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帝国的兴衰
¥58.50
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本书跨越岁月长河,讲述了英国宏大而不平凡的传奇历史。书中以时间线将英国划分为8个主要历史阶段,展现了英国从史前时期到中世纪、近代早期、乔治王朝统治时期再到维多利亚时代及20世纪后的多彩风貌,将英国的兴衰变迁逐一揭示。本书对英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行深剖析,并配以大事年表和插图,生动清晰地呈现了英国的历史演过程及其背后的丰富内涵。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1648—1815
¥39.99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滞的时代,揭示着种种成就的虚幻。为着荣耀,王公贵族通过战争、建筑、文化彰显权力;而借着新出现的公共领域,人民在咖啡馆、俱乐部、报章杂志乃至革命的动荡中发声。旧制度与新制度、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辩证交锋,在喧哗与骚动、变革和扩张中,欧洲一步步远离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权力的中心。


罗马的崛起:从铁器时代到布匿战争
¥59.88
《罗马的崛起:从铁器时代到布匿战争》 本书探索了罗马在公元前1000—前264年间的发展,以及它对意大利控制的本质。最初罗马只是几个新兴势力之一,后来却实现了辉煌的统治地位,本书分析了罗马人是为什么及如何做到这一的。从其复杂的政府形式,到其有创新性的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方式,洛马斯展示了罗马的独到之处。 《帝国的端:从共和国到哈德良的罗马》 本书追溯了从布匿战争到哈德良之间的罗马的故事。在这段罗马历史中最具张力的段落,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型。本书聚焦这段时期的文化、政治和民间的转变,其中包括与汉尼拔的战争、迦太基的毁灭、奥古斯都的帝国建设和哈德良著名的长城,这一过程导致了君主制的建立和领土的夺取,而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国家。这本书以一种生动的、学术性的方式来探寻一个重要的时代。 《帝国的胜利:从哈德良到君士坦丁的罗马世界》 本书展示了罗马在其帝国权力巅峰时期的历史。从哈德良始统治罗马,一直到“叛教者”尤利安在波斯战役中去世,它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叙述,描绘了帝国政治的复杂形式和常常致命的转折,一连串皇帝们崛起和垮台,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尽管存在这种不稳定性,罗马人却能够抵御帕提亚人、日耳曼人、波斯人和哥特人的连续攻,巩固了他们作为欧洲和地中海主宰的地位。本书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迈克尔?库利科夫斯基教授描述了2世纪帝国的文化融合,3世纪罗马的地中海世界受到欧亚大陆历史的更大力量影响而产生的政治危机,以及4世纪在君士坦丁和他的儿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制度的重塑。库利科夫斯基教授认为,君士坦丁革命是帝国命运的转折,也是东西方帝国分道扬镳的始。这本关于世界上最伟大帝国之一在其辉煌巅峰时期的概述深刻、权威且扣人心弦。 《帝国的悲剧:从君士坦丁的帝国到西罗马的衰亡》 几个世纪以来,罗马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势力,其影响力遍及欧洲、北方和中东地区,其军事力量成功抵御了帕提亚人、日耳曼人、波斯人和哥特人的攻。然而最终的分裂到来,汪达尔人对罗马的洗劫,以及西部的崩溃——从帝国变为一个个王国——它们先是仅在名义上处于前者的统治之下,然后,一个一个地离了它。 本书讲述了罗马逐渐崩溃的故事,充满了宫廷阴谋、宗教冲突和军事历史,以及社会、宗教和政治结构变迁的细节,对罗马因外敌侵而灭亡的观提出了质疑。相反,它关注的是生活在帝国内部的人们的选择和条件如何导致了帝国的衰落。因为帝国的灭亡不是一个单一的灾难性时刻,而是一个渐的过程;当人们明白罗马已经灭亡时,帝国的西部早已破了帝国的枷锁。


全球通史
¥49.80
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和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联合撰写的《全球通史》是享誉全球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世界通史领域的开山大作。自出版以来,在多个国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赞誉。此书中文版由知名翻译家李云哲参考多种资料,历时五年,逐字逐句,精益求精,翻译而成,文字清新隽永,有趣深刻,结构宏大,原汁原味地展现《全球通史》的本来风貌,堪称译著的经典范本。 全书从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的诞生着笔,纵贯数千年,剖析五大洲,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启。全书分为二十个章节,以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四大文明的演变发展为经线,以世界区域的繁荣、衰落、流变为纬线,纵横捭阖,洋洋洒洒五十万余字,透视全球的文明兴衰和历史进程。读完这本书,你将不仅对世界自古至今的演绎图景了然于胸,也对全球的趋势与未来有着深邃乃至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 乔治·威尔斯和卡尔顿·海斯都是世界史学界的巨擘,他们所著的《全球通史》有别于其他作者的通史版本,不仅内容更为翔实丰富、涉猎更为深广,文字也更简明通俗,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学识水平的读者,是了解全球历史不可不读之作。


