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疾病中医治疗经验集萃:樊移山40年从医录
¥55.50
艾滋病中医药诊治心得 目录 *编 历史的记忆(图片) 第二编 从医历程 *章 楚雄卫校任教学习两不误 第二章 云南中医学院五年再深造 第三章 楚雄州中医院五年临床工作中医医院管理双肩挑 第四章 楚雄州人民医院工作的十六年是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十六年。 第五章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七年成功造了中国*个艾滋病关爱中心,创中国艾滋病治疗新模式。 第六章 用五年造了云南省首家二级康复医院—云南怡园康复医院。 第三编 艾滋病的中医治疗 *章 艾滋病及其常见症状的中医治疗 *节 艾滋病初期的中医治疗 第二节 艾滋病常见症状的中医治疗 一、艾滋病腹泻 二、艾滋病发热 三、艾滋病消瘦 四、艾滋病恶心呕吐 五、艾滋病复发性口腔溃疡 六、艾滋病皮肤瘙痒、疱疹、湿疹、疖肿 七、艾滋病月经不调 第二章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及并发症的中医治疗 *节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第二节 艾滋病合并复发性细菌性肺炎 第三节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炎 第四节 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 第五节 艾滋病合并单纯疱疹皮肤感染 第六节 结核杆菌感染 第七节 艾滋病合并相关贫血 第三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毒副作用的中医治疗 *节 胃肠道副作用的中医治疗 第二节 肝功能损伤的中医治疗 第三节 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 第四节 药物性皮疹的中医治疗 第五节 外周神经炎的中医治疗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中医治疗 第四编 中医治疗艾滋病相关论文 *章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41例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项目临床技术总结报告 第三章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HAART药物致消化系统副反应85例 第五编 艾滋病西医治疗及研究 *章 云南省HIV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和预防HIV母婴传播综合治疗模式结果初探 第二章 云南省AIDS合并TB病原学诊断与耐药性 第三章 静脉吸毒者美沙酮维持和抗病毒联合治疗临床研究 第四章 三协唯TrizivirTM(TZV)治疗80例HIV/AIDS患者三年的临床总结 第五章 心理小组支持在79例HIV-1阳性孕产妇中应用 第六章 静脉吸毒者美沙酮维持和抗病毒联合治疗临床研究 第六编 中医论著 *章 浅谈中医学应加强对局部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 介绍宋元间中医老年病防治专书---《寿亲养老新书》 第三章 肾虚是石淋之本 第四章 急症中运用“六附以通为用”的体会 第五章 40例胆石病并胆道感染临床治疗体会 第六章 温胆汤的临床运用 第七章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研究展 第八章 病毒性疾病从湿论治浅谈 第九章 痛风饮治疗痛风14例 第十章 疏肝活血止痛治疗经行头痛102例 第十一章 疏肝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第十二章 浅谈怎样写好中医病历中的“辨证分析” 第十三章 中医药为主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65例体会 第七编 医院管理 *章 浅谈艾滋病关爱中心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模式现状 第三章 关于云南省传染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的名称、办院宗旨及医院文化建设的探讨 第四章 应制止医生介药品推销 第五章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急诊医院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第六章 为把云南怡园康复医院建成二级甲等康复医院而努力
跟*名老中医邵经明做临床
¥55.50
邵经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全国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带头人。邵老幼读私塾,先后拜清末举人当地名中医郭玉璜及近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为师。30年代起设“鹤龄堂”悬壶应诊,邵老以其精湛的医技和乐善好施的善举一直被患者、同事、百姓所称颂。邵老提炼的“邵氏五针法”治哮喘,疗效显著,独具特色;创“努针运气热感法”,临证治病擅用背俞穴,“火针治疗瘰疬”等经验亦是邵老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后学潜心钻研。 本书分为邵经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两部分。其学术思想将邵老的学术特色及其治学理念给予了高度概括;临证医案涉及临床各科多个病种,在编写题例上围绕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以案例为主题,以问题为中心行编撰,其特色之处在于将邵老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每个医案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可使学生能够掌握邵老临证辨治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亦为临床医师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一部良好的参考素材。
妇科秘本三种
¥55.50
