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抚养
¥19.99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和*关键时期。


我们的孩子在呼救
¥23.88
孩子没有说出口的话,往往是最需要我们去倾听的,而这些看似没有说出口,其实已经由他们的行为表达了。 如何透过孩子表面的行为,看见他们的内心?谢依婷医生通过温柔的笔触,将20 余个伤痕累累的孩子的生命碎片写成这本书,带着我们一起倾听孩子们无声的呐喊,逐渐明了:大人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可能是令孩子窒息的压力;大人不理解的情绪波动、行为变化,正是孩子释放的求救信号——“请你们真的了解我!请你们好好爱我!”这样才能看孩子受创的心,找到伤的源头,从而理解、纳孩子,让他们更有力量地成长。


喜怒无常的孩子:给敏感、情绪化、自我意识强烈孩子的科学养育指南
促销价:¥19.99|¥49.00
敏感、胆小、情绪化、输不起,如果孩子让你如履薄冰,头疼不已,也许你还没找到和他相处的密码。 荷兰高敏感儿童研究领域专家伊娃·布朗斯维德认为,高敏感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有着更强的观察力、意志力和情感,相比于大多数同龄人,他们需要更多的掌控感、对事情的可预测性、与他人的联系以及更多的放松…… 本书中,作者分析了100 多个高敏感儿童的行为案例,针对不同场景,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帮助家长真正读懂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掌握与他们合作的方法,并与他们建立真正的联结。创造充满激励与爱的环境,养育内心坚韧、幸福快乐的高敏感小孩!


不焦虑的青春期(认识青春期焦虑高发原因,学会缓解焦虑的10种有效策略,助你成为孩子*好的情绪教练。)
¥41.99
你可能有一个深陷容貌焦虑的女儿,或一个回避社交的儿子,又或者,你可能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竭尽全力想要在学校表现完美的孩子。你为了让孩子感觉好些而努力帮助他,鼓励他放下恐惧,但是你越这样做,他越认为你不理解他。如果你在他焦虑时和他讲道理,他大多数时候根本听不去。当看到他逃避挑战时,你对他说面对挑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然而,尽管你付出了巨大努力,你的孩子依然被困在恐惧、忧虑和逃避的痛苦当中。 “为什么我的方法不管用?”“当我的孩子如此焦虑时,我要怎样做才能理解他?” 我写本书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过去20年里,我作为心理治疗师和焦虑障碍专家,用很多有效的方法治疗了幼儿、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类焦虑问题,如社交焦虑、惊恐、强迫症状,帮助他们成功地回归正常生活。 我的目标是提供所有需要的工具,让你成为孩子的焦虑教练。只要你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改变之旅中,和孩子紧密配合,就一定能够败孩子的焦虑,而不是让焦虑挡在你和孩子之间。


李玫瑾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抚养&幽微的人性(套装共2册)
¥36.99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Z佳和Z关键时期。 《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在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学生心理辅导咨询案例集
¥3.99
本书将所有的案例分为与学生心理教育的现实紧密相关的三个专辑:1.对学生的精神创伤、暴力、自杀、噩梦等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的方法;2.学生身心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3.对自闭症、情绪障碍以及学生的强迫症和抑郁症等进行矫治的心理学技术和策略。


与青春期和解(增订升级版)
促销价:¥24.99|¥79.00
《与青春期和解(增订升级版)》是曾任美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青少年研究学会主席劳伦斯· 斯坦伯格教授的经典作品,长销超过10 年,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广泛认可。 在本书中,劳伦斯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劳伦斯教授区分了青春期和青少年期这两个概念,把青少年期的范围界定为10~25 岁, 并按照年龄段行了创造性的划分——10~13 岁(青少年期前期和青少年期早期)、14~18 岁(青少年期中期)、19~25 岁(青少年期晚期和向成 年期过渡)。作者根据每个阶段的心理特对青少年的行为行了深的研究,覆盖肥胖、青春痘、 叛逆、冲动、学习等多个话题,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提供切实的建议。 本书为英文原书全新增订升级版,作者重补充了应该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予恰到好处的性教育,以及帮助家长解决棘手的吸烟和饮酒问题等。相信本书可以帮助那些家有青春期子女的父母、初高中老师和心理学研究者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优势和危机,而激励青少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雄性衰落
¥44.00
心理学家津巴多和库隆布在书中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雄性正在衰落,男孩面临危机。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学业成绩下降、社交技能匮乏、药物滥用、沉迷游戏和色情片等现象在男孩身上屡见不鲜。 作者分析了这一当代困境背后的原因,为政府、媒体、学校、家长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书提出的问题值得公众关注和讨论,视角独特,引人深思,给人当头一棒,让大家直面将要面临的危机。


