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通鉴地理通释--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试读本)
通鉴地理通释--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试读本)
[宋]王应麟著 傅林祥点校
免费
《通鉴地理通释》共14卷,该书记述了《资治通鉴》所载地名的沿革异同、险要扼塞所在。首列历代州域,此列历代都邑,再次为十道山川好历代形势,参以历代名臣奏议。《通鉴地理通释》虽名与《资治通鉴》相关,但无论时间跨度还是内容,均超出《通鉴》范围,实借《通鉴》表达贯通古今之意。全书征引博洽、考订详明,为研读《通鉴》和研究历史军事地理的重要参考著作。 《通鉴地理通释》部头虽小,却是在中国古代沿革地理、军事地理学研究方面具有拓性贡献的著作,其史料、学术价值,历代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女四书集注(试读本)
女四书集注(试读本)
[汉]班昭等撰 李志生等点校
免费
“女四书”这一概念,出现于明末清初。时山东琅琊人王相,将东汉班昭的《女诫》、明成祖徐皇后的《内训》、唐宋若昭的《女论语》及王相之母刘氏的《女范捷录》,汇编为一书,并加以笺注,题为《闺阁女四书集注》。后此书传至日本,日人又剔除《女范捷录》,代以唐郑氏《女孝经》,形成了新的“女四书”组合。此次整理《女四书》,即将上述五种作品一并收。    “女四书”问世后,对明清至近代的女子影响深远。作为其时众多女子蒙教育的首选,“女四书”丰富的知识构成,起到了提高当时女子文化水平的作用。本书对于今人了解明清时期的妇女教育,探究中国传统的两性道德,深化认识古代女子的家庭观、社会观及对同性的看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注疏部(十二)(精)(试读本)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注疏部(十二)(精)(试读本)
《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编
免费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其中第四为汉传注疏部,分十二辑,收汉地及古代朝鲜、古代日本与汉地佛教有交涉的著述中,有关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713种。本书为汉传注疏部第十二辑,《续编》全书之158至174册,收录论部经典历代注疏66种,包括净影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窥基《唯识二十论述记》、普光《俱舍论记》、法宝《俱舍论疏》等重要文献。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唐]李延寿撰
免费
《南史》八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南史》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四二〇),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五八九),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本次修订在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校本《南史》基础上行,沿用百衲本为底本。在尊重原校本成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校本《南史》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合理的修订本。  
古诗源(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古诗源(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清]沈德潜选评 闻旭初标点
免费
《古诗源》十四卷,是清代格调诗派领袖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诗歌选集,收录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余首,探寻唐诗之所以辉煌的源头活水。本书收录作品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并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民歌谣谚,内容十分丰富。 书中所选古诗,绝大多数有编选者扼要的点评,片言只语,便能将古诗的精髓点出,对提高诗歌的鉴赏力,裨益甚大。对疑难的字词、音读、典故等,也作了简明的注释。 《古诗源》与沈德潜选评的其他几部《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因其编选精当,名篇荟萃,点评精彩,启人深味,均为近代以来非常流行的古代诗歌选本,是展阅古诗的极佳读本。 此次整理,在中华书局旧版的基础上,继续校订完善,订正讹误,并施以全式标点;除正文保留句读外,对小注、评语、并序等,俱作新式标点,以便阅读。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典藏本)系列,奉献读者。
《十三经导读》全二册
《十三经导读》全二册
姜海军
¥88.00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一直是经学,也就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就是十三经,即《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本书即以这十三部儒家经典为对象,对它们进行阐释和导读,梳理它们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与流变,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依据篇幅和内容,书稿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介绍的是《周易》《诗经》《尚书》和三礼,下卷介绍《春秋》三传和《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49元5本 《训儿俗说译注》
