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王明珂
¥45.00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具体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等地,行了多、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一截骂一截”“毒药猫”“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分为“社会篇”“历史篇”“文化篇”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王明珂认为,羌既是一个在他者眼中存续三千年的古老民族,又是一个族名和历史叙事在近几十年才为族人所自知的新兴民族。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羌既是历史的创作物,也是历史的创作者。从汉代的河湟西羌、唐代的西山诸羌,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羌民,以及当今的羌族,都是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忆的创作物,而他们也以各种表征与行动回应主流叙事,促成种种历史事实,如中古与唐朝、吐蕃对抗,并借此完成族群的内部塑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与“历史”中,“羌”成为了汉藏之间模糊的、漂移的边缘。
社会史研究(第五辑)
社会史研究(第五辑)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45.00
本刊是社会史学术辑刊,由山西大学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心编著。该中心长期致力于近现代华北农村研究,收集整理了大批华北农村的乡村档案,在此基础上,每年以书代刊的形式推出一本专题研究成果。现设“专题论文”、“学术评论”、“资料选编”三个栏目。“专题论文”刊登社会史或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实证性研究成果。“学术评论”刊登与本辑主题相关的学术史述评。“资料选编”主要选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所藏资料。本辑为第五辑,收录文章如下:《环境史与社会史》《山谷与平川的对话—历史时期山西介休地区山川结构与县治选择》《旧章再造:以一石三记与三石一记水利碑为基础资料》《明清山西应州的社会经济变迁(1368—176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明代宗藩、卫所与黄河小北干流地域社会之变迁》《冯夷为患:明代以来陕西黄土高原地带的城市水患与防治》《国家·族群·环境:康雍乾时期农牧交错带政区变迁的多元面——宁夏府新渠、宝丰二县置废研究》《民国时期关中传统水利的机遇与转型》《当前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述评》《晋南水利碑刻蒐编》等。
中国发展报告2021
中国发展报告2021
彭非
¥45.00
《中国发展报告(2021)》以最客观真实的数据、最严谨科学的方法,展示并分析了这一年中国民众在健康、教育、生活、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这一年,民生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步加强,贸易竞争力逐步提升;疫情之下,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变化,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力资本发和家庭生态问题分析……这些内容,都在本报告中得以真实呈现。此外,本报告还聚焦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等问题,从学术角度客观呈现2020年的中国发展状态,而为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论人类的认识:校勘全译本(上)
论人类的认识:校勘全译本(上)
[英]约翰·洛克
¥45.00
  《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是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传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创之作。   自1689年首次出版以来,洛克对此书行了反复修改。于是《论人类的认识》早期陆续出版了七个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在语词上有着颇多不同。而后尼迪奇对此书的七个版本行了比较与考察,并参考法文、拉丁文译本等版本,编定了迄今为止《论人类的认识》的全面校勘本,中译本首次引。它以全方位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洛克在此书的写作与之后的修改过程中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与表述的差别,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照《论人类的认识》不同版本的内容,更为详尽地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于洛克哲学思想的专业研究,此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论人类的认识:校勘全译本(下)
论人类的认识:校勘全译本(下)
[英]约翰·洛克
¥45.00