青春期的烦“脑”
¥18.48
《青春期的烦“脑”》是一本从脑科学角度解读青春期特,帮助家长和老师应对青少年问题的书。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儿童一旦青春期,他们的大脑发育过程基本上就完成了,青少年的头脑和成人没有太大差别。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神经学研究显示,青春期依然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 国际著名神经学家詹森博士不但学术成果卓著,而且亲手带大了两个毛头小子。在本书中,她用平实的语言、可靠的数据和丰富的事例介绍了有关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各种知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审视青少年的独特视角,让家长和青少年自己深了解青春期种种烦恼背后的原因,并学会应对各种状况的有效方法。涵盖的主题包括:学习和多任务并行处理、压力和记忆、睡眠、成瘾、决策等。 本书所涉内容的科学依据十分扎实,但读起来毫无晦涩之感。家长、教育者、青少年,哪怕是司法机构都能从中获益。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帮助孩子们避各种暗礁、险滩,让他们顺利地长大成人。


所有治愈 都是自愈
¥53.99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有时候环境会让人感到不安、恐惧,有时候他人会带来伤害、,无论我们如何向外寻求破局,真正的改变都会先从内心产生。 治愈自己,成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情。 北美资深心理咨询师莎拉·佩顿,用十余年的线下咨询和教学心得,从内耗、配得感、安全感、成瘾症等14个主题出发,探索了人类情绪与大脑神经的关系,书中剖析了大量心理困境及其生理成因,形成了以“共鸣”为基本技能的16条思考指南和19条改变技巧,带领我们走向更自由和广阔的空间。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如果你想与他人建立更稳定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想克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请跟随本书,启一段属于自己的治愈之旅!


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青少年抑郁家庭指南(第二版)
¥20.93
本书作者精神科医生弗朗西斯·马克·蒙迪莫博士和帕特里克·凯利博士告诉你,青春期孩子“心情不好”可能远不止简单的情绪问题,要当心蹲在孩子身后虎视眈眈的青少年抑郁。抑郁症虽可怕,但方法得当仍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灵商──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
¥12.00
本书包括有唤醒孩子的心灵智力、灵商的本质是什么、灵商的思维模式、SQ与IQ的关系、从EQ到SQ逆袭之路、灵商决定人生的高度等内容。


孩子你慢慢来:认知和应对儿童和青少年焦虑
¥31.50
本书是一本轻便、精炼的儿童和青少年焦虑主题读本。书中普及了儿童和青少年焦虑症的相关知识,告诉读者什么是焦虑,尤其是如何区分正常和病态的焦虑,并且按照不同年龄段讲述了相应的典型焦虑症及其原因、迹象。阐明了焦虑症产生的三大原因,详细说明了焦虑症的识别和判断,科学介绍了治疗焦虑症的过程、方式。后也盖了家庭、学校和医院形成对焦虑症患儿的全方位治疗建议。 图书作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展示了相关人群急待掌握的科学信息,也提供了儿童焦虑课题下的完整解决方案和先研究成果。全书内容客观科学、角度全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际作用。


幸福的感觉: 给青少年讲积极心理学
¥40.71
本书是一本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书,作者尝试以轻松的笔触,深浅出地讲解积极心理的窍门,为青少年的生命注活力。由备受保护的儿童过渡至成年人阶段,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生命中不同的挑战,学业、工作、恋爱,或逢成功,或遇挫败;能够掌握书中谈到的“积极心理公式”,自能易于在学业与事业发展上找到方向,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我,明白自己在处理不同事情时的行为及心理反应,从而借着个人的努力来找出调节和步的方法和空间,寻得快乐人生。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会在各种不利的应激状况下,多体验愉悦情绪而少体验不愉悦情绪。由此,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会对困境充满了乐观期盼,而避免悲观期望。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伊森(Alice Isen)等人的研究表明,体验正面情绪的人思考问题会更活跃。而本书,将会与您分享怎样在生活磨炼中不断提高自我的认知调整能力。


