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李太白全集(下)
李太白全集(下)
(唐)李白(撰),(清)王琦辑(注)
¥6.99
李太白全集(下),(唐)李白(撰),(清)王琦辑(注)
世说新语(上卷)
世说新语(上卷)
(南朝)刘义庆
¥6.99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第一卷)
洪应明
¥0.99
《菜根谭》说: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修身养德靠的是发自内心的反省和思索,需要的是一种宁静而致远的心境,而不是身外环境的感染和熏陶。
菜根谭(第二卷)
菜根谭(第二卷)
洪应明
¥0.99
《菜根谭》说: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修身养德靠的是发自内心的反省和思索,需要的是一种宁静而致远的心境,而不是身外环境的感染和熏陶。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洪应明
¥0.99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洪应明
¥0.99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洪应明
¥0.99
《菜根谭》说:“做人无点真恳念头,变成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人生在世,实在做人和灵活处世是为人处世的*标准。二者同存,则有相得益彰之功效;二者择一,则有唇亡齿寒之损失。要想不虚度此生,不妨从实在和灵活处做起。
菜根谭(第九卷)
菜根谭(第九卷)
洪应明
¥0.99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菜根谭(第十卷)
菜根谭(第十卷)
洪应明
¥0.99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古文观止(第十卷)
古文观止(第十卷)
吴乘权,吴调侯
¥0.99
这是欧阳修送别友人杨真的一篇赠序。文中着力描写的是琴声陶冶感情的力量。作者从多方面利用比喻进行联想,把音乐中传达出来的复杂、抽象的感情表现得非常具体,而这一切又与对友人的关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李清照
李清照
陈玉兰
¥9.27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工诗能文,其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本书选录其代表性词作和部分诗文进行注释、赏析,文章附有译文,是欣赏把玩俱佳的版本。
49元5本 宋词三百首(插图珍藏本)
宋词三百首(插图珍藏本)
(清)上彊村民
¥24.99
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宋词三百首》是词总集名,由清末民国间上彊村民编选,不分卷,“以浑成为主旨”,选录较多的为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一派作品,体现了两宋词的风采神致。
精美的版画
精美的版画
李丹丹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起源于古装饰画的版画、隋唐五代时期的雕版佛画、宋元时期刻工精巧的插图、承前启后的明初木刻版画、明代戏曲小说的木刻插图、精良先进的徽州版画刻艺、明代著名版画作品及成就、胡正言对版画艺术的贡献等。
曾文正公家书
曾文正公家书
(清)曾国藩
¥0.99
     《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影响大、流传广的作品。首现于1879年,由李瀚章编撰、李鸿章校勘,由传忠书局刊刻传世,本书即以此为蓝本,并把《曾国藩家训》融其中去,针对原书中有疑问、错漏之处予以校正,另外还汲取了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内容更精粹。       另外,为了让读者方便阅读,对曾国藩的思想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本书按照曾国藩一生重要的四个时期行了分卷:在京为官时期、镇压太平天国时期、镇压捻军时期和办理天津教案时期。与此同时,本书还附有吃宣统本的《曾国藩日记》,与《曾文正公家书》相呼应。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佚名
¥4.99
唐诗集先秦以降中国古典诗歌之大成,同时又开启此后一切诗体形式和诗歌流派之渊源。《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所编,是迄今为止流传广、在中国民间影响程度的唐诗选本。从编定之初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艺术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太平广记钞(全4册)
太平广记钞(全4册)
冯梦龙
¥69.99
  《太平广记》是我国北宋初年所编的大型类书之一,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野史、稗文及释藏、道经等共四百余种,可视作中国古代小说总集,堪称宋代的“百科全书”。其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是中国古代“志怪传奇”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至大。宋代以后,话本、杂剧、诸宫调等各种虚构类文学作品多从《太平广记》中选取题材,加以敷演。   但是,《太平广记》卷帙浩繁,内容芜杂,世人称“《广记》烦琐,不切世用”。明人冯梦龙自幼涉猎《太平广记》,“喜其博奥,厌其芜秽”,于是从便于流传、有利阅读的角度出发,对此书“去同存异,芟繁就简,类可并者并之,事可合者合之”,简省了一半的篇幅,将其精华浓缩后编为八十卷,是为《太平广记钞》。改编后的《太平广记钞》无论是在取类上,还是在编排顺序上,都要比《太平广记》原书更精当。另外,冯梦龙还为《太平广记钞》加上了不少批语,其中总批二百余条,眉批一千七百余条,夹批不计其数。这些批语,不仅为读者解释难词难句、评论是非曲直、分析作文技巧,方便了解《太平广记》所载故事的来龙去脉
天经地义:悦读《孝经》
天经地义:悦读《孝经》
孙永艳
¥9.00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字数*少的被称为“经”的著作,不足两千字,据说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它被广为传诵,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之推崇有加,对其思想更是深信不疑,以之为行为之圭臬和立身行世之根本。《孝经》所阐发的“孝道”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行之宗”“ 五教之要”,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9元5本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39.00
南北朝时期,临川王刘义庆广招天下文人雅士,搜集名士逸闻趣事,经过润色整饰,编撰成书,是为《世说新语》。 本书收录了自汉末至东晋数百年的段子精华,文辞优美,简朴隽永,可谓篇篇珠玑,是文学中之*,影响了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的风度,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本书精选世说新语条目,奉清简好读为要义,以公认善本——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本为底本,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臻美。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袁枚
¥0.99
元朝丞相在《连昌宫词》中写道:“深夜中月亮高悬弦乐齐鸣,贺老的一曲琵琶使场屋安静下来。”根据《隋书·音乐志》中记载:每年正月十五,“在端门外、建国门内,连绵八里的地方被列为听戏的场所。文武百官在路两旁搭成棚台,从黄昏到第二天早晨一直都在听戏。”这就是被称为“场屋”的原因。现在错把场屋称为策试选拔人才的场所。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袁枚
¥0.99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大的论诗之作,共有二十六卷,其中《诗话》十六卷,《诗话补遗》十卷,可谓皇皇巨著。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有其很强的针对性。《随园诗话》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
文选(全六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文选(全六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张启成 徐达等 译注
¥190.60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z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汉魏以来,文人别集日益繁多,学者难以遍读,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文选》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体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 《文选》选文注重文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多录骈偶之作,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精华,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文选》内容丰富、选录精审,很多名篇依赖《文选》得以流传至今,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选》所录诗赋文章,成为后人学习写作的典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文选》所体现的文学、文化思想,兼有文学批评、文体论、修辞学等多方面价值。《文选》作为总集之首,其编纂体例对后代的文学总集具有示范意义。《文选》保留了大量先唐时期的语言材料,具有重要的语言文字学价值。《文选》一度是科举士子的教科书,具有教育史、科举史的研究价值。 《文选》原为三十卷,唐李善注本析为六十卷。此次出版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文选》原文以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之清胡克家重刊宋尤袤本李善注《文选》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每篇作品都有题解和作者介绍,分段加以注译,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全书一共六册,每十卷为一册。书前有总目,各册有分册篇名目录,书末附有按音序排列的《文选》著者索引和《文选》篇名索引,检索方便。
4 5 6 7 8 9 10