中国瓷器史
¥59.99
《中国瓷器史》是西方视野下研究中国陶瓷的专著,共两部分。部分由英国艺术评论家、中国古陶瓷专家威廉·科斯莫·蒙克豪斯撰述,第二部分由英国著名东方学家卜士礼撰述。部分介绍了中国瓷器在宋朝以前、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发展特征,中国瓷器的种类与制作工艺,以及欧洲收藏中国陶瓷的历史,同时详细描述了中国瓷器的各类纹饰,比如花卉、神话动物、神话人物等,并对中国瓷器上的款识行图解与说明。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瓷器的历史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讲述了不同阶段瓷器的特色。

无尽沧桑:一纸婚约与一个普通法国家族的浮沉,1700—1900【译丛062】
¥59.90
历史学家艾玛?罗斯柴尔德,结合教区档案、税务记录、回忆录等材料,对一个普通法国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进行了全景式观察,并围绕一份婚前协议,复原出一个巨大的地方社会网络,进而开辟了一片由许多普通人共同构成的、无边无际的历史时空。它就像一幅勃鲁盖尔的画,其间埋藏有无数细密的历史脉络,诉说着与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托克维尔、巴尔扎克同时代的普通人的怕与爱、不安与希望,道尽了法国近三百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沧桑。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24.99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维也纳会议平复局势,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 这是欧洲浪潮涌动、创造力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荣誉,而在19世纪,人们越来越看重权力。 旧制度崩塌后,种种力量都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付诸实施。国家争夺世界权力,政府追求帝国权力,革命家密谋夺取权力,各政党争夺执政权力,金融家和工业家追求经济权力,平民渴求民主,妇女主张女权,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民族盼望自主,艺术家挑战学院的权威,精神病学家想用科学的力量控制人性,工程师要证明人类有力量胜过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一切都不复从前。 竞逐权力欧洲人走上文明之巅,睥睨全球,也招致毁灭欧洲的大战。1914年,欧洲各地的灯火一盏盏熄灭,亮它们仍需时日。


企鹅欧洲史·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32.99
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克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在彰显小岛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毕竟,欧洲得名于传说被宙斯带到克里特岛的欧罗巴,米诺斯文明则得名于她的儿子。然而,欧罗巴神话成为欧洲象征,是19世纪的事;在希腊先民眼中,米诺斯也并非原始文明的创始人。我们对古典世界、对西方文明源头的认知,既源于过往,也出自当下。 驱动古典世界向前发展的,不是我们对他们历史的了解,而是先民们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凿出我们如今所说西方文化基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有他们的神话,他们的过往,他们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要理解他们的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的记忆。 从公元前第二千年中期到公元5世纪早期,从青铜时代到罗马帝国的一代又一代先民站在当下,回望过去,重构过往,不断定义自己和自己所居的世界。从泥板、遗迹、陶器、著作中,我们探寻跨越两个千年的历史,也探寻记忆留下的痕迹。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古时的人讲述、美化、利用着对过去的记忆。而古典欧洲,就诞生于这样层层叠叠的记忆之中。


漫长的诉讼:环境污染、白血病儿童和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29.99
这是一个真实的史诗般的法庭故事:被告是美国的两个大公司,被控告造成孩子的死亡;而代表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原告律师是开着保时捷,派头十足的年轻人(表面上,他是不可能成为英雄的),起初只想通过这个案子赚一大笔钱,但却越陷越深,几乎失去了一切(包括理智),然而,这终也成就了他的英雄之名。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讲述了贪婪、权利斗争如何不断地冲击着正义,导致法律系统出了问题。同时,《漫长的诉讼》也是一个“意志坚定者如何创造奇迹”的故事。书中,作者以强大的叙事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源平合战:治承·寿永内乱的虚与实
¥15.00
本书深入剖析了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幕府初立的关键历史时期——源平合战与治承·寿永内乱。全书共分八章,系统梳理了源氏与平氏两大武士家族的兴衰历程,从源氏与平氏的起源、早期冲突,到保元之乱、平治之乱,再到源平合战的*爆发,直至镰仓幕府的建立与奥州征伐,详细展现了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军事对抗。书中不仅重现了源赖朝、平清盛等历史人物的风采,还深入探讨了庄园制崩溃、武士阶层崛起等社会背景对日本历史走向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本书揭示了源平合战背后的虚实,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日本中世纪历史画卷,是了解日本古代历史与武士文化的经典之作。