《三三医书》,又名《秘本医学丛书》《九九医学丛书》,此书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保存了大量的中医孤本秘籍。本书搜求海内外孤本、珍本、抄本,如《医经秘旨》《温热逢源》《医学妙谛》《伤科方书》《重楼玉钥续编》《行军方便便方》等;另外,旁及日本,收有《医余》、《药征》等,保存了大量濒临散佚的医学珍籍。其次,注重实用,简验方便。裘先生所选多为家传秘本,疗效独特,简练实用。再次,普及推广中医学术。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其救亡中医的一大举措。同样,也为振兴中医,推动中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国名中医林天东诊疗思想集萃
¥55.50
林天东教授从医50余年,临证善用经方、时方、自拟方不拘一格,临证辩证精准,理法方药严有度,遣方用药,经验独到。尤擅内科、男科、妇科、肿瘤内科,求医者众,新、马、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常来函求医问药,或登门求诊,并成功地为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国家领导人行保健诊疗,其医道医德在海内外均享有盛名。每天的专家门诊量在100人次以上,居全省之首,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尊敬和爱戴的名老中医之一。 全书共分为10个部分:成长之路、方药篇、女科病诊治篇、男科病诊治篇、肝病诊治篇、肿瘤病诊治篇、肺系病症诊治篇、疑难杂病诊治篇、黎医黎药汇编及附录,较全面反映林天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由林天东教授带领其传承弟子收集整理。 本书旨在能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事业。对林天东教授的成才之路和学术渊源行了梳理,可以对临床医生、中医同道、广大中医爱好者有所帮助、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京闽杏林传薪录
¥55.50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100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福建中医药大学京津冀校友文集》以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宗旨,充分展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京津冀校友在各行各业的成就,将其近年来发表的各种文稿,汇编成册,拟分为临证经验篇、理论探讨篇、药物研发篇、健康产业篇、文献综述篇、述评随笔篇、人文管理篇等7大部分。本书旨在落实《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交流学术观和科研成果,推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可为中医药研究人员、临床医疗工作者、院校师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参考。同时,集体展现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福建中医药大学150名左右的京津冀全体校友的风采(个人介绍和成就展现等)。
燕京名医:张声生论治脾胃病临证经验
¥55.50
本书总结了张声生教授3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对疾病的医理认识。张声生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消化中心主任,国家临床脾胃病重专科、重学科、重研究室、继续教育基地负责人和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主编等,先后培养博士、硕士及徒弟100余人。
医林口谱六治秘书
¥55.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廖蓂阶 时病纲要十七论
¥55.50
该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五运六气学说,第二部分是四时六淫病类,第三部分是时兴疾病类,如时兴痢疾、鼓胀、麻疹等。内容由总释、歌诀、治法、处方组成,内容精炼,贴近临床实用。
海派骆氏妇科治疗不孕不育症
¥55.50
骆氏妇科,传承的是高超医术。在学术上旁征博引,结合其*“骆氏妇科指南”,师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善用奇经理论治疗妇科疑难杂症。立法处方虽多遵古训,但又不拘一家之言,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亦善用虫类药治疗顽疾。此书专门针对时下较为普遍的不孕不育症,分门别类,对症用药,分享了诸多临床经验和真实案例,其中还不乏有许多家传秘方。
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追求与培育
¥55.50
高校质量文化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思想、质量行为、质量形象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总和。高校质量文化培育和质量建设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有序的过程,需要从社会、民族、文化、法律、社会心理等多角度研究、探索与实践。 中医药教育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和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形成质量文化价值观。中医药质量文化价值观约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质量文化的凝聚、约束、牵引和变革作用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书拟从质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梳理质量文化的内涵与层级结构、功能作用、实践价值,研究质量文化的层级结构理论,比较中西方质量文化差异,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质量文化,并以国际和国内的高水平大学的质量文化为示范,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经营、质量文化追求、质量文化培育、质量文化建设,促全员质量意识形成,建构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和质量文化价值体系。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和高等中医药院校提供质量管理的科学依据,为推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伤寒论备讲
¥55.50