懂得自有力量:学校心理咨询师讲述的99个成长故事
¥19.90
《懂得自有力量:学校心理咨询师讲述的99个成长故事》通过呈现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共性的心理问题及困扰的具体案例,行分析,提供应对策略。 该书借以故事头,可读性较强,是一本心理普及性读物

直面心灵的艺术(中小学心理辅导方法101例)(教师力)
¥5.65
本书为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分为以下十二个类型:焦点解决法、家庭系统法、系统脱敏法、合理情绪法、认知行为法、阳性强化法、叙事法、箱庭法、游戏法、艺术法、其他(一)和其他(二),共计运用心理辅导方法实操的个案101例。 每个方法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辅导缘起”,即介绍该辅导个案的背景及采用该辅导的心理学思考;二是“辅导节点”,即辅导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三是“辅导反思”,即对辅导正反两方面的小结及对后续辅导的思考。 本书介绍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实践中的思考和实践,全方位展示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中的创新艺术,是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不可或缺的参谋和助手。


存在感
¥58.00
第yi章:存在感的建立 第1节:以自身实践与感知为基础第2节:建立以“我”为核心的相对坐标 第二章:意识与存在感的关系 第三章:健康心理的建 以存在感为基础 第四章:存在感练习的实践方法与难点 第五章:清醒的生活方式 第六章:溯源与展望

青少年心理学(11版)
¥49.28
《青少年心理学》一直是青少年发展领域内的品牌教科书,自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其英文版已更新至第14版。 本书是《青少年心理学》(第11版)*的中译本,共15章,分别从生理、认知、自我、情感、人格、性别、性、道德、价值观、健康等重要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发展特。凸显了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特,指出了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青少年心理学》内容丰富、科学、严谨,适合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学生、研究者以及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家长阅读。


青春期的内心世界:倾听、理解和创造共同的解决方案
促销价:¥24.99|¥79.00
《青春期的内心世界》以脑科学研究和行为分析为支撑,结合数千对青少年与父母的真实案例,为父母提供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养育法。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敏感期和黄金期。然而,几乎每个青少年都对父母说过:“你们就是不理解我。”“不被理解”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的烦恼之一,也是许多青少年与父母的矛盾根源。 围绕这一问题,美国儿童发展专家埃伦·加林斯基对青少年的大脑和行为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她指出,青春期不是叛逆的代名词,只要掌握充分的正确信息,父母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利用好青春期的关键几年,实现人生突破。


10-18岁青春叛逆期,父母引导女孩的沟通细节(图解版)
¥31.84
青春期的女孩,身体发育迅速,心理激荡不安,容易叛逆、和家长较劲、厌学,难沟通、难引导。本书是一部“女孩青春期教育全书”,全面指导家长当好青春期女孩的良师益友:培养女孩阳光性格,提高女孩人际交往能力,巧妙处理女孩早恋问题,疏导女孩的抑郁、自卑、悲观、浮躁等消极情绪,培养女孩自控、自立、勤奋、谦虚的良好品质,教女孩懂得如何爱护自己、保护自己,主动远离各种不良诱惑……全面、正确地引导父母帮助女儿顺利度过人生这一关键时期。


请爱我本来的样子:阅读障碍儿童优势赋能计划
¥31.20
这是一本创性的书,当其他书告诉你什么是阅读障碍时,《请爱我本来的样子:阅读障碍儿童优势赋能计划》告诉你应该如何做,如何帮助他们。阅读障碍——一种基于大脑的基因异常,会使解码文字和阅读变得困难。作者告诉我们尽管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在阅读上存在困难,他们的学习能力却没有任何问题。相反他们先天的优势技能,包括语言、社交、空间、动觉、视觉、数学、音乐能力等,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关键。找出他们的个人优势,并利用这些技能为他们的学习和人生超越找到一个出口。通过专注于学习,而不是专注于标准方式的阅读,就可以培养阅读障碍孩子的自信心,使其在课堂内外都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