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18.75
在《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中,曹昇复活了千古一相李斯的风采,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刻画及其精神世界的重建,更是骨三分,力透纸背。而这一次,这个史界*才子,将他睥睨的目光转向了“允冠百王”的东汉王朝创者——汉光武帝刘秀。 新作《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在曹昇天马行空的文笔下,重现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历史的风云际会,历史的血色风流,将刘秀、刘縯、王莽这一个个人物,隔着绵长的时间带到读者面前,向我们展现出了另一种理解历史的境界。
清代学术概论
¥18.00
《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写于1920年,有关清代学术的*部专著。它系统评述了明末至梁启超以来200多年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主要对清一代的哲学、经学、史学等自然科学行了全面论列,在政治思想史学上具有深刻的意义。本书是有关清代学术的*部专著。它系统评述了明末至梁启超以来200多年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就有清一代的哲学、经学、史学、等自然科学行了全面论列,把每一时代的学术作为思潮行总的历史考察,探讨起因,分析,剖析衰落之根源,并对各个时代、各学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详尽阐述。
魏晋风度及其他(全二册)
¥39.00
本书收录了鲁迅一些虽无学术文章的形式,但实则有着深刻的理论见解,而且在现实中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的杂文、序跋和译文附记等。导读作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目,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鲁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
中国通史大师课.3
¥20.99
本套书由多位当下中国史学界的名师学者共同撰写,是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读本。每位老师着眼于自己专攻的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国历史的演,分析历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概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本套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是广大历史爱好者、学生、职场人士学习中国历史的极佳读本。 本套书共分三册,本书为第二册,内容包括从宋代到近代的历史。
兴吴破楚:伍子胥的复仇之路
¥29.99
吴楚互搏,吴越争霸,是中国春秋末年为精彩的一段历史,也是后一场大戏。无论是阖闾、夫差、勾践,还是伍子胥、孙武、文种、范蠡,都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中,既有极具野心的君王,又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时间虽不长,但内容却精彩绝伦,可歌可泣。几位主角的结局让人叹息,其中,伍子胥为悲壮。 伍子胥,楚大夫伍奢之子。楚平王听信谗言,灭了伍氏满门。伍子胥身背血海深仇,逃离楚国,投奔吴国。在阖闾的帮助下,伍子胥率吴国军队灭了楚国,掘墓鞭尸,报了当年灭门之仇。伍子胥游刃于吴王僚与公子光之间,将公子光扶上王位,成就了自己两朝宰相之位。伍子胥慧眼独具,发掘了孙武、要离、专诸,让众多人才齐聚吴国,让原本孱弱的吴国雄霸一方。在英雄辈出的春秋时代,伍子胥以卓越的才能,成就了一代名相的伟业。 本书再现了伍氏灭门、伍子胥过昭关、专诸刺王僚、要离刺杀庆忌、孙武伐楚、夫差伐越、卧薪尝胆、范蠡和西施等历史。
《漫画半小时中华上下五千年》(畅销书《半小时漫画帝王史》作者再出新作,一套书通晓中华五千年!笑着笑着,考点就懂了!看着看着,历史就通了)
¥85.00
历史说的好听很有趣,说得难听要人命 畅销书作者杜绝戏说混说,为你幽默说历史! 历史很形象,历史超有趣!一套能令你会心一笑的历史趣味漫画,让你爱上历史!这套书以时间为线索,浓缩五千年历史经典,串联起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用现代漫画方式幽默演绎,带你了解历史程,看历史人物拨弄风云,观兴衰荣辱的历史长歌,通读重大史实,笑中不忘涨知识,一翻本书就停不下来!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24.99
中国历*复杂的皇帝的政治、后宫与人生。 读懂了这个人,你就读懂了中国历史,读懂了中国政治。 ? 他是人类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长的皇帝,也是人类历史上寿命*长的君主之一。 他身高一米六六左右,有81.25%的满族血统,6.25%的蒙古族血统和12.5%的汉族血统。 他风度翩翩,举止优雅,武功骑射功夫出众,又文采风流。 他是一个重情又长情的男人,与皇后举案齐眉,伉俪情深;但又一生宠爱无数,后宫收藏了天下各地的美女。 他是父亲雍正*器重的儿子,然而登基后马上推翻了父亲的政策。他是中国历*仁慈的皇帝,也曾残酷无比,杀人如麻。他一生拥有多重角色——既是政治家,又是学者,同时还是诗人、旅行家和猎。 ? ? ? 本名弘历,姓爱新觉罗,1711年八月十三日,出生于北京,属兔。九岁到二十五岁,是皇家私塾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十七岁,与出身名门的富察氏结为夫妇,伉俪情深;后又陆续添置配偶二十八人,育有子女二十四人,其中十六子,八女。 二十五岁登基,正式始皇帝事业——给父亲雍正的政敌们平反,豁免了全国的农业税,博得宽大仁慈的美名。四十九岁,平定新疆,威名远播,达到其个人职业生涯的*。 工作六十年之后,八十五岁,为了不超越其祖父康熙工龄六十一年之数,办理了离休手续,在他禅位后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担任第三任总统。八十九岁去世,*后一个职务是太上皇。 去世四十一年后,当年曾受过他见的英国人小斯当东推动英国议会通过了发动鸦片战争的提案,掀了中国百年耻辱史的序幕。
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
¥13.30
