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克思遇见新时代
¥39.00
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19世纪的学说,如何能够指导今天的实践? 今天,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在哪里?如何应对?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马克思为什么把历史科学视为“的科学”? 如何到生命运动中去理解和把握辩证法? 中华文明有哪些独特魅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会通与融合?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时代中。本书在精炼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内涵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运思方式对上述时代课题和理论问题行了深浅出的分析,既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也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所塑造的我们的“此在”性,把一种文化眼光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内在地融合起来,以学术的方式讲政治,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
¥39.00
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大地扎根、发芽、花和结果?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会通的历史条件和机缘是什么?两者融会贯通的内在根据和理由究竟何在? 本书以马克思与孔夫子自晚清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的相遇为主线,通过特定历史语境的还原和追溯,试图从哲学观念、文化原型、精神气质等层面,多维度地揭示这种相遇的内在可能性及其学理依据,以期更深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本书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虽然在自觉的层面更多地表现为冲突,但在无意识层面却更多地表现为融会贯通。本书主要从运思方式、历史观、自由观、实践观、真理观等多个方面,从对历史本真性的敞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洞见、对人性超越性的指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等不同维度,探寻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会通的内在理由。 本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契机:前现代的儒学与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相遇的机缘;中国文化与欧洲大陆文化之间的亲和性,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近代文化遭遇后的严重受挫,“一战”所暴露出来的西方文明的局限,使中国人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双重失望,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第三种可能性被中国人选择的重要历史原因。
生产力理论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39.00
本书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党建理论有机结合,探究了生产力研究的理论逻辑、先生产力与党的先性建设的实践逻辑等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党建理论有机结合,把始终代表中国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保持党的先性寓于一体,实现集成创新,使其具有与时俱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保障。这就同时在生产力和党的建设的*根本的理论问题上作出了重大发展,即在学理上,以始终代表中国先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基础,雄辩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性。
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人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39.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大要求。本书立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与时代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和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全面剖析了在中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任务和路径,培养时代新人、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人,以此发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强国的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而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
¥39.00
有效的减贫治理是如何在中国政治中实现的? 贫困村庄是如何在中国的减贫治理中被唤醒的? 如何增强村庄的政治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 县乡干部为什么能在脱贫攻坚中焕发出政治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基层政治中如何生长? 为什么我国拥有超出外界想象的治理能力? 本书以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分析了中国县域减贫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之治”。作者基于对山西省岢岚县村庄的三次深调研,以前沿政治学者的理论视角、深浅出的生动语言,剖析了中国减贫治理在村庄、县域和国家层面所体现出来的政治过程,不但可以让中外读者深理解中国治理背后的细节,也以雄辩的语言和深厚的学理回应了西方政治学界提出的前沿问题。这是一本少有的既具有大众传播力又能对外展严肃学术对话的中国减贫研究著作。
南海评论1
¥39.00
南海事关中国主权、安全和经济发展等多重利益,既是中国中药的海防屏障和战略通道,也是中国未来拓展制海权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沿战略要地。本书收集了国内外南海研究领域的成果和研究动态,议题包含了南海仲裁案、海上非传统安全、国际地区秩序和南海历史与法理等领域。
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范畴研究
¥39.00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揭示政治范畴的实践内涵与经济本质以及价值范畴的实然内涵与应然内涵基础上,阐明了政治价值的实然规定、应然质素以及内在本质,揭示政治价值的四大辩证特性和三大功能。。2、从实践根源与主体存在相结合的维度揭示了政治价值的生成根据及其蕴涵的实然规定与应然质素。3、从个体、共同体、人类的辩证关系视角,把政治价值划分为个体性政治价值、共同体政治价值和人类政治价值三大存在类型。
少数族裔与美国外交政策
¥39.00
国际关系研究有一条共识便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任何外交政策和手段都不是孤立的,自有其国内背景和因素,或显或隐。美国作为当今国际秩序中的超级大国,对其外交政策发展与调整的研究也不能孤立于外向的一面,而应联系其内政进行全面的分析。本书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成果,将美国国内少数族裔对政治政策的影响作为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切入点,意图以新的视角认识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国内的美国外交研究。
高卢的雄鸡: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研究
¥39.00
《高卢的雄鸡: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研究》讲述的是在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历程。在西方学界,通常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称之为“古典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谱系中,古典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始祖的地位。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就是对旧政治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的过程,就是它为政治哲学重新奠基的过程。
