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二册)【第二分册】
¥38.40
《长短经》,又名《长短要术》《儒门经济长短经》。作者赵蕤在《长短经》十几万的文字中,博考六经诸子,博征经史,广采百家,从诸如《论语》《孟子》《周易》《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人物志》《傅子》《申鉴》《中论》《政论》《昌言》《世要论》《吕氏春秋》《淮南子》《孙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等上百种书中采撷大量材料与历史事例,采用“自为经传”的著述模式,以经注并行的方式灵活组合各种材料,将材料行相当细致的拆分,将前人的不同观拆分汇聚,让它们互为补充,甚至互相辩驳,并按照自己的思想体系重新加以组合,两部分文字圆融的交汇一起。经过赵蕤的削删、抄撮、编排,自先秦至唐代的各种典籍,在“经纶通变”编写宗旨的指引下,汇聚诸子百家学说,撮叙历代更迭史实而断以己意,论述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内容庞杂,涉及知人、论士、 政体、君德、臣行、图霸、兵谋等内容,使 《长短经》中的某些篇章,往往能比原书更为充分地阐发某一道理。“赵蕤用前人的文句编织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这些思想的局部都已存在于前人的著作中,但任何局部都不能大于《长短经》这个整体”。
人生典范权威定本(套装共2册)传习录+曾国藩家书
¥38.40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广泛的书信作品,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2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极为广博,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本书为了能准确还原曾国藩思想与心路的形成与变化,严格按照信件书写时间排列,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文中还插入一些曾国藩在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和信件手稿,这不仅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体验,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的曾国藩。 《传习录》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及其辨证的授课方法,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传习录》分三卷,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由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有书信八篇,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鉴于《传习录》语言晦涩,难以理解,本书特附注解和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更能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庄子译注
¥38.08
《庄子》是道家著作,十馀万言,由庄子与其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庄子学专家方勇,对此书作了译注,共分题解、正文、注释、译文、解析五部分,对33篇行了详细通俗的注释和全文白话翻译,每一篇都有题解部分作导读、解析部分作总结,便于读者领略《庄子》的人生智慧与艺术魅力。
近代珍稀集句诗文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38.00
集句是中国特有的诗文创作方式,在鸦片战争后 ,传统的诗文创作走向衰落,集句诗的发展却走向发 达,涌现了大量作品。张剑、徐雁平、彭国忠编写的 《近代珍稀集句诗文集》共收录集句诗、文集(或卷 )约二十种,采用底本多为民国间的刻本、铅印本, 少数为抄本,皆存本无多,非常珍贵。
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
¥38.00
本书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16世纪的平民儒家学派泰州学派在参与乡村建设中的思想及实践活动,认为平民可以通过汲取儒学等文化资源,担当农村社会建设的主力。作为乡村建设实践,泰州学派形成家族建设与社会建设两翼,通过创造性转化,活跃在20世纪的各种乡村建设实验中。
文房四谱今注今译(艺文志)
¥37.99
《文房四谱(今注今译)》是宋苏易简关于笔墨纸 砚的专著,分门别类介绍了宋以前笔墨纸砚的各种情 况,如历史、产地、制造方法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和 传说等。该书对文房四谱进行评注,有助于一般读者 阅读。全书由孙洪伟副教授译注。
左传(套装共2册)
¥37.50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郭丹翻译的《左传(上下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对《春秋左传》原文(包括经、传)进行逐段翻译,采用对照的版式,左原文,右白话译文进行编排,方便读者阅读。
历代名画记(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6.50