  《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是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传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创之作。   自1689年首次出版以来,洛克对此书行了反复修改。于是《论人类的认识》早期陆续出版了七个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在语词上有着颇多不同。而后尼迪奇对此书的七个版本行了比较与考察,并参考法文、拉丁文译本等版本,编定了迄今为止《论人类的认识》的全面校勘本,中译本首次引。它以全方位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洛克在此书的写作与之后的修改过程中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与表述的差别,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照《论人类的认识》不同版本的内容,更为详尽地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于洛克哲学思想的专业研究,此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张静
¥45.00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是一本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或更广义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论文写作的路径。作者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训练中各种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指明了写作的要领、格式和目标,尤其强调研究性思考和规范化表达的重要性。书中介绍了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不同阶段的论文的写作,以及如社会学常用的案例研究和变量研究等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由此给社会学的门者提供帮助,让他们了解如何行研究性思考,如何用论文表达思考的结果。
一周特价4.7-4.20 清末民国人口贩卖与家庭生活
清末民国人口贩卖与家庭生活
[美]任思梅
促销价:¥32.00|¥45.00
清末,中国北方的人口卖市场十分活跃,仆人、妻妾、童养媳、妓女、学徒、养子等,那时候社会各个阶层的家庭都依赖人口贩卖满足家庭所需。本书研究的正是这种人口交易是如何实现的,以及使其成为可能的社群和亲属网络。作者对警局和法庭档案的使用相当创新,以富有细节的个体故事做串联,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如何受人口贩卖作为一种普通的交易事件。在审视关于奴隶和人口贩卖的法律辩论和精英话语的同时,也深到了人贩子和受害者个体的世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全面且立体的处于历史变革中的底层人口流动图景。
59元6本 性经验史第二卷:快感的享用
性经验史第二卷:快感的享用
米歇尔·福柯
¥45.00
 在本书中,通过分析一系列无法回避的古希腊爱欲文本,福柯试图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在西方,性经验是如何成为一个道德问题的?为什么身体的其他欲望(如饥饿)和集体关切(如公民义务)的问题,没有受制于数不尽的规则、条例和评判,而它们却界定了性行为?
59元6本 生育焦虑:恐惧婚育的一代
生育焦虑:恐惧婚育的一代
悦芝林
¥45.00
当我们对生育这一热门话题广为讨论时,似乎更多的是在关注社会趋势、统计数据,探讨低生育率意味着什么,却很少将目光投向自己——你是否曾因为来自长辈的压力、生育的负担、工作规划与人生发展而苦恼是否要孩子,或被迫要孩子? 但需要意识到的是,过分忧虑生育问题这件事本身,会让我们忽略焦虑背后的内心感受,盲目地对是否生育做出决定。所以,与其逼自己在当下就做出判断,不如寻求一次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我对生育的担忧究竟是什么? 这种焦虑的情绪因何而来? 问题在于生育本身,还是其他什么? 本书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结合大量个案,试图从原生家庭、婚育观念、内在感受、现实生活等不同方面来探讨生育焦虑背后更深层的心理原因与社会因素。当情绪和感受长期被忽视、被否定、被压抑;当婚育成为一种束缚,限制了人们生活的可能性;当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被社交媒体无限制地放大……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创伤,让我们畴躇不前。 只有在察觉那些一直以来被忽视的真实感受之后,我们或许才能发现困扰自己的并非生育。除了拂去缭绕眼前的迷雾,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缓解焦虑、疗愈内心的建议与方法,希望能为读者走自己的内心以扇门,实现自我松绑,释放生命潜力,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59元6本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100问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100问
李佳
