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你是对的
你是对的
[韩]郑惠信
¥40.60
在翻这本书之前,你所认为的感同身受是什么? 有位母亲到老师的电话,说她的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架。孩子回家后对妈妈说:“我是了同学,但是他先惹我的。老师狠狠骂了我,我知道错了。妈妈,对不起。”母亲安慰他说:“先动手人就是你不对。你知道错就好。下次不许再这样了。”没想到孩子委屈地哭着说:“妈妈你这样不行,你应该要问问我为什么会人啊。老师只会骂我,我已经觉得很难过了,妈妈要安慰我才对啊。是同学先惹我的,我忍了好久才他。怎么连妈妈你也说我不对呢?” 这个故事的关键就是”共情“。 感同身受并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让自己变成那个人,和他成为一个整体,去共享同一种体验。这就是共情。我们往往只关注“事”,而忽略了“情”,当一个人的内在情绪没有得到理解甚zhi被否定时,内心就会充满痛苦,也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本书作者郑惠信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她把30多年累积的助人经验总结为三句充分表达共情的话,核心要就是纳对方的情绪,准确描述对方的感受,给予反馈式而不是评判式的倾听。如果能深刻了解这三句话的真正意义以及使用方式,我们将在自己的人生和与他人的关系中,迈向更好的阶段。
49元5本 幸福的感觉: 给青少年讲积极心理学
幸福的感觉: 给青少年讲积极心理学
岳晓东
¥40.71
本书是一本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书,作者尝试以轻松的笔触,深浅出地讲解积极心理的窍门,为青少年的生命注活力。由备受保护的儿童过渡至成年人阶段,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生命中不同的挑战,学业、工作、恋爱,或逢成功,或遇挫败;能够掌握书中谈到的“积极心理公式”,自能易于在学业与事业发展上找到方向,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我,明白自己在处理不同事情时的行为及心理反应,从而借着个人的努力来找出调节和步的方法和空间,寻得快乐人生。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会在各种不利的应激状况下,多体验愉悦情绪而少体验不愉悦情绪。由此,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会对困境充满了乐观期盼,而避免悲观期望。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伊森(Alice Isen)等人的研究表明,体验正面情绪的人思考问题会更活跃。而本书,将会与您分享怎样在生活磨炼中不断提高自我的认知调整能力。
49元5本 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美国亚马逊1000+评价4.7星!要化解冲突,并不需要讨好他人,只需听从你内心最本源的声音。)
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美国亚马逊1000+评价4.7星!要化解冲突,并不需要讨好他人,只需听从你内心最本源的声音。)
美国亚宾泽协会
¥40.80
你或许感到周围到处都是火药桶,个个一碰就炸。沟通总是力不从心,自己被无视、被欺骗、被伤害,满腹委屈却敢怒不敢言。你会迫切地期待别人认错改过,幻想事情因此就能有所改观。然而仔细检视战火蔓延之处,我们就不难发现,所有的冲突,都源于自我背叛。不是别人跟你过不去,是你在跟自己较劲。 阅读本书时,你将跟随一位问题少年的父亲一起参加一次特别的座谈会,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冲突的内核,直面自己内心*初的冲动,并借助金字塔模型由内而外地解决问题。化解冲突*关键的不是纠正行为,也不是情绪管理,而是看清并忠于自己,获得内心的和平。
49元5本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用认知行为策略走出情绪困境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用认知行为策略走出情绪困境
萨拉·埃德尔曼
¥40.80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某些问题而陷灾难性的胡思乱想无法自拔,事后复盘时却意识到事情的根源其实不值一提?因为纠结某些问题去找朋友谈心,结果被他们的话语醒,以新视角思考,立刻如释重负?当你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你的感受会发生变化,无数恼人的杂念自然会被一扫而空。 我们每天的经历都可以证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如何思考,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如何。这个理念便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原则。 本书是对认知行为疗法全面而易懂的介绍,覆盖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沮丧、愤怒、焦虑、自卑、抑郁等八大消极情绪。针对每一种情绪问题,作者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和练习,帮我们挖出情绪背后作祟的错误观念,用思考和行动扭转感受,远离不健康的思维方式。
49元5本 直觉练习:如何让直觉辅助理性工作
直觉练习:如何让直觉辅助理性工作
[法]亚历克西斯·尚皮翁 [比]玛丽-埃丝特勒·库瓦尔 著