历史是由无数偶然形成的必然,而往往战争都处于历史发生改变的拐之上。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影响极为深远的24场战争,对其行了深细致的描述,涿鹿之战、城濮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唐灭东突厥之战、鄱阳湖水战、甲午海战……每一场战争都处于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节,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出了每一场战争创的战术战法与装备革新,更能看出在这些战争的背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化精神的走向。时至今日,这些历史上的战争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 ? ? ? ? ? ? ? ? ? ? ? ? ? ?
轮子、战车与帝国
¥40.99
轮子、马镫、弓箭、火药和帆船,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每一个器物都有它值得诉说的故事,它们引发国家变革,让不同的文明之间发生碰撞,因此形成了人类的文明史,而历史的神秘和趣味也在于此。《历史的细节》以技术变迁这个细节为主轴,将那些改变人类历史的物质和技术,放回原来的现场,让中国重新回到世界的场景,逐一复盘历史的起承转合和程差异。作者依靠大量历史文献和*资讯,旁征博引,兼容并蓄,娓娓道来,既有宏大叙事之视野,又不失洞幽烛微之细腻。
隐秘而伟大
¥52.99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弄堂长大的法学院高材生顾耀东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匡扶正义,保护百姓”的理想,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警察。然而,初社会的顾耀东不仅遭遇了警局同僚的排挤压,还被卷了共产党地下情报网和国民党警察的激烈博弈中。乱世乱局之下,顾耀东亦不得不在正义与非正义的对峙中做出忠于自己信仰的选择。*终,在以夏继成与沈青禾为中坚力量的中共上海地下党警委的帮助和培养下,在革命的征程中成全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爱情。
明史(上、下)(中国断代史系列)
¥200.00
《明史(套装上下册)》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明代的阶级状况。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由此而引起生产关系方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而这一变化在当时社会和生产部门中都有较为明显的表现。《明史(套装上下册)》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见长,在许多史实的阐述方面,其翔实、详细的程度为同类书所不及。
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
¥29.80
沈定一是20世纪初中国复杂政治形势下的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早年追随孙中山,信奉三民主义,并参加多次革命活动;袁世凯篡权后,他参加讨袁;五四运动后,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他重视展农民运动,是绍兴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1923年加中国国民党,出席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25年,参加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附和戴季陶所谓纯粹的三民主义;是年底,参加西山会议派,任国民党浙江省清党委员会主任委员。1928年8月,在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中被暗杀。 本书实际上是关于沈定一的一本传记。与中国人写人物传记的习惯不同,作者是从空间手,将人物放在社会网络当中行研究。以1916-1928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以三个空间(大都市上海、浙江的省会杭州、作为乡村的衙前)来研究浙江政治精英沈定一,而沈定一一生主要的革命活动也是集中在这三个地方。在本书中,作者不断地以空间概念来消解时间概念,乱了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国民革命的时间序列,在新的空间概念里构建起了国民革命的新的含义:革命不仅仅是党派、意识形态之争,革命是对现实持有不同观的思想家之间的主体选择。 沈定一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历史环境中,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也出现了大量多元化的人物,沈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通过剖析沈的复杂的个人身份和社会网络,揭示了千百万人民在其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抉择对历史形成的巨大作用。该书获得1997年度的列文森图书奖。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为什么蒋介石在日本侵占中国后采取不抵抗政策?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 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49.99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行了相当细致独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胁、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后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作者提出,中国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而非蒋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侵所形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的政治遗产。
史料与场域
¥55.00
本书是复旦大学和日本宋代史研究会共同筹划举办的中日青年学者辽宋夏金元史研讨会的论文精选,由日本宋史专家平田茂树先生和复旦大学余蔚教授合作主编,收录文章二十篇,以“文献发和空间探索”为核心,分别从新史料、史料的新可能性、信息流动与士人网络、礼仪空间与文化传统、地域空间与历史书写、景观空间与人的互动、政治空间与制度运作等多个主题展讨论,展示了辽宋金元史界相关专题蕞新和*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借助东亚的辽宋西夏金元史的国际交流,推动超越“时代”、“领域”的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