《训儿俗说译注》
(明)袁了凡著,林志鹏,华国栋译注
¥23.40
本书稿为“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之一,作者为明代著名学者、居士袁了凡,除原文标整理之外,有注有译,还有详细的导读,并提示如何在现代环境下具体实行(见“实践要”)。了凡所作《训儿俗说》共有八篇,分别为:“立志*”、“敦伦第二”、“事师第三”、“处众第四”、“修业第五”、“崇礼第六”、“报本第七”、“治家第八”。在书中,了凡以一位父亲的训示其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既严肃而又亲切,既庄重而又和蔼,时人沈大奎称赞说“自古家庭之训,见于记籍者,未有若是之详且晰也”,“将为天下后世教家之模范”。为完整体现袁了凡的学问脉络,附录《了凡四训》;又同时附录了袁了凡及其兄弟记录的其父母言行的《庭帏杂录》。《庭帏杂录》不仅体现了袁氏家学之渊源,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家训著作。
李梦阳集校笺(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李梦阳集校笺(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明)李梦阳撰 郝润华校笺
免费
李梦阳作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前七子”领袖,文名早著,广交文友,对明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李梦阳集校笺》收录其全部诗文作品,加以校勘、笺证、集评,采用全式标点,以明万历三十年邓云霄、潘之恒校刻本《空同子集》为底本,并补遗诗五十五首、文八篇。每篇诗文后附校勘记、笺证、集评,加标专名线。另撰前言对李梦阳文学创作及理论加以述评,详细考述李梦阳集的编纂、流传及版本情况。全书末附有关生平传记资料、历代序跋与版本题跋记,乃至书信及唱和酬答诗作。
全元散曲(简体校订本)(试读本)
全元散曲(简体校订本)(试读本)
隋树森编
免费
《全元散曲》为著名元曲专家隋树森先生所编,收录有元一代213位散曲作家的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作家后撰有小传,并在散曲后注明文献来源。参用各种珍本校勘,撰有详细的校勘记。全面地反映了元代散曲的创作情况,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此次整理改为简体横排本,依照中华书局已出版的《全唐诗》(简体增订本)、《全宋词》(简体增订本)之例,对这部经典作重新校订,并重新制作了人名索引和曲牌名索引,以便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人间词话:彩插精装版
人间词话:彩插精装版
王国维
¥15.60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亲手删改后的六十四则《人间词话》原本,收录了其剔除掉的四十九则,并对原作行注解、赏析,其中书中提及的诗词附有出处及原文,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幅与书中内容相应的国画作品更是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49元5本 名士派:世说新语的世界
名士派:世说新语的世界
徐大军
¥20.00
徐大军老师撰写的《名士派:世说新语的世界》,是一部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的新书。这本书新就新在,它以生动诙谐、轻松好读的文笔,把书中的各种片断聚拢起来,引导读者跨越时空的界限,去“听”懂那些“玄远冷隽”的言语,去“看”清那些“高简瑰奇”的行为。
49元5本 入浙随缘录
入浙随缘录
子张
¥15.99
      本书收作者近年所写的随笔,分四辑, “逢人录”侧重写人,涉及十四位中外文化人物,其中以现当代文学家居多;“闻铎录”乃为专写木心的六篇;“览书录”则侧重书缘,得十一篇; “行脚录”多写旅途和旅途中的见闻。
49元5本 越踪集
越踪集
徐雁
¥19.99
        本书是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近年所写随笔的结集。全书收20余篇文章,以作者历年在浙江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若干书人书事,又以“外篇”的形式,发掘浙江各地的历史文化内蕴。全书结构巧妙,语言朴素,可读性强。
49元5本 大画《颜氏家训》
大画《颜氏家训》
潘志平
¥25.00
        本书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读古圣贤人的家训,用古人的家训指导家长如何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规矩意识。这是一部孩子与家长共同阅读的家训,一部孩子一定喜欢的家训,一部公益中学学生、家长、老师合力编写的家训。
49元5本 立春随笔
立春随笔
朱航满
¥19.99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二百四十一册)(试读本)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二百四十一册)(试读本)
司马迁等著,顾颉刚等点校
免费
