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成本削减到底:推动企业利润新增长
¥43.90
源节流是企业经营中永恒的主题,而节流所对应的是成本削减。但同时成本削减由于与企业的战略、绩效及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成为了令企业家们发愁的问题,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削减成本,如何在不损害员工利益的情况下削减成本以及如何正确地找到成本削减的空间是直管理者痛的问题。《将成本削减到底 推动企业利润新增长》针对成本削减的核心思想与重要方法,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及轻松有趣的对话展叙述,从如何科学找到成本削减的空间,如何在采、制造、营销等企业经营的重环节实现成本削减,再到如何让管理制度顺利落地,循序渐地教会读者如何利用成本削减为企业持续输送利润。 《将成本削减到底 推动企业利润新增长》适合企业财务人员、管理者以及想要了解成本削减的企业员工阅读和学习。

人邮经管大师课:知识管理系列(套装全8册)(套装共8册)
¥283.99
当下,我们越来越难以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工作,此时,我们就需要调动更多的人与资源,协同工作以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而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构建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靠的不是理论与分析,而能使人们产生同感或共鸣的信念。 《信念 冲破低迷状态 实现业绩跃迁》从信念管理的概念入手,并详细介绍了基于“信念”的信念管理框架和实战指南,阐述了信念管理对于个人和企业经营的价值,后总结出实践智慧型领导者应具备的6种能力。书中的“实践智慧”部分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信念管理理念如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落地,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激发企业的持续创新,推动个人自我价值与企业“以新型全球化公司为目标”的高质化愿景的同步实现。 当下的企业与非企业组织已经进入一个多变、模糊、复杂与不确定的时代,新生代流动率加大,核心人才频频出走,附着在人才身上的隐性知识来不及萃取出来就白白流失了。因此,成为一个创造知识型组织逐渐成为共识。在这一命题之下,我们需要弄明白“知识是什么”“知识创造的本质是什么”“知识创造的方法论是什么”,《创造知识的方法论》从传统哲学与现代知识入手,带领我们了解各个方面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聚焦于哲学家、社会学家如何将知识转化、构建为方法论,借此,我们得以搞清楚上述问题,深刻理解创造知识的过程,进而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成长为真正的知识型员工与创新型人才。 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来自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则是创新管理的基础。追求基业长青是所有企业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要重视德鲁克所说的“今天重要的资源”——知识,充分萃取、沉淀、标准化、分享、组合、更新和再造知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积累可复用的无形资产。 《创造知识的企业 领先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是“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关于知识管理的奠基之作,也是该领域被引次数较多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SECI模型,知识创造的过程做了阐述,并结合日美企业借助知识创造称霸汽车和电子工业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将知识创造应用于提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但是很多企业都切身感受到,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难以实现创新这一目标,对此,《创造知识的实践》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创造知识并付诸实践!在这一方案之下,作者给出了实现创新的具体方法,从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入手,并结合从获得日本服务大奖的公司中选取的8家“地方创生大臣奖”获奖企业的案例,从组织性知识创造理论的视角来阐述如何向用户提供出色服务,并进一步从组织层面打造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彻底破解创新困境。 《创新的本质》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本田、佳能、松下、吉卜力、三得利等13家知名企业的产品开发案例,解密了其开发模式,即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参与能力,通过灵活运用企业储备的知识,运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传递、转化,创造出企业产品特有的“理念”。这给处于后发地位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鲜活的的案例及理论指导,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突破产品创新的瓶颈,打造出具有爆发力和生命力的卓-越产品。 当下,我们正在从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向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转变,可是目前的管理学,特别是战略论和组织论,都以封闭的企业框架内部的模型为基础,分析性战略以及“战略与实践的分离”成为基本的思考过程,这一工业社会的管理范式业已失效,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呼唤新的管理范式。 本书原创性地提出了知识创造管理这一管理范式,它不同于以有形资产为资源的、以竞争优势和追求利润为基点的管理及战略思维方式,而以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为中心,关注企业如何创造可复用、可传承的知识资产。书中各个章节围绕知识创造管理实践,就企业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分别阐述了“知识创造管理的视角”“指导实践的十大原则”和“实践中的要点”,力求帮助企业认清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早调整管理思维及战略,以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阅读提示: 正文三个部分中的每一章都以工作指南的形式编排,具体分析知识创造管理法则,读者可根据阅读需要查阅。 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很多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并在当地打造新的增长引擎。要实现这一点,毫无疑问必须把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与当地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寻求更优的人力资本配置,进行持续的知识共创,惟其如此,企业的创新才会获得源头活水。 《全球知识共创》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日产北美技术中心和欧洲技术中心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日产海外研发所经历的困难及采取的解决方式,从“全球知识共创”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日产海外研发的成功经验。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或决策参与者,在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或面临跨国企业的竞争时,也许可以从日产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 日产构建的全球知识共创体系的三大典型特征: ·全球知识共创; ·基于美好愿景的实践主义; ·全球化的知识创造团队。 经过20多年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的所熟知和认同,也被国内很多组织应用于知识管理的实践当中。不过,目前大部分应用偏产品研发端,在野中郁次郎看来,这种应用远远不够。 尤其是对于企业,如何把隐性知识创造的智慧以新方式转换为价值,即以知识为导向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才是企业家和知识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对知识管理早被提出来时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只有考虑了环境、资源、人的协调,追求可持续、有意义的发展,才是完整的、有价值的,组织也才能拥有不竭的创新动力。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由活跃在“业务创新模型”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执笔,他们从各个角度对“业务创新模型”展开了分析。所谓“业务创新模型”,其目的正是以知识为导向,帮助企业在“共同善”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性知识创造的框架,打破现有产业的固有观念和企业内部障碍,重建商业模式,打造新格局。 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中,作者们介绍了组织在商业模式变革中遇到的困境,并阐述了如何运用业务创新模型来摆脱束缚,同时讲了变知识为价值的领导力在商业模式脱困中的作用,之后从实践智慧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及其对于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完美的劳动合同:设计好核心条款,让你的用工零风险
¥27.20
本书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的多个方面,如员工职、员工管理、员工离职、集体合同、劳务派遣、保密条款等。为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参考,内含多个典型实用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常见问题行了深浅出的探讨,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书。内附劳动合同模板供HR参考。


