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 : 镰仓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5)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 : 镰仓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5)
(日)山本幸司
¥46.80
本书对源赖朝的个人经历及其政治思想,以及镰仓时代女性地位的阐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细节之处皆是独到的观。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镰仓时代,日本史/上首/个武士掌权的时代。其创设者源赖朝,率先勾勒出“武士参政”的构想并将其付诸实现。此后近七百年,将军的幕府取代天皇的朝廷,成为日本的统治中心。 本卷以源赖朝及其后继者的政治生涯为主线,通过深奥州合战、承久之乱等历史大事件的细节,一探武士、贵族等不同势力之人的对弈与合/作、权衡与取舍,再现了镰仓时代初期,源氏三代将军的荣辱盛衰,及其身后北条氏的勃兴历程。
49元5本 律令国家的转变: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前期(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3)
律令国家的转变: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前期(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3)
(日)坂上康俊
¥46.80
9世纪,随着桓武天皇的即位,日本了平安时代,始摆脱中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制度、法律甚至文化心理。天皇的“纯洁性”更受重视,血统成为正统性的唯/一凭据;朝廷放弃军国体制,不再防备来自大陆的威胁;遣唐使的派遣次数减少,向中国学习的热情减弱;承袭自唐朝的律令制逐渐本土化,更加符合日本的实际情况…… 本卷以历史学家的独特趣味,聚焦向来不被重视的9世纪,洞悉王朝贵族社会抵达辉煌鼎盛前,日本在不断试错中发展的程。 日本的9世纪,对日本知识人来说也难以厘清,却又恰是其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作者全面描写了这个从律令国家向王朝国家转变的时代,读者从中也可以理解“唐风文化”很快转变为“国风文化”的深层次历史背景。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49元5本 从大王到天皇 : 古坟时代-飞鸟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2)
从大王到天皇 : 古坟时代-飞鸟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2)
(日)熊谷公男
¥46.80
本书利用东亚各国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将巨大古坟、遣隋使、圣德太子、大化改新等耳熟能详的人与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逻辑性地论述了4世纪至7世纪的日本古代史。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4世纪至7世纪,在同东亚各国的碰撞与融合中,倭国逐渐厘清了国家意识,对内构筑起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对外则走上了一条与东亚朝贡体系若即若离的道路。在内外因素双线并轨的推动下,日本列岛的统治者完成了从“治天下大王”脱胎为现世之神“天皇”的转变。于是,“天皇”治下的“日本”诞生。日本列岛律令国家的时代。 本卷将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置于东亚史动态演化的框架中,力图以内外并行的多维视角,还原一段天皇创生的激荡历史。
49元5本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6)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6)
(日)新田一郎
¥46.80
镰仓幕府末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后醍醐天皇横空出世,决心夺回被幕府瓜分的政治权力。同时,各地武士掀起推翻镰仓幕府的浪潮,源氏武士的后裔——足利尊氏脱颖而出,成为武士阶层新的代表。随着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武士阶层与专制王权之间的矛盾再难避免。 本卷以《太平记》为线索,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两个朝廷、两位天皇并立的特殊局面,并重申了“物语”对现代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南北朝,日本历史中动乱和变革的时代。 书写者的笔墨紧紧扣住了历史演的旋律,记录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历史中的奋力选择和追逐的足迹。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
49元5本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日)池上裕子
¥46.80
这是乱世的尾声,也是两百年和平盛世的先声。自应仁之乱以来,日本列岛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一百年,伴随着无数旧事物的毁灭,新事物诞生,社会发生转型,无数英雄崛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继掌权,规定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 织田信长率先兴兵统一天下,建设都市、颁布重商政策,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丰臣秀吉取而代之,建立关白政权,实行检地与土地改革,但仅为一代之主;乱世终结于德川家康之手,江户幕府成立,太平盛世到来。同时,民众结成团体反抗威权,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暗中左右着历史的走向。 本卷立足于一个世界格局日益动荡、不同文化圈交往频繁的时代,以国际视野解读三代霸主的行为逻辑,力图还原真实的人物性格,并剖析日本列岛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性。
49元5本 王权的诞生 : 弥生时代-古坟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1)
王权的诞生 : 弥生时代-古坟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1)
(日)寺泽薫
¥46.80
本书破日本学者的惯用框架,也不走西方史学家的既定路线,而是运用大量的考古学成果与文献资料,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前6世纪末至4世纪,日本古代王权由到线再至面的发展历程。 ——浙江大学教授王勇 约公元前6世纪末,当乘船而来的移民第/一次登上日本列岛,一场巨大的变革席卷而来。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被破,水稻种植技术带来田园牧歌的曙光,也招致部落攻伐兼并、兵戎相见的血光。在诸国林立、此起彼落的变乱中,中国史书记载的早期国家登场,女王治下的王权诞生。 本卷以考古学者手铲下,沟壕环绕的聚落、刺穿人骨的石剑、巨大古坟的密室做拼图,复原了日本列岛文字诞生前惊心动魄的历史篇章。
