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赋体制与市场(精)--中大史学文丛
¥40.07
《汉书·食货志》曰:“《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与“货”构成中国王朝时期经济运行的主体,而“食货”在性质上属贡赋体制范畴,其内涵与今人所谓“农商”之意相歧。刘志伟教授多年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承前人研究之余绪,着眼于贡赋体制,聚焦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与市场活动及其运作机制,捡若干史料,积滴心得,撰数篇小文,合编为一册,企能通过探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之若干实态,解释王朝贡赋体系下市场扩张之特质。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0.14
本书从伦理视角审视汽车社会交通发展现实及其存在问题,解析其中深层关系,在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交通运输规划、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语境中思考交通治理途径,讨论交通技术步及制度变迁的合理性,提升交通行为规范性,以促汽车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夹缝生存:不堪重负的中产家庭
¥40.60
“中产阶级”曾经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你可以养育两个孩子,去高质量的公立学校。 它意味着拥有一栋房子,不需要多大,但是是自己的。 它意味着工作日六准时下班,和家人一起欢度周末。 《夹缝生存》描述了如今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境况:社会保障越发薄弱,生育成本不断上涨,怀孕歧视和性别歧视频现、中年失业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白领难以拥有正常的工作时间,更别提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作者采访的对象包括大学教授、律师、护士和儿童保育员等,这些传统职业的回报已经远不如当年。面对着高额的房租、沉重的医疗和教育负担,他们不得不为了维持表面上的体面疲于奔命。对如今这一代人来说,想要过上父母当年的生活似乎已经不可能了。
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
¥40.60
人类为什么能够演化成今天这样?是什么驱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什么是创新?创新到底需要什么特质,规避什么风险?《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采用“记叙 议论”的体裁,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从技术、科学、体制、产业、文化等方面,用丰富的故事细节为公众展示人类创新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各种问题,也有对一些经典问题如“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中国产业创新“七宗罪”的思考和分析,既给人以趣味,又引人思考。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40.60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40.80
张康之教授的《走向合作的社会》是一部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而构想未来社会的著作,在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运动中,这是一场只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才能够与之相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之所以陷 “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遭遇危机事件的频繁造访,都是这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所致,它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制度模式、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都陷了失灵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可能性路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去发现支持社会变革的新因素,并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前景,提出了基于信任的合作治理理论,展现了对合作社会的基本构想。
实践理论大纲(布尔迪厄作品)
¥40.80
《实践理论大纲》是布尔迪厄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这个概念,就是布尔迪厄首先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布尔迪厄的理论思考与创建,来源于50年代他在阿尔及利亚所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通过对当地居民婚姻策略、仪式行为、神话的地位等问题的深细致考察,布迪厄描述与分析了社会文化结构因素如何内化为行动者的个人秉性,提出了有关制度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认识论与谋略、符号与社会场域辩证关系的基本观。从此,布尔迪厄始了对以往结构主义的超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理论视角。
中国农村: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40.80
实现小康社会,是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 全面小康,是小康的升级版,其本质依然是小康。按照党的十九大界定,全面小康社会有六大特征,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且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换句话说,全面小康看的不是平均数,而是要惠及14亿人口。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全面小康,不仅仅要看居民收,而是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的前提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实现小康。 本书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系统讨论了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关键环节及解决对策,并对后小康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行了展望。
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创新(社会学前沿论丛)
¥40.80
鉴于中国社会政策本土化理论建设严重不足,本书以我国推社会建设为时代背景,结合西方社会政策的理论、经验与中国实际,全面、系统、深地讨论了中国社会政策改革创新涉及的理论问题。? 围绕“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创新”这一核心议题,本书着重探讨了社会政策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市场转型、社会代价与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改革创新的理论、价值基础,社会政策改革创新的目标模式,社会政策主体结构、运行机制及运行环境的改革创新,社会政策改革创新中社会工作的参与,社会政策改革创新的城乡统筹问题等,并对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做了整体反思与前瞻。? 总体上,本书具有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的意义,对于中国社会政策理论建设与社会福利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报告(2015)(社会管理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40.80