本书是作者对伤寒论条文逐一做解释,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和体悟做了详细、深的探讨。适合广大临床中医师参考使用。
中医英译与英文论文写作
¥55.50
本书首次提出并讨论了中药药品英文说明书要按照出口目的国的法规、参考出口目的国的相关说明书实例进行翻译或撰写。如果出口目的国只能以食品保健品的形式接收中药,说明书就要按其食品保健品说明书的形式来撰写。本书重点论述了中药药品英文说明书的三个关键部分——中药药品名称、结构词、功能作用的撰写方法与技巧。
萧龙友:京城名医四朝人生侧记
¥55.50
本书稿详细考证了相关文史资料,厘清了著名医学家萧龙友的生平事迹。时间范围从萧龙友1870四川雅安教谕衙门的出生,一直到1960年北京去世,是首次系统研究著名医家萧龙友的生平事迹。
王爱华肛肠科医案集
¥55.50
目前肛肠专科书籍较多,临床医案集较少,本书以王爱华教授临床30余年的临床经验为蓝本,从医案手,深剖析王爱华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精髓。 全书共分三篇:*篇(医路篇),介绍了王爱华教授的从医之路及行医风格;第二篇(医论篇),荟萃了王爱华教授治疗肛肠疾病的学术思想;第三篇(医案篇),从肛肠科常见疾病、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医案手,对肛肠疾病的病因、病理、用药及医理行深阐述。 本书内容科学,文笔简练,重突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适合各层次的肛肠临床医师、医药院校师生及研究生的学习。
妇产科护理(十三五)
¥55.50
注重把握培养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中医药职业教育的额提,贴近学生、岗位、社会。注重强化精品意识。注重教材内容与大纲的统一。
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
¥55.50
脾胃学说,发挥于仲景,建立于东垣,充实于叶桂。 《古今医统》:“汉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仲景在立法、组方用药、将息法等方面匠心独具,重视脾胃之气的盛衰在疾病传变及预后中的关键作用,主张养胃扶正以祛邪或祛邪而不伤脾胃的治则。 谢胜教授在脾胃病及中医治未病学术理论创新、中医健康管理、中医诊疗模式制定及中医外治技术应用诸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创新精神,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理论观,率领团队创了“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形成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优势。
红星骨伤流派推拿手法图解
¥55.50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有独到临床技艺和诊疗特色、有较为清晰的学术源流、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本书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汇总红星骨伤的学术思想,并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笔者在学习、收集、总结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明了而正确,从临床实践出发,采用图谱形式编撰了本书,冀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册相对系统、规范、实用的读物。计划初版印数3000册,定期再版的可能性高。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MR成像技术卷
¥55.20
全书共八章,以磁共振成像理论和检查技术的发展为线索,详细介绍了磁共振的发展史、成像理论、临床应用以及新技术与新应用。为了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本书对磁共振成像理论采用循序渐,深浅出的方法行介绍;为了实用和具有指导性,成像技术部分按照规范普通检查、灵活应对特殊检查的原则行介绍。通过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展望未来,期望建立完整的磁共振应用规范和设备管理体系。
宋金元医家《内经》散论辑
¥55.20
宋金元医家研究《内经》的专著存世稀少,对《内经》的阐释、发挥等论述多散见于各自著作中。搜集、研究宋金元医家的《内经》散论,对研究《内经》、宋金元医学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旨在裒辑宋金元医家《内经》研究专著以外的,关于《内经》校勘、注释、发挥、运用等的散在论述,摘录了36位医家60部著作的920条论述,涉及《素问》篇目69篇、经文575条和《灵枢》篇目36篇、经文88条,系统展示了宋金元医家研究《内经》的成绩、方法及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和水平,希望为当代中医药学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供借鉴。
中医藏象辨证学
¥55.20
本书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指导,以五脏系统病位为核心,按病性分类立证,从整体上揭示了中医辨证的基本原理与普遍规律,将各种辨证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科学地融为一体,为临床各科提供符合普遍规律的共性的辨证新体系,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填补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专著突出“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的原创思维,建立了完整、统一、规范的中医藏象辨证新体系,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
西医学习中医简明手册——应读·应背·应知·应会
¥55.20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经验,把西学中知识分为应读、应背、应知、应会四部分,每部分又分门(应读、应背、应知、应会)及提高(应读、应背、应知、应会),以期西学中人员由浅深、循序渐地学习中医药知识,对中医药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学习、了解及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