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研究
¥59.40
我在俄罗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博士论文中即已包含了中俄刑法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的内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着重收集和研究了帝俄、苏联时期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犯罪构成问题的相关论著;回国后,本人即进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进站后便着手收集和研读了国内关于犯罪构成理论问题的相关学术论著,以及其他(主要是德、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犯罪构成理论方面的资料,这为本专著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前期理论基础。此外,我在俄罗斯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期间,与俄罗斯当代著名刑法学者建立了非常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对俄刑法学与犯罪学研究方面拥有着丰厚的俄方人际资源和学源资源。回国后我仍然与俄罗斯多所著名大学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学术联系和人际交往,这成为本专著写作过程中获取俄罗斯法学前沿资料的得天独厚的途径。全书在对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的论述过程中大量引证俄文原版资料,对于马列经典著作的引用也同样遵从了俄文原版的经典表述,并且在写作过程中遇有亟待商榷的理论问题时,能够及时不断地向俄罗斯学者求证,以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俄罗斯犯罪构成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本书采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详细论述了犯罪构成的理念、内容与分类,犯罪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以及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定罪之间的关系等。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厘清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吸收其他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成果,运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既符合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又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作者在犯罪构成理论方面的见解。
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
¥24.31
《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社会学文库》编著者郭星华。本书共分四章,章“纠纷解决:理论视角与社会背景”共四节。节开篇回顾了中国法律社会学30多年的研究历程,探索了可能的发展方向,这是对民间纠纷解决研究大背景的介绍。第二节则从纠纷的定义、纠纷的过程、纠纷的解决和话语及意义几个关键主题方面,回顾了当代法律人类学纠纷研究的成果,从而澄清了民间纠纷解决研究的一大理论渊源。第三节试图从法社会学角度梳理和理解法律移植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探讨了我们在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的种种矛盾和)中突的问题,这与中国民间纠纷解决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法治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一脉相承。第四节针对国内学者先后将中国乡村社会法律实践表述为“送法下乡”、“迎法下乡”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乡土社会的法律实践是一个法律逐渐祛魅化的过程,即从基层司法建设中的魅化法律到农民法律参与下的法律脱魅。
现代商法:理论基点与规范体系
¥61.81
商法学在我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学领域。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商事法律规范;说陌生,是因为我们未曾真切地触摸到承载着商法特有价值和规范的学科体系。 1999年,《商法学》作为高等教育法学课程中14门核心课程之一已被国家*所确认。翻开商法教科书,商法学者们不厌其烦地解释分析、追根溯源,以寻求商法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其目的无非是想论证商法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且具有独立于民法的法域体系,但是这种解释、分析至今尚未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甚至一直被众多学者所怀疑和争论。我国民法学者认为商法作为商人职业法是历史的产物,也只能作为历史的遗产;经济法学者主张“商”回归“民”又溢出“民”之后,溢出的部分即为公法化了的商法,应当划入经济法。①商法学者们自己也在进行着辩论,争论的实质问题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席卷之下,商法学的源与流、合与分、兴与衰。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实证研究——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则与实践为核心
¥33.34
本书的研究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规则体系为依托,同时引入《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通则》、《欧洲法通则:买卖篇》和代表性国家国内法上的对应性规则,系统阐述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并引用大量实证案例帮助分析。
港澳基本法要论
¥16.30
改革开放之初,内地经济与港澳台地区经济存在巨大的差距,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与台湾地区确立了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实现了经济腾飞,被评为“亚洲四小龙”,香港在90年代初期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0?000美元。②而澳门原来是一个消费城市,经济曾长期依赖赌博业,自60年代开始,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改变,70年代经济发展快,经过20多年的发展,80年代后澳门形成了一个以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业为支柱的多元化发展经济体。
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研究
¥11.30
《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研究》主要介绍了:司法上的非犯罪化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意义在于避免刑事化弊端,节约司法成本,在司法领域践行人权保障理念。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和执行司法上的非犯罪化这一刑事政策,意味着在追诉阶段,应积极适用刑诉法中的不予立案(微罪处分)和酌定不起诉制度,在审判阶段,要对刑法中的一些犯罪化制度和具体罪刑规范作限缩性的解释和适用。推行司法上的非犯罪化,必须树立兼顾目的主义的刑罚观,破除制度性障碍,完善配套制度和措施,提高法官的释法能力和审判案件的独立性。 ?《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研究》由贾学胜编著
“生态人”:环境法上的人之形象
¥45.14
生态人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人,是日常人,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体现。生态人在人类生态系统中既可以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理性生态人是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构建生态人模式采用的是“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论。生态人模式和理念的确立,可以为公民环境权的正当化、可实施化提供理论根据,为建设“五型社会”的法律夯实法理基础;有利于环境法与生态伦理接轨,增强环境资源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引入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促进环境资源法的生态化;有利于扩大法律调整对象的范围,促进当代法律和法学的进步和变革。
土地储备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33.00
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制度的一项创新。本书从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外土地储备制度的经验,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结合《物权法》、《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探讨了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储备土地登记的合理性;其次,依照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流程,对储备土地的范围与储备土地的取得方式、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整理、土地储备的融资方式以及储备土地的供应依次进行了研究;后,在分析现行土地储备规范不足的基础上,对土地储备制度立法提出了建议。希望本书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理论的完善以及实践中土地储备运作的进一步规范有所裨益。
法治中国:民主法治精神举要