本书紧密围绕“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研究主题,分“专题研究报告”和“典型案例研究”两大研究版块。“专题研究报告”突出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基础理论研究、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民生问题与法治保障、环境治理法治化、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路径、重领域或重大问题研究等内容,体现“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研究旨意。“典型案例研究”重关注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地方案例比较与分析、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等内容,体现“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研究旨意。二者交融互动、相得益彰,充分反映了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研究前沿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动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探索与国际借鉴(新时代首都发展战略研究丛书)
¥40.80
本书分析了代表性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英国、瑞典、韩国、新加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理念和做法,结合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在推中国式现代化程中,作为首都,北京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医养结合、京津冀协同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书对于普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最新理念,服务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对于思考老龄科学的前沿理论,服务老龄科学研究工作者;对于探讨和解决中国特别是首都人口老龄化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党委、人大、政府决策;对于深化对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和养老领域投资管理、建设运营,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街边社会:美国黑人贫民区犯罪调查(人文书托邦)
¥40.80
《街边谋杀》是一部关于犯罪和侦查的故事,作者以极富张力的笔触讲述了对一起美国黑人谋杀案行线索调查、取证和维护司法公正的过程,近距离地描摹了一群洛杉矶警探的形象,同时呈现和探讨了由于美国严重的司法漏洞和执法不力,黑人这一群体深陷于怎样的悲剧之中。 本书出自《洛杉矶时报》备受赞誉的记者吉尔?里奥维之手,以全新视角切城市谋杀案发生的缘由并探讨如何应对这阴魂不散的“杀人瘟疫”。作者以其新闻记者的敏感追踪美国鲜有人关注的黑人谋杀事件,通过客观翔实的描述、鞭辟里的剖析,展现了黑人所面临的真实的司法困境,深刻批判了美国所标榜的司法公正,揭示了美国表面光鲜的司法制度下残酷而真实的疮疤。 本书曾获评《纽约时报周评书刊》2015年度百佳图书和纽约时报畅销书。
中国发展报告(2020)
¥40.80
2020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中国发展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果断措施,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2020年,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完成,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局之年,《中国发展报告2020》以客观真实的数据、严谨科学的方法,展示并分析了这一年中国民众在健康、教育、生活、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这一年,民生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步加强,贸易竞争力逐步提升;疫情之下,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变化,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力资本发和家庭生态问题分析……这些内容,都在本报告中得以真实呈现。此外,本报告还聚焦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等问题,从学术角度客观呈现2020年的中国发展状态,而为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朝不保夕的人
¥40.80
如果你的收来源和金额不确定 ? 如果你正在从事兼职工作或零工,工作临时化 ? 如果你在工作中很难培养和提高一定的工作技能 ? 如果你的工时过长,工作内容或地经常变动且不受自己控制 ? 如果你担心自己随时被炒鱿鱼,只好在办公室听话且上 ? 如果你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无法升职,也无法预期收的增长 ? 如果你对工作或老板不满,也很难通过发声渠道表达不满 ? 如果你遇上疾病、事故等意外,家庭和公司都无法给你补偿或支持 一旦你符合越多以上的描述,你就越可能成为盖伊·斯坦丁所定义的“朝不保夕的人”。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推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一些国家的政府强调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将风险转嫁给劳动者,让企业得以提高效率、适应国际竞争。在这股浪潮中,传统工人阶级在20世纪60年代争取而来的稳定就业和社会福利被不断侵蚀,劳动者的工时、薪资、工作地,甚至工作内容都可以被轻易变更。 非正式工或临时工、兼职工作者、自雇职业者、实习生、老年工人、移民工人,甚至高技能的知识或创意劳动者等,都正在沦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低薪、收不稳定、工作临时化、岗位可替代性高、身兼数职、难以提升工作技能,时刻面临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风险,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和社会保障,更遑论就劳动者身份建立归属感和集体认同。 本书以朝不保夕群体的恐惧和欲望作为经济思考的核心,剖析该群体崛起的缘由和组成分子的样貌,反思他们为何会听信政治谗言而堕民粹主义的深渊,并提出要获得应有的自由与安全,基本收方案可取且必要。
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40.80
每一滴酒精都对人体有害,但几乎没有一个文明错过酒精,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森舸澜在本书中主张,酒精是人类早的随身携带的吐真剂,它带来迅速起效但温和稳定的理性掉线、创造性思维提升,一直是促人类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要素。在没有酒精的地方,代替它的是更加耗时的舞蹈、效果更难以控制的药物等。 基于对跨学科文献的综合梳理,森舸澜毫不夸张地提出:酒精启了现代文明,也助推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对酒精的痴迷不是意外,而是演化的结果。承认酒精的积极意义,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它在现代社会提出的新问题。
张医生与王医生
¥40.80
