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79.90
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这个世界运行过程中的逻辑和方法,成为当今社会再造的一种新范式。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无数人工岗位被机器替代,也有无数高科技岗位随之出现,数字化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围绕各行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转型和变革,本书分析历史、研究现状并探寻未来,深入地探讨数字化所具备的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为各行业的从业者在数字时代的认知、思维提供新的扩展方向。 本书适合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各行业、各领域关注数字化建设的企业人才、教师和学生阅读。 数字化转型和变革的浪潮已不可逆转,深入理解数字化内涵才能抓住机遇,与世界一起协同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释义
¥79.20
本书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对《纲要》的相关重要内容、背景、知识、术语、名词等,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和阐释。主要内容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总结评估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标说明以及名词解释。


红药丸与厌女症
¥79.00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两个选择:“吞下蓝药丸——故事结束,你从床上醒来,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吞下红药丸——你留在这个乐园,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记住:我提供的只有真相。” 在美国第五大网站Reddit上,最有影响力的男性论坛的名称就是“红药丸”(The Red Pill)。它的成立标志了网络厌女的全新阶段——他们不仅嘲弄和贬低女性,也同样相信,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尤其是异性恋的白人男性正在遭受女性的压迫。 他们运用古典形象、古典学著作来推动白人种族主义的宣传,认为自己是智识权威的捍卫者,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继承者。 社交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民主化,但它也为那些持有反女权观念的男性创造了机会。社交媒体已经把厌女症抬到了暴力和恶意的新高度。


史园三忆(全三卷)
¥79.00
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史学重镇。本书对已故学者的纪念文字、老同志的革命回忆,以及同人们的所史忆往行了汇编,是研究上海学术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全书分为三卷,上卷为《远去的群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逝者们》;中卷为《绿圃红叶: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老同志革命回忆录》;下卷为《古杏与赭砖:徐家汇历史研究所的那栋楼、那些事和那些人》。

儿童福祉的中国机制:基于结构、环境与个体的视角
¥78.40
This book explores the infuence mechanisms of child well-being under different theoretical paradigms. While discussing relevant cutting-edge theoris talsotri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child protection policies addledesocial work practices.

宏德学刊(第十四辑)
¥78.40
《宏德学刊》以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常设的栏目包括:儒释道综合研究;中华语言文字研究;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综述、重要学术对话、书评等。

中国研究 (第28期)
¥78.40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步的窗口。《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为一步深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当代中国研究院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关系,南大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将《中国研究》集刊以及“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丛书放到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为田野的全球:清华大学地区研究拾年巡礼
¥78.40
缅甸的筒裙,仰光的茶铺;格鲁吉亚山景,巴加莫约的渔市;曼吉斯套的清真寺,新德里的停车场…… 异国异域异文化——是故事也是人生,是现象也是谜题;是方法也是答案,是他者也是自身。历史、政治、社会,是万卷书,也是万里路;未知、踏查、反思,是个体成长,更是文化担当。 26位清华大学青年学人,饱含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运用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以2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之田野,通过个性化的民族志书写完成全球景观的拼图,辑成这本《作为田野的全球》,也是清华大学地区研究的十年积淀的一次巡礼。

欧洲思想的危机:1680—1715
¥78.40
保罗·阿扎尔在本书中描述了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一段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引人胜的思想变迁。这是一个从神法时代到自然法时代的转折,“曾几何时,大部分法国人的思想还是以博絮埃为参照的;但转瞬间,法国人就全效仿起了伏尔泰:这分明是一场革命”。 通过研究1680—1715年间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伟大思想流派,作者用一幅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画卷,向我们展现了旧制度下各种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矛盾冲突又无比激烈的思想理念的群像,由此,也让我们领略到一出一直延续到今日且尚未落幕的伟大剧作。 本书叙述清晰透彻,记录了当时许多重要人物——如皮埃尔·贝尔、理查·西蒙、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洛克、芬乃伦等——的生平与个性,并以娴熟的手法还原了这个“转承时代”中的万千动态,再现了历史中的这场“思想的危机”——这场危机并非抽象的概念之争,而是一个个鲜活个体之间复杂的较量。 从一定程度上说,本书是一部当代欧洲的起源史。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名家访谈录
¥78.40
当今世界的时代巨变已成为基本共识。从大变局的繁杂现象中提炼出理论,以达到对巨变时代的理性认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旨在以对谈的形式展现吉登斯、基恩等当代著名思想家对于巨变时代的理解。在追踪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思想的论述基础上,重从政治和社会两个角度勾勒了巨变时代的基本面貌,内容涵盖民族国家、文明社会、公民身份、民主理论、福利制度等政治学基本主题。且在此基础上,对巨变时代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对相关方法论问题做出了说明。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
¥78.40
本报告主要反映2021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问题和实态数据,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为语言文字研究者、产品发者和社会其他应用者提供语言服务。作为语言生活皮书系列丛书的“底盘”,报告至今已连续向社会发布16年。全书分为八部分:一、特稿篇;二、专题篇;三、工作篇;四、领域篇;五、热篇;六、字词语篇;七、港澳台篇;八、参考篇。特别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语言文字事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语言能力与语言治理,智能信息平台语言服务的适老化情况,中文太空,网络“清朗”行动提升语言文明,联合国50年来的语言理念与实践等年度热和重话题。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78.00
通过社会工作者记录的日程调查表,本书详细展现了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救济过程。作者根据救济阶段,整理并分析了救济前的家庭情况、救济时期制订的治疗计划、救济后的结果和治疗经验。具体内容要素涵盖社会诊断、家庭治疗、儿童保护、供给需求、救济救助等。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等。本书展现了当时美国慈善福利体制下对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充分救济和全人照顾的理念。


