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35.20
本书是一部透过地理,再看中国历史,真正读懂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发展逻辑的大众学术佳作。 中国历史记载丰富,文献浩如烟海,作者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用从《禹贡》《史记》《汉书》等整理出来的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变迁等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参照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成果,从长时段观察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演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其中的历史—地理规律,既有辽阔的地理空间感,又有宏大的历史厚重感。 作者提出,地理环境不仅和历史程相互影响,而且是历史程的“终极操纵者”,决定着历史走向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和演绎,如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民族生存空间的拓展变化、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演变。正是在自身独特的历史与地理互动中,今日中国才成为一个历史悠久、变迁复杂、疆域辽阔、文化深厚的巨型国家。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9.99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难民与恐怖主义ISIS,依然是欧洲与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耀眼(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大地中国
¥41.40
“中国”一词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 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 历史.上,黄河下游源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 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 历史与地理密不可分,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二十六个专题,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是理解中国历史大脉络的一把钥匙。 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地理空间,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每个题目都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东欧:草原边疆1500—1800
¥59.99
从多瑙河流域到黑海以北大草原的东欧,是游牧文明马鞭所及的西端,是改变欧洲历史走向的心脏地带。1500—1800年,东欧迎来新的变化。千百万拓者在血泪中把无主的草原垦成耕地,决定性的军事要素从战马变成火炮,组建国家的力量从马背上的劫掠者变成执笔的文官;三大强权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处在夹缝中的匈牙利、瓦拉几亚、摩尔多瓦,搅局者鞑靼、哥萨克……近代东欧的边疆,在诸强的权谋与冲突中悄然划定。 本书详述“草原边疆”转变为近代国家的历史过程,书写东欧治乱交替的三百年。近代东欧如何形成,甚至从19世纪直到今日的东欧局势等问题,或许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启发。


西藏历史问题研究
¥32.66
本书梳理了西藏的历史,从语言、血缘、文化渊源、经济、政治以及宗教与文化上,西藏与祖国内地由切磋借鉴到密切交流,民族心理上由隔膜走向相互认同等角度,以扎实的史料论证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有力批驳了各种宣扬“西藏是一个国家”的谬论,深刻揭露了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以暴力方式破坏我国藏族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的分裂本质。为正确认识西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河西走廊
¥98.00
豆瓣高分纪录片《河西走廊》官方纸质书。 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黄金通道。 它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以西,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霍去病封狼居胥、张骞出西域,传奇故事于此轮番上演。 悬泉置、莫高窟、嘉峪关、七彩丹霞,风景名胜一路绵延。 由西往东,从古迄今,本书为你梳理河西走廊两千年历史脉络。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精)
¥40.80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地图等精彩内容,更有谭先生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对这一学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与思考。书前设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书后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各朝代政区一目了然。全书精心编排,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修订本)
¥48.00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笛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该书一反作者过去实证和个案研究的风格,把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放到更抽象的层次上。宏观与微观、利用文学和图像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方法论、新文化史的取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以及新城市史研究的路径、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等,书里面对这些问题行了系统的讨论。本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史学素养,我们得以了解王笛那些脍炙人口的专题研究后面的深层思考,让我们看到那些理论是怎样转化为实证和经典的个案研究的。在结论部分,作者比较了柯布西耶、芒福德和雅各布斯对城市发展的三种不同理念,对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城市皆有非常大的启发。第一编《书写城市的日常史诗》是专为此次修订而写。


消失的古城:增订本
¥48.00
《消失的古城(增订本)》是历史学家王笛对晚清和民国初年成都历史和成都人日常生活的生动讲述。作者以流畅的笔调,描绘了大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展示了这个城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折过程。从书中,可以看到人们坐茶馆、逛庙会、庆祝节日等各种活动,茶客、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剃头匠、乞丐等三教九流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以及现 代化和社会变迁对他们的影响。 此次增订,新写了前言,调整了结构,充实了内容,设计了藏书票,并对插图行了精选。全书插图共43幅,新增的16幅主要是人物 情景图,呈现了彼时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的生动画面。 这本书是对那座已经不复存在的古城的纪念。


郑天挺历史地理学讲义
¥51.85
郑天挺先生从1922年至1936年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很多高校讲授过地理学方面课程,出版过有关教材,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应有一定地位,但并不为学界所关注,随着本部讲义的整理出版,相信大家会逐步认识其相关成就。本书由南大学历史系孙卫国教授负责整理,共分三部分:《古地理学讲义》、《关于丝绸之路》、《世界人文地理讲义》。全书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与已在我局出版的《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郑天挺明史讲义》等书成一系列,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草原帝国(全两册)
¥18.00
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草原帝国(套装上下册)》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路人。


