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套装共4册)【国际甲骨文权威学者许进雄教授毕生心血之作!“中国好书”获奖作者作品!解开不为人知的古文化秘密,探究文字由来的奥妙,述说藏在汉字与文物里的中国史!】
¥99.99
《回到石器时代》 古文化的器物和你我之间相距并不远,想知道汉字的笔划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须回到石器时代的生活现场,认识远古时期的甲骨文世界。许进雄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重新揭开古文化的面貌:从石器时代先人的生活器具,推敲现代汉字原始的起源。与许进雄老师一起,回到石器时代,发掘不为人知的古文化,揭开隐藏其中的文字奥秘。实例解说石器时代的文化,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战国重金属之歌》 冶金术的发明使人们走出漫长的石器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商周时代,中国的工艺技术进入全新境界,“青铜器”成为重要的代表性器物。当时许多的文字,也围绕着青铜生活而造形。在本书中,国际汉字权威学者许进雄老师,向读者展示了商周先民们与现今大为不同的生活与绝妙思维。每一件商周文物都有它隐藏的趣味,每一个汉文字都有它演变的智慧,让我们依着许进雄老师的指挥,一起聆听文字与文物协奏出的磅礡乐音,享受这场汉字与文物的盛宴! 《返来长安过一天》 汉唐时代是历多元、开放,也充满逸趣的时代。当时传入许多新的思维,激发了人们的想象,萌生许多不同于前代的文化、艺术与工艺,从而让汉唐时代的文物与文字,都焕发出与商周时期大为不同的光彩。新的字应运而生,旧的字也产生变化,着迷于这些字的想象,国际汉字权威学者许进雄老师带领我们重返汉唐盛世,鬼斧神工的艺术巧思、与时俱进的汉字趣味在在让人惊艳。 《紫禁城外一抹清脆》 宋元明清时代,中国文物迈向颠峰,伴随着中国瓷器的世界足迹,景泰蓝、青花瓷、景德镇等享誉国际。大气恢弘的帝国文化,催生出奇颖巧艺;深厚的人文素养,透过文字一一展现。弹指间悦耳的清音,令人沉吟念想,永难忘怀围绕着紫禁城的一抹清脆!借由文物与文字的指引,许进雄教授带着我们穿梭在宋元明清的富丽宫廷,体验窑场间百花齐放的妙思灵想,生活与艺术的自然结合,文物与汉字的精巧美丽。
向孔子学功夫之:破译古本大学
¥98.00
「源头甲骨文」是轩辕黄帝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图示。 安阳甲骨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后世常规字义文字。 我们在用「源头甲骨文」字义破译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及《帛书?老子》这两部古本《老子》后,进一步发现,《大学》*章以及《尚书》十六字心法,也是上古流传文本,用此特种图示进行了破解。 这些上古典籍都在论述:人陷入「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获得生命智慧的方法。 「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和「心智系统转换」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而「中国源头文化」是当下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动力,将使之从「单一结构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
还原老子脑图
¥98.00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除了「德经」与「道经」的先后顺序不同,在篇章结构与字数上,基本完全一致,只是在一些字上,存在着差异。 在以往,这两本书被认为是同一本书,只是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字的变化。
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
¥97.90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介绍巴蜀石窟这一中华文明载体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中国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石窟,分“川北蜀道”“嘉陵江畔”“川西坝子”“成渝古道”“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六个篇章,按照石窟艺术自中原传播到巴蜀的路径,选择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37处代表性石窟文物,基于作者16载寻访拍摄的经历,收录612幅图片,介绍石窟的悠久历史、艺术价值、人文轶事,石窟所在地的历史地理、乡土风貌,尤其聚焦与石窟为邻的乡土居民,记录50余位乡村文管员守护石窟的感人事迹,彰显巴蜀石窟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重要价值,以及围绕石窟文物保护所体现出的传承、守护等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质。
中国铜器综述
¥94.80
本书是作者于1947年与《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同时完成的一部关联著作。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V一英文稿本,由王睿等四人译成中文,译稿经张长寿、王世民二先生审阅。全书共分十五章,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诸多方面,如研究方法与研究简史、地域分布与文化背景、铜器术语和器形分类、形制与纹饰、作伪与铸造、铭文、断代等,作了全面而深的论述,其中某些章节颇为精彩。这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由于历史原因湮没甚久的一部著作,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
¥94.80
