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蒙学流传版本
蒙学流传版本
鹿军士
¥4.20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文学评论精华
文学评论精华
鹿军士
¥6.8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
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
沈继光/高萍
¥37.92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   乡土社会学大家费孝通说:“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学者张冠生(费孝通助手)说:“曾经,它们仅是浩瀚中的一滴……如今,可怜巴巴一片,却成文化标志。”   沈继光说:“老物件的记录收集,对普通人来讲,是贴近的、亲切的、虔敬的、温厚的,是对人性的抚摸和吟唱。”“给普通平凡的事物,增加意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   从2001到2004年,沈继光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生活用品”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等等,“劳动工具”犁、耙、锄、镐、石磨、碾子等等,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本书选取其中420多幅老物件照片和13万字的图片说明及随笔感言,以此记录一种不能复现的生存形态、生活方式。全书24个专题,从“燕郊山村”、“中州古镇”,到“阿坝藏居”、“三晋高墙”,从“驭牛饲马”、“凿井而饮”,到“学闲游戏”、“木轮远行”,“收复人类的生活,成为人类的遗产”,读者可透过具体的物的历史,切实感受到生活的质地。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张冠生
¥23.90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有言:“今天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头,我们看得见胜利,又看得见崩溃;看得见复兴,又看得见衰落;看得见生长,又看得见毁灭;看得见光明,又看得见黑暗。……我们,中国民主同盟,今天愿大声疾呼,唤醒国人,舍弃险恶的道路,争取光明的道路。”   也许永远都回不到完全的历史现场,却不妨尽可能离它近一点。   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   一向“群而不党”的中国文化知识分子,以思想凝聚在一起,成就了当年中国*政治色彩的文人组织,为民主信念、政治主张大声疾呼,直斥独裁,有时豁出身家,不怕坐牢,不惜性命……   民盟以初动议创建人梁漱溟、张君劢、黄炎培、左舜生为代表,名家云集,大师成群。他们立德、立言、立功,正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方向、民生出路、文化前途而上下求索的过程。《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   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读史让你更聪明(中华国学经典丛书)
读史让你更聪明(中华国学经典丛书)
刘琦
¥7.84
本书节选了《史记》与《资治通鉴》中的著名历史小故事,并结合事件背景娓娓道来,让读者的领略两本史学巨著风韵的同时,可以以史为鉴,在人生中有所启迪,真正做到读来即用,有益于生活。
近代稀见碑拓史料丛刊
近代稀见碑拓史料丛刊
张元济 等
¥190.00
本书一函五册,包括《王柏心墓志铭》、《大义桥黄氏义庄记》、《万中立墓志铭》、《文翰骅墓表》及《钱绍桢墓志铭》。前四种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公藏单位目录所未见,系首次影印出版,采用传统经折装形式手工制作,保存旧貌,古雅精美。并请书法家金重光先生题签、篆刻家冷君先生刻印,增添独特的文化气息。 具体而言: 1,《王柏心墓志铭》(1889年),由郭嵩焘撰文,杨守敬书丹。墓主王柏心为清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得到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等人赏识,身后著作《百柱堂集》由王先谦整理刊刻。 2,《大义桥黄氏义庄记》(1891年),由吴大澂撰文并书丹,唐仁斋刻石。本册涉及黄公望后裔黄秋涛祖孙三代人物,可从中了解近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的面貌。 3,《万中立墓志铭》(1907年),由端方撰文、篆盖并书丹,唐文杰(仁斋)刻石。墓主万中立为清末著名金石学家,与潘祖荫、吴式芬、王懿荣等齐名,今藏故宫博物院的宋拓熹平石经即其旧藏。万氏身后声名寂寞,生平不详,该墓志铭的发现与影印,可填补空白。 4,《文翰骅墓表》(1931年),由陈三立撰文,罗振玉书丹并篆额,谭泽闿填年月日。墓主为清末著名人物文廷式族人,其字文素松是近代军界人物,而且在金石学界亦享有大名,有多种著作传世。该墓表原石已毁,文章未见于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及《补编》。 5,《钱绍桢墓志铭》(1931年),金兆蕃撰文,张元济书丹,邓邦述篆盖,黄慰萱刻石。墓主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钱能训之兄,其子钱泰是近代著名外交官,女婿刘承干是近代著名藏书楼嘉业堂主人。墓主与张元济关系密切,张元济全集书信卷中有多封信写给他。 此五种是编者卢康华从多年搜集的近代碑刻文献中精心选择的稀见善拓,皆出自名家之手,且多为文集未收的佚作,或文集虽已收而异文颇多者,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碑刻时间涵盖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书法兼顾篆、隶、楷诸体;文体包括丧葬类的墓志(碑在地下)、墓表(碑在地上)及非丧葬类的义庄记;人物涉及学者、金石学家、政治家、慈善家等各个领域的一时之选。
史记·本纪(国学大书院)
史记·本纪(国学大书院)
司马迁
¥7.98
《史记·本纪》主要写的是帝王,几乎每一个帝王都单独成章,连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未正式称帝,司马迁也对其行了全面的勾勒叙述,并且精彩纷呈,感人至深。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帝王的胆识和谋略,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朝代兴衰更替的轨迹。
史记·世家(国学大书院)
史记·世家(国学大书院)
司马迁
¥7.98
《史记·世家》主要记述的是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虽然孔子和陈涉并非诸侯或贵族,但在世家中也对他们行详细地描绘,只因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非同寻常。各诸侯王的成败得失,更加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面貌,更深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特质及渊源。