¥40.80
回想一下,是否人生中有些重大的抉择你都是跟着感觉走的?跟随直觉做出的决定竟非常正确,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直觉是人脑右半球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快速地识别、敏锐地感知、直地理解、整体地判断。当理性和经验不能帮助我们时,直觉可以辅助我们优化选择以及提出更具创造性的意见。众多实验表明,经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推理后做出的决策,并不一定就比直觉做出的决定更好。 本书作者提出直觉是一种超速的智商,它和理性分析一样是一种技能,并且可以被锻炼,它有助于我们回应个人或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培养直觉成为我们内在的向导,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周围的世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一个充满新奇而又令人兴奋的生活愿景。
49元5本 青少年抑郁照护者指南
青少年抑郁照护者指南
范娟
¥40.80
本书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专家写给青少年抑郁照护者的指导手册。全书包含四大板块,分别为:青少年抑郁相关的知识(知识篇)、常见的照护问题及基本的照护技能(技能篇)、治疗和日常健康管理(治疗篇)、照护者的自我照料(自助篇),并在附录部分收录了可供照护者寻求帮助的服务资源和日常维护心理健康的练习,希望本书可以陪伴青少年抑郁照护者们共渡困境,拥抱更好的明天。
49元5本 阿满和麦茶
阿满和麦茶
日胖大海寺 编绘
¥40.80
这是关于工人阿满和她的“臭脸猫”麦茶的故事。虽然养猫的日常就是热脸贴冷屁股,但这场单向奔赴的“主仆”情缘,还是为阿满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随着故事的发展,麦茶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娇憨的小少爷加菲猫富贵,刁蛮可爱的布偶猫花娇,还有生活在小区里的流浪猫团体......轻松、治愈的一幕幕,即将在阿满和麦茶的生活中上演。
49元5本 本能性格
本能性格
裴宇晶
¥40.80
什么是本能性格?你是哪种性格类型呢?翻本书,10道快速测试题让你迅速找到定位!本书能解决以下问题: 我为什么总是精神内耗? 为什么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伴侣为什么总是不理解我? 为什么怎么说,孩子也不听? 领导为什么总是断我的工作节奏? 为什么有时候在家休息反而更累? ………… 本书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切,以作者多年的研究和上百个深度案例为基石,经典日常案例 丰富生活经验 精准解读分析,一本书化解你的关系卡,迎更阔的人生!
49元5本 性心理学(全2册)
性心理学(全2册)
霭理士,潘光旦
¥40.99
《性心理学》是霭理士的巨著《研究录》(七部)的“普及本”,是一本关于性心理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性的生物学基础、性冲动的性质、求爱的生物学、青年期的性冲动、性的教育、性的歧变、婚姻与性、生育问题、恋爱的艺术、性的升华等方方面面。 本书虽然是一本科学著作,但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逻辑清晰,行文优美,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也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教科书。
49元5本 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
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
壹心理编著
¥41.00
      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一些人总是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为什么一些人总是习惯讨好别人,对所有事情都感到抱歉?一直否定自己的乖乖女,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塑自我?自我内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怎样将无尽的匮乏感拒之门外,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疗愈自己?       22个鲜活的故事,带领我们走心中“隐秘的角落”。在心理咨询室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自己真实、脆弱的一面:忍耐与释放、脆弱与强大、成功与逆境、混乱与意义,心理咨询的过程伴随着结束与始的交织。当我们咨询室,意味着我们决定结束被束缚的生活、拯救被淹没的自我,同时也象征着改变的始。       从咨询师的亲身讲述中,我们得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来访者身上漫长而让人动容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后当咨询师以来访者身份走咨询室时,他们身为平凡人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自我探索。
嫉妒与社会
嫉妒与社会
[德] 赫尔穆特·舍克
¥41.00
