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规划你的“钱”途(好规划专刊008期)
¥1.99
理财,虽说重点讨论“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这两大问题,但是要想真正做好理财,却不是件易事。如何建立一个比较适合自己或者家庭的理财规划方案呢?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本期好规划专刊从理财规划着手,教你如何在不同阶段配置自己的钱。 【80后夫妻年入20万,如何实现养老、养娃两手抓】 对于收入和支出都相对稳定的80后家庭来说,要想养老和教育两手抓,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控制好支出,尽可能多的增加财富值,然后合理的配置现有以及未来增加的资产,努力做到“投资*化”,即:急用钱时有钱可取,长期投资还能稳健增值。 【即将添二孩,家庭如何理财积攒养老和教育资金】 投资方案1:货币基金+基金定投。货币基金能保证资金的安全,还可以提供很好的流动性;但基金定投需要长期坚持,期间可能会有本金损失的风险。投资方案2:货币基金+P2P网贷。选择正规平台的P2P网贷,可以提供稳定持续的回报。 【.聪明投资,学生党也能拿“工资”】 尽管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工作收入,但同样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假期的兼职实习收入,或者是努力学习挣得的奖学金、春节的压岁红包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也许金额不多,但是“一分也是爱”,这样不仅能培养了自己的理财习惯,而且能积累投资经验

特朗普家族“逃税门”(纽约时报特辑)(电子杂志)
¥3.99
唐纳德·特朗普以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的形象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他长期以来一直坚称,他的父亲、传奇的纽约建造商弗雷德·C·特朗普(Fred C. Trump)几乎没有给他提供任何经济帮助。但《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发现,特朗普总统在上世纪90年代采取了一些可疑的避税方案,包括一些完全属于欺诈的做法,从而大大增加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财富。

拒绝成为愚蠢的老好人,要做聪明的“给予者”(《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世界上多数成功人士在教导后辈时,都会强调“助人为乐”!调查统计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大学毕业演讲均以助人为乐为主题,这些功成名就的演讲者坚信,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经验,切实帮助别人,也会让自己的事业、生活更圆满。相关研究也支持助人为乐,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在其著作《施与受》中,有一个重要结论:相比自私的索取者和从不白帮忙的对等者,给予者可以给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

大话社保(好规划专刊007期)(电子杂志)
¥1.99
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每月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缴纳的情况不仅关系着现在,更关系着未来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因此这期电子书,规划君就与大家一起聊聊我们身边的社会保险。


46位政商界领袖的内心独白(电子杂志)
¥6.50
言简意赅或许是智慧的灵魂,但切中肯綮为关键。在140字评论统领天下的今天,这本书有史以来首次允许商业、政治、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享有完整表达观点的殊荣。格林斯潘在回忆中娓娓道出演奏萨克斯管的情景。鲍勃·伊格尔(Bob Iger)带领我们饱览迪斯尼乐园的专享之旅。鲍勃·纳德利(Bob Nardelli)和其他人谈论杰克·韦尔奇的故事。无论是常规采访,乘坐地铁,还是有关市场趋势的填字游戏,所有46位受访者都展示了自己,而且,都是用自己的语言。

穷人的商机(《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2002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在其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金字塔底层”概念,即40亿每日收入不足2美元的人口群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援助机构、各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都试图消灭贫困,但收效甚微。


一呎围栏——刻骨铭心的中集投资故事(雪球「岛」系列)
¥8.99
一个“草根”投资人20年的投资感悟和蜕变,Sosme及福尓莫斯作序!无数雪球网友发自肺腑的留言,献给所有老股民和中集集团的长线投资者! “我们的成功在于集中力量于能跨越的一呎围栏,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呎围栏的方法。”——沃伦·巴菲特 《一呎围栏》记录了雪球大v孤鹰广雁投资中集近20年的人生岁月。以中集集团为主线的投资故事,以此阐述对周期股、价值评估、资产配置、交易心理等投资问题的理解和感悟,中间还穿插一些职场故事。作者17年中“来回频繁坐过山车而大幅减低收益率”,收益率从时的30倍大幅降至终的6.6倍,这其中的感悟与思考极具价值。在单只股票上经历如此长的投资时间,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深度跟踪研究,在中国股市是非常罕见的,在这个超长周期的历程中其实也记录了很多历史性的事件,比如“中国B股100年不遇的历史大底”,比如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等。 我仿佛看到早期投资岁月中的自己,当初几乎什么都不懂,仅凭热情、好奇与机缘巧合抓到人生中只牛股时那种“黑衣墨镜”的年少轻狂历历在目。 ——成都格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伟(sosme) 这本书对于很多初入股市的人来说是难得的参考。投资方面的各类书籍汗牛充栋,但能娓娓动听、像讲一则生动的故事一样,把典型的投资案例的剖析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心路历程、操作实践过程详细记录下的书籍却不多见。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东伟(福尓莫斯)

