有效方药。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版的《吴兴凌氏二种》为底本。
眼科集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2.24
《眼科集成》成书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作者陈善堂系晚清巴渝西城人,立调元药室,擅长眼科。本书现存版本仅有民国九年(1920)渝城治古堂刻本,藏于重庆市图书馆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品相总体完好,选作校勘底本。鉴于书中不少内容涉及《目经大成》《原机启微》《审视瑶函》,故选《目经大成》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原机启微》明代薛己校补本、《审视瑶函》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等书为参校本。
明目神验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2.24
明弘治十三年(1500)据陕西藩省复刻本《明目方》重梓的《明目神验方》为我国现存刊刻早的中医眼科专著,作者无名氏及编撰时间不详。书中汇集历代方书关于眼病论治的理法方药资料,内存不少现已亡佚的眼病诊治文献和珍贵药方。全书不分卷,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眼病证治及治眼方药三部分,突出以五脏为中心的思想,辨治体系较为完整,对后世眼科名著的编撰及眼病诊治影响重大。本次整理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影印的日藏弘治本《明目神验方》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