玛丽亚·特蕾莎:一部哈布斯堡王朝中兴史
¥59.99
在欧洲历史上,玛丽亚·特蕾莎是与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法兰西“无冕之王”凯瑟琳·德·美第奇、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俄罗斯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齐名的女性君主。《玛丽亚·特蕾莎:一部哈布斯堡王朝中兴史》讲述了哈布斯堡王朝在玛丽亚·特蕾莎领导下救亡图存、实现中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玛丽亚·特蕾莎登基为何引发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玛丽亚·特蕾莎是如何将哈布斯堡王朝从灭亡的边缘拉回来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果是如何调整欧洲大陆均势的?玛丽亚·特蕾莎是如何施展高超的外交手腕,趁七年战争之机实现哈布斯堡王朝中兴的?玛丽亚·特蕾莎是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对内实行明专制,促奥地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本书将详细解答。


人类不会停止说谎:关于战争、权力、阴谋的世界史
¥41.00
世界史是一片汪洋,与人类相关的一切都可以汇其中,而说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或为保护自己,或为达成目的。人性古今相通,中外无别。 本书以微小的视角切,从“谎言”这一奇特角度审视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波斯帝国,到近现代的切尔诺贝利灾难,视野遍及全球,涵盖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作者讲述的案例中,有引发冲突与战争的伪造文件,如神秘的《君士坦丁赠礼》和《彼得大帝遗嘱》,也有大规模的媒体粉饰,如英国的布尔战争时期的集中营,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 当然,在这些谎言之中也不乏“冤案”,如西班牙异端裁判所的黑暗传说和对中国女皇武则天的妖魔化。作者犀利地指出,在一代一代人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不少属于小说的离奇内容变成“历史事实”取代了真相,甚至还有一些谎言,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作者截取了五个时代,古代世界、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与20世纪,分别选取其中神秘且影响广泛的历史流言与迷案,将它们一一拆解,揭示谎言如何成为影响历史程的有力推手,背后的说谎者又有着怎样的动机与阴谋。


樱与兽:帝国中心的上野动物园
¥59.40
本书是一本动物史、社会文化史研究专著,主要研究日本第一座现代动物园——成立于1882 年的东京上野动物园,在日本快速近代化、帝国崛起和陨落的历史背景下,叙述这座动物园从明治维新时期到当代的历史,讲述这座动物园发挥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本书认为,这是第一座有别于西方世界的各种影响而独立建设成立的动物园,不仅是日本东京的著名观光景,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一方面从独特的角度体现了日本自明治时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剧变,另一方面反思了人类与动物、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英国史:从罗马到威塞克斯王朝(古韵堂译丛)
¥25.99
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从尤里乌斯·恺撒入侵到威塞克斯王朝》是他关于英国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休谟是一位苏格兰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这部历史作品涵盖了从尤里乌斯·恺撒入侵不列颠直到威塞克斯王朝的历史发展。 休谟的《英国史》旨在为英国的读者提供一部详细而系统的国家历史。他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历史的编纂,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本书从公元前55年尤里乌斯·恺撒首次入侵不列颠开始,覆盖了早期不列颠时期、罗马统治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直到威塞克斯王朝的建立。这段时间涵盖了英国历史上许多关键事件和转折点。描述了罗马人在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的两次入侵不列颠的情况,以及这对不列颠社会的影响。讨论了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的统治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讲述了罗马撤离后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入侵和定居的不列颠,形成七国时代(Heptarchy)。描述了威塞克斯在逐步统一英格兰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对后来的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休谟的《英国史》以其详细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在历史学界享有重要地位。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史料,包括文献、考古发现等,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而真实的英国早期历史。休谟的写作风格优雅且逻辑严谨,他以哲学家的理性和批判眼光分析历史事件,力求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69.00
本书是一部不多见的,叙述人类文明发展中奴隶贸易这一现象,将历史叙事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思想著作。 奴隶这个群体从远古时期起一直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各个时期,在15—18世纪,奴隶贸易伴随着欧洲殖民者登上非洲大陆和美洲的兴起而达到了顶。400年中,西方世界迎来了政治、经济、军事的繁荣,但这一切却是建立在各个人种的奴隶们斑斑的血泪之上。 日本知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布留川正博从海上奴隶卖的角度切,用一个个历史故事和一条条数据对奴隶贸易、奴隶生活、奴隶解放运动作了严谨、翔实的描写和论述,深浅出地揭示出了奴隶贸易为什么屡禁不止的底层逻辑,对于在当今世界新兴文明的势态下,人们了解那段黑暗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艺复兴:现代文明的晨光
¥61.00
文艺复兴,顾名思义,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也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兴,包括文明的所有主要领域,即文学、艺术、科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诞生了众多巨人与巨作。这些巨人与巨作,如永恒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总之,自文艺复兴之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可谓如江河湖海,汹涌澎湃,滔滔不绝,直至今天。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
¥5.01
英国历史家爱德华·吉本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出版至今已逾二百年。我国出版界传出它的一卷节编本中译本问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 爱德华·吉本出身于一个拥有大地产的资产阶级家族。据他追记,其家 族在 14 世纪时开始拥有土地。到 16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获得缙绅的称号。当时风气,农村殷实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习商。这个家族已有几代人到伦敦从事商业活动,并出现过一位周游西欧并远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祖父爱德华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于一次船只失事而破产,但他东山再起,又复积资十万英镑。吉本的父亲亦名爱德华,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托利党人,拥有缙绅称号,一度担任伦敦城的区长,并曾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吉本的母亲朱迪思·波顿为伦敦商人之女。吉本于1737年出生于伦敦附近的帕特尼镇,是父母的长子。他后来在回忆录中颇以其出身门第 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门第荣耀、家资富有的家庭。” 吉本幼年身体孱弱多病,母亲连生多胎,无力照管,幸赖姨母凯塞琳·波顿悉心看护,几次转危为安。他所受的初级教育很不完整,时常因病中断,10岁丧母后,又一度辍学,幸赖他生性好学,又得姨母辅导,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传记,启发了对古典时期历史的兴趣。在入大学之前,他对希腊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础。1752 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时只有 15岁。他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从古代而及于近代,几乎尽读所能得到的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阅读的书单中也列入了中国史籍。可是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院生活使他失去学习兴趣。他更换了一位导师,这是一位“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的人,对学生既不指导,也乏管理,虽同 住一院,却只见过一面,俨然路人。吉本深感无聊,称这段日子为修道院生活,时常离校出游,学院也不加约束。他自幼即对宗教争论感兴趣,惑于天 主教祕义的姑母对他也有所影响,牛津的沉闷气息并不能为他解疑释惑。相反,他认为大学要求学生对三十九信条表示信奉之举是“装样子多于诵读, 诵读多于信奉”。在彷徨苦闷之中,他接受了化体说,改信了天主教。当时他还自认是受良心驱使,但多年以后自己承认当时过于幼稚,致为诡辩所惑。的确,他这时才16岁。