不炒股只投基,低风险赚出高收益(雪球「岛」系列)
¥1.99
不懂、不敢、没钱、没时间,理财小白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资深投资人张翼轸教你买基金的正确姿势:趋势投基,低风险赚出高收益! ★给投资新手:通用版定投策略,让你在暴跌中更安心; ★给投资老手:海龟法则+二八模型,跟随趋势,灵活操作赚更多; ★给所有人:构建属于自己的资产配置,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 深入浅出,分享理财小白也能读得懂的投资干货;玩转基金的投资策略,让你只低风险不降收益。张翼轸老师在本书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多年来的心得,包含:定投策略,手把手教你何时买进、何时转场;海龟法则+二八模型详解,教你读懂大盘趋势,把握赚钱机会;做多白银并做空黄金的Long/Short策略、以及基金套利等进阶策略。

扫除成为领导者的四大障碍(《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成为领导者的路上,*的阻碍就是“自己”。具备领导潜力的人,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出现4种不该有的行为,以致阻断自己成为领导者之路。


与FT共进下午茶(英国《金融时报》特辑)(电子杂志)
¥18.00
英国《金融时报》是国际领先的商业新闻机构,凭借全球记者资源和英语母语特色,《读英国<金融时报>学英语》电子书系列精选其原版英语文章,为您带来新鲜、多样的话题内容,如金融财经、时尚轻奢、运动美食、职场管理、移民留学等。 本套英语学习书,特点如下: 1. 阅读英语新闻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求新求知”,同时让英语学习不再枯燥。 2. 重点段落中英双语对照学习,您先看英语,再与权威翻译对照,学习英语的效率更高。 3. 文末还附有疑难单词词组解析,帮您划重点,方便您学用结合。

买基金小红书(雪球「岛」系列)(电子杂志)
¥0.99
*中国国情的基金指导书!雪球非著名段子手火爆出品。 Q:如何理财才能赚大钱? A: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在别人都不投资的时候开启一个定投计划,然后努力工作,等到周围人都开始讨论投资的时候结束定投。OK。 Q:好的、*定投的基金是什么? A:世界上没有一只基金能做到牛市跟得上,熊市不亏损,震荡市玩得爽,流动性还好,风险还低。好的基金是哪一只,我不知道,我认为没有好的,只有合适的。就一句话: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收益,决定了适合你定投的基金。 Q:作为本书作者,你认为读者读完本书以后会得到什么? A:,希望读者觉得没有浪费时间和金钱;第二,希望读者从穷变得不那么穷。 在中国,主动型基金跑不赢指数基金?指数基金跟踪指数都很好?为啥我定投基金,却一直亏损?保本基金能不能买?资产荒下买什么?看好黄金、油价买什么?*基金如何买?在银行抢不到的理财产品是什么?……理财*的问题是选择太多,掌握几只基金足够大多数人配置资产了,道理就是这样简单。青春的泥沼,雪球粉丝69856人,雪球人气高手+基金界非著名段子手,讲真话、侃基金,嬉笑怒骂中揭示投资的真相!


商业周刊中文版:英国问题:衰落与崛起(电子杂志)
¥7.19
当英国宣布退出欧盟,吓了世界一跳!就像打开了隐藏着一大串问题的魔盒,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政局危机愈发严峻,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英伦三岛各区域分化加剧,英镑大幅波动刺激着本就蹒跚不前的经济,众多国际金融机构或选择撤离伦敦、转至欧洲大陆,将带走大量就业岗位。 这些问题同样把欧洲大陆推向旋涡之中,政治版图、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商业贸易正在酝酿新的风暴。在英国脱欧公投前,欧盟理事会主席、前波兰总理图斯克(Donald Tusk)对德国《图片报》表示,“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令我深感忧心的是,英国脱欧将不仅仅意味着欧盟解体进程的开启,还代表着西方政治文明崩溃的开始。”

给你一本人工智能入门生意经(《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0.99
作为现下火的话题之一,人工智能(AI)无疑将会在商业领域中产生巨大影响,也将极大程度地扩大早前多个通用技术的应用规模。对于其前景,我们都充满了期待,然而像很多新技术一样,AI也让人们产生多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少商业计划书随随便便提到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其他技术,但和这些技术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多大关联。