忠贞不贰? ——辽代的越境之举
¥49.00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将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至宋辽“澶渊之盟”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部分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族性、忠诚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辽的代表人物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特殊历史阶段人们的不同选择。
清史史料学(全二册)
¥75.60
本书是著名清史学家、文献学家冯尔康先生撰写的一部清史史料学教材,对清史研究的基本文献行了深浅出的介绍。本书依据史料体裁、史料的内容性质加以分类,从编年体、纪传体清代通史,政书类,档案,地方志,文集,谱牒,传记,笔记,纪事本末体文献,契据、语录类文献,类书、丛书和图书目录,外国人的载籍等方面重叙述清史史料的源流、价值和使用方法,为清史研究者提供一部精当实用的门读物。
德国与*
¥26.00
本书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名著。作者充分利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论述了1928—1938年中,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军事制度、工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指出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并不只是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更在于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实质性触。美国《亚洲研究》和《太平洋事务》以及香港《二十一世纪》等书评认为,《德国与中华民国》是研究中德关系史的一本“难以超越”的著作,是关于中华民国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项“极其出色”的成就。
马上朝廷
¥19.90
乾隆朝前期,主要还是根据传统儒家的理念,如“回复三代”来治理国家,到了乾隆朝中期,却更多地表现了清廷“马上治国”的特征。本书以乾隆帝南巡为中心,把很多历史事件都串联了起来,如“文字狱”“四大案”等,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乾隆朝中期的历史娓娓道来……
中国政治五千年
¥11.99
叙述历代的盛衰,即向来所谓政治史。本书依据时代,叙述从上古至民国历代政治变革得失。 自先秦诸子时期,改革社会的思想就出现了,但起起伏伏,改革力度一直不大,及至西汉末年才终于引发了王莽的改革。而王莽改革的失败却导致“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成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一时间,变革的根本之计再无人提及。 然而社会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社会的病态必然导致新一轮的变革,由此一治一乱的现象便似规律般延续了五千年。 因此,如吕思勉先生所说:知晓政治进化的真相,方能知今日情势之所由成,方能臆测将来。
长征亲历记
¥25.99
《纵横》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努力发掘众所周知的任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角,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本书是对《纵横》杂志所收文章进行碎片化整理,汇集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通过其独特侧面来述说历史。 长征之“长”,举世惊叹。长征之“征”,更是惊心动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给中国历史带来了转折,更给中国红军带来了荡气回肠的回忆。本书精选了多位长征亲历者的回忆内容,能够*、多角度地展现长征的历史。这些史料既是亲历者、当事人亲身经历的真实历史,也生动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历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部生动鲜活、可读性较强的长征读本。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文献汇编与评论的完美结合)
¥22.61
《冲与回应》 本书在“冲-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两个世界的战争》 自“9·11”事件以来,西方国家出版了大量从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角度切剖析恐怖主义的根源的著作,本书综合了所有这些视角,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认为这一切都要从2500年前西方与东方的现实与思想分野始梳理。本书以其令人惊叹的时间跨度、细腻的历史与思想分析,以及切中时弊的现实关怀,于2008年荣获美国近东政策研究所图书奖。 全书从波斯大王薛西斯企图征服希腊讲起,揭了一场至今也未曾停息的冲突的序幕。先是亚历山大大帝,然后是罗马人,试图将欧洲与亚洲并一种单一的文明。随着西方皈依基督教、东方部分地区受了伊斯兰教,两种宗教之间爆发了充满仇恨的战争,每一方都宣称对世界拥有统治权。到了17世纪,基督教教会衰落后,双方的斗争从宗教转向了哲学:秉持西方的科学理性的人与那些寻求神的*终教导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8、19世纪,几大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逐步瓦解,西方也逐步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结果促成了将伊斯兰生活与西方现代生活的尝试,这在伊斯兰世界中的改革者与传统主义者之间引发了冲突,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人类历史上,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历次战争不仅是历时*久、代价*的战争,它们过去曾经,而且将来也会继续塑造着现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