未来简史
¥33.99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饥荒和战争基本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地中海的衰落:文明的征程(《埃及四千年》《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均源起这部书;它将告诉你地中海如何塑造西方文明;美国古典史学科奠基人布雷斯特德经典之作)
¥14.99
金字塔帝国 公元前2560年 世界*大金字塔完工 帝国盛极一时 新月联盟 公元前2418年 乌尔城成为统治新月地带的中心 特洛伊之战 公元前1183年 希腊联军利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 布匿战争 公元前146年 迦太基城在大火中毁灭 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罗马灭亡 公元476年 久经屠戮的罗马城送走了*后一位皇帝 地中海是地球上*古老的海洋,也是人类文明征程中*声名显赫的家园和战场。古代欧洲先民,用了将近4000年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地中海文明。 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那些伟大帝国的君王们,则为整个世界创造了无数不朽的传奇。而地中海北岸印欧人与南岸闪米特人的冲突与融合也奠定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的基本态势。 罗马衰落之后,西部欧洲了一个文化荒凉、物质贫乏的黑暗时代。而西方文明的再次兴盛,让人类等待了整整1400年。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不论是兴盛还是衰落,都是推动人类不断步的一种力量。 然而西方文明在黑暗时代的衰落,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它只是在思想和物质的沉寂中,孕育一个新的始。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详注修订本(套装上、下册)
¥70.00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终帮助斯巴达人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以色列:一个奇迹国家的诞生
¥55.30
本书是以色列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通史著作,对了解当代以色列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价值。本书回答了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从哪里来,如何演变,经历过怎样的坎坷与辉煌,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以色列,今天的以色列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引证了大量一手文献资料,参考了众多知名以色列史家的学术观,并站在一个相对冷静、客观的视角阐述和评价了犹太复国主义、工党政府、以色列右翼、移民与族群、文化转型、政教关系、阿以冲突、中东和平等重要问题。 作者巧妙而娴熟地将以色列历史重大的阶段性转型及以色列宏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嬗变同精细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情节的描述紧密结合在一起,读来让人感到鲜活而饱满,同时又有重大的思想收获。 本书出版后赢得广泛赞誉,获得2012 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历史类)和 2014 年阿兹列里研究所以色列研究英(法)文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