人会嫉妒;嫉妒总是发生在近似的人之间;什么都会让人嫉妒,特别是那些微小的差异。自古以来,嫉妒都被当成一种羞耻,嫉妒的人不会承认,社会也会对此进行压制。 聚焦嫉妒与社会,本书作者将历史作为研究嫉妒的实验室,从语言中的俗语、原始部落的习俗、古希腊的悲剧、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到嫉妒对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带我们穿越嫉妒之地。通过描绘一幅欲望与禁忌的画卷,作者明确了嫉妒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作为一种符合人类进化的基本心理特性,嫉妒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又会对社会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阻碍,试图通过消除一切差别建立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作为嫉妒的社会学研究经典之作,本书被视为研究现代社会的前奏,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兴起的当下,为收入差异、阶级跃迁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治疗的开端。
49元5本 童话中的心理学: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童话中的心理学: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壹心理(编)
¥41.00
小时候,我们在童话中汲取美好的信念,尝试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如今,在心理学的视角下重读童话,我们将集体无意识的大门,与自己的内在世界相遇。  本书选取了13个经典童话,除了将西方学者反复解读过的《睡美人》《小王子》等故事放在中文语境中行新的诠释,还创性地收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如《宝莲灯》《哪吒》等。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领下,我们将得以从更丰富的层面去理解、感悟一个个熟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那些与自身相似的境遇中直面内心隐秘脆弱的一面,收获审视自我、缓解焦虑、阔视野的启发与方法。 小美人鱼的悲剧结尾除了展现无望的爱情,是否也意味着她在“我想成为的人”与“集体想让我成为的人”的冲突中,选择撇世俗对她的要求和偏见,成为自己。被诅咒的丑陋野兽渴望爱却不懂爱,总是以不合时宜的方式搞砸与贝儿的相处,是否也展露了其抗拒自己内心渴求,回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创伤心理。 田螺姑娘的特质近乎完美地符合了封建社会中理想女性的原型,但在神话中的美好愿景下是否也影射了那些被忽视、被束缚的女性?  …… 这些古老的故事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困境、冲突、挣扎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一周特价10.9-10.24 中年之路2: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中年之路2: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美]詹姆斯·霍利斯
促销价:¥19.99|¥59.00
在前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中,作者一语道破了中年危机的实质:它不是一个年龄事件,而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迎合他人期望所扮演的“临时人格”,与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发生了猛烈的冲突。犹如一场心理上的地震,中年之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己、始改变的机会。但是踏上中年之路、已然听见内心召唤的我们,为什么发现“做自己”依旧这么难? 这本续作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中年的无力感,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情结,那是自我还太则小、不足以抵抗外部威胁时形成的心理防御方式。创伤出现得越早,防御手段就会越系统化,情结的力量就会越大。每当我们感受到类似的创伤体验,情结就会被激活,它像嵌在我们“大脑主机”中的自动化程序,把我们局限在孩童式的视野和反应中。原始创伤最糟糕的后果是它扭曲了人的自我感,并造成一种无意识的冲动,让我们在日后一次次地重演创伤关系。 于是,想要改变的力量和过往经历的束缚互相拉扯,自我想要呐喊,却无力表达。抑郁、焦虑、内疚、强迫、孤独、愤怒……中年之路上遍布灵魂的沼泽地。穿越,指的不仅仅是在沼泽中坚持住,直至瘴气散尽;还意味着把每片沼泽都视作待解的命题:我的抑郁意味着什么?焦虑与我的哪些过往经历有关联?是什么在支配我、控制我?这种态度会让我们主动地面对痛苦,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借由穿越沼泽,破原始恐惧对我们持续了半生的钳制。 我们做的最伤害自己的事情,就是被创伤困住,却还要责怪自己。以一颗还未长大的心,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极为不容易的。推翻童年的暴政,解前半生的束缚,是在人生中途,我们必须完成的事情。
