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文心雕龙注:上下
文心雕龙注:上下
(南朝梁)刘勰著 范文澜注
¥58.00
《文心雕龙》是中国现存最早、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一部古典文学批评名著。书凡十卷五十篇,可分为四大部分:一、总论(一至四篇),二、文体论(五至二十五篇),三、创作论(二十六至四十三篇),四、鉴赏篇(四十四至四十九篇);而以自序性的《序志》一篇为第五十篇,总结全书。其体大思精、“文苑之学,寡二少双”,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鲁迅认为,“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源发流,为世楷式”。而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校注本《文心雕龙》,作为人文社黄皮书(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中的代表之作,堪称《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后人研究《文心雕龙》的阶之作。此次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再版,将为读者带来更方便的阅读体验。 
每满80减40 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沈义贞
¥58.00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时间为轴线,翔实地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改编的情况,从通俗小说的电影改编、辞旧迎新的电影改编、回归商业性的电影改编等方面形象而具体地 向读者阐释了中国电影改编的发展史。下编为中国电影改编专题研究,主要从何谓编剧、论电影改编史的写作、中国电影改编的多重视角考察等方面多角度地呈现了作者在中国电影改 编专题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让读者对中国电影改编的情况有更加深的了解。附录收5篇作者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读者可以一窥其学术思路的发展。本书史中带论,论中 见史,体例得当,论述精辟,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一部难得的学术精品。
每满80减40 《诗经》诠释史
《诗经》诠释史
荣国庆
¥58.00
《〈诗经〉诠释史》是长治学院荣国庆撰写的学术著作,其成果对经学阐释学、《诗经》研究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诗经》诠释文本在中国思想政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 以“经”为对象,以训诂、解题、音韵为学术方法,是中国知识分子构建文化话语权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历代文人参与和观照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诗经》文本不断呈现出种种可 能性,持续涌现出新的意义,保持了其作为经典的恒常存在。本书以历代《诗经》研究的文本为基础,探讨不同时代、不同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在知识分子话语构建的基 础上,深层次解读《诗经》的诠释文本的生成背景及意义,研究了从先秦到清代,《诗经》诠释方法和诠释思想的延续与流变。
每满80减40 礼制与边疆
礼制与边疆
顾涛
¥58.00
《礼制与边疆——<通典>与中国制度传统》以“礼制与边疆”为主题,收录《通典》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礼制专题研究论文17篇。《通典》中《食货典》已有校笺的专著,《职 官典》《刑法典》也因与其他文献差异度大而容不得学者们忽视,而《礼典》和《边防典》备受当今学者非议。本文集抓住受关注程度较为稀缺的《礼典》和《边防典》两大块,提出 “将礼治传统融化在法治实践中”重要学术命题,系统探索《通典》与古代国家治理传统,全面回顾汉唐之际礼学与礼制的已有研究,堪称掘《礼典》和《边防典》研究的先锋 队。
每满80减40 “全相平话五种”讲史意象叙事研究
“全相平话五种”讲史意象叙事研究
牛晓岑
¥58.00
《“全相平话五种”讲史意象叙事研究》着眼于中国古代中长篇通俗小说文体的生成问题,系统运用意象叙事理论,对中国早期通俗历史小说的经典作品——“全相平话五种”行了 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的剖析。本书重探讨了“全相平话五种”文学化历史故事的文本建构、叙事模式、结构体系和设计思路等,总结了我国最早出现的中长篇通俗文学类型之 一——平话的编创模式,并且揭示了平话依托史实建构全新通俗文学故事的内在思想、文化动因。本书善于透视并叙写潜藏于小说表层叙事文本之下的内在思想结构,发现并归纳隐含 于具体作品内部的抽象艺术范型,基于此率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中国通俗小说的“讲史意象叙事”传统。
每满80减40 庆祝柳士镇先生八十华诞问学集
庆祝柳士镇先生八十华诞问学集
张全真 何亚南
¥58.00
《庆祝柳士镇先生八十华诞问学集》收录了南京大学柳士镇教授弟子庆贺其八十寿辰的三十余篇论文集,分为三类:述评、论文、轶事,内容涉及语言学理论、古汉语、文字学、音韵 学、训诂学、汉语词汇史等各个领域;“轶事”部分记录师门趣事,轻松愉快,情真意切。本书由柳士镇先生的学生南京大学文学院张全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亚南教授主 编。柳士镇,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和中世汉语,承担有国家社科项目基金和亚联董基金项目,代表性著作《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 等,代表性论文有《〈世说新语〉〈晋书〉异文语言比较研究》等。
每满80减40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十八辑)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十八辑)
郝平 主编;王志平 等 著
