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社会诊断
社会诊断
玛丽埃伦·里士满
¥128.00
本书是社会工作里程碑式的著作,它的问世奠定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基础,使社会工作摆脱了以往单纯慈善事业的形象,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诞生。全书分为三篇共二十八章:*篇是“社会证据”,共五章,论述了经济背景、调查研究、医疗方式等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第二篇是“诊断过程”,共十四章,讨论生活环境、家庭具体情况对案主的影响,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的运用等;第三篇是“实例分析”,共九章,详细叙述了各种类型案例的分析与诊断。
何以苏州
何以苏州
刘亢 等
¥128.00
《何以苏州》是新华社记者对苏州的一组读城报道集。读城,是新华社江苏分社这几年守正创新的一种调研报道方式。苏州,则是其持续深耕精读的代表城市。 ??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苏州是全球制造业的重镇,更是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改革开放前沿。打开这部报道集,可见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玲珑多面而面面精彩的“人间天堂”。立足苏州探寻古今,面向民族复兴新征程,新华社记者用这部《何以苏州》打开了一扇中国式现代化的*美窗口。
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范明林
¥128.00
《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阐述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着重结合案例介绍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和实务原则、增权取向的老年社会工作方法。对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社区的参与和社区照顾、老年个案管理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在老年人服务中的运用行了具体阐述;对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技巧,如建立专业关系技巧、问题解决技巧等,作了具体介绍;全书对老年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巧 在中国文化情境中的运用,作了比较深的反思。本书融老年社会工作的经验性、操作性和理论性为一?
韦伯作品集:经济与社会 新版(全二卷)
韦伯作品集:经济与社会 新版(全二卷)
(德)马克斯·韦伯
¥130.00
  《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本书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学著作。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的研究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理性化”这一特质,以此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宏德学刊》第十五辑
《宏德学刊》第十五辑
赖永海
¥134.40
《宏德学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为CSSCI来源集刊。本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向国内外发行。
融合投融资规则 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报告(中英对照)
融合投融资规则 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报告(中英对照)
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138.00
本报告是国家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编写的,这份报告是继2017年版"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报告之后的成果。 本报告内容分八章,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融资概况、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投融资机构、东南亚地区投融资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投融资规则、中国"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投融资规则、建设协调融合的"一带一路"投融资规则、融合"一带一路"投融资规则的主要建议。本报告重点关注并指导建立"一带一路"沿线贷款和投资的统一规则。 报告中文、英文对照。
增能与重构:医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增能与重构:医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范斌
¥138.00
《增能与重构:医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旨在使读者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全书共分为十章,按照总分结构展。章“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与未来趋势”,详细地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内容、发展经验等;第二章至第十章从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常用的专业方法,试图呈现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历年来所积累的实务经验。每章均以案例为导,重展现实务操作的过程,并对相关理论或概念行清晰的阐述。全书兼具理论视野和实务经验,既有对宏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前景的展望,又有对微观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研究
潘春阳
¥138.00
本书共十章,可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基础”,梳理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供给模式、代表性理论、国内外经验证据和四个代表性数理模型。第二部分是“历史回顾”,回顾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放以来,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背景、总体趋势、成就和挑战,并用经典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行提炼和总结。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分别从市场融合、放发展、民生幸福、内生增长这四个角度对基础设施的经济发展效应行量化分析和因果推断。第四部分是“制度分析”,探索了国家治理对于基础设施供给的重要意义,从分权的视角解读了中国的治理体系及其对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研究——基于人民调解组织的考察
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研究——基于人民调解组织的考察
赵方杜
¥138.00
本书主要对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展研究。基于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调解组织的调查,本书首先分析了人民调解组织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整体状况;其次,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专调中心为例,分别剖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调解组织的运作机制;再次,从纵向网络、横向联结两个层面,分析人民调解组织与既有制度体系的互动与合作;随后,反思由此形成的应对新时期基层社会风险的互嵌式治理逻辑。
求索的一生:里士满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
求索的一生:里士满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
玛丽埃伦·里士满
¥140.00
本书收录了美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里士满女士1861年到1928年的主要作品(其中多数未曾正式发表过(依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分作五部分:非专业时期(1861-1889)、巴尔的摩(1889-1900)、费城(1900-1909)、纽约(1909-1917)和纽约(1917-1928)。从第二部分始(每一部分均包括“引言”和若干篇里士满女士的重要作品(全面回顾和梳理了这位美国专业社会工作创始人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脉络,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研究者、社会工作研究生和对社会工作感兴趣的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十年磨一“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
十年磨一“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
宋贵伦
¥142.80
本书既是个人研究文集,又是浓缩的社会建设史。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分五个阶段对北京社会建设十年的光辉历程行论述:一是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起;二是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的北京社会建设新路子;三是基本形成北京社会建设工作体系;四是加快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五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时代。 全书内容全面,特色鲜明,思想深刻,既体现了作者高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又饱含了作者对北京社会建设的真挚感情和对社会建设工作的真切感悟;既凝练了作者对若干重大理论问题高屋建瓴、见解独到的理解,又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建设领域具体问题、北京社会建设工作实践经验的全面准确、严谨科学的总结和思考。 该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行了深广泛系统的研究,既有理论前沿性,又有务实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
