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鲑鱼归来:莱茵河流域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
¥22.66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莱茵河流域20世纪出现的污染排放、生态破坏、洪灾频发等相关环境问题,梳理并重点关注了20世纪80年代末sandoz污染事件后,莱茵河流域环境治理以及绿色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对《莱茵河行动计划》、《欧盟水框架指令》、德国《水法》等相关内容的解读,本书分析了莱茵河流域环境治理的跨区域合作、信息共享和多元主体参与等重要经验,并详细考察了其在德国段流域环境治理中的纵深推进。本书还总结了莱茵河流域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的经验,对于中国在河流治理领域的发展和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光通信波段激光频率环的实现及测速应用
¥61.60
本书主要介绍了光通信波段1560nm激光的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过程及应用,具体包括1560nm激光的非线性光学倍频过程(1560nm?780nm)、1560nm激光与倍频所得激光的非线性光学和频过程(1560nm+780nm?520nm)、所得和频激光经非线性光学参量振荡再次获得1560nm激光的过程(520nm?1560nm+780nm)及光通信波段激光在固体目标测速和面型方面的测量应用。本书介绍的非线性光学过程起始于1560nm半导体经典激光光源,经过一系列非线性光学频率演变,终得到光学参量振荡状态下稳定的非简并1560nm激光输出,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频率变换环路。该频率连续演变过程的完成为从“经典光场”到“非经典量子光场”的实现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可选实验方案,可以有力地服务于未来高保真量子光源的应用。本书详细介绍了上述非线性光学过程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细节,适合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及相近研究方向的师生阅读。

环境圆桌对话:探索和实践
¥22.50
《社区环境圆桌对话:理念与实践》是CIDEG应急课题,近期已经结题。该项目由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王华主持。本研究项目系统地总结了环境圆桌对话在我国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情况,介绍了我国展利益相关者圆桌对话的背景、组织及操作模式设计、地方应用状况及案例,介绍了就社区环境圆桌对话展的社会调查结果,并对利益相关者圆桌对话在我国社会治理,特别是环境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对我国环境、社会、政治、法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行了讨论。

全球科学数据出版态势分析报告 2016—2020
¥61.60
本书对科学数据出版的发展历史行了回顾总结,重梳理了2016—2020年科学数据出版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期刊和出版商的数据政策、不同国家的科学数据出版实践等方面的态势,分析了科学数据出版变化情况;同时,从论文和专利引用角度展示了科学数据出版的工作成效。此外,本书以中国的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实践为例行典型案例分析,并对科学数据出版建设提出建议。 本书适合科研人员、学术期刊编辑、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与科学数据生产、管理、共享工作相关的人员阅读参考。

高维数据非负矩阵分解方法
¥84.00
本书从算法框架入手,建立系列非负矩阵分解模型的抽象数学模型,即非负块配准模型,从统一的角度分析现有的非负矩阵分解模型,并用以开发新的非负矩阵分解模型。根据非负块配准模型的分析,本书提出非负判别局部块配准模型,克服了经典非负矩阵分解模型的缺点,提高了非负矩阵分解模型的分类性能。为了克服经典非负矩阵分解的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书提出在线搜索中利用牛顿法快速搜索步长,提出非负块配准的快速梯度下降算法。为了克服经典非负*小二乘问题的求解算法的缺点,本书利用*优梯度法在无需线搜索的情况下以二阶收敛速度求解非负*小二乘问题,提出非负矩阵分解的*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非负矩阵分解的*求解算法,并开发非负块配准的*优梯度法。为了克服经典优化算法应用于流数据处理时计算开销过大的缺点,本书提出非负矩阵分解在线优化算法,利用鲁棒随机近似算法更新基矩阵,提出在线算法,提高在线优化算法的鲁棒性。本书结合非负矩阵分解的低秩表示特性和残差矩阵的稀疏特性,指出曼哈顿非负矩阵分解模型可以有效地抑制数据中的噪音和野值,并指出其与低秩和稀疏矩阵分解模型的等价关系。本书提出*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即秩一残差迭代算法和加速梯度下降算法,前者将模型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加权中值问题并用快速算法求解,后者将模型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非负*小一乘问题并用平滑技术将其目标函数近似为可微函数,然后利用*优梯度法进行求解。

