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学琼林(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40.80
《幼学琼林》,全名《幼学故事琼林》,一名《幼学须知》,或名《成语考》。“幼学”,界定它的受众是儿童,性质是蒙书。“琼林”,是比喻性说法,意为精华荟萃。“故事”,是从内容角度描述,说明该书所讲是古时候的事情;“成语”,是从语言修辞角度界定,该书性质为习用的古语。《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蒙学经典之一。全书采用对偶句写成,便于吟诵,容易记忆。全书分天时、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寿幼诞、身体、衣服、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制作、技艺、狱讼、释道鬼神、鸟兽、花木33类,内容涉及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鸟兽花木、饮食器用等,丰富广博,包罗万象。是关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小型百科全书。 了解典故的原始出处,衍生意义,以及能准确地使用,三全本《幼学琼林》着力于对书中语典追本溯源,便是满足这一学习功能的一部书。


《花庵词选》
¥40.80
《花庵词选》包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两种。前者选录唐与北宋词人134 家,凡515首;后者选南宋词人88 家,收词760首,后附黄昇自己的词作38首。此次整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以《四部丛刊》为底本,《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以陶氏涉园影宋本为底本。《花庵词选》是一部收罗宏富且编排有序的词选,全面展示了唐宋文人词发展的历程和风貌,具有“选词存史”的特色。*,收罗宏富,别择精当,可显现一代词林风范。第二,反映当时重豪放、尚清雅的潮流。第三,编排体例,以人立目,有一条明确的时代发展线索贯穿其中。第四,黄昇选词以博观约取见称,不少词人赖此以存,又有小传,多录词人姓名、字号、籍贯、仕履等,或引时人以及自己的评语。编者新集后人评语,更具文献价值。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40.80
作者在多年研究古典诗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选择“象”“境”“清”“法”“悟”等一系列关键范畴,及禅与诗、诗与画等重大理论专题,共十四个,行深而系统的研究。这些范畴与命题既是基础性的也是富有活力的。 作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用现代意识梳理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在理论的历史展中,把握其发生、发展、转变的逻辑程,将理论问题历史化,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古典诗学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价值,对建构富有民族思维特色和文化品格的本土文学理论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推动作用。


汉唐气度(典藏本)精
¥40.80
本书原名《汉唐史论集》,收录有关两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文章十八篇,系傅乐成教授二十五年间历史研究的精华结集。全书内容丰富,从汉唐时代的政治斗争、地域观念、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到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作了深的探讨,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与研究者的较佳参考读物。


国学要义
¥40.66
《国学要义》是引导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入门读物。作者认为国学义理聚集于儒道两家的学说之中,学习国学的好办法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学好五本经典(《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读懂十个词(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本书通过解读、品评这五本书和这十个词,带领读者达到善修身、明义理、懂国学的目的。


諸病源候論
¥40.50
《诸病源候论》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古代汉族医学名著。共五十卷。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39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分册】
¥40.32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更为清晰。 “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绝无仅有的。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第三分册】
¥40.32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更为清晰。 “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绝无仅有的。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第二分册】
¥40.32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更为清晰。 “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绝无仅有的。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第四分册】
¥40.32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更为清晰。 “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绝无仅有的。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第五分册】
¥40.32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更为清晰。 “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绝无仅有的。


手稿珍藏本《中国雕塑史》
¥40.00
梁思成的代表作《中国雕塑史》,根据梁思成1928至1931年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当年授课讲稿的首次影印与整理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子不语全译
¥39.99
《子不语(精)》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编撰的一部笔记小品,共二十四卷。《子不语(精)》多记述奇闻异事、奇人鬼怪,全篇行文流畅。《子不语》的材料多数来自袁枚的亲朋好友口述,也有一小部分出自当时官方的邸报或公文,也有采用他人著作的。


励耘语言学刊(2017年第2辑)
¥39.97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CSSCI集刊收录名单。


世说新语(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第三辑)
¥39.60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作者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全书共36篇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只言片语即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本书是《世说新语》的全本注译,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行介绍。本书除对生僻字依《汉语大词典》做注音、解释外,更注重对于涉及的历史事件、背景的说明,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当时人物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那个时代独特的时代风尚。 本书底本选用涵芬楼影印明嘉趣堂本,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