梁永佳
¥144.00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是由梁永佳教授主编,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本辑作为创刊十年献礼,重磅刊载“纪念吴定良院士逝世五十周年暨浙大《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现场的学者讲稿和相关讨论,既生动回顾本刊发展历程,又全方位、多维度回顾和展望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汪晖教授、赵鼎新教授和庄孔韶教授,提纲挈领地出核心议题,共同探讨人类学面对新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如何突破现存的方法论、本体论困境。多位学者积极互动,分享成果,研讨如何跨越人类学的边界、人类学如何实现本土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此外,本辑特别推出科技人类学专题,关注现代科技冲下的个体生活和社会命运将何去何从。还刊载了《论君长》《大转型》《昔兰尼加的赛努西教团》等经典书目的读书报告或书评。
老人福利服务:理论与实务
老人福利服务:理论与实务
陈燕祯
¥148.00
老人福利服务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焦,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流。《老人福利服务:理论与实务》将累积十多年老人福利和服务工作,及老人机构经营管理之实务经验转为文字,作有系统的整理与介绍,以理论为经、实务为纬,理论和实务并用。本书分为五篇十六章,每篇均附有中国台湾的个案和实例,对于教授老人问题或福利服务的老师、学生和实务工作者而言,是一本能全盘认识中国文化下的老人问题与老人福利服务的重要书籍,极具高度的参考价值。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稿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稿
谷书堂
¥150.40
全书按照研究领域主要分为三篇展,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体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书中收录的这些代表性文章,大致形成了相关联的体系,深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制度与体制改革、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与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行了有益探索。全书凝结了谷书堂教授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一生的思想精华和勤奋耕耘的心血,是他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不间断思考的结果和基本思想体现。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手册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手册
李路路,朱斌
¥155.40
本书是一本关于以迈向共同富裕为背景的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研究手册。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社会不平等,自改革放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手册围绕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社会不平等的多元形式、社会变迁与社会不平等、研究数据五个主题,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平等研究行了系统地综述与分析。本手册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状况和形成机制,为控制和削弱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基础。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刘晓亮
¥158.00
本书聚焦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系统分析了城市发展演过程中无法分割的各种安全问题,深探讨了安全风险加剧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主要源头,对国内外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历程做了全面回顾和比较研究。在分析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内在结构以及发展动力的基础上,一步梳理归纳了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同时对基层治理在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行了深度阐释。本书还针对未来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作者的思考。本书紧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领域公务员和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对城市安全管理有兴趣的读者研读。本书亦可作为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参考书。
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居民参与治理的视角
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居民参与治理的视角
杨继波
¥158.00
本书主要围绕环境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展讨论,从环境公共品的空间外部性以及代际外部性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流派行梳理和回顾,探讨了在政府引导下如何促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机制设计。本书的创新在于建立了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代际交叠模型,为现实中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前向型代际公共品”供给长期严重不足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并运用幸福感测度法测量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政府提供以及政府、居民和企业共同供给这两种环境公共品供给模式,提出了具有理论基础且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书可供从事环境治理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学习,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
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
杨上广
¥168.00
本书主要围绕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展研究,针对国际上城市移民与城市治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流派行梳理和回顾,总结了世界移民的流动趋势与政策演变以及中国城市移民的特与类型。本书的创新在于尝试剖析影响城市移民与融的主要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利用上海地区案例和全国流动人口的上海数据验证影响城市移民融的主观、客观原因。在主观、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再次从人口迁移、移民政策等视角行理论回顾与理论检讨,探讨中国城市移民管理的困境和转型思路,末尾提出具有理论基础且切实可行的中国城市移民新型治理的转型响应策略。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文军
¥168.00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系“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重要单品,由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 “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系“十三五”上海重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响应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涵和“十三五”期间关于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根据从多侧面、多角度精编精选了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家庭、学校、医务、社区矫正、临终关怀、灾害以及精神健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0卷.村庄类第29卷.黄河区域第10卷)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0卷.村庄类第29卷.黄河区域第10卷)
主编 徐勇;邓大才
¥196.66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军王村和渠中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两篇报告末尾均附有调查小记与调查日记,着重记录驻村期间的见闻,内容自选,没有框架束缚,灵活而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乡村的状况。
深圳社会科学年鉴(2022)
深圳社会科学年鉴(2022)
吴定海
¥214.40
《深圳社会科学年鉴(2022)》(以下称“本年鉴”)获得2022 年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编纂,主要收录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主要成果、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其他相关资料,力图客观、*、系统反映深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