¥30.77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目标和重要保障。本书对法治中国进行了多维解读,通过追根溯源地分析民主和法治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规律,揭示了法治中国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支柱。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首先要全面推进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转型,构建执政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理性关系与法律规范系统,其核心在于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倡行依宪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应当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升级换代。法治的真谛不啻在于消解社会张力、谋求社会稳定,更在于以公平正义的制度架构来实现全体人民的基本权利。公正和人权是法治的两个支点。如果说立法是正义的道防线,那么司法就是正义的后一道防线。为此有必要通过司法改革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让全体公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如此,才能让法治之树结出美丽的人权之果。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第三版)
¥18.50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第3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辅导用书》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刑事诉讼法》的配套辅导用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内容,真正把专业知识学好。每章都设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这套“练习题集”还考虑到了法科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和考研的需要。从历年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中精选了部分经典的试题,帮助学生了解司法考试的难度、角度和形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从一些法学名校历年考研试题中精选了部分试题,另外,专门设计了一个“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栏目,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对考研的同学掌握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亦有较大帮助。除了每章的自测题外,全书还专门设计了三套综合测试题。
村民自治常见法律问题100例
¥7.20
本书包括了:村委会成员为什么必须直接选举产生?、村主任有权决定村委会成员的去留吗?、乡领导能否随意撤换村委会成员?、村委会主任能一直干吗?、镇党委和镇政府拖延换届选举怎么办?、村支书有权确定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吗?、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选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怎么办?、村民选举委员会不依法履行职责怎么办?、因犯罪被剥夺过政治权利还具备村主任候选人资格吗?、“超生”的人可以参加选举吗?等内容。
2009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
¥54.17
《2009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主要内容简介:2009年度中国宪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行政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刑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民商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报告等。
农村医疗养老常见法律问题100例
¥7.20
“农村普法,宜从村官开始。让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成为农村干部与群众共同的生活方式。”“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官学法这套丛书通过案例解析法律,贴近农村生活,对广大农村的法制建设会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地方产法的民主化与科学代问题研究
¥45.14
《地方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主要例证》是在由主编主持完成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问题研究”(2006—2009年度,项目编号:06BAFX027)的基础上出版的。《地方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主要例证》以北京市的立法为主要例证,结合我国地方立法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注重采用材料论证、数据分析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方立法的质量,特别是立法准备阶段的有关问题,如立法规划、立法调研,专家和公众参与立法,以及北京市立法在民主化和科学化方面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对北京市与上海市的立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的制定过程。
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
¥26.38
林权制度是一般物权制度的衍生制度,其核心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基于物权理论的林权法律制度研究是从物权角度出发分析并完善我国林权制度,其理论意义在于将物权理论引入林权制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林权制度领域的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依法维护产权主体的财产权益和加强对个人财产的保障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纠正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物权权利制度。本书以一般物权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系统论观点和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厘清我国林业产权制度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林业物权制度创新方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54.0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著者以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系统全面、品质优良为目标,追求问题导向、关注热点、把握前沿、分析深入、研究规范、论证有据、观点新颖、对策明确、重视操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多元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已达到国内一流,但该成果也存在不足或欠缺,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法律障碍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会展法律法规
¥14.90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会展专业推荐教材。本书融合了经济法及会展业的规章制度,从政府管理部门、主办方、参展方、观众、劳动者等五个角度,组织法律法规的教学内容。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包括会展商事组织法、会展合同法、会展市场法律规制、会展安全管理与风险转嫁规制、会展经济纠纷解决规制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国内办展规定、出国办展规定等方面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及高职高专会展及旅游、文秘等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会展企业、参展企业相关岗位员工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资料包(详见前言)。
清华法律评论.第三卷.第一辑
¥19.29
《清华法律评论》(下称《评论》)第三卷辑分三个栏目,收录了9 篇论文和1 篇演讲稿?个栏目是专题研讨,探讨的主题是“行政权力的内外部约束机制",共收录了5 篇文章,从行政复议?警察裁量权?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行政法官制度四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揭示了对政府权力的控制机制?第二个栏目是论文,收录了三篇视角独特?内容新颖的论文和1篇经典译文?第三个栏目是明理讲坛,收录了美国著名法学家约翰·莫纳罕教授在明理楼的一次精彩演讲,主题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美国法院中的应用?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适用指南
¥15.05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部《民事诉讼法》。
新编经济法教程(第二版)
¥11.02
全书分为经济法总论、市场主体规制法律制度、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法律制度、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制度以及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共八编二十六章,内容涵盖了民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证券法、预算法、税法、统计法、会计法、审计法、银行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等20余部实体法以及诉讼法等程序法。
正义与效率的契合:以行政诉讼中暂时权利保护制度为视角
¥7.99
本书对行政诉讼中暂时权利保护制度的内涵、性质、功能以及在行政救济体系中的地位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提出了建构“双轨制”暂时权利的保护体系;指出大陆法系的暂时权利保护制度与英美法系的禁制令制度“貌离而神合”,在建构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中暂时权利保护制度的过程中,都值得借鉴和效法;强调以实体审查标准的确立作为完善我国暂时权利保护制度的中心议题。本书丰富和拓宽了我国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本书适合法律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