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土地依恋问题与征地制度改革
¥34.00
本研究的土地依恋,指的是被征地农民对曾经拥有的农村土地的一种积极情感关系,可定性阐释为土地权利、土地文化、土地附属物、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土地根植、土地经济等七个方面。借鉴地方依恋理论,将土地依恋定量划分为土地依赖和土地认同两个维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统计意义。同时,政策评价、不足的空间环境、改善的空间环境、土地根植、农业属性等5个维度因素,分别对土地依赖和土地认同产生影响。


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34.00
1949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市场运作中发现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密码。 基于在高店子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施坚雅在本书中引“中心地”“六边形模型”等概念,剖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及其现代变迁,提出了著名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跳出行政划分的范围,为中国研究拓了新局面。本书是施坚雅模式的理论起和基础,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反响,至今仍是中国研究绕不的经典之作。


垂直进化:重构社区商业新闭环
¥34.00
本书详解农鼎慧如何凭借十多年智慧社区运营和三年多智慧农贸运营,造庞大的社区商业生态体系,通过介绍“占菜场、铺机器、卖菜盒”的背景,帮助大家系统了解其运营逻辑。 本书从社区经济发展、农鼎慧布局社区经济考量、如何做好社区经济多角度,帮助大家认识到农鼎慧社区商业生态规划优势、什么是农鼎慧的安全闭环以及农鼎慧在S2B2C全系统的创新与突破等体系搭建的运营,一步将农鼎慧创业历程分享给读者,让读者对社区商业生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后乡土中国
¥34.01
本书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后乡土中国”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迈向2030:中国公共服务现代化(领导干部悦读坊)
¥34.24
由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魏娜两位教授主编的《迈向2030:中国公共服务现代化》一书,是一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探索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实现路径和发展方向的著作。本书在对2030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预测的基础上,描绘了2030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蓝图,并对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社会服务这五个重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本书强调,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组织,以及专业、法治、负责和具有回应性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方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为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
¥34.30
本书是一部生存启示录,为失业白领、为焦虑的在职白领而写。企业当然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完全稳定和成长的环境,但随时待命、放弃休假、夜车、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的不安定感,已有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并未为白领做好准备。通过七个月“失业白领”的失败求职经历,调查记者芭芭拉·艾伦瑞克实地探查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通过选择职业教练一对一指导、线上线下海投简历、密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作者不仅批判九型人格、MBTI性格测验的荒谬,职业训练、社交活动对既有不当体制、机制的维护,更呼吁白领阶层应该在态度上改变、在心理上转换——持续完善简历,建立和维系稳定的人脉网络,有勇气与中、下阶层团结合作。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 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入式医养结合研究
¥34.30
本书在内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服务角度对我国当前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优缺发展趋势等展系统分析,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式医养结合理论依据、发展环境和实施路径行剖析,结合保障视角下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式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重探讨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式医养结合研究在推动医养结台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层面的作用;同时将理论与实践新展有机结合起来,选取丰富的典型案例和实证,探索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式医养结合的可操作性。本专著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


贫民中的友善探访:慈善工作者手册
¥34.32
书中通过对友善探访员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针对贫困的慈善工作,友善探访员需要着重关注养家糊口的人、家庭主妇、儿童、家庭、支出和储蓄、娱乐、救济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通过探访调查,本书为当时从事慈善救助工作的人们在促贫困家庭成员改变、提升贫困家庭能力、改善贫困社区环境等方面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工作指导。本书不仅是慈善组织工作中友善探访员的重要工作指引,亦是里士满从整体环境考察贫困成因并提供帮助的初步探索。在本书中,从慈善工作者到慈善探访员,再到友善探访员,在不断变化的工作者身上可以逐渐看到社会工作者的影子。

大国卫生之道(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4.58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大量而翔实的调查数据,以独到的观,研究探讨了中国医疗卫生现状,对未来的医疗制度改革提出建言。


以房养老释疑
¥34.72
以房养老是“年轻时代以钱换房居住,年纪大时 用房换钱养老”,是将家庭拥有的住房资源与货币资 源融会打通后的好配置与安排,是强化养老保障制 度的一大创举,使得大家拥有的有限资源的效用发挥 到一种淋漓尽致的结果。这一思路一经提出,犹如巨 石击水引来一场轩然大波。各类人员给予以房养老极 大的关注,且有着不同的甚至可能是大相径庭的理解 和感受,说好的将它捧得伟大之极,说坏的将它贬得 几乎一无是处。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对此的答 疑解惑、细致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以房养老释疑》 的出版,正在于为大家认识和把握以房养老的基本思 路和操作方法,发挥应有的效用和价值。 本书对以房养老中的种种事项给予较为深入的描 绘和介绍,对大家心目中尚存的对以房养老和倒按揭 的各项疑问以答疑解惑。笔者柴效武遵循这一目的将 《以房养老释疑》一书摆放在大家面前,希望本书的 出版能得到大众的满意。