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46.00
本书将带我们去探索50个地图之外的地方本书是当代的《马可波罗游记》,是真实版的《看不见的城市》本书是一场真实世界的未知之旅,能满足所有旅游爱好者的探险乐趣本书文笔优美、插图丰富、可读性强阅读这本书能让我们重新燃起对世界的好奇,能让我们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远离重复的生活和繁杂的事务,到街道的另一边,到地平线的另一半,到海洋的另一端。我们将跟随本书的作者前往这颗蔚蓝星球上人迹罕至的地方,鲜有地图标记的地方,有的甚至未被任何地图收录。这是一本关于漂浮岛屿、死亡之城以及隐藏在其背后故事的书,这些地方既是真实的存在又非同寻常。探索这些遗忘之地,可以让我们邂逅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本书选取的50个地点,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奇怪或是壮观,而是它们都拥有令人思考的力量,它们都能重新激发和重塑我们对于地理的想象。这本书能满足人们逃离日常平庸的需求,满足人们心灵深处探秘的欲望。


查看名胜古迹
¥5.36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世间无穷尽,探索无止境,许许多多的科学难题简直难以解答,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捉摸不透。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敦煌往事
¥34.99
《敦煌往事》的日版书名为《敦煌物语》,是日本知名作家、夏目漱石弟子松冈让致敬敦煌的心血之作,为日本“敦煌热”三大标志性作品之一。 全书围绕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中被发现的的经卷文物展,以史实为基础,讲述了英、法、日三国探险队在敦煌盗宝的经过,如实记录了 “文化侵略古战场”的敦煌往事。 作者笔下既有对斯坦因、伯希和以及华尔纳等盗贼行径的批判,也洋溢着对敦煌的挚爱与痴情。 对于出身佛门的松冈让来说,敦煌既是千年的传奇,更是熠熠生辉的佛教传承圣地,他一生都向往敦煌,却无缘踏足半步,因此生前说:“有生之年无法踏上敦煌的遗憾,我已尽数写于此书之中。” 一份令人唏嘘的遗憾,一份令人动容的挚爱,凝聚成这本《敦煌往事》。


历史地理学十讲(长江人文馆)(中国历史地理学巨擘、学科创建人之一史念海经典作品,一书尽览祖国河山历史,北大教授辛德勇为恩师倾情作序)
¥17.99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历史地理学十讲》汇聚了其学术成果的精粹,以十个专题分别从我国的古今气候、人口迁徙、版图规模、交通运输、城市演变、经济重心等方面厘清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治学严谨,用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再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地理的发展与沿革,为历史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精美刺绣工艺
¥4.20
本书内容包括了殷商和西周就出现刺绣、秦汉时期工艺相当发达、唐宋刺绣向着精致化发展、宋代刺绣开创纯审美绣画、元代刺绣向美术化方向发展、明代刺绣达到巧妙精微程度、苏绣 清代刺绣宫廷民间相争艳、宋代以前苏绣发展与工艺、元明苏绣技法不断发展创新、清代苏绣以精细雅洁闻名等。

中国酒道文化
¥4.20
本书内容包括了神农氏与黄帝发现酒源、仪狄与杜康发明酿酒术、夏商酒文化开始萌芽、酒道兴起、周代形成的酒道礼仪、春秋战国时的酒与英雄、秦汉时期酒文化的成熟、魏晋时期的名士饮酒风等。


古代民族史(上)
¥5.55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 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 善于融合, 不偏颇、不怨尤, 尚调和、主平衡, 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古代民族史(下)
¥1.85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 从公元前841年开始, 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 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46.80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包括《乌桓基本史料辨析》《两汉三国时期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秃发鲜卑基本史料辨析》《乞伏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吐谷浑基本史料辨析》《柔然基本史料辨析》《契丹基本史料辨析》《库莫奚基本史料辨析》《室韦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三篇东胡系民族文献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民族史语文学等方法对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行系统充分辨析研究。


奔腾不息
¥49.00
亚洲的历史是由水域塑造的历史。在《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一书中,历史学家苏尼尔·阿姆瑞斯通过亚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试图控制它们的气象观测员、工程师和农民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亚洲的历史。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他展示了对水的梦想和恐惧如何塑造了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愿景,激发了人们通过水坝和水泵重塑自然的努力,并扭转了国家内外的紧张关系,为读者思考亚洲历史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