网络强国:中美网络空间大博弈
¥39.24
斯诺登事件引爆了全球对网络空间战略的关注与觉醒。作为拥有庞大网民数量的国家,中国如何完成网络空间战略的设计,并部署实施,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议题。 《网络强国:中美网络空间大博弈》分析了斯诺登事件背后的复杂成因、各国网络空间战略,并从政府背景、行业发展以及制度设计等不同的维度做了深入思考,以大量的数据、翔实的资料为依据,试图从不同的层面梳理出一个清晰的网络空间战略脉络,提出了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路径,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学术与政治
¥39.30
本书收录马克斯•韦伯脍炙人口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这两次演讲作于*次世界大战终战前后,昨日世界业已崩塌,新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国年轻人中弥漫着一股迷惘的集体氛围和左倾的政治浪漫主义。面对着渴求意义与先知的听众,韦伯刻意与纷乱的时事保持距离,将他的主题置放于思想史及社会史的脉络中,从而对现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诊断,并将此诊断运用于德国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学术及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中或在政治中实现?韦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远。而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及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峙,迄今仍对我们的学术反省与政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社区警务:解决问题中的协同合作
¥39.33
【内容简介】 本书以解决问题和社区-警察合作关系为重点,为有效开展社区警务提供了实用的*新指南。本书强调用一些实战策略和基本技能,帮助读者有效解决其社区内的实际问题。鉴于近来发生的致命武力事件,造成了社区和警察之间关系紧张,本书呼吁:加强社区警务,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建立警察的合法性。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39.49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中美两国并不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未分。从东印度公司贩茶至美,到广州民妇命丧珠江,从蒲安臣使团到幼童留美,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步与保守、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论自由
¥39.80
本文的目标,就在于彰显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 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行动自由。违背文明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意志,并且正当地对此人行使权力的*目的,也只能是为了阻止他危害他人。 任何一个人*应对社会负责的,就是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行为。 对于只涉及自身的那一部分,个人依法具有*的自主权。 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身心这两个方面,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支配权。
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
¥39.90
本书是蒂莫西加顿艾什*一本融历史研究与新闻报道于一体的文集,收作者2000—2009年发表在《纽约书评》、《卫报》等媒体上的文章。作者追踪世界大事,从东欧的“橙色革命”、英国与欧洲及欧盟关系的演变,到伊斯兰主义的兴起、“9·11”、美国大选及反恐,再到缅甸、伊朗等非西方国家的新动向,其足迹几乎遍及全球,深度挖掘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给当下事件的报道以历史的深度,并赋予它们文学化的表达,同时探讨作家与事实的关系。本书集中体现了加顿艾什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9.90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丛书”的第三卷,主题是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早前所发表的“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回答” “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三方面文章组成。
君主论(专家伴读版)
¥39.90
工作中高效、优秀、受人尊重的人,一旦卷职场斗争,往往更容易自我内耗。 助人强大等于自取灭亡!善行同恶行一样会招致仇恨!赤裸裸地谈利害,就近于理智! 拿破仑的枕边书、影响人类的十大著作之一!《君主论》用惊人的坦率说出了成功的君主做过却不会说的权谋手段。它在肯定人的价值的同时, 也写透了人的劣根性。 它的很多话都像是“犯罪”, 而面对现实、 洞悉人性后,又不得不承认它说得对。 读客专家伴读版,本本都有专家伴读,伴你啃透社科名著。更附赠职场思维导图,翻本书,越早读越受益!
协同治理——杭州“上城经验”
¥39.94
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要不要民主,而是要什么样的民主和如何能够在逐步提高民主程度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纷争与冲突,提升社会的和谐治理水平。本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民本思想与国际现代合作博弈论视角,明确提出真正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新概念模式——合和式民主。这一模式既是对过于强调个体权利的西方自由式民主的超越,也是对以往过于强调集中权威作用的传统社会主义民主模式的革新与发展。本书对这一民主模式的理论根源与实践发展都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也对它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还对中国合和式民主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战略性思考。
开拓创新 勇于实践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国高校工会第17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39.94
本书是中国高校工会第17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交流论文集。这些论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民主管理和教代会建设、维护权益与构筑和谐、教职工队伍建设、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校工会工作,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对推动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适合高校工会工作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学者等阅读。
群众与权力
¥39.98
本书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指令”和“蛰刺”是卡内蒂解释群众与权力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卡内蒂认为,权力的本质是“指令”对人的伤害(即“蛰刺”)。追溯指令*原始的形式,是动物遇到死亡威胁时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隐含着残忍可怕的死刑判决”。 尽管是一部理论著作,但本书的写作风格与学院派极为不同。卡内蒂采用的是简洁且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内容广涉人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如卡内蒂通过深分析精神病患者席瑞柏的回忆录,揭示统治者和偏执狂的共同:伟大、慷慨、藐视他人、幸存感(即比别人活得更长)。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
¥39.99
本书栩栩如生地重现了*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相继陷落。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