城市空间演化模拟理论、方法与实践
¥69.30
本书总结了城市空间演化模拟理论、方法,并展了实践应用研究。全书共11 章,篇简述了城市、城市化、城市空间等相关概念,以及城市空间演化模拟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阐明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LUTI)模型的原理、起源和发展历程,建立了基于“活动”的LUTI模型,称作ActSim模型,用于预测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分布格局,并以北京为例展了应用研究。作为城市模拟工作的拓展,第10章一步给出了区域模拟框架,该区域模型与城市模型形成完备的模型体系,为后续展“区域—城市”一体化模拟研究奠定基础。后,第11章简析了城市空间分析模拟常用工具。本书是对LUTI模型这一国内研究较为薄弱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探索,可为国内学者了解、应用和发展LUTI 模型提供参考。本书可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及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和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典型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及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69.30
当前,我国面临着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城市层级空气污染治理的政策体系已相对完善,但展空气质量达标和碳排放达峰(以下简称“双达”)协同规划的城市仍然很少。本书建立了城市尺度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气质量目标导向下城市“双达”的协同分析框架,同时选取郑州市、石家庄市、湖州市作为典型案例,阐述了城市“双达”的路径和策略。为实现城市“双达”目标,除末端控制措施外,必须行能源、产业和运输结构的深度调整,能源绿色转型和落后产能淘汰具有较为显著的协同效益,在决策中应优先考虑。本书给出的方法框架、分析示例与政策建议,可为城市“双达”实践提供研究参考和决策依据。

不同类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基于产业链金融链数据链协同视角
¥68.60
本书借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界定生态产品价值,依据西方经济学竞争性、排他性产品分类原理细分公共产品、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私人产品等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 围绕产业、金融、数据(“三”)协同,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路径和举措。本书由总论和专论组成。总论从与“三”和生态产品价值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基于“三”协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设计、基于“三”协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基于“三”协同的主体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措施等方面展说明。专论分别从公共产品类、公共资源类、俱乐部产品类、私人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设计、路径与模式、政策措施,以及基于主体功能区三大空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设计思路研究等方面展分析。本书可为政府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提供方法学和理论依据,也适合作为研究人员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多粒度信息融合与应用
¥68.60
本书讲述了多粒度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多粒度融合理论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如Dempster-Shafe证据r理论、Dezert-Smarandache 理论、粗糙集、模糊集等;介绍了同/异鉴别框架下的多粒度融合、犹豫模糊信度下的多粒度融合和多粒度折扣信息融合。本书给出了典型算例详尽的融合流程,以及多粒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如多粒度人体行为动作识别等内容,全书理论体系完整,应用案例取舍适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研究
¥22.66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出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和人类共同命运凸显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动态与新形势,分析了中国在此背景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其次,通过回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进程和身份变迁,提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下的身份定位及参与方式。再次,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理念,如何实现了对西方生态治理理念的批判、反思和超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特征。*后,立足全球治理的新形势和当前中国的身份定位,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提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战略选择与行动路径。

基于企业自行监测的污染物监测方法指南
¥158.00
本书提出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筛选上海市主要行业所涉及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以及地下水中的控制因子,对其监测方法行筛查、整理和研究;从标准方法适用性、非标方法选择、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和资质申请等方面建立适合上海当前环境管理需要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分析方法指南。

