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规范刑法学(第三版)(上下册)
规范刑法学(第三版)(上下册)
陈兴良
¥165.29
  《规范刑法学(第3版)(套装共2册)》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法条所承载的规范在本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从法条出发,并终以法条为归宿,对刑法理论进行规范的审视。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规范刑法学(第3版)(套装共2册)》所谓规范刑法学。根据刑法典的修订,作者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我国地方税权的确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我国地方税权的确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姜孟亚
¥34.96
  《我国地方税权的确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法学 理念实践创新丛书》基于公权力运行的制约与协调理 论,对我国地方税权的确立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实 有据的研究,阐明了确立地方税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确立地方税权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地方税权的基本 构成及其实现、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法律规制等四 大问题。地方税权的收益权应当明确,凡是地方税种 或共享税种中由地方分享的部分,收益权都应当由地 方政府享有;而地方税权的征管权,则主要是由地方 政府承担地方税税种的征管权。目前地方税权的缺位 主要表现为立法权的缺位。税权在地方国家机关之间 的分配,现实上造成了各地方国家机关享有相对独立 的权力诉求及主张。因此,如果地方税权之间能够进 行良性的税权竞争或称税收竞争,无论是对地方经济 的发展,还是对地方财力的充实,都是有益的。   《我国地方税权的确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法学 理念实践创新丛书》由姜孟亚编著。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第三版)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第三版)
吴汉东
¥40.28
  合理使用是现代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著作权研究中被美、日学者称为世界性难题。本书通过学说理论分析和制度规范分析,回答了合理使用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者以民法学理论为基础,借助法历史学、法哲学、法经济学、宪法学、比较法学,对这一问题进行多维角度的探讨,提出了著作权法的平衡精神、合理使用的正义构成、表达自由优先原则、使用者权利等新的理论命题和观点;同时,运用大量立法、判例资料,分析了合理使用中的“合理性判断标准”、传播技术中的合理使用规则适用以及我国著作权修法的合理使用方案等,在实务研究中评介了国际经验和中国做法。   本书是中国部关于合理使用研究的著作权专著,其研究方法与学术观点在知识产权界和学术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知识产权中国化应用研究
知识产权中国化应用研究
吴汉东
¥76.80
  本书系知识产权法权威学者吴汉东教授对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浓缩了作者几十年学术研究的精华,是国内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权威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国内现阶段的知识产权研究呈现出的是一种细节繁荣、理论贫乏的状况。因此,本书着眼于对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基本范畴、基本体系的研究。
中韩城市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中韩城市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韩)金玄卿
¥34.58
房地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财产载体,对于国家及个人的意义非同一般,而房地产法律制度的研究也十分必要。就中国而言,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房地产的市场化正式启动,并在之后十多年里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发展中出现了许许多多问题,政府随之出台相应的房地产法律法规来加以引导、调控。近几年来,中国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非理性上涨,极有可能危及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韩国的房地产市场也经历过同中国相似的情况,韩国政府也出台过“土地公概念”相关法律制度等综合政策,虽然失败,但中国政府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以保证中央政令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中韩城市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从房地产制度基本问题、房地产权属及相关法律制度、房地产交易中的权属登记等理论和实践出发,进一步阐述中韩城市房地产交易稳定化法律对策以及韩国的“土地公概念”法律制度,以期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完善有所助益。 《中韩城市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由金玄卿所著。
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六卷)
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六卷)
王贵松
¥41.40
现代社会乃信息社会,如何确保信息收集使用中的自由和安全,已成为颇受瞩目的重要课题。当前,信息公法的各论性研究正在拓展,总体性研究亟待加强。王贵松主编的《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6卷)》以“现代社会的信息公法”为主题,收录了小山刚、字贺克也、张道义等学者的七篇文章,既研究了德、日信息公开、信息保护的制度现状,也探讨了个人的信息自我决定权、在信息公开法缺位时如何实现开放政府、广播电视自由及其界限、国家秘密设定权的配置等专门问题,展示出信息公法可能进一步开拓的多个面相。 《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6卷)》“学术专论”栏目收录了五篇文章。德国国法学大师拉班德的国家法译文,是其作品在国内的首次亮相;奥特洛夫对于德国行政法院法官的描述,让我们能够快速把握其制度结构;日本京都大学高木光从性质和功能的角度阐释了行政法的执行体系,为重新审视行政法体系提供了良好的视角;美国西北大学凌洋探讨了行政机关事实认定的司法审查问题,可谓国内对美国实质性证据标;隹为详尽的展现;台湾成功大学王毓正关于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的文章,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基本法律效力问题提供了一个实证性研究。 思想史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学术的发展脉络。“公法名家”栏目的四篇文章,既有总体上对德国国法学大师们的素描,也有关于史坦恩(德国)、笕克彦(日本)、张知本(中国)的思想雕刻,一位位公法名家由此鲜活起来。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