49元5本 母女的世界:爱与憎的矛盾体
母女的世界:爱与憎的矛盾体
[韩]金志允
¥41.00
这是一个与母亲有关的故事 作者金志允在人到中年时,突然因早已去世的母亲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内心冲突与困扰。这段经历引发了她对母女关系的兴趣,她始从社会文化与心理层面探究母女冲突的本质。 她发现很多女性都有着与她相似的经历。女儿与母亲的关系经常是既爱又恨的纠葛,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感到折磨,互相依恋却又感觉厌烦,既渴望亲近又想要逃离。即使女儿与母亲的连渐渐淡去,但母亲带来的影响却似乎永远不会消失。 作者在书中尝试追溯这种纠葛的源头,我们将看到母亲是如何天然地相信女儿会无条件地认同自己,以及随之产生的无形暴力、“注定”的女性牺牲、双重讯息、隐秘的煤气灯效应等让女儿困惑的沟通误区。这些误区又是如何被延续到下一代人的身上,并愈演愈烈的?除了心理层面的分析,作者也试图展现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被理想化的母女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背负着哪些枷领。 书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试图为那些有着相似经历的女性提供支持和改变现状的机会,帮助她们发现自我,重新调整母女之间的互动模式、界定好各自的界限,不再因为对方的言行而使自己身心俱疲,并最终建立起独立又共存的母女关系。
49元5本 人为什么会抑郁:低落、抑郁、自我攻击的心理原因
人为什么会抑郁:低落、抑郁、自我攻击的心理原因
[新西兰]格温多琳·史密斯
¥41.00
      你是否总在避免悲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缓解自己的坏心情?       但快乐却突然变得短暂、轻易流逝,并伴随着更沉重与持久的低落。       经常睡眠不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后知后觉地频繁发呆……        “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总是在无休止地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应该快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想太多”……但事实上,现实是随机且不可捉摸的。感到悲伤、忧郁,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必勉强自己表现得快乐。甚至,被压抑太久的低落极有可能会演变成抑郁。       低落和抑郁带给人的感受非常相似,感到低落的人可能会失去食欲,缺乏生活的乐趣,变得孤僻。如果这种负面状态主导个人的情绪超过4周,那么请重视起来,你的低落或许正在演变成抑郁。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在多年对抗抑郁症的过程中,见证了大量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与抗争。由此,她写下了这本书,想要帮助人们更科学地判断自身的心理状态,理解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也试图为那些已经深陷泥沼的人们在应对抑郁症、选择治疗师与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帮助。
49元5本 克服焦虑:人生松弛指南
克服焦虑:人生松弛指南
[德]安德里亚斯·史托乐;严斯·普拉格
¥41.00
      本书基于大量临床案例与前沿研究成果,尽可能全面地探讨人的焦虑系统,试图让每一个受到焦虑困扰的人以及他们身边的人了解焦虑是什么,它有什么益处,以及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即焦虑症)有什么区别。身为资深焦虑症专家,两位作者特意选取了焦虑门诊中的案例,帮助我们了解焦虑的不同类型、各自的特征和诱发原因,以及行得通的科学治疗方法,以期为改善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49元5本 为什么爱会伤人: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美国大学妇女协会“新星学者奖”得主作品。为什么一开始几乎完美的人,Z后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或许你正在面对的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为什么爱会伤人: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美国大学妇女协会“新星学者奖”得主作品。为什么一开始几乎完美的人,Z后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或许你正在面对的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美]拉玛尼·德瓦苏拉 著;吕红丽 译
¥41.00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备感受挫,那么一定要及时意识到:不是你不好,而是TA太自恋。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而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供给”来源。没有这些供给,自恋障碍机制就无法运作。TA们利用“供给”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状态,从而将内心深层的不安全感转化成短期内的心理安全。       阅读这本书不需要去费劲参悟心理学理论和大道理,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和案例中,或许你的心底就已经有了答案。