处境伦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4.80
本书是对处境行伦理学研究的成果。处境指人们在一定的状况或境遇中的相处和相互对待,处境伦理则指人与人相处、相互对待和共同生活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处境有一般与例外之分,前者是常态,后者多指道德冲突。人在道德冲突中会如何看待、认识、受或改变自我的处境,是本书研究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处境,也在自我的处境中充满关怀与忧虑。本书还讨论人在处境中有何种关怀与忧虑,同时揭示“处境”概念理论上的丰富性和实践中的复杂性。


唐代铨选与文学论稿(精)
¥34.80
唐代科考与选官制度一直是学术研究中一大难,兰州大学王勋成教授为这一领域著名学者,其《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初版、2021年重版),是较早对唐代庞杂、繁琐的选官制度及相关问题行全面论述的学术专著,在学界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作者还选取了唐代部分著名诗人、文学家,如王维、岑参、王昌龄、杜甫、柳宗元、韩愈、刘禹锡、张九龄、白居易等,对其生平、仕问题行了细致地揭示,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本书即为此类论文的结集,共收录作者相关文章27篇。


审势:洞察世界的风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逢其时,贵在审势。梁文道、雷颐鼎力推荐。后浪出品)
¥34.80
本书是资深书评人黄湘在《财经》杂志设的“读书笔记”专栏文章合集,通过对近年出版的 48 本英文社科新书的评介,别生面地展示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与顿挫,且每有道破玄机的睛之笔。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34.80
本书“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分为三编,编“社会转型与社会学理论自觉”;第二编“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第三编“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这三编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探索了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这一议题,从总体上明确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矛盾是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这是我们现在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观点。

结构与再生产——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4.80
作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以及结构化理论的创始人,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所提供的分析视角富含动态的结构化过程分析,使原来通行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结构功能论视角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作用。吉登斯将此动态的结构化过程分析运用于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转型历程,并关注晚期现代性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历史变迁。从对个人情感的微观考察到对民族国家的宏观把握,再到对包括气候变化问题在内的全球化社会后果的鞭辟里的种种分析,均可见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深刻影响。20世纪后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从崭露头角到渐趋成熟的时期,而到了21世纪初,我们始看到其关于世界社会转型发展的预言在全世界范围内纷纷实现,在这一上中国并不例外,且表现更为突出。吉登斯基于其结构化理论提出的“第三条道路”的观念,也许会对中国当下以及未来汇世界发展大潮流的道路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在任何*道路上都无法看到真正的希望。

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
¥34.80
在双循环格局下,为寻求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 、京津冀、中部六省、西三角,是我国*代表性、*富增长潜力的五个经济区域。本书深分析这五个经济区域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政策环境,并将它们对标国际上有相似特征的成功城市群,以借鉴先经验,探讨五个区域经济体未来的发展路径、产业布局及投资机遇,促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锻造交易成本更加低廉的全国大市场。 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是解决大城市病、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扩大投资和消费的必然选择,本书对此行了积极探索,描绘了我国基于城市群战略的未来发展新图景。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22:元宇宙专题
¥34.80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数字孪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宇宙成为2021年的年度热词,商界、学界和传媒界掀起了一股元宇宙热潮,相关话题连同社会生活数字化、智能化的议题引发热议,元宇宙逐渐从科幻小说中的词语转变为影响现实世界人们交往沟通方式的客观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从概念、内涵、变化及影响、相关热、未来发展等方面对元宇宙做出了全面阐述。一方面有利于读者对元宇宙形成社会学上的系统性认识,加深对元宇宙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未来的元宇宙研究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元宇宙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
¥34.80
在中国平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本书将视角对准了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快递员。作者通过深的田野调查,从资本、劳动者、消费者的角度还原了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具体情境,探讨了标准化、数字化的快递公司管理系统如何嵌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事实上,这套管理系统没有对应消费者的弹性需求,也无法为快递员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快递员需要将系统编自己在社区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下处理和运用好各类复杂的关系,从而在一次次的派送中寻求更大的劳动自主空间,在追赶系统的过程中,找到与系统共生、共存的办法。

北京社科规划工作年度报告 2014
¥34.80
该年度报告共约20万字,由总报告、若干篇专题报告、大事记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为2014年度北京市社科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介绍及经验总结,特别是展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对于北京市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新举措,集中展现了北京市社科界专家学者潜心治学的优良学风和丰硕成果。

行动中的社区建设:转型和发展
¥34.80
在社会建设的全球经验中,作为平民主义意识形 态和新型政治的社区建设一直置于被遮蔽、救赎和拯 救的历史语境。《行动中的社区建设:转型和发展》 从社区建设的方法论基础、理论建构逻辑、全球经验 、行动框架和实践策略等议题出发,反思在地方性知 识销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日渐蔓延、道德失序和 伦理丧失加剧、公民意识缺失的社会中,如何经由社 区建设实现社会重建,培育、维护,并发展公民精神 ,培养社会成员彼此的信任,重建社会道德方案,促 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

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34.80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参照系。从深受其影响、融其间,到发生歧见、反叛出来,直至与其行彻底的思想剥离,马克思逐渐实现了其哲学思想的变革。《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尤其是鲍威尔本人的著述为基础,详细追溯了马克思和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论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具体复原了马克思与鲍威尔论战的真实情境和三次交锋的具体过程,细致梳理和展示了双方各自的思想、分歧和争论焦,并力求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