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6折 慎子  太白阴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慎子 太白阴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许富宏译注
¥27.60
《慎子》为先秦典籍中渊源有自、流传有序之书,是研究先秦至汉代的黄老道家思想与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存《慎子》仅有《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对其著者、流传与真伪情况,历来有不同说法。此次注译,作者以其《慎子集校集注》为底本行注译。其集校集注本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具有极高的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收“三全”本,在原书基础上行改造,简化“校”而加强“注”,增加了对相关名物典故、疑难字词等的注释,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百科全书式的一部兵书。全书共十卷一百篇,内容包罗万象,从心术到谋略,以至治军、选将、用兵、攻守战具、工程、通信、行军、宿营、战阵、军用文书、军医、战马、星占、杂式等方面,保留了前代关于军事的论述与资料,同时其撰作方法也给后世编纂或著作兵书以很大启发,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为唐朝的李筌。本次注译,作者以张海鹏《墨海今壶》本为底本,校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
满3件6折 《吕留良家训译注》
《吕留良家训译注》
(清)吕留良著,张天杰、鲁东平、王晓霞译注
¥27.60
       全书主体部分共五卷十六篇,另有补编十三篇、附录三篇。此次译注,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吕葆中主持刊刻的明农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为底本,以中华书局2015年版《吕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吕留良诗文集》为参校本,并从《吕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补若干与家训密切相关的篇目,以保存吕留良家训教导的完整性。吕留良家训以敬顺、无私、勤俭、去邪为总纲,以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为主体,处处体现了吕留良“敬爱严慈”的家教风格。        中国古人本以家族观念为重,喜家族群居,一大家族人若想和睦相处,家训则极为重要。吕留良生前曾读过浦江郑氏义门的《郑氏规范》,极为仰慕赞叹,以为至善,于是立志编撰吕氏家训,并传之于家,流之于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此书并未在其生前完成。吕葆中在其去世之后,选编了《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一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如今再根据吕葆中等人的意愿,补若干篇目,并加以译注,故改名为《吕留良家训译注》。再读吕氏家训,觉其对今人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多有启发。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李辉译注
¥27.60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诗学派创立者韩婴的著作,也是汉代今文学派三家诗硕果仅存的《诗经》学著作。全书一共十卷,三百零八章,从经书、诸子及史书等文献中择取三百多则轶事古语,记录了远起上古,下至西汉初年二百多个历史人物。在记叙之后,常于末尾引用《诗经》的篇章总结和照应前文。《韩诗外传》虽是一部经学著作,与其说《韩诗外传》是采取杂说,推衍《诗经》诗义,不如说是用《诗》,所引《诗经》诗句是对所述古事古语在“经典”中的一个佐证。王世贞评价说“《韩诗外传》杂记夫子之绪言与诸春秋战国之说,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是对其所做的允当的评价。
满3件6折 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读
方笑一 评注
¥27.50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散文史中*有名、*代表性的八位作家。他们的文章被后世之人认为是典范被广泛地欣赏、学习、借鉴。而后人阅读古文、学习古代散文的写作,也大多从八家手。如今,虽然绝大多数人已经没有了学习古代散文写作的要求,但唐宋八大家文也是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本书是方笑一教授精选的78篇唐宋八大家文,加以简注、翻译、以及几句评语。
满3件6折 水浒传注评本
水浒传注评本
[明]施耐庵著 (清)金圣叹评
¥27.00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满3件6折 孙毓汶日记信稿奏折: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孙毓汶日记信稿奏折: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清)孙毓汶等著,陈丽丽整理
¥27.00
孙毓汶(1833-1899),晚清重臣。曾任总理衙门行走、军机大臣,刑部、户部、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是近代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所存手稿具有重大史料价值。本 次整理,以《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辑所收“孙毓汶档”为底本,收录了其于同治六年五月至十二月赴蜀任主考时所撰《蜀游日记》,同治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三月赴福 建任学政时所撰《使闽日记》,以及光绪十三年六月初一至九月二十九日的日用消费记录,同光时期的信件和奏折底稿等五部分内容。 此外,还收满族大臣乌拉布光绪十年与孙毓汶同赴湖北查案所撰行程日记一册。
满3件6折 蟫庐日记:外五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蟫庐日记:外五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清)王祖询著;卢康华整理
¥27.00
   王祖询等*的《蟫庐日记(外五种)》包括《蟫庐日记》中的《望云庐日记》《受福富昌镜室日记》《二十八宿砚斋日记》三篇,以及《北行日记》《涤庵日记》《淮海日记》《养性室日记》《乙亥年日记》等,这些日记记录了当时文化界的交往情况,为近现代珍贵史料。                                 
满3件6折 珠泉草庐师友录   珠泉草庐文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珠泉草庐师友录 珠泉草庐文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廖树蘅著;廖志敏,李开军整理
¥27.00