工作是看得见的爱:28位领导力大师答德鲁克之问
¥42.90
如何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好的领-导者? 这个问题,既是员工提给管理者的,也是管理者提给自己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对于卓-越领导力有一个定义,即“有人所未见的发现”。但是要如何才能看见呢?对于这一“德鲁克之问”,《工作是看得见的爱:28位领导力大师答德鲁克之问》尝试以多位伟大思想领-袖的文章做出回答。在28位领导力大师的笔下,不管是独特的人生经历,还是一个顿悟的道理,抑或是对一种现象的解释,更或是对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的介绍,我们都能感知到他们对于领导力的精髓——工作是看得见的爱——始终不渝的追求。 《工作是看得见的爱:28位领导力大师答德鲁克之问》提炼了五个领导力信条,它们正是修炼卓-越领导力的不二法门: ·领导力关乎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事; ·活着JIU是为了服务社会; ·决定人生品格的那一刻; ·成为拓者; ·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些领导力信条,正是让我们“有人所未见的发现”的内在力量之源,而大师们的回答,则带我们寻求初心,探索自己的使命。


高效的组织都是圆的
¥32.40
如何充分发挥团队中个人才智形成集体智慧?如何不让自己的组织陷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的集体盲思?如何避免团队组织成为乾纲独断、闭塞思路的一言堂?管理者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珀金斯在书中列举出所有组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即组织协作问题与团队成员思想融合困难的问题。由此,珀金斯提出了组织智能这一概念。珀金斯认为,只有拥有组织智能的团队,才能够解决组织的协作问题,才能建立一支高效、协作的团队。 在本书中,珀金斯提出获取组织智能的关键途径是通过协作式对话,提出当一个组织内步积极的对话方式大于落后消极的方式时,组织智能就能很大程度地发出来。他以亚瑟王与其从属骑士行圆桌对话的交流与沟通方式来举例,系统阐释了先有效的组织沟通模型,即圆桌模型。并提出了割草机悖论、恐龙悖论、五人对抗定理以及四种领导力模型等多种管理陷阱与解决方案,为任何面临组织协作挑战的管理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商界》25周年纪念特刊(《商界》2019年第12期/全12期)
¥9.90
《商界》创刊,25年了。 这个名字,带着时代的色彩和热度。 25年前,中国刚刚结束了一场大讨论,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一代创业者前赴后继“摸着石头过河”,互联网弄潮儿生生死死憋着劲儿萌芽—中国的商人们,需要一个传递温度、传播价值的媒体。 《商界》杂志顺应了时代,洞察了人心,承担了使命,数年后,中国才有了商业财经媒体这个概念。 白驹过隙25年,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中国社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中国企业演绎了斗转星移的升腾起落。每个时代的奇迹都曾被我们记录:从刘永好们创造的白手起家传奇,到马云们奔赴的改变中国人习惯的技术,到任正非们发起的挑战全球一流企业的冲锋…… 无数登顶的英雄和悲壮的失败,都推动我们思考:什么样的基因、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穿越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让企业创造基业长青的价值?