姜明安
¥90.40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为姜明安教授的文集,收集了姜明安 1986年至2010年25年间在各种报纸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其他两卷(案析与访谈卷、评论卷)则收入姜明安的案例评析、媒体访谈、评论等。这些文稿均为原文收入,保持原汁原味,以有利于读者了解历史原貌,了解笔者的学术和非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从初创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行政法学人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探索历程。 姜明安教授作为我国行政法学大家,三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行政法学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从《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看到他对于国家法制、法治发展的密切关注.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对于社会痼疾毒瘤的深恶痛绝,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执著追求。在三千年之中,他对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探索经历了从入门、求索、呐喊到深入研究和倾力创新的过程。他作为一位学者和普通公民对于家国的热爱, 以及他对于行政法学事业的贡献在书中清晰可见。
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
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
朱广新
¥36.00
  为深入、系统地理解民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首先从两个视角探讨了信赖保护的正当性依据:(1)外部视角——社会生活上的正当性,即在民法之外,在信任是社会交往的必要因素的共识下,分析了人类信任机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进而对法律与信任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了简要分析。如此研究的主要考虑是,现代社会是一种市民社会,确切地说,是以市民法为存在前提的社会。民法上的信赖保护无论如何难以与市民社会中的信任机制相脱离。(2)内部视角——民法上的正当性,即在民法之内,在个人自由主义的现代私法理念下,通过剖析近现代民法的构造特点与方法,探究了信赖保护为何会成为一项与私人自治相伴生的民法基本原则。   在作出以上两方面的系统研究后,该研究以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为基础,并参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说、立法,对信赖保护原则在民法各个组成的具体构造进行了详细探讨。
孔府档案的法律史料价值研究
孔府档案的法律史料价值研究
282108:袁兆春$${0}
¥50.01
  《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孔府档案的法律史料价值研究》试图利用现有档案史料,以孔氏家族为研究对象,从法律史的角度揭示孔氏家族宗族法及其各种法定特权,探讨以其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社会大家族对国家政权的影响,分析其深刻的政治、历史内涵。
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三版)
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三版)
吴汉东
¥58.80
  发展到如今,当初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知识产权已经不能涵括近出现的各类新型权利。由于存在一些无法用知识或创新予以解释的客体,因此,吴汉东教授提出“无形财产权”的概念以建立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理论制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无论对知识产权法还是对所谓的物权法、财产法甚至整个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吴汉东教授的这本著作由此确立了其在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本书总分论相结合,其总论部分的内容相当充实,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基础;分论部分按照体系的划分,基本上将目前已经出现的各类无形财产或无形财产权都囊括其中。
刑法分则专题研究
刑法分则专题研究
282103:王作富;刘树德$${0},{1}
¥68.06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刑法分则专题研究》将刑法分则中为重要的28个罪名进行学术上的解读,对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抢劫罪等,按照四要件的理论基础,对各犯罪进行分解,并通过典型的案例来说明各罪名的发展和疑难点,对于研究人员进行分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
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
王云霞
¥27.00
  文化遗产法是近20年来在国际上新兴的一个法学学科,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围绕近年来文化遗产法领域比较突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精选了法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化遗产法学者的19篇颇有代表性的论文汇集成册,以飨读者。《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分为三部分:部分为文化遗产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概念、理念、体系和沿革等;第二部分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专题,作者们主要围绕该公约在法国、中国的实施,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各方面的探讨;第三部分为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问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及流失文物追索等热点问题。法国学者的四篇论文已翻译成中文,为了准确体现论文原义也保留了法文;中国学者的论文都附有法文摘要。   