多源图像融合与应用
¥90.60
全书共有9 章。第1 章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定义、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分类,让读者对图像融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第2 章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评价体系三个角度讲述了遥感图像融合的基础知识。第3~8 章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图像融合方法。第9 章结合图像融合的具体应用实例,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应用,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行了展望。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图像融合技术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图像融合研究和应用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研究
¥16.00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系统研究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拓展,为解决当前江苏制造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两难困境提供新思路。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10.07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以九寨沟为例,对旅游地进行多种情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理论研究部分研究了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和管理机制。实证研究部分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荷叶景区、树正景区)为例,构建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计算了九寨沟在遭遇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和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运用参与式GIS方法对树正、荷叶景区的居民进行调研,对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和房龄进行分类,建立六种情景下泥石流与两个寨子建筑的脆弱性关系;通过调研得知每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和建筑物状况,计算6种情景下泥石流对两个寨子所造成的各项潜在损失;针对当地的可接受风险,进行防灾降险的成本与效益综合分析,提出九寨沟自然灾害防灾降险措施。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图文并茂,资料丰富,适合环境科学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9.9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范围广、影响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之一,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口大国也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承担重要责任。本着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全书将世界200多个国家分成四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思路和参与全球减排协议的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中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减排承诺,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与和平崛起。

智慧环境
¥5.45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对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也以无比强劲的冲击力、扩散力和渗透力迅速改变着世界,同时也渗入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应用领域,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环境保护也顺应时代潮流走上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忧天:全球变暖探索史(修订扩充版)
¥11.20
从古到今,人们总是在谈论天气。但是在1930年代,这个话题发生了不同寻常的转变!老人们开始坚持说,天气真的不像以前了。他们童年记忆里1890年代骇人的暴风雪、早秋时节冰封的湖面,这一切都结束了。年轻一代赶上了好天气。大众媒体开始涌现文章,宣称冬天真的变得温和了。气象学家仔细查看了自己的记录,证实了这种说法: 暖化的趋势来了。专家们告诉科学记者说: 霜冻晚了,几百年来都不曾见过小麦和鳕鱼的北国,现在却可以收获小麦、捕获鳕鱼了。正像《时代》杂志在1939年所言:“年纪大的人说自己小时候冬天更冷,他们很对……起码就目前来说,世界是在变暖,搞气象的人对此已经确信不疑。”


国际科技动态跟踪——城市垃圾处理
¥31.60
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起步相对比较晚,从技术到实施与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国际科技动态跟踪:城市垃圾处理》介绍世界各国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垃圾处理先进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划,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循环利用、垃圾焚烧、污染防治、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各国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


环境检测实训教程
¥31.42
本书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环境检测实训的基础知识、环境检测基础实训项目(含水和废水监测实训、空气与废气监测实训、噪声与其他监测实训)和综合实训项目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环境检测行业从业人员、工程检测中心和检测公司等机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检测职业资格和岗位资格培训人员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建筑工程与公共卫生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化验员读本 下册 仪器分析 第五版
¥26.70
《化验员读本》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化学分析”,下册“仪器分析”。本册(下册“仪器分析”)共十一章,主要介绍用于无机物分析的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可见光吸收光谱法,以及用于有机物分析的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这些方法可用于样品的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是化验员必须掌握的仪器分析方法。每一种方法都详细介绍了方法原理、仪器构成、测定条件的选择、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实验技术及测定实例等。本次修订仍遵循《化验员读本》各版的编写原则与编写风格,结合近年化验室仪器装备更新、化验员知识素质提高的现状,在内容选材上保持与时俱,注重科学性、先性、实用性和标准化。本版新增原子发射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三章,删去了物理常数测定方法一章,其它各章均根据技术现状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同时增加了测定实例和习题数量。本书主要作为化验员的培训教材与自修读本,也可作为相关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供有关部门分析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参考和使用。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第三版)
¥47.92
本书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总共为13章。其中专用设备10章,分别为污水处理厂设备概述、拦污设备、排砂与排泥设备、曝气设备与搅拌设备、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投药设备与消毒设备、膜处理设备、SBR工艺的滗水器设备、污泥处置设备及节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设备;通用设备3章,分别为水泵、闸门及风机。? ? ? 本书可供给排水技术人员、污水处理建设与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工业设备工作者和企业制造商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