《历代名画记》全书十卷:前三卷共十五篇,具有总论性质,主要内容为画学和画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理论、名作、技法、装裱、画具和鉴赏等方面,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后七卷所占篇幅较大,按时代顺序列画家小传。纵观全书,《历代名画记》几乎涵盖了古代绘画艺术在当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叙源流、论技法、谈师承关系的渊源、书画收藏装裱的知识、记录各地寺观壁画、著录历代的珍图秘画等等,还有采用夹叙夹议的评论方式介绍各时期画家的经历、风格及其作品,既有引用前人评论,又融合个人独到的见解,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更加丰富、立体的艺术发展图景。 唐代书画家兼鉴赏家张彦远所著得《历代名画记》,是一部比较完备研究画史的论著,具有贯通古今的绘画通史性质,同时也阐发作者的观和褒贬意见,具有史学家客观公正的学术意识,被后世学者称为“画史之有是书,犹之正史之有《史记》”。因其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版本众多而备受后代的重视。历代的研究者对其评价颇高,尤其宋代以后,与《历代名画记》相关的重要著录逐渐增多,到了近现代关注度更高。在今天的美术教学和研究中,《历代名画记》仍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
《颜氏家训译注(全二册)》
¥36.50
《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全书诸篇,内容丰富,涉及家庭教育、读书作文、养生杂艺、待客交游、宗教信仰等众多主题,又一以贯之,皆以指引子孙后代立身扬名为本。虽然如此,颜氏的教诲,绝不以人格的丧失为代价,而是勉励子孙后代成为“修己以敬”的贤人,而向“修己以安人”的仁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迈。本书特别强调父母自身的教育与成长,从而以身教、言教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子女的高尚节操和健全人格。 作者颜之推所教给子孙的,全都是他自身所遵从的;所明示于家训中的,也全都是他自身所践行的。作为父亲,作为祖先,颜之推的一生,正是实践《家训》的*好榜样。《颜氏家训》的典型特征可用七字概括:(1)广:涉及面广。(2)细:陈说细密。(3)精:阐述精深。(4)慈:训示以慈心为先。(5)达:作文以辞达为准。(6)信:行事以起信为基。(7)宜:施行以便宜为要。 作为流传至今的诸多家训之一,《颜氏家训》有着“古今家训之祖”的美誉。有人认为,荣获这样的美誉乃是因为其规模之大,然而,以我之见,则恐非如此。古之有家训遗留给后辈子孙的,数不胜数,然而切实对家风之形成、子孙之人格产生重大影响,并流传至今的家训却并不多见,而《颜氏家训》则为其中的佼佼者。自《颜氏家训》撰成而垂示后世起,颜氏子孙中,可谓人才辈出,其中尤为显明的,即有文冠一时之颜师古,忠烈感天之颜真卿、颜杲卿。家训之功,以至于此,诚为古今中外之所罕见者也。
莫友芝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36.00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贵州独山人。曾为胡林翼、曾国藩幕僚。本次将其手书日记整理成册。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九辑
¥35.07
《文選》是梁代蕭統(501—531)編纂的詩文總集,共三十卷,收録了從周代至梁代的一百三十餘名作者約八百篇作品。此書作爲中國詩文選集,雖然很早就獲得了高度評價,但其開端却是從隋至唐初時曹憲在揚州向門生們講授此書開始的。在此之前,雖然有隋代蕭該所著的名爲《文選音義》的注書(已佚),但能够彰顯《文選》高度的文學性,並能使對《文選》的解釋達到學問領域的還是曹憲的功勞。曹憲曾著有《文選音義》,且其門下多出俊秀,並各自著有文選的注書。主要有許淹的《文選音義》,公孫羅的《文選鈔》、《文選音决》,李善的《文選注》、《文選音義》。但現存的祇有李善的《文選注》,完成於唐顯慶三年(658),此後至開元六年(718),又有吕延濟、劉良、張銑、吕尚、李周翰五人新爲之注釋,稱爲五臣注。後來,李善注和五臣注成爲《文選》注書的代表著作,流傳於世,而合兩書而成的六臣注也流傳十分廣泛。
翁曾翰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35.00
翁曾翰(1837-1878),又名海珊,为晚清名臣翁同龢之侄,后来过继给翁同龢为子。曾任内阁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等职。其所写日记手稿,名“海珊日记”,现存九册,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室。《翁曾翰日记》为日记手稿整理本,对研究晚清历史以及常熟翁氏家族有重要参考价值。
容斋随笔(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4.80
《容斋随笔》,古代笔记小说。内容广泛,资料丰富,包括经史诸子百家、文学艺术、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内容。有去伪存真的考订,也有情理的分析,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首。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书。
《唐诗三百首译注》
¥34.80