一周特价10.9-10.24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
陈俊钦
促销价:¥29.99|¥59.00
“过低的自我评价”与“过高的自我期待”是现代人主要的焦虑来源,也是完美主义的本质。 自我评价与自我期待是紧密相连的。倘若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从事一件不擅长的事,就会把期待降低一;假使发现自己做起来得心应手,就会把期待拉高一些。将两者紧紧地绑在一起的,就是所谓的“现实感”。但如果基于某种原因,两者中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那便会引发焦虑。两者脱钩的程度越大,差距越远,焦虑也就越强烈,一个人就会用各种方式控制焦虑,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完美主义行为——僵化思考、过度努力、无法放松、不断逃避问题、讨好别人、犹豫不决、急切转换跑道、批评他人做法…… 过高的自我期待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恐惧,比如失败、害怕被人追赶上、怀疑眼前的成就只是在自我欺骗等等。这通常是个体在成长阶段,经历过“有条件的爱”,即受者必须达成给予者设下的一些条件,给予者才愿意“爱”受者。随着年龄成长,人们会逐渐把这些有条件的爱内化为自身信奉的教条,带到他的新生活或家庭里。 过低的自我评价让人看不见自己的任何努力,奋斗再久,成就再高,也无法激励自己、产生信心或是增强动机。成长环境、自卑感、创伤经验、长期被否定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自我评价不足。 本书将深讨论早期经验是如何影响我们,并归纳出A、B、C三种人格的完美主义类型——“追求安全型”“渴望认同性”和“自求我道型”,具体到学校生活、职场、伴侣关系、亲子教育与退休生涯5大情境,依照不同完美主义类型的特质提供调节方法,让我们拉近自我期待与自我评价之间的差距,实现与完美主义共存,找回内心的踏实感。也希望能提供一个契机,去解救那些被完美主义者“逼疯”的灵魂。
49元5本 心理学简史100年(各家流派悉数登场,三场没有硝烟的世纪之辩,重现心理学发展的百年史。)
心理学简史100年(各家流派悉数登场,三场没有硝烟的世纪之辩,重现心理学发展的百年史。)
朱广思
¥41.00
      无论是作为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科,引领人们认识、提升自我的科学视角,还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学术工具,在当代,心理学都在以其多样性和影响力推动人们去了解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各个学派观。       人们常说,科学界有三大未解之谜:物质起源、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心理学恰恰是探索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而且意识和物质、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心理学也因此成为一个庞大且冗杂的领域。       在本书中,作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前人的脚步,带领读者亲身经历心理学史上“三次没有硝烟的战争”,围绕着人脑、个体、意识等经典议题,和那些曾在心理学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伟大心理学家们一起揭人类心灵秩序的奥秘,在趣味横生的生平故事与令人惊叹的理论观中,领略心理学发展的百年全貌。
49元5本 爱与虐
爱与虐
余灏
¥41.30
一个长年忍受着心灵创伤的吞噬,有着严重的失眠、焦虑、自残、自杀行为,甚至常常“看到”鬼的人,该怎样绝地反、实现自我救赎? 主人公“我”选择了一种通常却又特别的方式:心理咨询。 在咨询过程中,与咨询师的关系被“我”演变为创伤的修罗场——“我”将多年的创伤完美复刻其中,不断地试探、攻和折磨咨询师。在这个充斥着亲近与疏离、温情与伤害、爱与虐的特殊关系中,“我”悄悄地汲取疗愈的能量,让自己的创伤日益修复。只可惜造化弄人,当极致的创伤之苦被释怀,“我”即将迎来曙光一刻,咨询师却意外身亡了…… 是新一轮的创伤梦魇来袭?或是又一场有关诚实与勇气的人生契机?疗伤的王者自有答案。
49元5本 拥抱躁郁:躁郁接线员的救助之旅
拥抱躁郁:躁郁接线员的救助之旅
[日]坂口恭平
¥41.30
什么是躁郁症?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但这个词听起来太深奥,你可能无法理解自己到底患了什么病,叫躁郁症反而好理解多了。躁郁症并非是一种突发性疾病,患了躁郁症以后,人会先躁狂,然后抑郁,躁狂和抑郁反复交替出现。作者在31岁时被诊断为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本书记录了作者这 15 年里与躁郁症共处的滴滴。另外,为了帮助其他躁郁症患者,作者通了“生命热线”,免费提供咨询服务。作为一个躁郁症患者,作者是如何在因情绪的激烈起伏而感到痛苦中找到轻松生活的技巧的呢?躁郁症患者的身份带给了他什么样的困扰与帮助?他是如何面对自我否定的情绪的?如何做才能利用躁郁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呢?他又为躁郁症患者们做了些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