大约距今10000年,浙江史前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迄今发现的年代*早的新石器文化是以上山遗址命名的上山文化。此后各个年代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及浙江全境。 本书展现了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本面貌。从文化谱系角度,突破钱塘江南北两元体系,重构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新谱系:钱塘江时期(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杭州湾时期(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早期)—太湖时期(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回归期(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应县木塔“实习医生”手札
¥90.60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也是**的一座纯木结构楼阁式塔,世界建筑奇迹。屹立近千年的应县木塔曾经历多次地震,更在近百年之中遭遇炮火及不当修缮,目前已经严重倾斜,残损颇多。 “绕了一个圈子,回过头来看当今木塔保护最基础的任务——木塔“生理”。那么,我们真正了解木塔了吗?了解得够深吗?应该如何从“文物医学”的视角认识现有“骨科”治疗方案呢?” 这本《应县木塔“实习医生”手札》即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2021届14名学员交出的一份答卷。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由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设立,2021届已是第5届。学员年龄在20~40多岁,包括高校师生、文物遗产保护人员、设计师、遗产地管理人员等。自2020年11月起,在培训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学员行了约1年的实地勘察,研究成果汇成本书。 本书从史料梳理、大木结构设计做法研究、佛塑及彩画工艺做法研究、保护工作棚设计构想等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2021届学员的工作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包含全面的研究角度、对中国营造学社珍贵史料的整理挖掘、利用先技术手段(如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X射线无损探伤、微损取样分析等)获取的丰富数据、深独到的分析,以及对未来保护工程技术的考虑等。本书是当前应县木塔保护研究的前沿成果,专业和文化并蓄,适合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阅读。
丹青文华:关百益遗作研究
¥90.40
古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考古百问
¥88.80
考古天然地带有一些传奇色彩,那么,真实的考古学是什么样的?考古学发现了什么样的古代中国?这是这本书要回答的问题。本书由活跃在考古第一线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执笔,共设置100个题目,涵盖了什么是考古、怎样做考古、古代聚落与城市考古、古代墓葬考古、特种考古、石窟考古、技术与文明、古代文化、丝绸之类等九大领域,介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取得的重大发现。以新颖、巧妙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出专业、严谨的考古知识。深浅出地介绍理念、方法、技术、重要发现、重要文物、重要遗址,梳理中国考古学的前世今生,使读者对中国考古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对华夏文明有更深的理解与思考。
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
¥82.80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在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时代,已经形成以象征神权的玉琮、象征军权和王权的玉钺,以及玉璧、玉头饰等为载体,用以标志身份和等级的用玉体系。成组玉礼器体现的礼制,开启了中华文明“器以藏礼”的传统。 本书通过对玉器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良渚用玉的典型性、玉器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宋韵迹忆——藏在文物中的两宋史
¥80.99
宋朝文物留存至今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一页宋纸,一两黄金”,欣赏文物既可以感受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又可以从中了解书籍中找不到答案的历史。从宋朝文物中可以窥探两宋秘史的蛛丝马迹,也可以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 书中的文章多从一件或几件文物入手,将着眼点放在历史的深处,从不同角度发掘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同时,这些文章并不刻意回避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在对文物的客观描述中不时融入执笔者的主观感受。此外,本书的文字力求雅俗共赏、庄重而不失情趣。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79.99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此处葬曹操
¥79.99
关于曹操墓,民间一直都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言。2006年意外发现的一方两晋时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启抢救发掘。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行科学回应,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写本学研究(第二辑)