企业不能没“文化”(《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文化是什么? “文化”。这个词仿佛位于人类大脑曲折沟壑的深处,让我们如神经反射般顺从地使用它,而全然不为其晦暗不清而感到丝毫的困扰。 现在,当我们给这个词加上“企业”这个神奇的前缀,毫不奇怪,我们就又拥有了一万条称颂造富机器的赞辞,也拥有了一万种揭露变态监狱的视角,而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万种逃避责任的借口。


46位大咖教你如何玩转职业生涯(电子杂志)
¥6.50
请把这本书看成是你职业生涯中的瑞士军刀吧。它有极好的刀锋——锋利而敏锐,可以为你提供多种技能,从品牌的重塑(蔻驰CEO卢·法兰克福),到如何像经营即兴喜剧团一样去经营你的公司(Twitter CEO 迪克·科斯特洛),再到如何读懂财务报表(甲骨文总裁马克·赫德),以及如何*程度地提高个人效率(Flickr联合创始人卡特琳娜·菲克),等等。再来谈谈开瓶器如何?很难预测你什么时候需要知道如何成为派对上的明星(会玩杂耍的达美乐比萨CEO帕特里克·多伊尔),怎样才能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白宫摄影师皮特·苏萨),或是如何把一个已经盖棺定论的话题拿出来旧事重提(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虽然说不好你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这些技能,但我们还是提前为你准备好了答案。我们甚至还会告诉你,如何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为世界末日做好准备。或许有人终有一天会发现,这些小技能的确能派上用场。


商业周刊中文版:一带一路通往印度洋之路海洋篇(电子杂志)
¥8.99
“一带一路”计划将涉及印度、沙特、俄罗斯、新加坡、印尼、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乌克兰等数十个沿途国家,将为这些地区带来资金、技术,以及巨大的商业机会。 早在亚投行处于筹建之时,中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向“一带一路”大举进发。仅工商银行一家公布的投资额,就超过了亚投行计划募集的1000亿美元资本金。陌生的市场与未知的风险,并未影响中资银行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热情。


竞合法则(《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1期/全12期))
¥22.50
哈佛商学院标志性杂志!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 【本期特别看点】 ①是时候取代上市公司了 ②竞合法则 【杂志介绍及中文版特色】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发展90年后,HBR已经成为先进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2年7月起全新推出的简体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与英文版保持同步出版,中国读者可以在时间同步阅读到《哈佛商业评论》主要内容,分享世界的管理思想和商业经验。拥有资深的翻译及编辑团队,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而且能贴近本土读者的语言要求对文章进行精到的翻译。在保持管理思想原滋原味呈现的基础上,还将为中国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更加适合中国读者快速、方便的阅读。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60%以上的内容是来自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约有30%以上内容来自中国本土公司案例行业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更多本土内容的增加,更加适合指导中国商业管理实践,贴合中国读者需求。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将按《哈佛商业评论》的标准,采集中国本土的商业管理内容,反向提供给《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杂志和网站,推进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国际化。 【内容简介】 过去40年里,上市公司模式是否合适一直处于争议中。批评者们认为,如今资本市场的交易比以往更频繁,这种模式会鼓励高管日益关注短期利益,目光变得狭隘,一心惦记自己的股票薪酬,对激进型对冲基金感到恐惧。这种模式的确有问题。那么可以取代上市公司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的新结构又是什么呢? 在本期聚光灯文章《是时候取代上市公司了》中,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前院长罗杰·马丁(Roger L. Martin)考察上市公司的衰退,指出我们需要一种真正关注长期发展的模式。作者在文章中建议,可采用转为员工持股计划加上一个或多个养老基金的所有权模式,将公司治理重点放在保证长期利益上,不要太关注短期的股价波动。这种模式可以满足退休投资者和知识型员工这两个群体的主要需求,同时保留上市公司结构的益处。长期企业既可以引导退休金流向投资,在20年至30年后产生高额回报,又可以鼓励身在富有活力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员工积极创造产生回报所必需的价值。 【重点文章】 封面专题文章 ★是时候取代上市公司了 ★别被妖魔化的短期主义吓到 重点文章 ★ 竞合法则 ★ 当机器学习脱离正轨 ★ 让CFO看到可持续性的回报 ★ 打造长盛不衰的家族企业 ★ 打造混态组织,实现动态平衡 ★ 后疫情时代:从全球价值链到全球价值网 ★ 新手CEO表现更出众 ★ 站立会议不利于创新 ★ 卫士寿险公司前CEO如何运用价值推动战略规划


东方风尚 欧洲宫廷的中国风 世界遗产地理第32期(电子杂志)
¥7.99
《世界遗产地理》旨在打造一本专注研究世界遗产与遗产地文化地理关系的专业杂志,致力于发掘、推广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立身中国,纵览世界,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以震撼摄影、时尚元素、专业报道呈现世界文明与生态的多样性,并积极探讨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重要的时代话题,以精致而多彩的内容为中国和世界的遗产文化事业增添新的篇章。