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时代废弃物。 两个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调动的能量,堪比战争。 张医生和王医生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了掉队的命运,实现了阶层跃升。可是,虽然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他们的人生,仍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捞过往生活图景,描摹了张医生与王医生半生的个人成长与阶层跃升之路,并审视二人知识、尊严与自我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本书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阅读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我们将会厘清,世纪之交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如何塑造了一代人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而透过个体在历史中的沉浮,我们也将窥见一座城、一个时代的命运轮廓。 这本书的特别价值,在于以这两位医生的真实经历为线索,呈现了过去三十年令人叹息和沉默的民间社会史;更在于作者以知识人的认真态度和故事人的写作能力,描摹了上述问题的核心答案,即促使人们精神腐败的社会因素。 ——作家、媒体人李海鹏
九大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
¥40.90
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问题、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表明,我们已经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下去。西方的繁荣模式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因而,我们必须行一种根本性的反思。 玛雅·格佩尔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了人类目前亟待解决的不是环境危机,而是社会危机。作者的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资鉴:在全世界经济增长迅猛、分配不公的情况下,人类应摆脱不合时宜的思维观念,以便更好地应对自然资源和市场机制中产生的种种危机,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41.00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中年遭遇众多挫折?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挫折当作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与经历又代表了怎样的意义? 中年危机——詹姆斯·霍利斯将其称为“中年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霍斯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可怕实则具有解放意义的问题:“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谁?”当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以虚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实际的期望驱使着扮演—个“临时的”成年人格时,我们就了第二个成年期的大门,将迎来真实的人格。 在本书中,霍利斯教授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了中年经历的层次,并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界定、调整自己的人格,从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抛童年创伤与“临时人格”的束缚,从痛苦出发,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义的彼岸,终形成稳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未来社区:城市更新的全球理念与六个样本
¥41.00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到近现代工业化之后的必然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率增长,2019年末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 在中国许多大城市,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不止一次的开发。城市的建设者和研究者们需要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式。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对未来社区的理解和试验,是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国内外多个国家的城市更新案例,梳理城乡规划学者、建筑设计师、社区经营者等群体的观点与洞察,寻找未来社区的中国模式。
中国式供给革命
¥41.01
我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中国式供给革命”。之所以说是“中国式”的,是因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因、内容、实施路径和理论依据等都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的供给改革不同。之所以说是一场“革命”,是因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结构周期性失衡、提升中国经济质量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 本书主要阐释四大问题:“为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双重路径?” 本书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采取三步走战略:步是对症治疗,主要措施是“三去一降一补”;第二步是巩固治疗,主要方案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第三步是去根治疗,主要途径是制度改革和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改革的双重路径,其目标是建立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相结合的“双效”模式。 本书使用的分析框架主要是总需求—总供给分析,辅之以制度分析和结构分析。 作者介绍:方福前,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A岗)、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兼法人代表,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马工程首席专家。首届(2003年)*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译著4部。主持*和省部级研究课题8项。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14项。1998年和2006年分别在丹麦奥尔堡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和高级研究学者。2015年秋季学期应邀在韩国成均馆大学执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低流动社会:后疫情时代日本的新格差
¥41.30
格即等级,差乃差距,“格差社会”就是指日本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疫情前,日本社会就陷了“中流崩坏”的困境,疫情导致的工作机会减少和行业差距扩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局面。年轻人无法延续他们父母的中产阶级身份,甚至坠贫困。在这种情况下,的希望在于恢复地域社区内的相互帮扶,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