   《珠泉草庐师友录》为廖树蘅师友投赠之作,涉及近代湖南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宗教诸多领域人物,可以了解近代实业家的人生经历、品格文章,窥见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近代历史。《珠泉草庐文录》收录廖氏文章,包括奏牍、序、诗、游记、墓志各种文体。 《珠泉草庐师友录珠泉草庐文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由廖树蘅等*。                                 
满3件6折 白雨斋诗话(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白雨斋诗话(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清)陈廷焯著;彭玉平纂辑
¥27.00
陈廷焯(1853—1892),晚清著名词家,常州词派后学。本次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论诗诗话集结整理。特别是首次将其未刊稿本《骚坛精选录》中的论诗之语摘录汇辑。是研究晚清词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文学史价值。
满3件6折 十八国游历日记 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 藕庐诗草(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十八国游历日记 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 藕庐诗草(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金绍城著;谭苦盦整理
¥27.00
本书由《十八国游历日记》、《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和《藕庐诗草》构成。作者金绍城曾出席在美举办的万国监狱改良协会第八次会议,并考察欧美诸国司法系统,分别写下了《十八国游历日记》和《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藕庐诗草》是其诗集。全书由谭苦盦校。
满3件6折 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
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
袁宏道,张谦德,高濂
¥26.99
李渔曾说: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引花室、瓶中供花是古代文人雅士消遣寂寞日子的赏心乐事。借花以寄情,是为生活之美。 《瓶史》《瓶花谱》被誉为中国插花典籍双璧,《瓶花三说》为风气之作。《瓶花三说》分瓶花之宜、瓶花之忌、瓶花之法三部分;《瓶花谱》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部分;《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十二节。三部著作正是中国式文人花之正宗源流。 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古人追求雅趣的生活状态,也希望能投射在现代人身上,在忙碌之外,心慢下来,引花室,于一瓶一花中获得一个延展的精神世界。 愿你室有花香,灵魂亦然。
满3件6折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袁枚
¥26.99
《随园食单》是清代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心单、饭粥单、菜酒单。从选材到品鉴,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南北菜肴,以及当时的美酒名茶,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吃,是平凡生活中一件大事,一蔬一饭,用心对待,日常食物*易令人满足。 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喜欢吃的人,必然能体会细节,热爱生活。酸甜苦辣咸中品出的生活气,才是*让人动容的地方。每一个微小的日子,因为有美食的参与而饱满,而丰盛。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
满3件6折 茶经 续茶经(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茶经 续茶经(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杜斌译注
¥26.60
要想了解中国茶文化,有两部经典不能不读,一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一是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陆羽《茶经》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和十之图组成,详细介绍了茶的来源、茶具、茶的制造、茶器、煮茶之法、品茶、茶事、茶的产地等诸多方面,是我国*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茶文化的综合性著作。《茶经》使茶的品饮从粗放性走向程序和艺术化,成为茶文化著作的山之作,陆羽也因此被誉为“茶神”“茶仙”。 自唐至清的数百年间,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茶经》中提到的茶具、茶器和品饮方法等已不可行。陆廷灿《续茶经》延续《茶经》体例,通过搜集唐以后茶文化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的著作。《续茶经》在“续”中有创新,在《九之略》中突破《茶经》体例,收录《茶事著述名目》《诗文名目》《诗文摘句》等篇章,极大丰富了《续茶经》内容。《十之图》中收录《茶具十二图》等三组图版,使我们能目睹其形制。附录中的《茶法》清晰梳理自唐榷茶制度建立后其在宋元明清诸朝的发展情况。《续茶经》虽名为“续”,实则是一部独立的著述,通过它可以了解唐以后茶文化的发展。 从《茶经》到《续茶经》,大致拼勾勒出了一部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史。同时,两部书中记录的茶人、茶事、茶诗文,展示了茶与人的关系,从中可以见到民生、民俗、宗教、医药、养生、社交等各方面的资料,可以说这是以茶为中心的一部缩略的社会史。
满3件6折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诸雨辰
¥25.92
   诸雨辰译注的《梦溪笔谈(精)/中华经典名*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是沈括晚年所作笔记文字的结集,是他一生学问*精华部分的结晶,包括制度史、财政史、音乐学、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地理地图学、考古学、诗学及书画学、音韵学、文献考证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一些逸闻轶事、杂记琐谈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资料,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则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卓越的人物”。 ? ? ? ? ? ? ? ? ? ? ? ? ? ? ? ??