数据解读:北漂那么难,为什么还要在北京?(英国《金融时报》特辑)(电子杂志)
¥12.00
在2017年的当下,回想2008年奥运会时期的北京,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的“北京欢迎你”似乎仍在耳畔回响。但10年后的北京已经不是那时的北京。过去几年,“逃离北上广”的戏码炒作了一次又一次,但北漂大军的规模却似乎并未明显缩小。 在北京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指引下,城六区和全北京市人口总规模都已经划定红线。既然北京市“四大班子”作为城市的管理者都要搬迁到通州副中心,北京市外来人口的疏解更是势在必行。从非京籍入学条件的收紧,到大型批发市场搬迁等低端产业的疏解,到整治“穿墙打洞”的规范市容行动,不同就业情况的北漂似乎都是潜在疏解对象。北京的毕业大学生落户指标越来越少,北京的房价越来越高、北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非京籍儿童入学越来越难,北京已经在如此坚决地疏解外来人口,北漂们为什么还在前赴后继地要留在北京呢? 也许,在详细了解北京与外来人口流入地的巨大的发展差距后,才能更加深切地理解,北京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

经济学泰斗的管理思路(《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诺贝尔奖一直很难预测,不论是大众参与感更高的文学奖,还是高深莫测的物理学奖、化学奖,终的获奖者总是与热门预测不符。而预测经济学奖的难点在于,不仅提名名单保密,而且候选人的学术研究涵盖气候变化、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等众多领域。 同样,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都会引发大家的猜疑。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埃文斯?罗斯(Alvin E. Roth)和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两位经济学奖得主都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文章。"


通往欧洲未来之路(下)(商业周刊/中文版)(电子杂志)
¥9.00
在通往欧洲未来之路上,创新是德国需要应对的重要挑战,特斯拉凭借创新蚕食汽车企业的传统地盘,同时德国汽车品牌尝试在全球扩张。创新人才争夺已经在柏林打响,房地产也迎来新的热潮。 奥迪、宝马、奔驰和保时捷长期主导着全球豪车市场,德国因此拥有一些盈利丰厚的汽车品牌。但是来自美国的特斯拉给消费者带来的振奋是这些老牌汽车制造商过去几十年来都无法企及的。“创新精神正移步新领域,”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首席执行官哈坎·萨缪尔森(H?kan Samuelsson)说。“决定性因素是人们的思维变化,”Bankhaus Metzler的分析师于尔根·皮佩尔(Jürgen Pieper)表示,“很多人在特斯拉那里看到了德国公司所欠缺的创新精神。” 探索全球市场是德国企业正在加快的脚步。德国宝沃汽车集团努力打开中国这个全世界*的汽车市场。在北汽福田的帮助下,宝沃品牌重装上阵,上个月开始在北京销售运动型多用途车。 宝沃首席执行官华立新寄希望于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喜爱,以及对德国机械技术的崇拜来推动销售。“这个品牌拥有德国血统、真正的设计和悠久的历史,定位高于日系车和韩系车,不过低于或接近于大众汽车” ,主要针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家庭,他们“很愿意买辆宝马,可是负担不起,也不会将就着买低端品牌的汽车。” 人才战争发生在柏林墙附近的一座工厂,经过翻新改造成为流行的科技创新空间,包括优步(Uber)和推特(Twitter)在内数十家科技公司的办公地点,而音乐流媒体服务SoundCloud的总部,也在这里。 来自欧洲各地的年轻科技工作者纷纷涌入咖啡馆和经过修复的苏联时代建筑,他们为德国首都闲适的工作环境、便宜的房租以及无拘无束的派对文化所吸引。十年前,德国只有几十家科技初创公司。现在则有2500家,德国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机构柏林投资银行(Investitionsbank Berlin)称,与2008年相比,跟数字领域有关的职业增长了70%。 房地产领域也迎来新一轮的开发热,越来越多的建设资金源于不断增长的私人资本和科技行业新贵。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Bulwiengesa的数据,去年,整个柏林私人投资的在建项目总造价达到236亿欧元,较2012年增长了43%。Axel Springer地产事务负责人安德里亚斯·路德维希(Andreas Ludwigs)说,“柏林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不能总是吃作为首都的老本。它需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我们特别编辑了《通往欧洲未来之路》专刊,以商业视角解析德国正在遭遇的创新势力挑战,在争夺人才方面柏林努力吸引欧洲青年的目光,投资带动柏林房地产开发加速,金融、消费等领域也在谋划突破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