49元5本 符号里的中国
符号里的中国
赵运涛著
¥46.80
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富有象征意味和审美价值的符号。本书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神鸟—神人—神树”等,分为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作了细致的考辨,辅以近300幅彩图,将文化中国的来龙去脉与核心精神娓娓道来。懂得了符号里的中国,无论是文化寻根、文博旅游,还是日常审美,都会是充满趣味的人文之旅。
梁文道作品:味道(共3册)
梁文道作品:味道(共3册)
梁文道
¥46.80
本套装包括:《味觉现象》、《宗罪》、《人民公社》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孟虹
¥46.80
本论文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研究(1900-2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录了2019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战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发展》国际专家论坛的24位与会中外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重点围绕三大主题展开:1)集体认同与文化记忆及其对于战后德国内外政的影响;2)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解与历史认知变迁;3)历史反思与政治教育及其对于德国外交政策和中德关系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记忆”理论的提出,德国积极推进旨在保障德国和世界可持续性和平发展的“记忆文化”的建构。本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历史与现实、内政与外交、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国别视角与全球视角,共同探讨战后德国历史反思路径及其对外关系发展,以期拓展针对当代德国文化与社会的研究视角与领域,为促进中德跨文化理解与合作提供新思路与智识基础。
49元5本 哲人的脚印——画说张岱年(精)
哲人的脚印——画说张岱年(精)
张尊超,刘黄编著
¥46.80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今属沧州市)。当代重要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 哲人的脚印——画说张岱年》以画传的形式再现了张岱年先生的一生,全书选用张先生生前珍贵照片百余幅,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分为七个专题,各专题前有编者撰写的文字介绍。本书编著者为张岱年先生哲嗣张尊超先生及其夫人刘黄女士。
49元5本 汉武时代漫谈
汉武时代漫谈
草说木言
¥46.50
本书内容源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书。以汉武帝刘彻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以该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为突破口,通过对事件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等因素的解析,逐步展了公元前1世纪前后的历史画卷,揭了汉武帝时代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中华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表达了中华民族积极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本书注重细节推理,内容既环环相扣、动人心魄,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全书文字明快活泼,通俗易懂。
49元5本 口水民国:民国名人的笔墨官司
口水民国:民国名人的笔墨官司
王凯
¥45.99
  本书主要围绕民国时期的口水公案、笔墨官司,详细叙述了民国时期学界、政界、工商界等圈子里关于一些社会焦问题的论争。这些论辩的主角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政客等名人,他们之间有龃龉、有分歧,有合作、有往来。他们对社会焦问题的论争或严肃、或诙谐,形成了民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构成了民国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客观上推动了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9元5本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姜鸣
¥45.99
本书详细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晚清五十年间(1861—1911)创建、发展及衰落的曲折历史,对海军舰、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海军战略等领域,都行了独到的观察和分析,清晰展示了近代海军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联系。 作为我国近代海军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本书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独立见解,又有对鲜为人知的幕后问题的阐幽发明;既有统摄全局的广阔视野,又有考证细节的精确功夫;既有对近代海军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又有对诸如舰船性能等问题的静态专题分析;既是一部近代海军发展史,又是一幅晚清政治生态图。这部以史立论的著作,对奋战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一线的三军官兵和对海军史、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都是不容错过的。 在本次增订中,作者特地对清末龙旗做了研究,补有代表性的合肥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英国海事博物馆珍藏的两面龙旗实物照片,以及北洋海军“靖远”舰官兵合影这样的珍贵旧照,全书插图400余幅。另外,增加“收复东沙,巡阅西沙 ”一节,充实了对广东海军的历史研究,也以此向当年为保卫国家南海权益的先辈和当下奋战在南海一线的军队致敬。
49元5本 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李永炽
¥45.60