¥45.50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人民收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步明确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任务。 ? ? 正是由于老龄化与老龄社会的意义深远和前所未有,就更容易让我们产生疑问、误区和盲区,而影响决策与行动。为此,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组织老龄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老龄化与老龄社会100问》一书。 ? ? 本书共分十四个部分,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系统梳理并回答了关于老龄化、老龄社会*为基础、*受关注的100个问题,涵盖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老龄产业、社会创新、养老保障、科技发展、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医养结合、第三人生、适老化、国际实践、中国探索等各个方面。为一步加深认识与方便使用,本书在附录中还收集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年修正)《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等国家近年出台的重要法规与政策文件,以及《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等世界老龄大会重大成果文件。 ? ? 本书面向全社会,重对象是党政干部和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要是推动大家走出以往年轻型社会的传统思维定势,重新认识和界定养老、老龄化、老龄社会的内涵差异,而建立面向老龄社会的跨代际、全龄化思考和参与通道,为全社会积极迎向老龄社会提供新理解、新想象和新动力
59元6本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进阶篇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进阶篇
王孟成,毕向阳
¥45.50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阶篇》在《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基础篇》的基础上,一步介绍了更为复杂的潜变量模型。全书10章,涉及混合模型、多水平模型和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劳伦·A·里韦拉
¥45.50
当我们谈论不平等时,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一是什么阻碍了穷人摆脱贫困,二是什么助力了富人维持富有。在阶层固化日益让人焦虑的今天,对后一个问题的探讨更为重要。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中,获得高薪职位的往往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是什么让他们顺利通过选拔?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劳伦·A.里韦拉深美国起薪的行业——投行、咨询和律所,访谈上百位招聘官和求职者,详细考察了宣讲会、内部推荐、简历投递、面试和评议等招聘环节,通过丰富的案例,揭示出看似能力取向的选拔标准如何帮助精英阶层完成了优势地位的代际传递。除对选拔机制的分析外,书中披露的大量招聘内部知识,亦可作为普通人突破阶层天花板的行动指南。
59元6本 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理论前沿
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理论前沿
马军;等
¥45.80
  本书对2000至2015年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中的新理论、新观与新资料行了总体考察、比较、评判。书稿内容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   第1编:“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分国别与地区详细介绍和分析了21世纪抗战史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方法、研究机构、学术流派、知名学者与争论焦,并附重要著作、论文及资料。这一部分将特别重视各种(zui xin)的抗战史理论与方法,关注学术争鸣以及热领域,如抗战时期的蒋介石研究、战时大国关系研究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等。除分国别(地区)行对相关内容的评述外,也关注彼此的共性与差别,并会提及欧洲其他国家、东南亚、加拿大等地区的中国抗战史研究现状。   第2编:“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名著评介”,选取2000年后出版(含2000年后中译本出版)的海外抗战史名著20余本行重介绍与评论,内容涉及战争程、战时政治、外交、国共关系以及战时社会、经济与文化各个方面。   第3编:“中国抗战史研究文献目录简编”,系统梳理和排列了21世纪以来中国和日本学界对抗战史的研究文献,编制目录,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资讯,也为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参考。
权力的转移
权力的转移
(美)阿尔文·托夫勒
¥46.32
如果权力是有特殊企图的控制,那么暴力、财富和知识是社会权力的基本源泉,三者决定社会权力的分配。暴力作为一种力量源泉不会很快结束,财富仍将是可畏的权势工具,但*质量的权力源泉是知识。 21世纪,在经济和世界发展中,知识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技术和信息的掌握是知识权力有力的体现。在国家层面,在暴力、财富、知识的权力三角中,任何偏废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国家在世界权力格局中的显赫地位。在企业界里,暴力、金钱和知识也是主要的权力争夺工具。不了解这三样工具如何变动的人,等于是搭上通往经济衰亡的倒退火车。 然而,在未来*重要的权力转移不是人与人、机构与机构或者国与国之间的转移,而是当社会在面临未来的冲时发生在暴力、财富和知识之间的隐蔽的权力转移。 诚如托夫勒所言,未来总是来得太快,还经常以错误的顺序出现。在迈不可知的未来之前,我们手中*好先握有这样一张虽不完整却有粗略雏形的地图,一路摸索一路更正修改,总比完全摸不着方向来得好!