满3件6折 文心雕龙(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文心雕龙(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王志彬 译注
¥25.20
王志彬译注的《文心雕龙(精)》作为“子书中的文评,文评中的子书”,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全书共五十篇,三万七千余言,用精美的骈文写成,约成书于中古时期南朝的齐末梁初。本次约请龙学专家整理,以黄叔琳辑注本即养素堂本为底本,并吸收历代龙学家之研究整理成果,行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满3件6折 帝鉴图说(全本插图版)
帝鉴图说(全本插图版)
[明]张居正等编著 王守青注释
¥25.20
《帝鉴图说》是明代大臣张居正编给小万历皇帝看的一部图画书。书名“帝鉴”,取自唐太宗“以史为鉴”之意,表明图书的内容主要是用来给帝王作为借鉴的;“图说”则表明本书是有图有解说的。图书内容分为“圣哲芳规”和“狂愚覆辙”两大部分,“圣哲芳规”是历代皇帝的好故事,让小皇帝奉为楷模,共九九八十一个,因为“九”为阳为善;“狂愚覆辙”是历代皇帝的坏故事,让小皇帝引以为戒,共六六三十六个,因为“六”为阴为恶。每个部分末尾都有一段述语,总结大意。 全书一共一百一十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段原文,配有一幅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然后辅以故事的白话解说,偶尔也有关于人物和事件的评论。故事涉及古代五十四位皇帝,其中好故事多的是唐太宗,一共有十三个好故事,其次为汉文帝、宋仁宗,各七个好故事;坏故事多的,秦始皇、汉成帝、宋徽宗并列,各三个坏故事;好坏故事都有的有汉武帝、汉成帝、晋武帝、唐玄宗四位皇帝。好故事主要涉及爱民、尊贤、纳谏、好学、节俭等人君美德;坏故事主要涉及残暴、好色、奢侈等人君恶行。 本次出版的《帝鉴图说(全本插图版)》,我们保留了原书的全部文字及插图,施加现代标,在注释中出原文出处,并对原文中涉及的疑难字词、人名、官名等加以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这部中国古代的皇帝教科书;全书版式舒朗,采用双色印刷,更好呈现插图神韵。可以说是一部既好懂又好看的古代历史故事读物。《帝鉴图说》是明代大臣张居正编给小万历皇帝看的一部图画书。书名“帝鉴”,取自唐太宗“以史为鉴”之意,表明图书的内容主要是用来给帝王作为借鉴的;“图说”则表明本书是有图有解说的。图书内容分为“圣哲芳规”和“狂愚覆辙”两大部分,“圣哲芳规”是历代皇帝的好故事,让小皇帝奉为楷模,共九九八十一个,因为“九”为阳为善;“狂愚覆辙”是历代皇帝的坏故事,让小皇帝引以为戒,共六六三十六个,因为“六”为阴为恶。每个部分末尾都有一段述语,总结大意。 全书一共一百一十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段原文,配有一幅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然后辅以故事的白话解说,偶尔也有关于人物和事件的评论。故事涉及古代五十四位皇帝,其中好故事多的是唐太宗,一共有十三个好故事,其次为汉文帝、宋仁宗,各七个好故事;坏故事多的,秦始皇、汉成帝、宋徽宗并列,各三个坏故事;好坏故事都有的有汉武帝、汉成帝、晋武帝、唐玄宗四位皇帝。好故事主要涉及爱民、尊贤、纳谏、好学、节俭等人君美德;坏故事主要涉及残暴、好色、奢侈等人君恶行。 本次出版的《帝鉴图说(全本插图版)》,我们保留了原书的全部文字及插图,施加现代标,在注释中出原文出处,并对原文中涉及的疑难字词、人名、官名等加以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这部中国古代的皇帝教科书;全书版式舒朗,采用双色印刷,更好呈现插图神韵。可以说是一部既好懂又好看的古代历史故事读物。
满3件6折 天工开物(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天工开物(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杨维增译注
¥25.20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物》一书,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30多个行业、130多项生产技术,插图122幅。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宋应星都尽可能用数字行精确的描述。本次约请中山大学杨维增教授在其编著的《天工物新注研究》(江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的基础上行修订,将其纳“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以帮助普通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部古代科技名著。本书不仅对字词行了详细注释,更用现代科学对其中的技术原理行了详细的说明,更令读者感悟到古代人民的智慧。