¥58.00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8辑,选录文章十余篇,主题为探讨学界普遍关心的古典文献和文化问题,内容涉及文献学、文学、史学、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等各多领 域,大多数文章均视野宏阔,新见迭出,论证科学;不少文章能小处见大,洞微烛幽;更有文章敢质疑权威,推陈出新。集中体现了海内外关于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拓展 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整体推了古典文史整理研究的程,是一部站在学术前沿的优秀论文集。
每满80减40 红楼梦靖藏本辨伪  中华书局出品
红楼梦靖藏本辨伪 中华书局出品
高树伟著
¥57.60
1964年以后,毛国瑶辑抄的150条批语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且已渗透至红学研究中最为核心的议题(《红楼梦》成书与版本源流、脂砚斋与畸笏叟关系、八十回后故事等)。经本书作者逐字校勘这150条靖藏本批语,辅以计算机技术处理、分析,且实地走访调查,证实所谓“靖藏本”出于蓄意伪造,并揭示其作伪的来龙去脉及产生的影响。靖藏本证伪后,剥离其影响,作者重新对脂砚斋与畸笏叟的关系、身份,《红楼梦》版本源流等重要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每满80减40 我终于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文学体验三十讲3
我终于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文学体验三十讲3
苗炜
¥55.99
“到我这个年纪,发觉自己花了三四十年读小说,也会有儿茫然,好像在虚构的世界里停留得太久了。阅读如同一场游荡,我想留下儿记录。” 在这本书中,苗师傅谈同理心与二手情绪,坦承对弗里达、伍尔夫、普拉斯等女性艺术家她身之痛苦的共情;谈命运的无常,回顾本雅明、艾略特、普鲁斯特的坎坷人生;谈如何努力阅读“难读的”名著,如中英对照地读《尤利西斯》,也终于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谈那些“不是让你亲近的”伟大作家;谈空间的诗学,描述家带给我们的庇护感;谈诗性正义,试图厘清面对人道主义灾难时,普通人应该怎么做;还结合原著,解读现代电影经典,如《肖申克的救赎》《冷血》《飞越疯人院》…… “尘世之爱不能永存,所以要扩大自己的感受……我们的爱总会延展出去,画一个很大很大的半径,激发出无限的情感与思绪。文学世界总有东西会漫出我们的现实存在。”
诗经通释·雅
诗经通释·雅
王静芝
¥55.53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诗经通释·颂
诗经通释·颂
王静芝
¥55.53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诗经通释·风
诗经通释·风
王静芝
¥55.53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淤泥与纯洁:寻找杜拉斯
淤泥与纯洁:寻找杜拉斯
户思社
¥55.30
杜拉斯作品因其多样性、复杂性、深度和广度而常常被认为晦涩,她本人也因此备受误解甚至质疑。 国内资深学者、杜拉斯研究专家户思社对玛格丽特·杜拉斯文字和非文字作品进行*解读,为我们还原一个被热爱也被误读的杜拉斯。 这是一本关于杜拉斯的研究专著,也是关于法国文学研究的书——杜拉斯的生命和写作见证了整个二十世纪法国文学。 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的,还有非文学的。她用文学来呼唤自己的信仰和良知。我们在阅读中,体验杜拉斯的精神世界,也在与作品的相互凝视中,远远地关注着外边的世界,寻求着生命的方式,诗意地栖息在属于自己的世界。
每满80减40 古希腊罗马文学(罗念生全集第九卷)
古希腊罗马文学(罗念生全集第九卷)
罗念生
¥55.00
本卷收录罗念生先生有关古希腊罗马的文艺理论——《论古希腊戏剧》、《论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相关文章多篇。罗念生先生终其一生都埋首于对古希腊戏剧等文艺作品的译介工作,没有更多的余暇从事文论的撰写。我们极力收集,希望引领读者步入一座宏伟壮丽、五光十色的艺术殿堂,找寻世界文明丰茂的根系所在。
每满80减40 《红楼梦》真相
《红楼梦》真相
董耀昌
¥54.99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的首标题诗。曹雪芹写的这首标题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放在了书中首标题诗的位置,说明作者和编者的良苦用心,也说明这首诗的重要。这里,作者从这首诗中理出了六个问题,请大家一起分析和探讨:其一,曹雪芹写的这首诗,是写给自己的,是写给“石头”的,还是写给读者的?其二,写书为什么非要用“满纸荒唐言”,“荒唐言”究竟荒唐在什么地方?其三,既然是“荒唐言”,为什么还要流下“一把辛酸泪”,这泪究竟是谁流的?其四,这“一把辛酸泪”是为了爱情流的吗?如果是为了爱情流下的,那脂砚斋怎么说是“血泪”呢?其五,“都云作者痴”的这个“痴作者”究竟是谁?他痴在什么事儿上?其六,“谁解其中味”的这个“味”究竟是什么味?这个味是谁先品出来的? 为解开这六个谜团,作者用了十章的内容来研究和考证,并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作者写作《<红楼梦>真相》的初衷。研究《红楼梦》,充满考证的艰辛。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难免出现一些瑕疵。《<红楼梦>真相》只是一家之言,敬请各位老师和读友批评指教。
每满80减40 半小时漫画《三国演义》
半小时漫画《三国演义》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54.90
哈哈哈哈一顿大笑,三国故事全知道! 通过手绘漫画和爆笑段子,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为我们还原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个精彩故事: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让你在哈哈大笑中记住《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名场面! 关羽千里走单骑去找大哥刘备,原以为自己过的是服务区,没想到是收费站; 刘备三顾茅庐其实就是反向找工作,诸葛亮一顿操作亲自面试了未来的老板;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一招空手套白狼,用装着稻草人的船骗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翻本书,笑一顿的工夫就成为三国通!  