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美)阿尔文·托夫勒
¥46.32
《第三次浪潮》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出版之际,随即引起全球热评,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南。本书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托夫勒认为,人类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文明的洗礼:*次是农业革命,人类就此从原始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并历经千年,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随后,人类社会历时300年摧毁了落后的*次浪潮文明,并在“二战”后10年迎来了第二次浪潮的*。第二次浪潮文明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为能源基础;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应运而生;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小家庭、工厂式学校及大公司三者形成了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核心社会结构。然而,一股崭新的文明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了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仅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准来衡量,精神文化的富足也成为重要指标。这就是第三次浪潮。它鼓励个性,培养人类崭新的社会性格;它提倡发展全新的民主,摈弃谬误和偏执的观念。
59元6本 有效的爱 : 真爱梦想公益方法论初探
有效的爱 : 真爱梦想公益方法论初探
潘江雪
¥46.50
本书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十余年的公益探索为基础,提炼公益方法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拓未来之路。全书分为六章,从使命愿景的确立、价值观原则、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长期战略的制订、管理补短板、协同网络的构建六个话题展,论述了从愿景确立到付诸行动的各个环节,既有理论上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每章还收录了一篇对话公益人士、资深媒体人或专业评估机构和支持服务机构负责人的访谈记录,以访谈的形式呈现了行业专家的洞见,起到了补充外部视角的作用。
地理学要义
地理学要义
宋长青
¥46.50
本书针对地理学面临的诸多基础性学科问题展讨论: ★力求明晰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提出地理学科复杂性特征; ★力求解析地理数据总体特征、认识地理数据质量与解决地理问题的功能; ★力求探寻地理综合的思路,从要素、空间、尺度、界面等方面归纳地理耦合的方式,为地理综合集成奠定思维基础; ★力求总结地理学的研究范式,阐释不同地理范式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准则。
被告席上的美国大学
被告席上的美国大学
程星
¥46.50
作者选取、叙述、评论了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150多个诉讼案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大学中很难让人看到的一面,这非常有价值,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美国大学。在阐述司法判例与美国大学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美国大学管理中六对重要关系和四对难以拿捏的矛盾。 六对关系是学生与大学、学生与教授、教授与大学、教授与市场、大学与市场、大学与政府。四对矛盾是:特权与权利、自由与约束、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政府与大学。显然当今任何大学都会面临这些问题,因此这里的看有两个:一是美国大学如何处理这六对关系;二是作为熟悉中美大学管理的学者,作者如何分析这六对关系和四对矛盾,以及他给中国大  学管理者的建议。 这六对关系和四对矛盾,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而又必须妥善解决的。虽然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历史传统各异,但是高等教育毕竟有其共性,所以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两个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共同,美国的有些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历史个体与普遍历史:迈向和而不同的比较历史社会学
历史个体与普遍历史:迈向和而不同的比较历史社会学
李荣山
¥46.50
自晚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借助文明比较讲出中国自身的道理,以增文化自觉,就成为历代学人的追求。然而,比较历史研究长期在所谓的普遍主义和封闭的特殊主义两端徘徊,难以达到和而不同的文明比较效果,也就难以在普遍历史中对中国文明予以准确定位。鉴于德国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内在地带有和而不同的文明比较特,本书详细考察了这套方法的逻辑与得失,尝试发展一种和而不同的比较历史社会学,以期助力思考全球化时代的文明比较与文明互鉴问题。
多元利益诉求时代的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山经验”(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统丛书)
多元利益诉求时代的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山经验”(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统丛书)
郑杭生,殷昭举
¥46.80
  20世纪90年代,中山已在勾画一幅未来的蓝图:努力构建一个以中等收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这个社会不仅应该拥有“前所未有的富裕”,而且应该成为和谐、有序、安宁的生活共同体。这一图景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品质内涵和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它试图让每一个中山人都拥有包容共享、公平正义、祥和安宁的共同生活。随着中国改革放程的发展,中山市一步认识到,新形势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真正做到效率与公平兼顾,单纯追求效率的做法是不可能持久的,必须使社会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优化配置。中山继续发扬了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恪守科学发展理念,扎实推各项改革,全力破除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身份壁垒和地域壁垒,推动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文化心理需求的共融共通,在当代中国面对多元利益诉求的现实下,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包容共享与公平正义。中山的努力表达了一种对高品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诉求,这也是“全域中山”的理念。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创新过程中,这是值得珍视的“中山经验”。
社会风险治理(社会管理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社会风险治理(社会管理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主编 姜晓萍
¥46.80
本书对国内外有关社会稳定及其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行系统的梳理,以考察目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的趋势及前沿问题,并深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国内外实践成果,得出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应用潜力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理论框架与指导办法,以期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