阳光雨露: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工程启动
阳光雨露: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工程启动
陈秀伶
¥2.00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现代性语境中的行政法治研究——以农民工权益保护为例(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现代性语境中的行政法治研究——以农民工权益保护为例(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朱悦蘅
¥27.65
本书从行政法治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章“导论”、第二章“现代化与农民工权益保护”、第三章“行政权:在管理与服务之间”、第四章“农民工权益保护与政府角色”、第五章“农民工权益保护过程中的政府间博弈分析”、第六章“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方向与思考——从社会行政法的角度”。
经学:看守所规范化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经学:看守所规范化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孙皓
¥34.58
看守所是观察一个国家法治文明水平和司法制度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本书分上下两编,一共七章。绪论先概括介绍了看守所的发展脉络。上编:看守所的功能认知,具体阐述了服务诉讼功能、人权保障功能、教育矫治功能、侦查延伸功能。下编:看守所的制度变革,具体阐述了在押人员的权利保障体系、看守所投诉救济机制和看守所的监督机制。后,分析了看守所发展的五大趋势。
人格权法(第二版)
人格权法(第二版)
王利明
¥29.17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人格权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格权的基本概念、体系、一般人格权、各类具体人格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刑事疑案适用法律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刑事疑案适用法律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任彦君
¥26.39
本书在强调社会和司法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对热点案件的观点争议分析以及对一些刑事判决书的实证分析来找出刑事案件裁判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事实认定、规范寻找、判决书论证等存在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刑法适用的一些理念。
49元5本 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
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
张文俊
¥12.34
  本书名为“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是为了凸显当下数字技术及数字权益保护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强大影响力。《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系统地综合了新媒体产业领域中数字版权管理的技术发展、市场运作与法规建设的成果,着重从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的技术应用与发展、商业运营模式、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就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与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与深入的全面论述与探讨,且尽可能考虑到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点,颇具系统性和前沿性。   本书由张文俊、倪受春、许春明著,适合从事数字版权管理、新媒体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研究的学者、学生阅读,同时也适合从事数字媒体管理和数字版权管理的技术应用与商业运作、新媒体产业运营等从业人员或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做扩展阅读与深度阅读。
低碳法前沿丛书: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法律保障机制的探索
低碳法前沿丛书: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法律保障机制的探索
王燕
¥9.65
  碳排放交易近年来为环境资源法学科的热点问题。作为舶来品,碳交易相关法律制度在中国尚不成熟,学界对此研究也主要以介绍西方立法经验为主,有关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机制的研究罕见。本书不仅就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区域和国家碳排放交易的立法进行了梳理,更对碳排放交易运作过程中的碳排放限额确认及初始分配机制、产权确认及激励机制、碳价调控机制、履约保障机制、外部链接及合作机制和救济机制,从国内法、国际法及比较法的不同视角,对各机制有效运作的理论和在境内外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本书借助于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学科的研究方法评价保障碳排放交易各市场化机制有效性、效益性及正当性的手段,阐释EU-ETS、RGGI、美国南岸清洁空气机制(RECLAIM)、CARB、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为何基于不同的市场特征,选择不同的制度,以及何种制度更适于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从而为中国完善碳排放交易立法,促进各市场化机制的有效运作建言建策。
隐私权研究:以体系构建为中心
隐私权研究:以体系构建为中心
马特
¥39.00
以隐私权的体系建构为中心,讨论了隐私权这种新型权利兴起对传统民法的冲击及其实现民法上的体系化的可能性。本书探究了隐私权、人格权、现代民法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比较法的考察,解决了隐私权的概念和定位、隐私权的正当性、隐私权的体系化建构三个重要理论问题。
49元5本 零容忍的权利
零容忍的权利
许身健
¥10.99
  许身健著的《零容忍的权利(写意法治)》文字幽默生动,既有法律常识的清晰传达也包含对法理的透彻剖析。书中文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多篇被评为年度中国*随笔。作者力图用清新活泼的文字解读社会生活,旨在通过讲述生动的法律故事来记录法治成长过程,雕刻未来法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