《中国历史的瞬间》是《西方历史的瞬间》的姊妹篇。 《中国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从远古时代的“北京人”讲起,涉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外交流等诸多方面。 《中国历史的瞬间》全书采用活泼的现代语言进行写作,同时也活泼地运用各种趣味的写作方法,文字简明、亲切,是人人可读的历史读物。
49元5本 智慧精选(套装2册)
智慧精选(套装2册)
¥45.50
"该套装包括:《明朝一哥王阳明》《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 内容简介:《明朝一哥王阳明》讲的是:《明朝一哥王阳明》用颇具现代感的生动幽默的文笔,将一代圣人王阳明的一生完整勾勒出来,同时又融入了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讲的是:《知行合一五千年》是一套通俗中国史,共五册,讲述从神话时期到清末的五千年历史。本书为册,主要讲从盘古开天到西汉王莽这期间的历史发展。 "
49元5本 门阀
门阀
南朝
¥45.0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指向一个藏在历史深处的家族:琅琊王氏。他们鼎盛300多年,在幕后操纵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即使高坐御塌上的皇帝,也只是他们家族的代理人。他们被誉为“中古第一家族”。 本书钩沉史料,全景式记录这个家族的崛起之路,并揭示了他们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成大事者,慢半拍。 深藏九地之下,才能蓄积冲天之势   这个家族的奠基人是卧冰求鲤的主角王祥,一千多年来,他被上愚孝的烙印。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孝顺的名气传出去不久,他就被邀请做官。他无意于从低阶幕僚做起,隐居深山,几十年不出。直到名气传遍天下,他才过曹魏的橄榄枝。甫一出山,就位居九卿。     在别人狂热的时候清醒,才能看清大局 公元307年,八王之乱引发西晋内斗。当其他豪门前仆后继地卷混战,想要分一杯羹的时候,家族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王导却冷眼旁观,悄悄把目光投向了一直被忽视的江东,拓出全新的发展基地。 避其锋锐,寻机而动,才能后发制人 公元318年,靠着王导辅佐才建立东晋的司马睿,登基伊始,就压琅琊王氏。王导不争不怒,步步退让,直到皇帝的政策伤害到几乎所有豪门的利益时,他才暗示堂兄王敦起兵讨伐,彻底控制王室,创了门阀时代。
49元5本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1部(2021版)【国民史学读本,持续风行十余年,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1部(2021版)【国民史学读本,持续风行十余年,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
当年明月 著
¥45.00
      《明朝那些事儿》*部,主要讲述了朱元璋一生建立及统治明朝七十年间的历史。       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之中,父母死于饥荒,他从赤贫起家,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终于建立起朱姓江山,从一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 同时,在朱元璋的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都是一代人杰。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并以无穷的精力为明朝设计了一套不同以往的制度规范。
49元5本 杨宽史学讲义六种
杨宽史学讲义六种
杨宽著 贾鹏涛整理
¥45.00
本书为“杨宽著作集”第二辑之一种,主要收集了6种杨宽先生在不同时期任教时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的讲义,即先秦史讲义、《尚书》讲义、春秋史讲义、史学研究法讲义、中国古器物学讲义、历史教学法纲目讲义。六种讲义揭示了杨宽先生的学术广度,在讲义中不少地方甚至能够展现杨宽先生其独特但具有极强解释力的学术观。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讲稿无疑是对杨宽先生为世所知的《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代陵寝制度史》等成果的补充,是极具学术价值、研究价值的。组成本书的六种讲义原来都深藏各大图书馆中,因此长久以来并不为人所知。而此六种讲义是手稿,原稿上有杨宽先生亲手批改涂乙的痕迹,也展现了杨宽先生不同时期的学术演变程。 ?
49元5本 大隋兴衰四十年1:东亚霸权
大隋兴衰四十年1:东亚霸权
蒙曼
¥45.00
    隋炀帝霸道激的作为,使得他的雄才大略变成了残暴不仁,千秋伟业变成了人间噩梦。鼎盛辉煌的大隋王朝,也迅速掉头坠了万劫不复的历史深渊。     亲征高句丽的壮举,强如唐太宗者也只尝试了一次,隋炀帝却做了三次:一征高句丽,损兵折将,民怨沸腾;二征高句丽,后院起火,功败垂成;三征高句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下江都这事儿,酷爱巡幸天下的隋炀帝同样做了三次:前两次都是风风光光,挣足了面子,摆尽了排场。但到三下江都时,却弄了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与“三”有缘的隋炀帝,终究毁在了三个李姓之人手中:曾经东躲西藏的通缉犯李密,却成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李渊、李世民父子是隋炀帝的近亲,却也是大隋王朝的真正终结者。
49元5本 大隋兴衰四十年2:饥饿盛世
大隋兴衰四十年2:饥饿盛世
蒙曼
¥45.00
    被称为“圣人可汗”的不是唐太宗,而是隋文帝,单从这一就足以管窥隋朝皇年间堪比大唐的盛世局面。     隋文帝想建立一个理想政府,想成为彪炳千秋的明君圣主,所以他克己复礼、励精图治,造就出他与隋朝光鲜的一面:惊世的武功、焕然的典章、干云的豪气……     但他在理想与道德上的苛求,也同样为大隋盛世埋下了深深的危机:他为了确保存粮,宁可与百姓一起逃荒,也不仓赈济;他营建恢宏的大兴城,里坊却严整得如棋盘一般;他苛责儿子,终酿成亲情乃至国家的沉痛悲剧……     他的价值取向,注定了他无法成为有道的君主,更不会是有情的君主。他的统治方式,也使整个大隋王朝陷了一种只有气度而没有温度的迷局。
49元5本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蒙曼
¥45.00
    隋炀帝,世人眼中的“大暴君”。可是,谁能否认他的传奇性呢!万丈豪情,千秋功业,再配上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一个不那么庄严肃穆的谥号,如此巨大的张力,真的是使万人恨,也令万人迷。     在市井传说中,他弑父杀兄,荒淫无道,凶残暴虐。在正史记载中,他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一个“炀”的谥号,永远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是,君不见,他功业伟大:大运河沟通南北,惠及百代;洛阳城威震东方,名传千古。君不见,他才情绝世:一洗南朝以来颓唐的诗风,直追大气磅礴的汉魏雄风。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历史上的隋炀帝,真的一无是处吗?他这个人,到底有几分是魔鬼,又有几分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