清代经典文学:孽海花·二
清代经典文学:孽海花·二
(清)曾朴、金天羽
¥8.99
《孽海花》共三十五回,但其精华部分只是1905年出版的前二十回。作者通过上流社会中的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这正是《孽海花》小说值得珍视的价值。
北史  1--1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北史 1--1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唐)李延寿 撰
免费
《北史》纪传体的通史,与《南史》一样作者都为李延寿。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共80卷,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北史》和《南史》都是在记述南北朝至隋历史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8部纪传体断代史基础上修成的。它们是对八书的成功改编和成功的再创造。《北史》和《南史》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另《北史》和《南史》如此篇修,也有利从中华民族历史的总体中启发人们的历史思考,消除南北长期分裂、隔阂,培植天下一家的统一意识。但二史未能制出有关南北关系的年表来,体现作者缺乏总揽全局的观。对于南北各代的变异,作者交待也很不明确,不能很好地达到司马迁“通古今之变”要求。
59元6本 周策纵论学书信集(精)
周策纵论学书信集(精)
陈致 孟飞 黎汉杰 整理
¥30.80
周策纵先生学贯中西,兼通文史,与香港的饶宗颐先生和澳大利亚的柳存仁先生并称汉学界的三老。周先生一生交游天下学者,与先生邮筒往还,反复论者多为名家,如刘若愚、杨联陞、王利器、王元化、周汝昌、周振甫、钱锺书、钱仲联、程千帆、萧公权、瞿同祖、镠钺、罗忼烈、吴世昌、潘重规等,甚至还有更老辈学人如顾颉刚、胡适、俞平伯等等,或者讨论红学,或者讨论诗词,无疑不仅有助了解周先生一生事业及其学术脉络,更是一部近现代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
敦煌本数术文献辑校(全三册)
敦煌本数术文献辑校(全三册)
关长龙 辑校
¥228.00
 《敦煌本数术文献辑校》一书对迄今所能见到的全部敦煌本数术文献行辑录、校勘、厘定、缀合,条分为阴阳类、易占类、拟易类、栻占类、占候类、堪舆类、相术类、杂占类、禄命类、巫祝类、其他等。又在前人已有校录成果基础上一步研读考证,在卷子收录以及校勘、定名、缀合、考辨字词文意方面颇有创获,特别是图文校录和补正方面用力尤多。 
《资治通鉴》二十讲(第2版)(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资治通鉴》二十讲(第2版)(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刘后滨、李晓菊
¥27.00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杰作,堪称对大学生行通识教育的经典读本。本书是刘后滨教授、李晓菊教授主编的历史读本,选编、解析《资治通鉴》关于中国古代历史重大问题的记载,旨在普及大学生与历史爱好者的历史知识,培养其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能力与历史赏析水准。
59元6本 三国志
三国志
(晋)陈寿 撰 ,(南朝宋)裴松之 注
¥44.00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所撰,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59元6本 左传(全二册)
左传(全二册)
(战国)左丘明 撰 (西晋)杜预 集解
¥40.90
《春秋左氏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比《春秋》增多27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中国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亦有很高的成就。
59元6本 《史记》导论(精)
《史记》导论(精)
赵生群著
¥39.00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格局。在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本书从《史记》的成书过程、内容、体例、取材、史料运用与价值、述史框架、书法、史学理论、编纂、《史记》纪传与传记文学等方面,探讨《史记》的创作方法和过程等。在熟稔《史记》的基础上,作者对相关史料行了详细梳理与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立新说详明其故,自成一家之言。 本书为作者在《<史记>编纂学导论》(凤凰出版社2006年初版)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本次再版,对正文行了增删润色,增写了绪论,重新核校全书引文并完善出处,另相应添加了部分图片,以使本书臻于完善。
义例与用字——何氏公羊综考(精)
义例与用字——何氏公羊综考(精)
郜积意著
¥61.60
本书专为重校《公羊注疏》而作,不但广搜《公羊》诸本,一一雠校,并细考何氏义例,以为论断依据。如考论熹平石经,知石经本与何注本不同。辨今本《解诂》通用字,知御、禦不相通用,甯、寧义异。此何氏家法如此。论弑、殺异同,谓当决于何氏弑例,知古来“弑君三十六”之说有据。此皆文字校勘与义例相关者。凡斯种种,是知校书之难,非仅罗列异同,更在论定是非。明义例、广异本、正文字,三者兼顾,则可以言重校《公羊注疏》矣。  
宇文鲜卑资料辑录   段部鲜卑资料辑录(精)--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试读本)
宇文鲜卑资料辑录 段部鲜卑资料辑录(精)--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试读本)
张久和,王石雨编
免费
该书由宇文鲜卑资料辑录和段部鲜卑资料辑录两部分组成。 二者均包含纪传体、编年体、典志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的有关资料。前者断限上起宇文部见诸史载,下迄东晋康帝建元二年;后者断限上起段部鲜卑见诸史载,下迄东晋穆帝升平元年。
明朝
明朝
苏连营
¥8.00
本书包括有朱元璋登基封王、朱元璋称帝不忘俭、朱元璋护法除驸马、朱元璋以礼求访人才、明太祖严惩贪吏等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刘力
¥6.00
本书包括有桃园三结义、刘备义救陶谦、煮酒论英雄、袁绍拒纳良策、官渡之战等内容。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
刘力
¥6.00
本书包括有隋文帝登基即位、隋文帝励精图治、陈后主荒废朝政、嫉妒心极强的皇后、杨广杀父夺皇位等内容。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