 《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套装全241册)》讲述了,“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共计3217卷(《汉书》、《后汉书》、《魏书》和两《唐书》有复卷,实际为3300卷),约4700万字(以中华书局校本统计)。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yi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校本“二十四史”,是*主席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由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全国学术界、出版界通力合作,历时二十年完成的新中国极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是代表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极高成就的标志性成果。“二十四史”校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传统文献的整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古籍整理的基本范式和标准,为古籍整理学科的建设下了坚实的基础。   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在1997年谈到中华版校本“二十四史”的时候指出:   乾隆时代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在当时是标准本,但是武英殿本仍有不足之处,近代商务印书馆搜求各时代的善本,编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当时可谓“二十四史”的优秀版本。但是传统的“二十四史”没有标,没有断句,读起来仍有一定困难。五十年代,由国家领导建议,集中当时全国史家,对“二十四史”行校订,加上标,是为标本“二十四史”,实为“二十四史”的优秀版本。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一)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一)
袁枢
¥90.08
由《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三篇组成,记叙了春秋末年到秦王朝末年的历史。《三家分晋》主要叙述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后,新兴封建势力赵、魏、韩三家战胜势力强大的智氏,终瓜分智氏土地,形成三家分晋的历史过程。《秦并六国》主要叙述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盛后,采取巧妙的斗争策略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豪杰亡秦》主要叙述秦王朝统治时期,焚书坑儒,大兴土木,施行暴政,各路豪杰奋起推翻秦王朝的历史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七)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七)
袁枢
¥90.08
由《两匈奴叛服》《诸羌叛服》《鲜卑寇边》《嬖幸废立》《梁氏之变》五篇组成。《两匈奴叛服》《诸羌叛服》《鲜卑寇边》,叙述了南北匈奴与东汉王朝之间的战争及其归附、羌族不断起兵反叛以及东汉屡次派兵镇压、鲜卑族壮大后与东汉王朝发生冲突战争的历史过程。《嬖幸废立》《梁氏之变》记录了东汉殇帝、安帝、北乡侯、顺帝的继位过程和东汉外戚梁氏家族的兴衰以及和帝至桓帝年间宦官与朝臣、外戚的斗争。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
袁枢
¥90.08
由《武韦之祸》《太平公主谋逆》两篇组成。《武韦之祸》叙述了武则天入宫后如何一步步迈向后宫和朝堂的权力,展现了武则天突出的政治才能、坚毅的决心和驾驭局势的能力。武则天开启了女主执政的先例。后来,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女性也争相仿效,被视为“后武则天时代”。正统史家对武则天和韦后的专权一直抱有敌意和偏见,称其为“武韦之祸”。《太平公主谋逆》叙述了太平公主如何受到母亲武则天的宠爱,又如何通过参与恢复李唐王朝、诛灭韦氏集团的政变一步步扩大自己的权势,终被唐玄宗李隆基铲除的历史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五)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五)
袁枢
¥90.08
由《南诏归附》《宦官弑逆》《朋党之祸》《武宗平泽潞》《裘甫寇浙东》五篇组成,主要记述唐中晚期的政治事件。《南诏归附》记载了在唐朝支持下建立的南诏国,一度叛离唐朝归顺吐蕃,又叛离吐蕃归附唐朝的经过。《宦官弑逆》《朋党之祸》叙述了唐中期以后宦官专权乱国、乱政、乱军、乱民,朝官和宦官的生死较量,统治集团内部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之间的斗争。《武宗平泽潞》记述武宗平定刘稹泽潞之叛的经过,《裘甫寇浙东》记述浙东裘甫起义和宣宗镇压农民起义的经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宋) 王应麟等著 吴蒙标点
¥9.99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书是迄今为止完整留存下来的产生*早、使用*久、影响范围*广的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虽然三书中有一些不太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但是总体上来说,反应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为基础的知识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天文、文学、社会、民俗等个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