论语英译及评注:汉、英
论语英译及评注:汉、英
(美)金安平译注
¥54.60
作为海外汉语学者,金安平的《论语英译及评注》展示了不同于国内学者的另一种关注角度:将《论语》视为一个整体,试图寻找一条贯穿其中的线索,以呈现更为宏大的故事。她把《论语》置于广阔的思想历史背景之中,以集传统解经学大成的刘宝楠《论语正义》为底本,精简地反映了历代注疏探讨的主要议题;同时以西方语文翻译中国古典,展现出跨文化的独特认知。 《论语》不是智慧哲言和奥义知识的集结,而是一部记录孔子生活和教书的著作。尽管只是吉光片羽的碎片,追寻他的声音,仍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 :他对政治的主张、对德行的理解、他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汲汲以求的理想以及他的无可奈何和局限。这是孔子将自己呈现给世界的样子,也是本书试图让我们看到的。 在蒙田散文英译的导言中,唐纳德 ·弗雷姆告诉我们,“蒙田不易界定… 然而这一难题正好指向了答案:书即是人 ”。 或许孔子与《论语》也是如此。
每满80减40 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
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
宋烨
¥52.80
本书围绕着“古典诗歌鉴赏和创作活动中审美愉悦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一核心议题,指出在解释审美愉悦来源之问题时,西方美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这两种思想话语不谋而合的认识论基础,即均认为艺术审美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审美愉悦则是一种认知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来源于作品为心灵带来的认知上的特殊拓展。解决来源问题之后,本书一步回应了审美分歧、美的普遍有效性、诗歌艺术风格的偏好等问题,为更统一的审美见识和更广博的审美趣味奠定理论基础。*后通过对古代诗学核心概念与重要命题的逐一考察,建立起了以“诗以识为主”这一命题,统摄“言志”“缘情”“主气”“尚意”“立格”“宗理”等古代诗学理论体系中的传统命题,完成对古代诗学理论资源中基本命题的统一。
每满80减40 我们如何书写科学: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
我们如何书写科学: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
李红林,陈玲,张峰
¥52.80
如何炼就一本优秀科普图书?本书以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获奖图书为对象,从作者、编者、读者三个角度行评介,立体地呈现一部优秀的科普图书从创作、编辑到抵达读者全过程中的编创理念、方法技巧、心得体会和品读感悟、发现收获等,以评论促创作,为更多优秀科普作品的产生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本书按照图书主题设置了“科技前沿”“生命健康”“自然生态”三个板块,集中反映不同领域科普图书创作、编辑出版以及读者品鉴的特征及规律。本书可为各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者和编辑出版机构展科普创作提供参考,以期共促科普创作和科学阅读的繁荣发展。
每满80减40 词体长调的抒情美典研究
词体长调的抒情美典研究
余佳韵
¥52.00
长调的抒情美典,指的是长调作为一种独立文类,其结构形式的美感特质以及抒情内涵所建构出的美学典式。不同于诗与小令,长调铺陈叙述的手法与更为复杂的句式组合,不仅在形 式上已脱离诗体影响,篇幅的扩展亦提供了词人对情境物象细致描摹的可能。历来对长调文类的研究多止于传统词论,对文类形式所蕴含的抒情价值,如篇章结构、时空关系等层面则 未能触及。本书以全宋词长调为研究范围,由传统词话与文类发展着眼,遍及长调形式结构的抒情意义、情意内涵的表现概况以及抒情经验模式,借此厘清长调的抒情美学特色。本书 为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每满80减40 会秋堂集辑校
会秋堂集辑校
宋曹,刘东芹
¥52.00
宋曹所著《会秋堂集》,生前曾梓行,但早已佚亡。道光二十二年,里人陶性坚在所辑《射州文存》中说:“射陵之《会秋堂稿》流传海内,而板已无存,稿亦罕见。”光绪年间,宋 曹裔孙宋惟新藏有残本,但仅有纪灾诗五十九首,惟新又苦心搜辑十数年,得诗至一百十余首,将谋受梓而遽卒。现存宋曹诗文散见于王豫《江苏诗征》、卓尔堪《明末四百家遗民 诗》、邓汉仪《诗观初集》、冒襄《同人集》、张潮《虞初新志》、陶性坚《射州文存》以及《盐城县志》等史料中。又有周梦庄、赵嶰山二先生抄本,存数较多。另外,其传世书法 作品中亦有不少自作诗文。本书重新辑佚校对存世宋曹诗文,尽最大可能恢复宋曹《会秋堂集》原貌,为研究宋曹其人其事提供基本史料。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