大品牌消亡(《商界》2019年第5期/全12期)
¥9.90
那些仰仗着过去根植于工业时代的市场红利,倚靠“大生产+大渠道+大物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好东西的大企业大品牌们,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早已无处伸张自己的话语权。以宝洁、联合利华、玛氏等为首的品类型大品牌们,似乎难逃厄运。身处这个变量时代的每个人,无论多么渺小,都将有机会分得一杯羹,这就是一场商业的裂变。

效率革新(《商界》2018年第3期/全12期)
¥9.90
效率是什么?效率是没有多余动作。不管是要素驱动经济还是创新驱动经济,核心问题都是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这是商业社会进化的本质和关键。

创新者的方法(《商界》2017年第7期/全12期)
¥9.90
为什么企业和企业家们总在谈论创新?因为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就像他们曾将慢了几拍的对手成功斩落马下,而今,时间又把他们置于对手曾经所在的位置。 问题是,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颠覆式创新,在这些甜蜜的词语背后,你真正了解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吗? 创新需要激情和疯狂的想象力,更需要方法论。


团队赋能【打胜仗是好的团建。】
¥23.20
如何带领团队取得的成功?弗格森爵士是少数几个真正了解内情的领袖之一。在其38年的管理生涯中,弗格森爵士带领球队赢得了49 座奖杯,帮助曼联成长为世界上传奇的商业品牌之一。本书不仅揭示了弗格森爵士带领球队获胜的秘密,也详述了弗格森爵士看重的关键领导技能,包括:纪律、控制、团队合作、激励、授权、数据分析和面对失败等。 第二作者迈克尔·莫里茨是弗格森爵士的老朋友,是他让弗格森的管理经验被应用到除了足球以外更广泛的领域。 无论你是企业经营者还是团队管理者,相信本书都将帮助你成为更好的领导者。


变革正道
¥55.30
《变革正道》所阐释的是以神经科学、现代组织和领导力等多学科知识为底层逻辑的新兴变革科学,它颠覆了我们以往的变革逻辑,是一套组织变革的新逻辑、新理论和新方法论。 人类过往的知识和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数字化巨变。本书可以弥合企业的能力与时代巨变之间的鸿沟,从而灵活地调整组织,抓住兴旺发达的机会。 部分介绍了这门新兴科学的三大理论基础:神经科学、现代组织研究和领导力。人类的大脑神经连系统有两大回路:基于威胁的求生反应、基于机会的求兴反应。基于大脑神经科学这一的研究成果,科特教授提出了求生和求兴的二元变革模式。他认为变革若想取得成功,应该适度唤起人的求生反应,努力激发人的求兴反应。 第二部分介绍了求生、求兴二元变革模式应用于数字化转型、重组、文化变革、兼并收等场景的逻辑。他认为组织变革成功与数字技术等无关,而与变革的底层逻辑,即组织对员工求生频道和求兴频道的激发与控制有关。 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激发大多数人的领导力。科特认为领导力应来自组织的各个层级而不仅仅是组织高层,成功的变革来自于动员更多的人发挥更大的领导力。 这是一本有关组织变革的教科书级指南,科特教授科学而睿智地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变革逻辑,并把如何推变革变成一套可复制、可传授的方法和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可实施的操作手册。这些方法正在一些企业得到运用和大力推广,如果你和你的组织要走一条高速、正确的变革之路,这本书正是你所需要的。


当放弃了方向盘,我们失去了什么
¥46.80
人类司机将“方向盘”交给自动驾驶系统后,可以安心做其他事,而不用留意周围环境,因为它会将我们安全送达目的地。这种情况一旦成真,我们便会错失道路上的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体验,逐渐变得不像人类。 本书作者马修·克劳福德既是政治哲学博士,也是摩托车修理工。他花费十年改造一辆老式大众汽车,只为将驾驶的乐趣发挥到ji致。在本书中,克劳福德深探讨了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汽车亚文化,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汽车只是人体的延伸,自由移动对人类至关重要。 当算法程序管了我们对汽车的控制权、插手我们的生活时,握紧方向盘,便可以重拾人生乐趣、重新掌控自我。