《唐诗三百首》为流传*广、影响深远的唐诗选本。此版每首诗均由题解、原诗、题解、注释、译文五部分组成,书末附诗人小传。题解,交代诗篇或诗人的创作背景,简述主旨,介绍内容、章法和风格的特色;注释,阐明词义,介绍必要的古汉语知识;译文,与注释互相映发,用现代语言译写,能启迪读者一步联想,收到阐发主旨、掘诗意、体现美感的效果。
人与经典·中庸
¥34.80
本书由皇家名儒爱新觉罗·毓鋆口授心传,学生整理而成。本书以毓老师1999年于奉元书院讲述《中庸》内容为底本,参以相关授课内容为补充。另补加《中庸》原文及编者白话翻译,以方便阅读,掌握要出处。堪称毓老师历年讲述《中庸》之大者。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4.80
《唐才子传》十卷,元辛文房撰,是一部主要记述唐代诗人事迹的传记。全书记载的人物上起隋唐之际的王绩,下至宋初的陈抟,包括正传二百七十八篇,附见一百二十人,共记述了三百九十八位诗人的事迹。每篇传记大体包括传主的名字、籍贯、生平仕履、逸闻趣事、诗歌创作、文集存佚及有关评论等内容,隐士、闺阁、僧人、道士等特殊诗人群体传后有“论曰”头的总论,其他各篇中辛文房随感而发的评论则标“〇”以与正文区别。 《唐才子传》保留了不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辛文房的大量评论,对于研究元代的诗学观念也有重要意义。当然,由于事属草创,史事繁杂,《唐才子传》中史实讹误之处也不少,不可尽信。但其书注重搜罗记述唐代诗人的逸闻趣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我们了解唐代诗人事迹、领略唐代才子风采的一部经典之作。 三全本《唐才子传》是目前市场上V一一部在售的全文注释翻译本《唐才子传》。原文以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为底本,参校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等版本,精心校正,对较长的篇目做了分段处理。分卷撰有题解,介绍本卷记述的诗人,提示本卷中的重要内容。注释对书中的疑难字词做了注音释义,对书中的史实讹误择要做了订正,对书中涉及的诗篇做了译解。译文清晰流畅,年号纪年后均括注了公元年份。书末附录《音序人名索引》以便检索。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部好看好玩、好懂好查的《唐才子传》普及读物。
《景德传灯录》研究
¥34.80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厚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在文人诗歌中,"读《传灯》"几成参禅之同义语。然受近世禅宗研究重前期禅史研究之风气影响,学界对此书少有著意,实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此则为作者撰述该文之原因。冯国栋编著的《景德传灯录研究》主体共六章,前为引言,后为附录。引言部分对近世禅宗研究及《景德传灯录》研究之状况进行了回顾,并阐明该论文所采用之方法及所持之视角等内容。
《辞源》研究论文集(试读本)
免费
全文摘要
易筋经校释(试读本)
免费
《易筋经》是一部极其有名的武术、养生经典,尤其是因被视作“少林武功秘笈”而更加蜚声海内外。《易筋经》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代时影响很大,传本众多,内容屡有增演,总的说来,既包括呼吸吐纳为特征的导引内功,也包括练习掌、臂、指、腿的硬功。 本书是对《易筋经》有代表性的五个不同本子校勘注释。这五个本子分别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旧藏《易筋经义》、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清代钱曾述古堂本《易筋经》、浙江图书馆藏清代王端履本《易筋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藏《少林拳棒枪刀谱》所收《金刚三昧坚固地菩萨禅行》,以及清刻本来章氏本《易筋经》(这是目前为流行、影响z大的本子)。本书在对五个本子行互校的基础上,详加注解,或解释字义,或说明典故,或理清讹误,引证丰富,按断有据,是一部具有扎实学术基础的大众普及读物。
文选资料汇编·骚类卷(试读本)
免费
《文选资料汇编.骚类卷》收录有关《文选》中骚类作品的文献资料,如作品评论、疏解,拟作之诗序,作者评论,相关考证如作时、本事、时代背景、作品真伪等。骚类卷下,设置“总论”和“分论”,容纳多种材料。“总论”收录总体论述或较宽泛地涉及《文选》骚类篇章、作者及其相关内容的资料,另外,一些论及数篇作品而无法系于单篇作品之下的资料,一般也收入总论部分;“分论”为涉及具体作品的资料。所有资料按作者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时代不明者,取其大体年代,或附于各代资料之后。重复资料只辑录较早或更重要者,关联性较强的资料,将后出者附录于初始条目之后,注明附录,以便寻检。
湛然居士文集--中国历史文集丛刊(试读本)
免费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湛然居士文集》是他人为耶律楚材编写的文集,以诗为主,也有一些序、疏等。本书诗文大多是赠送亲友的唱和之作,风格通俗求实,一气呵成,是研究耶律楚材思想和13世纪初蒙古统治下的中国北方和西北历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由谢方先生点校,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袁昶刻渐西村舍本互校。1986年中华书局首次出版,断货多年,现收入“中国历史文集丛刊”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