¥78.40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写本是与刻本相对的文献载体。与刻本文献的程式化、批量化和规范化不同,写本的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大致在北宋以前,文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写本,宋代以后,刻本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而写本仍在很大范围内作为辅助形式存在,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书也用写本的形式保存,民间文书更是大量以写本形式流传保存。20世纪以来,随着战国到汉晋简帛文献、敦煌写本和吐鲁番文书等的发现,大量宋以前的写本重现于世,在此基础上,写本学应运而生。近年来,受书志学、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写本学研究的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一批学者从写本整体手,发现了诸多学术新问题,写本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本辑刊则是国内家以“写本学”为名的学术集刊。
让石头说话:中国史前石器研究
¥77.40
石器是史前考古,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简称旧石器考古)最主要、最常见的研究材料。石器本不能说话,它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让石器说话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研究石器,仅仅端详或凝视是不够的。我们从石器上所得的认识,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方法与材料行推理,建立完整的行为逻辑条。 本书通过对具体石器材料的研究,以带面,一方面,把石器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材料结合起来,而讨论史前人类社会的文化适应变迁,建立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试图以石器为视角,透视中国史前史。统合不同石器研究的是作者提炼出来的一套 “分层-关联的方法论”,研究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论是行之有效的。
以手抵心: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故事(精装版)
¥76.80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薪火相传,师徒同心;他们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信仰。本书作者——故宫摄影师韩童用多年拍摄的*手影像和多年的采访积累,深入讲述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近几年的文物、文化、历史、国学热潮。在这之后,修复师王津、王有亮、屈峰等人一度在网络上成为“网红”。本书的作者、摄影师正是文物修复部门的一员,在故宫修复部任专职摄影师。作者想通过只有故宫的“自己人”才能接触到的视角,拍摄和观察这些距离历史*近的大国工匠的生活方式——看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好,理解他们的惆怅,探索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连接点是什么……本书所展现的,是从工作中走出来,重新回归生活,再走入工作和他们的精神中去,更深入、更*的展示和探究大国工匠的精神动力和性格。摄影,仅仅是一个探索的手法。背后的故事将更加吸引人。
毓藏:百年名校教育文物考略
¥76.80
吉林毓文中学始建于1917年,目前收藏了500多件教育文物,门类全、范围广,包括瓷器、铜器、木器、珐琅器、丝织品、玻璃器、武器、古籍善本、老照片、印章、玉器、刺绣、徽章、雕塑、动物标本、古乐器等16个品类。本书对毓文中学所藏的这500多件教育文物行了分类、概括和初步考证,并详细介绍了教育文物的收藏时限、来源、材质结构、藏品特色等,以及这些文物是如何记录中朝友谊的发展,如何见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的。本书集知识性、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既展现了珍贵教育文物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也为通过教育文物触摸中国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下沉船遗址形成过程
¥74.90
本书聚焦水下沉船遗址的形成过程分析和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沉积环境、水流冲刷、海洋腐蚀和有机物降解等;第二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文化因素,譬如海洋能源发、捕鱼、海洋保险与捞等;第三部分简单说明了沉船遗址形成研究在遗产管理和研究方面的应用,特别是有助于遗产管理机构制定水下遗产管理策略方面。本书可供水下考古、沉船考古专业学者参考,对水下沉船感兴趣的读者也可翻阅了解相关内容。
龙缘阁藏品集
¥74.00
《酒店中的酒店》主要精选了28个国内外*设计师设计的著名酒店项目,分为地域、跨界、主题、时尚四大类别,以大量的建筑外观图、室内实景图以及对应的技术图,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酒店的各个展示面及独特的细节设计。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阔。
清华大学藏日本和镜
¥72.00
在《清华大学藏日本和镜》中,王纲怀先生以“中日镜谊”为切入点,叙述了铜镜作为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地位,对和镜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他对书中的100面和镜,别出心裁地进行了从A到L的12种分类,并给予每面和镜以“大名”(连续编号1~100)与“小名”(分类编号A1~L7),让读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每一面和镜进行定位查找。
古代器物溯源(试读本)
免费
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四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日用品、生活工具,他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行了详细考证,学术性高,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