(试读本)老子化胡经校注--道教典籍选刊
免费
《老子化胡经》至少在南朝萧梁时已经行世,是道教徒为、压倒佛教而编造出来文献,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道教与佛教论争失败,《化胡经》被禁绝,从此完全亡佚。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若干唐代写本。 《老子化胡经校注》收录了藏经洞发现的所有《化胡经》写卷共七种,又根据写卷内容划定为三种类型,分别称之为“十卷本”(斯1857、伯2007、斯6963、伯3404、伯2004,分别对应序、卷一、卷一、卷二、卷八、卷十)、“灵宝本”(斯2081)、“别本”(伯2360),并在此基础上录文、作注。又广泛搜罗教外教内文献六十余种,编纂了“老子化胡经佚文”“老子化胡说相关文献”“老子化胡经相关史料”三个附录,篇幅几占全书一半,材料极为丰富。

文献语言学(第十二辑)(试读本)
免费
《文献语言学》为学术集刊,每年两辑。主要栏目有:经典重刊、原创报道、学术综述、争鸣书评、青年论坛。 本刊着重刊发原创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献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字与汉字史、训诂与词汇史、音韵与语音史、语法与语法史、方俗语与方言史、语文与语言学史等研究领域的成果。也刊登学术热点与重点的研究综述、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书评、重要论题的纯学术争鸣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语言学研究资料。本刊更强调扶持年轻学者。

五杂组(精)(试读本)
免费
《五杂组》是明代文人谢肇淛的一本学术笔记。“五”,指全书共有天、地、人、物、事五个部分;“杂组”,原意是彩色的织品,借指书中内容繁杂丰富。全书共16卷,其中天部2卷,记载了古今岁时、节气、天象、风俗等;地部2卷,记载了历代地理沿革、往来交通等;人部4卷,记载了各式各样的名人和奇人,既包括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包括文学作品中的虚构角色;物部4卷,记载了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饶富趣味的物事;事部4卷,记载历代趣闻轶事、世俗市貌等。《五杂组》内容广博,对研究历代尤其是明代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观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北大汉简老子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试读本)
免费
《老子》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其标志着中国哲学的端,《老子》思想为本土宗教——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为佛学、宋明理学等思想体系所借鉴吸收。《老子》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军事,艺术,宗教,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微言大义、内容广博,包含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体的身心安顿等诸多内容。大的方面涉及宇宙本原等世界观问题(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政治哲学问题(《老子》主题是“君人南面之术”),生命意义等;小的方面涉及个人价值取舍,如何养生、修德,以何种方式认识这个世界等。因此,对有志于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者而言,号称“万经之王”的《老子》是一部不能错过的经典,值得一生品味。

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笺证(试读本)
免费
《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其中卷198至卷200,共著录127部词籍,内容丰赡。本书从三个方面笺证词籍提要,其一是考证材料来源。通过考察馆臣论述的史源,而折衷群言,分析利病,作出允洽的评议。其二是纠正错误。《四库全书总目》总共有一万篇左右的提要,初成于众人之手,后由纪昀定稿。基于此,“纰缪之处,难可胜言”,本书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一步订正《四库全书总目》词集提要的错误。其三是补充原书未备的相关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虽然内容非常丰富,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本书的第三项内容就是补充重要信息,以备研读词籍提要的读者参考。作者谭新红教授致力此项研究有年,成稿要言不烦,阅读称便。

女四书集注(试读本)
免费
“女四书”这一概念,出现于明末清初。时山东琅琊人王相,将东汉班昭的《女诫》、明成祖徐皇后的《内训》、唐宋若昭的《女论语》及王相之母刘氏的《女范捷录》,汇编为一书,并加以笺注,题为《闺阁女四书集注》。后此书传至日本,日人又剔除《女范捷录》,代以唐郑氏《女孝经》,形成了新的“女四书”组合。此次整理《女四书》,即将上述五种作品一并收。 “女四书”问世后,对明清至近代的女子影响深远。作为其时众多女子蒙教育的首选,“女四书”丰富的知识构成,起到了提高当时女子文化水平的作用。本书对于今人了解明清时期的妇女教育,探究中国传统的两性道德,深化认识古代女子的家庭观、社会观及对同性的看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