反贫困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协会实践
¥78.00
本书描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历程, 记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历史实践,呈现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做法 和经验,展示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成就,为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提供资料积累与经验启示。

赋权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
¥78.00
社会工作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天然的反贫困属性。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不仅强调满足贫困人群基本生活物质的需要,更强调通过赋权方法改善贫困人群的无力感、增强资源控制、促进社会参与、构建发展能力等,以实现减轻贫困的目标,并*终让贫困人群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本书主要从赋权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工作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共六章,包含反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赋权理论及其应用领域、国内外反贫困的赋权实践、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与赋权、反贫困社会工作赋权体系的构建。本书可供从事贫困治理和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工厂规训: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
¥78.00
本书采用布洛维的工厂政体框架和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重回生产的中心”,将农民工放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工厂制度之下,较为深地分析了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结合农民与产业工人的特征区别,本书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对工厂农民工的访谈以及部分文献资料,从劳动方式、劳动技术、劳动纪律、生活方式四个主要方面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厂本身以及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规训方式。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78.00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以作者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积累为背景,从五大部分分别介绍了灾害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部分灾害应对与发展性社会工作,阐述了灾害应对与社工服务、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等内容;第二部分紧急救援阶段的社工服务案例,阐述了MZ(绵竹)社会资源协调平台、FX(富新)二小地震遇难学生家长介、案例评析等内容;第三部分过渡安置阶段的社工服务案例,阐述了QJ(巧家)安置社工队服务、HW(汉旺)青红家庭生计互助小组、案例评析等内容;第四部分恢复重建阶段的社工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
¥77.77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是养老与服务专业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分为养老服务综合法律法规、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政策规定、医养结合和养老保障政策规定等上、中、下三篇,精选并收录了涉及老年人、老年服务方面的常见和主要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等共计407件,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分类科学,便于应用和检索,是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工具书。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可为养老服务人员、参与养老项目的设计人员、各类养老机构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服务人员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忧郁的热带
¥77.40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人类新史: 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76.80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 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等领域近年来涌现的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人类实际上有过怎样多元和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历史的道路又有过多少分岔与并行。重新理解人类的过去,重新发现人类本就拥有的其他可能性,或许也能赋予我们新的思想资源,去想象一个更具希望的未来。


别把恶俗当格调(精确而剌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毫不过时的恶俗批判开山之作!《格调》《恶俗》套装共2册)
¥76.80
《格调》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恶俗》 广告恶俗?追随名流恶俗?带手机参加聚会也恶俗?到底什么是恶俗?恶俗与糟糕有何区别?跟愚蠢又有什么关系?如本书所说,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领域充斥着的虚伪、俗艳和无知;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本书延续了《格调》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的特点——恶俗,并剖析了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尖锐刺耳又不失幽默有趣。虽然极尽嘲讽之能事,作者之意却不在于讽刺挖苦,而是希望借此唤醒大众、反省大众文化,本书因此称得上是一部警世诤言。


嘉定区助残社会工作优秀案例精选
¥76.00
残障人群服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残障人士的权利保障早已被列联合国相关公约。对于残障人士的保障,我国在政策以及服务等领域探索很多。上海市嘉定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助残服务社会化的试区,在助残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引起了高度关注。本书主要结合我国助残服务的现状,从嘉定区残联助残服务社会化的本土探索出发,一方面遴选经典案例,另一方面提炼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助残社会工作理论模式。本书理论联系实际,适合高校社会工作教师以及社会工作机构从业人员阅读,同时,适合党政以及相关单位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