业务敏捷:打造数智时代的高适应力组织
¥44.67
作为敏捷发展的高级阶段,“业务敏捷”旨在将敏捷发的思想拓展应用于整个企业的业务层面,帮助企业快速感知外界变化,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并且采用有竞争力的业务解决方案响应的市场需求和新兴机遇,从而在数字时代获得竞争优势。 本书系统化阐述业务敏捷的方法体系,结合众多企业的业务敏捷转型经验,旨在为企业提供可操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在敏捷转型路上的企业提供指南,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人才战略:人才发展体系的数字化搭建
¥48.30
如何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企业的运营中,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战略是运营的核心,引领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业务战略。企业的业务战略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具体地说,企业拥有的一切资源,尤其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都必须围绕企业的业务战略有效地发、整合和运用,以z大化实现资源增值。因此,以发、整合和运用人力资源为目的的企业人才培养系统,也必须以战略为导向,建立基于企业业务战略的企业人才战略规划与人才培养体系。 本书作者是从事企业人才培养工作近20年的职业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总结了近20年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提炼了一套符合中国企业运营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在近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新材料革命
¥32.40
材料只能作为被动的构件而为人摆布吗?它会不会变成“活的”,可以感知环境、适应环境,并自我组装到一起?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想预知材料领域的下一场重大变革,《新材料革命》是一本bi读书。 麻省理工学院自组装实验室的创始人斯凯拉·蒂比茨,在本书中展示了材料领域新颖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表明了材料令人惊讶但仍未被发的能力;利用看似使熵逆转的方法创造简单的材料“机器人”,通过编程使日常物体或环境“活”起来;挑战传统事物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分解的观念,认为物体可以随着时间变得更好;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可以对材料行编程,使其变得更活跃、更具适应性,并自我化。


向上认知
¥35.99
很多时候,我们对做起来困难的事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清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总是凭借天性和自我情绪去衡量外部世界的反馈。如果你想把“改变自己”这个口号切实转化为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行为,这本书将很好地帮助你实现这个想法。 本书由两个部分构成。部分揭示了操纵我们行为和情绪的认知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第二部分以部分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具体事例详细说明了改变自己的具体方法。


盈利
¥48.30
日本公司曾经领先的“价值创造”已不再有利可图。许多公司,特别是那些销售公司和制造业公司陷困境。 在这本书中,作者彻底地思考并提出了如何在这个时代赚取利润。如果一直认为利润只是销售额减去成本的余额就太简单了,这样的概念过于被动,应该积极看待利润。商业模式是为了赚取利润,但许多商业模式理论只讨论通过“新业务”创造“价值”。然而,紧迫的问题是如何重建现有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以获得利润。本书对大量的案例研究和30种盈利模式行了分类,并解说了作者认为的即将迎来春天的商业模式。


马斯洛论管理:精华版
¥55.30
本书原名《优心管理》,首次出版于1965年,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工厂行研究时写的一本日记,更是他对管理的总结与反思。这本书将需求层次理论融管理的科学,认为员工内心也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满足他们迫切的需要就可以激励他们行动,成为员工成长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他的管理哲学精义是:越注重企业的人性面,就越近心灵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在他看來,优秀的领导者必须专注于客观的环境条件,有决断力,并在必要时有抗争的勇气

“一带一路”:与全世界做生意(《商界》2019年第1期/全12期)
¥9.90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同年10月,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自此,一条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超级道路铺展开来。翻过山和大海,“一带一路”就这样改变着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借助这条大道,中国企业和中国商人一路向前,以崭新的方式融入全球商业版图,并且生生不息。

如何用内容重构营销(《商界》2016年第10期/全12期)
¥9.90
今天,销售人员所面临的困难就是不被信任。如果你想成功地进行营销,就要改变自我推销的方式。不要吹嘘自己如何了得,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并树立起人性化、可信赖、对客户有帮助的形象。不要再单纯地推销自己,而要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学会吸引别人的关注。

重塑商业世界观(《商界》2016年第8期/全12期)
¥9.90
从量变到质变。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冉冉升起渐与美国比肩的国家,中国在产业创新的价值层面却严重滞后。在中国,模式创新占到80%,而美国60%以上是技术创新。 有用即真理。当很多模式还没走到穷尽的时候,实用主义观念如此有效,也很正常。但即便中国企业界诞生诸如小米、微信乃至马云这样的现象级事件,那些在本土行之有效的技巧依然很难跨境移植,获得更具普世意义的成功。更可怕之处在于,这些企业个体的成功,对更广泛的企业群体几乎毫无意义。 ——为什么中国亟须一场商业思想新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