满3件6折 粟奉之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粟奉之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粟奉之著,江潮,高明祥整理
¥25.00
本书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之一种。粟奉之,字庚竾,湖南长沙人。自撰《粟庚竾日记》十五卷 ,原稿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日记从光绪二年至十五年,备载其游历各地,并对时局制度、风土人情等也多有记述,较具史料与学术价值。
视履类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视履类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明]李同芳撰 李新峰点校
免费
《视履类编》二卷,明代李同芳撰。李同芳为万历朝士,官至山东巡抚。“视履”出自《易经·履卦》,有回顾自己生平的含义,是一部自传性质的笔记。 全书分门别类记述了作者自己亲身参与的善迹,分为惇伦、睦族、攻苦、贞教、励节、持廉、守礼等共四十门,六百则。每则自成一体,数十字至数千字不等,内容既有家长里短、人情往来,亦记录官场浮沉、朝堂议事等,并有作者的矜夸自评,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涉及的明代重要人物有张居正、申时行、沈一贯等等。 《视履类编》见录于《四库全书总目存目》,现仅存台北傅斯年图书馆藏本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两种。此次整理以傅斯年图书馆藏康熙二十四年李王佳刻二卷本为底本,采用本校、理校、他校原则处理原书明显讹误,全式标。此为本书首次校整理,可以为了解晚明官僚文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提供新的材料。
贞观政要(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贞观政要(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唐]吴兢撰 谢保成点校
免费
《贞观政要》十卷,四十篇,唐初史家吴兢撰,是一部记录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君臣讨论治国方略的政论集,包括君臣问对、大臣谏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刑罚、军事与周边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决策。“政要”,即为政之要。全书除吴兢上书表和自序外,大体按照君道政体、任贤纳谏、为民择官、教戒皇子、社会道德、个人修养、崇儒尚文、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十个方面归类编排。《贞观政要》不仅反映了贞观之治的各方面举措,而且是古人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
列仙全传(试读本)
列仙全传(试读本)
[明]王世贞辑次 [明]汪云鹏校梓 高文柱点校
免费
《列仙全传》,又名《有像列仙全传》,是明代的一部仙传故事集,共九卷,前八卷署名明代王世贞辑次,第九卷为明代著名书商汪云鹏辑补。全书以时序为纲,收录上古至明中期的仙道人物六百余人。全书篇目篇幅大多短小,文学性及趣味性极强,往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个生动而丰满的神仙形象。此书亮点是配有193幅精美插图,所涉神仙人物220余人,这些插图出自明代新安派著名刻画世家中的黄一木之手,线条流畅,人物传神,郑振铎先生称其为“典型的□上乘的徽派刻插图作品”。《列仙全传》是古代刻录神仙图像□多的仙传读本,体现了古人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是研究中国神仙源流及仙道观念发展的重要图籍,也是大众休闲阅读的绝佳选择。 本次出版,以万历二十八年(1600)汪云鹏玩虎轩初刻本为底本,以《藏外道书》所收《广列仙传》为对校本,以明末清初翻刻本和日本翻刻本为参校本,标点断句,简体横排,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